第148章 京城熱議
紅樓:金戈鐵馬橫掃八方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卿聽旨!”
慶武帝不再猶豫,他神色莊重地掃視朝堂,大聲下令:
“傳朕旨意,即日起,朝廷各部門需全力配合神武侯賈玌的練兵事宜,不得有誤。凡有阻礙者,嚴懲不貸!”
大臣們紛紛跪地領命,齊聲高唿:“陛下聖明!”
慶武帝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此刻不是猶豫的時候,必須展現出作為一國之君的決斷與魄力。
“賈玌,朕念你一心為國,特將此前收迴的尚方寶劍再次賜予你。此劍代表皇權特許,賦予你先斬後奏之權。
往後朝堂內外,若有不法之徒妄圖幹擾新軍訓練、破壞複遼大計,你可持此劍自行處置,無需奏報。”
說著,太監恭敬地捧上尚方寶劍,慶武帝親手接過,走下台階遞給賈玌。
賈玌單膝跪地,雙手接過寶劍,激動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不辱使命!”
“不僅如此,朕特許你持劍上朝,以示殊榮。望你能早日實現複遼之願,為我大慶國立下不世之功。”
慶武帝鄭重地說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陣波瀾。尚方寶劍,而且持劍上朝,更是大慶前所未有的殊榮。
賈玌抬頭望向慶武帝,感動不已,叩首謝恩:“陛下隆恩,微臣粉身碎骨難報萬一。”
...
退朝之後,賈玌手持尚方寶劍走出朝堂,眾多大臣紛紛圍攏過來,或真心祝賀,或假意寒暄,賈玌一一客氣迴應!
陳守年與楊顯二人神色複雜的看著賈玌,楊顯更是緊緊握著賈玌的手,滿是感慨的說道:
“賢侄,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那日與敬大哥相見,真真好奇是何等的後輩能讓本是死心的敬大哥重拾往日風采...若有難處,請盡數相告,楊某必當全力以赴!”
陳守年亦是拱手鄭重說道:“賈侯爺,我亦如此!”
賈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此等行徑不弱於雪中送炭,看著他們真誠說道:
“多謝二位鼎力相助,賈玌定當銘記在心。若真有需二位援手之時,定不矯情。”
...
夏守忠與黃興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夏守忠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陛下,此次太上皇竟出乎意料地同意了練兵複遼之事,老奴實在有些疑惑,不知陛下能否為老奴解惑一二?”
慶武帝微微歎了口氣,目光望向遠處,緩緩說道:“遼東乃是在父皇手上丟失的,這些年來,父皇心中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若真有一日他去麵見了列祖列宗,卻未能收複遼東,又有何顏麵?所以,他內心深處其實是渴望能夠收複失地的,這是其一。”
黃興微微點頭,若有所思:“陛下所言極是,太上皇一生雄圖霸業,遼東之失的確是他心中的一塊心病。可這逼迫賈玌立下五年之約,又是為何?”
慶武帝冷笑一聲:“這其二嘛,逼迫賈玌立下五年之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他而言都有益處。若是賈玌真的在五年內成功收複遼東,這其中自然也有太上皇支持的一份功勞,他在史冊上也能留下光輝的一筆。”
夏守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若是賈玌未能在五年內完成承諾呢?”
“哼,若賈玌失敗,那便更好辦了。”慶武帝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太上皇便有充足的理由收迴軍權,重新掌控局勢。五年時間,不過彈指之間,父皇這一招,可謂是進退自如啊。”
五年之後,那時的太上皇也不過五十五而已,須知高祖五十有四方才稱帝,努爾哈赤六十有幾還在征戰...
慶武帝沉思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對黃興吩咐道:“黃興,你即刻派人將今日朝堂之上的一切,傳播出去,此刻的神武侯,需要這些!”
黃興微微一怔,心領神會,明白了慶武帝的意圖,連忙躬身領命。
...
京城之中,百姓的生活節奏雖快,但對於國家大事,尤其是朝堂之事,總是抱有無盡的好奇與關注。
不出一會功夫,京城大街小巷都傳遍了今日朝中上發生的事。街頭巷尾,百姓們聚在一起,談論起今日朝堂發生的事兒。
在熱鬧非凡的悅來酒樓裏,正值飯點,一群人圍坐在角落,正激烈地討論著。
一位頭戴氈帽的中年人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感慨道:
“你們說,這神武侯賈玌膽子可真大,竟敢立下五年複遼的誓言,還以祖宗之名起誓,這要是做不到,可就萬劫不複了。”
“聽說了嗎?神武侯今早在朝堂上立誓,說要五年複遼!”
“可不止是今早啊,我聽我二叔家的...舅老爺說,神武侯昨夜便在禦書房當麵向陛下立誓了...”
“這賈侯爺可真是好氣魄,敢以祖宗之名起誓,此等決心,令人欽佩!若是不成更是刻碑遺臭萬年、遺臭萬年呐!”
旁邊一位儒雅的文人輕捋胡須,讚歎不已。
“哎呀,賈侯爺真是了不得啊!五年複遼,這等豪言壯語,真是讓人熱血沸騰!”
一個身著粗布麻衣的漢子大聲說道。
“唉,五年複遼,談何容易!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其中萬般艱難...”
一個老者搖頭歎息。
“哎!老人家,莫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一身形虎背蜂腰、螳螂腿的漢子十分不滿的說道。
“你看看這眾多文武百官,這十來年的時間,可有人敢主動請纓收複遼東的嗎?唯有神武侯敢如此!更何況神武侯可是靠著打敗後金才封的侯,怎麽就不行了!”
眾人正說著,隻聽台上的說書先生“啪”地一拍醒木,大聲說道:“各位看官,今日咱們就來講講朝堂上神武侯立誓複遼的精彩故事。”
台下眾人立刻安靜下來,目光齊聚台上。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道:“話說今日朝堂之上...”
...
一進榮禧堂,賈政神色匆匆,腳步急切。賈母、王夫人、三春等一眾人都在堂中,見賈政這般模樣,皆是一驚。
賈母率先開口,疑惑地問道:“政兒,何事這般慌張?可是出了什麽事?”
眾人看著氣喘籲籲的賈政,都是糾心起來,何時見過賈政這般失態,莫不真是有什麽不好的事?
賈政趕忙整了整衣衫,喘了口氣,神色難看的說道:“母親,大事不好了...”
慶武帝不再猶豫,他神色莊重地掃視朝堂,大聲下令:
“傳朕旨意,即日起,朝廷各部門需全力配合神武侯賈玌的練兵事宜,不得有誤。凡有阻礙者,嚴懲不貸!”
大臣們紛紛跪地領命,齊聲高唿:“陛下聖明!”
慶武帝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此刻不是猶豫的時候,必須展現出作為一國之君的決斷與魄力。
“賈玌,朕念你一心為國,特將此前收迴的尚方寶劍再次賜予你。此劍代表皇權特許,賦予你先斬後奏之權。
往後朝堂內外,若有不法之徒妄圖幹擾新軍訓練、破壞複遼大計,你可持此劍自行處置,無需奏報。”
說著,太監恭敬地捧上尚方寶劍,慶武帝親手接過,走下台階遞給賈玌。
賈玌單膝跪地,雙手接過寶劍,激動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不辱使命!”
“不僅如此,朕特許你持劍上朝,以示殊榮。望你能早日實現複遼之願,為我大慶國立下不世之功。”
慶武帝鄭重地說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陣波瀾。尚方寶劍,而且持劍上朝,更是大慶前所未有的殊榮。
賈玌抬頭望向慶武帝,感動不已,叩首謝恩:“陛下隆恩,微臣粉身碎骨難報萬一。”
...
退朝之後,賈玌手持尚方寶劍走出朝堂,眾多大臣紛紛圍攏過來,或真心祝賀,或假意寒暄,賈玌一一客氣迴應!
陳守年與楊顯二人神色複雜的看著賈玌,楊顯更是緊緊握著賈玌的手,滿是感慨的說道:
“賢侄,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那日與敬大哥相見,真真好奇是何等的後輩能讓本是死心的敬大哥重拾往日風采...若有難處,請盡數相告,楊某必當全力以赴!”
陳守年亦是拱手鄭重說道:“賈侯爺,我亦如此!”
賈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此等行徑不弱於雪中送炭,看著他們真誠說道:
“多謝二位鼎力相助,賈玌定當銘記在心。若真有需二位援手之時,定不矯情。”
...
夏守忠與黃興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夏守忠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陛下,此次太上皇竟出乎意料地同意了練兵複遼之事,老奴實在有些疑惑,不知陛下能否為老奴解惑一二?”
慶武帝微微歎了口氣,目光望向遠處,緩緩說道:“遼東乃是在父皇手上丟失的,這些年來,父皇心中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若真有一日他去麵見了列祖列宗,卻未能收複遼東,又有何顏麵?所以,他內心深處其實是渴望能夠收複失地的,這是其一。”
黃興微微點頭,若有所思:“陛下所言極是,太上皇一生雄圖霸業,遼東之失的確是他心中的一塊心病。可這逼迫賈玌立下五年之約,又是為何?”
慶武帝冷笑一聲:“這其二嘛,逼迫賈玌立下五年之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他而言都有益處。若是賈玌真的在五年內成功收複遼東,這其中自然也有太上皇支持的一份功勞,他在史冊上也能留下光輝的一筆。”
夏守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若是賈玌未能在五年內完成承諾呢?”
“哼,若賈玌失敗,那便更好辦了。”慶武帝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太上皇便有充足的理由收迴軍權,重新掌控局勢。五年時間,不過彈指之間,父皇這一招,可謂是進退自如啊。”
五年之後,那時的太上皇也不過五十五而已,須知高祖五十有四方才稱帝,努爾哈赤六十有幾還在征戰...
慶武帝沉思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對黃興吩咐道:“黃興,你即刻派人將今日朝堂之上的一切,傳播出去,此刻的神武侯,需要這些!”
黃興微微一怔,心領神會,明白了慶武帝的意圖,連忙躬身領命。
...
京城之中,百姓的生活節奏雖快,但對於國家大事,尤其是朝堂之事,總是抱有無盡的好奇與關注。
不出一會功夫,京城大街小巷都傳遍了今日朝中上發生的事。街頭巷尾,百姓們聚在一起,談論起今日朝堂發生的事兒。
在熱鬧非凡的悅來酒樓裏,正值飯點,一群人圍坐在角落,正激烈地討論著。
一位頭戴氈帽的中年人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感慨道:
“你們說,這神武侯賈玌膽子可真大,竟敢立下五年複遼的誓言,還以祖宗之名起誓,這要是做不到,可就萬劫不複了。”
“聽說了嗎?神武侯今早在朝堂上立誓,說要五年複遼!”
“可不止是今早啊,我聽我二叔家的...舅老爺說,神武侯昨夜便在禦書房當麵向陛下立誓了...”
“這賈侯爺可真是好氣魄,敢以祖宗之名起誓,此等決心,令人欽佩!若是不成更是刻碑遺臭萬年、遺臭萬年呐!”
旁邊一位儒雅的文人輕捋胡須,讚歎不已。
“哎呀,賈侯爺真是了不得啊!五年複遼,這等豪言壯語,真是讓人熱血沸騰!”
一個身著粗布麻衣的漢子大聲說道。
“唉,五年複遼,談何容易!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其中萬般艱難...”
一個老者搖頭歎息。
“哎!老人家,莫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一身形虎背蜂腰、螳螂腿的漢子十分不滿的說道。
“你看看這眾多文武百官,這十來年的時間,可有人敢主動請纓收複遼東的嗎?唯有神武侯敢如此!更何況神武侯可是靠著打敗後金才封的侯,怎麽就不行了!”
眾人正說著,隻聽台上的說書先生“啪”地一拍醒木,大聲說道:“各位看官,今日咱們就來講講朝堂上神武侯立誓複遼的精彩故事。”
台下眾人立刻安靜下來,目光齊聚台上。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道:“話說今日朝堂之上...”
...
一進榮禧堂,賈政神色匆匆,腳步急切。賈母、王夫人、三春等一眾人都在堂中,見賈政這般模樣,皆是一驚。
賈母率先開口,疑惑地問道:“政兒,何事這般慌張?可是出了什麽事?”
眾人看著氣喘籲籲的賈政,都是糾心起來,何時見過賈政這般失態,莫不真是有什麽不好的事?
賈政趕忙整了整衣衫,喘了口氣,神色難看的說道:“母親,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