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我在70年代做文豪[穿書] 作者:狸太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飯,張淑芬和初雪去收拾碗筷廚房了,秦鬆沒像在家裏那樣搶著做事,而是和老丈人大舅哥們坐在堂屋閑聊。
老丈人初懷友看起來得有五十出頭的樣子,其實今年也才四十三,黃黑的臉膛刻滿了歲月賦予的風霜,是位好手,人生裏除了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就隻剩下種地了,與人閑聊時能說的話題也都是和種地有關。
大舅哥初雷今年二十二,性子和他父親差不多,都是沉默寡言的類型,不過比他父親好一點的是初雷眼明心亮,話雖少,卻總能說在點子上。
當初小妹嫁人,初雷沒少提反對意見,可惜因為種種因素,這個婚還是稀裏糊塗結了。
婚事一定,初雷就沒再說過反對的話,在外麵也從來不符合埋汰秦鬆的人,因為他知道女人結了婚,過得好不好的,基本上就全指望男人靠不靠譜了。
身為娘家人,要是他們表現出對秦鬆的不喜,反而對他們妹子影響不好。
不過秦鬆一向喜歡觀察各色各樣的人,也擅長刻畫人物,對於初雷隱約的排斥還是敏銳察覺到了,對此也很能理解。
相較之下,今年剛跨過二十歲大關的二舅哥初雨就性子活潑了不少,愛說愛笑,思想簡單,對於秦鬆雖然之前有些不喜歡,可一旦成了家人,在初雨看來就是自己人了。
對待自己人,當然是什麽都好,母親張淑芬幫親不幫理這一點,初雨大概是家裏繼承得最好的一個。
在場四個大男人,秦鬆也不是能說會道的,於是性格使然,熱場找話題的就都是初雨。
初雨說話沒太多顧忌,或許在他看來秦鬆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也不存在顧忌忌諱什麽的,大大咧咧就問起秦鬆:「妹夫,你的文章寫得怎麽樣了?聽媽說你們今天去縣城裏已經把信封郵票都給買好了,是準備那什麽,投稿了嗎?」
全家人裏,隻有初雨對原身說要在家寫稿子而不上工這事兒毫不懷疑,這段時間有機會就在了解這方麵的知識,「投稿」這個詞兒還是他跟人學來的。
老丈人和大舅哥雖然沒吭聲,可一個個也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秦鬆也不隱瞞,笑了笑說:「已經有腹稿了,不過還要寫下來再稍微修改一下,大概後天郵差下來的時候就能順路投出去了。」
這年頭沒有電腦打字機,全靠手寫,幾篇稿子一起寫下來發出去,秦鬆做起來也不會很輕鬆,今晚和明天都要加緊些才能完成。
初雨撓撓頭,好奇地雙手撐著臉頰追問:「副稿是什麽稿?」稿子還分副的正的?就跟他們的公社領導一樣?
秦鬆想了想,「說起來,大意就是人在寫文章之前,先在腦袋裏組織好故事的開頭過程結局,確定好風格和一些關鍵情節的文字表述,做到心中有數才好下筆。」
這個初雨知道,他拍了下巴掌,得意地搶答:「這我知道,就跟胸有成竹那個故事一樣!」
秦鬆點頭,暗自鬆了口氣,其實他是有點怕對方會問:既然是腦袋裏想好,那為什麽還要叫腹稿。
發現二舅哥是個好奇寶寶的性子,保險起見,秦鬆覺得不動聲色接過話題主導權,主動詢問:「二哥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故事,那你喜歡看故事嗎?」
他發現初雨說起胸有成竹的故事時眼睛裏閃爍著喜歡的神采,猜測對方是喜歡看故事或聽故事的。
果然,說起這個,初雨就完全忘了問妹夫寫稿子的事,立馬說起自己看過的故事聽過的故事,說完了還很遺憾:「可惜都好多年沒有說書的了,要不然你聽了肯定也得喜歡!」
看起來遺憾得不得了,也不知是在遺憾現在沒機會聽說書了,還是遺憾秦鬆沒聽到那些精彩絕倫的故事。
秦鬆心頭微動,「說起故事,我以前倒是聽過看過不少故事,不知道二哥你們聽過沒有。」
初雨興致勃勃慫恿秦鬆說說看,他早就好奇知青們在城裏都知道哪些故事了。不過因為他們和知青點的人沒多少來往,他也不像大隊上一些年輕小夥子那樣對女知青有心思,所以一直沒機會問問。
現在妹夫主動提起,他當然不願意錯失良機。
秦鬆思索了片刻,就挑了一個我軍長征路上發生過的故事,「這是我從一位長輩那裏聽來的,不知道具體細節是否還原,不過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說的是我軍在第三次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若爾蓋沼澤濕地時……最終,這位小戰士,就在這風雪交加的草地上,為革命獻出了他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
初雨聽得眼眶紅紅,初雷和老丈人也聽得心情沉重。
這是秦鬆在一本迴憶錄中看到的,說完以後也發出一聲感慨:「現在我們的日子看起來還不夠好,比不上歐,比不上美,但我們也無需彷徨,無需膽怯,無需自卑,因為我們有無數鄭小戰士這樣的英雄,我們有堅強不屈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定重新強大起來。」
語氣平淡而又篤定,仿佛他已經看到了那樣的未來。
事實是,秦鬆確實看到了。
也正因如此,他說的話才更有感染力。
不說初雨了,就連老丈人和大舅哥,這會兒也滿懷激動和希望。
要不是秦鬆還在這裏,他們都恨不得現在就站起來。站起來做什麽?他們也不知道,總之就是迫切地想要做點什麽。<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老丈人初懷友看起來得有五十出頭的樣子,其實今年也才四十三,黃黑的臉膛刻滿了歲月賦予的風霜,是位好手,人生裏除了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就隻剩下種地了,與人閑聊時能說的話題也都是和種地有關。
大舅哥初雷今年二十二,性子和他父親差不多,都是沉默寡言的類型,不過比他父親好一點的是初雷眼明心亮,話雖少,卻總能說在點子上。
當初小妹嫁人,初雷沒少提反對意見,可惜因為種種因素,這個婚還是稀裏糊塗結了。
婚事一定,初雷就沒再說過反對的話,在外麵也從來不符合埋汰秦鬆的人,因為他知道女人結了婚,過得好不好的,基本上就全指望男人靠不靠譜了。
身為娘家人,要是他們表現出對秦鬆的不喜,反而對他們妹子影響不好。
不過秦鬆一向喜歡觀察各色各樣的人,也擅長刻畫人物,對於初雷隱約的排斥還是敏銳察覺到了,對此也很能理解。
相較之下,今年剛跨過二十歲大關的二舅哥初雨就性子活潑了不少,愛說愛笑,思想簡單,對於秦鬆雖然之前有些不喜歡,可一旦成了家人,在初雨看來就是自己人了。
對待自己人,當然是什麽都好,母親張淑芬幫親不幫理這一點,初雨大概是家裏繼承得最好的一個。
在場四個大男人,秦鬆也不是能說會道的,於是性格使然,熱場找話題的就都是初雨。
初雨說話沒太多顧忌,或許在他看來秦鬆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也不存在顧忌忌諱什麽的,大大咧咧就問起秦鬆:「妹夫,你的文章寫得怎麽樣了?聽媽說你們今天去縣城裏已經把信封郵票都給買好了,是準備那什麽,投稿了嗎?」
全家人裏,隻有初雨對原身說要在家寫稿子而不上工這事兒毫不懷疑,這段時間有機會就在了解這方麵的知識,「投稿」這個詞兒還是他跟人學來的。
老丈人和大舅哥雖然沒吭聲,可一個個也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秦鬆也不隱瞞,笑了笑說:「已經有腹稿了,不過還要寫下來再稍微修改一下,大概後天郵差下來的時候就能順路投出去了。」
這年頭沒有電腦打字機,全靠手寫,幾篇稿子一起寫下來發出去,秦鬆做起來也不會很輕鬆,今晚和明天都要加緊些才能完成。
初雨撓撓頭,好奇地雙手撐著臉頰追問:「副稿是什麽稿?」稿子還分副的正的?就跟他們的公社領導一樣?
秦鬆想了想,「說起來,大意就是人在寫文章之前,先在腦袋裏組織好故事的開頭過程結局,確定好風格和一些關鍵情節的文字表述,做到心中有數才好下筆。」
這個初雨知道,他拍了下巴掌,得意地搶答:「這我知道,就跟胸有成竹那個故事一樣!」
秦鬆點頭,暗自鬆了口氣,其實他是有點怕對方會問:既然是腦袋裏想好,那為什麽還要叫腹稿。
發現二舅哥是個好奇寶寶的性子,保險起見,秦鬆覺得不動聲色接過話題主導權,主動詢問:「二哥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故事,那你喜歡看故事嗎?」
他發現初雨說起胸有成竹的故事時眼睛裏閃爍著喜歡的神采,猜測對方是喜歡看故事或聽故事的。
果然,說起這個,初雨就完全忘了問妹夫寫稿子的事,立馬說起自己看過的故事聽過的故事,說完了還很遺憾:「可惜都好多年沒有說書的了,要不然你聽了肯定也得喜歡!」
看起來遺憾得不得了,也不知是在遺憾現在沒機會聽說書了,還是遺憾秦鬆沒聽到那些精彩絕倫的故事。
秦鬆心頭微動,「說起故事,我以前倒是聽過看過不少故事,不知道二哥你們聽過沒有。」
初雨興致勃勃慫恿秦鬆說說看,他早就好奇知青們在城裏都知道哪些故事了。不過因為他們和知青點的人沒多少來往,他也不像大隊上一些年輕小夥子那樣對女知青有心思,所以一直沒機會問問。
現在妹夫主動提起,他當然不願意錯失良機。
秦鬆思索了片刻,就挑了一個我軍長征路上發生過的故事,「這是我從一位長輩那裏聽來的,不知道具體細節是否還原,不過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說的是我軍在第三次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若爾蓋沼澤濕地時……最終,這位小戰士,就在這風雪交加的草地上,為革命獻出了他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
初雨聽得眼眶紅紅,初雷和老丈人也聽得心情沉重。
這是秦鬆在一本迴憶錄中看到的,說完以後也發出一聲感慨:「現在我們的日子看起來還不夠好,比不上歐,比不上美,但我們也無需彷徨,無需膽怯,無需自卑,因為我們有無數鄭小戰士這樣的英雄,我們有堅強不屈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定重新強大起來。」
語氣平淡而又篤定,仿佛他已經看到了那樣的未來。
事實是,秦鬆確實看到了。
也正因如此,他說的話才更有感染力。
不說初雨了,就連老丈人和大舅哥,這會兒也滿懷激動和希望。
要不是秦鬆還在這裏,他們都恨不得現在就站起來。站起來做什麽?他們也不知道,總之就是迫切地想要做點什麽。<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