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我在70年代做文豪[穿書] 作者:狸太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或許她也可以在其他人不知道的角落,先偷偷享受一下這樣的奇怪?
沒有油的碗筷確實很好洗,秦鬆用草木灰擦了擦,再用缸裏的清水過兩邊,灶台收拾收拾,這趟活兒就算幹得漂漂亮亮的了。
正欣賞著自己的成果,院子裏傳來一個人的唿喊聲:「秦鬆!秦鬆?秦鬆在家嗎?」
秦鬆擰著洗碗巾一腳踏出廚房門檻探頭向外張望,認出來人是知青點和原身同屆下鄉的知青王猛,「王猛,你找我有事?」
現在誰都知道,秦鬆和初家麽女結婚後就不出門幹活了,成天窩在家裏吃現成的,別提多清閑了。
王猛一心想著秦鬆這會兒估計剛吃完飯,在屋裏躺著偷懶,眼神就一直向正屋那邊張望。
誰知喊了一迴,要找的人卻是從旁邊偏房茅草屋這邊傳來。
王猛扭頭看見袖子挽得高高,身前紮著圍裙,手裏還拿著抹布的秦鬆,很是吃驚地瞪圓了一雙虎目,「秦鬆,你在家裏洗碗?!」
秦鬆不明所以,「啊,怎麽了?」
哪怕原身給知青點的人留下的印象不太好,可也不至於懶惰到洗碗都叫人吃驚吧?
王猛卻是搖搖頭,有些糾結地擰著粗黑的眉毛,猶猶豫豫吐出幾個字:「聽說很快又要來幾個新知青,老吳說,說讓你也去一趟,開個會。」
王猛本來眉毛就又長又粗又黑,差一點就要長到一塊兒了。這麽一擰眉,就成了一字眉,看起來有些滑稽。
秦鬆看了眼聽見響動從堂屋裏走出來的初雪,隻當沒看見他那副「我有話但我不知道該不該說」的表情,「那麻煩你等一下。」
洗澡後秦鬆穿的是初雪當作陪嫁帶過來的千層底布拖鞋。按照本地風俗,新娘子出嫁前就要給婆家做布鞋,好叫婆家看看新媳婦的手巧不巧。
雖然婆家人遠在北方,秉持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做人理念,原身還是在初雪羞答答詢問公公婆婆鞋碼時給了尺寸。
不過原本早就該寄出去的那兩雙漂亮布鞋現在都還藏在原身放書的包裏,打的主意是迴頭找機會偷偷拿出去賣了換錢,還一邊後悔自己當初報寫嘛的時候太「實誠」,居然沒想起還可以報自己心上人的。
換鞋的時候腦海裏翻騰起這些相關記憶的秦鬆:「......」
渣得還真挺實心兒的。
換好外出的鞋,秦鬆順帶跟旁邊翻箱子的初雪說:「對了,初雪,你一會兒把我書包裏那兩雙布鞋找出來放外麵,免得明天我又忘了帶去鎮上寄迴昭陽。」
不等初雪問,秦鬆已經起身往外走了。初雪顧不得想別的,趕緊小跑著追了出去,把手裏用紙包著的東西塞到秦鬆手裏:「怎麽連東西都不拿就走了,迴來的時候注意腳下。」
秦鬆看了看手裏的東西,又看了眼剛才等他出來了也不急著走的王猛,這才想起原身每次去知青點都要從家裏帶些吃的過去,美其名曰雖然離開了知青點,但那也是他的第二個家。
好笑的是,這麽大方的習慣,還是結婚後才出現的。
秦鬆忍不住感慨:「吾......」轉眼間看見王猛,立馬醒悟過來這句話在這時候說出來,似乎不太妥當,於是重新咽迴了肚子裏。
他想說的是:吾日三省吾身,早上渣了嗎?中午渣了嗎?晚上渣了嗎?
**
知青點就在村頭一個矮山坡上,順著馬路往小鎮方向走二十來分鍾,再爬個矮坡就能到。
那裏沒旁的鄰居,竹林環繞,環境清幽,冬暖夏涼,隻除了蚊蟲多一點,居住條件相較而言還是比較好的。
可抵不住裏麵住的人有些多。
這幾年還好,自從三年前秦鬆和王猛以及另外兩個女知青被分到五星大隊,已經有三年沒來過新人了。
陸陸續續有人熬不住,或是跟其他知青結為伴侶搬出去生活了,或是嫁娶了本地人,也搬走了。
目前知青點裏住了七個人,3男4女,一人一間房肯定是不能滿足的,隻分了兩人一間,不過也比以前好些。
點長老吳說以前人最多的時候,十幾二十個人分了男女一起睡大通鋪,那滋味,在西南這個夏天悶熱到仿佛把人放蒸籠裏使勁蒸的自然環境下,真是難以想像當初的知青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結婚前原身就是和王猛一個屋,等原身離開後,王猛就得到了一人間,別提多高興了。
所以這迴一聽要來新人,王猛算是幾個人裏鬱悶得最明顯的,在路上就嘀咕起來:「也不知道這次會來多少人,希望來的全都是女同誌......」
秦鬆失笑:「你這思想可要不得,別讓人聽了去。」
王猛撓頭嘿嘿一笑,很不見外地去扒拉秦鬆手裏的紙包,一邊說:「我們可是一塊兒從北方來的狼,狼最講忠義了,咱倆誰跟誰,是吧?」
嘻嘻哈哈完,發現紙包裏是南瓜子,頓時愁眉苦臉起來:「哎呀我最不會吃南瓜子了,特別是炒過的,隻能連皮兒一起嚼了。」
說是這麽說,從紙包裏撈南瓜子可一點不猶豫,當即就抓了一小把塞進嘴裏哢吱哢吱嚼了起來,沒多一會兒就一起吞下去了。
等他吃完了還要抓,秦鬆已經把紙包揣褲兜裏不讓他吃了,王猛咂巴嘴,「老秦,我還以為你結個婚就真變大方了,沒想到還是原來的你啊。」<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沒有油的碗筷確實很好洗,秦鬆用草木灰擦了擦,再用缸裏的清水過兩邊,灶台收拾收拾,這趟活兒就算幹得漂漂亮亮的了。
正欣賞著自己的成果,院子裏傳來一個人的唿喊聲:「秦鬆!秦鬆?秦鬆在家嗎?」
秦鬆擰著洗碗巾一腳踏出廚房門檻探頭向外張望,認出來人是知青點和原身同屆下鄉的知青王猛,「王猛,你找我有事?」
現在誰都知道,秦鬆和初家麽女結婚後就不出門幹活了,成天窩在家裏吃現成的,別提多清閑了。
王猛一心想著秦鬆這會兒估計剛吃完飯,在屋裏躺著偷懶,眼神就一直向正屋那邊張望。
誰知喊了一迴,要找的人卻是從旁邊偏房茅草屋這邊傳來。
王猛扭頭看見袖子挽得高高,身前紮著圍裙,手裏還拿著抹布的秦鬆,很是吃驚地瞪圓了一雙虎目,「秦鬆,你在家裏洗碗?!」
秦鬆不明所以,「啊,怎麽了?」
哪怕原身給知青點的人留下的印象不太好,可也不至於懶惰到洗碗都叫人吃驚吧?
王猛卻是搖搖頭,有些糾結地擰著粗黑的眉毛,猶猶豫豫吐出幾個字:「聽說很快又要來幾個新知青,老吳說,說讓你也去一趟,開個會。」
王猛本來眉毛就又長又粗又黑,差一點就要長到一塊兒了。這麽一擰眉,就成了一字眉,看起來有些滑稽。
秦鬆看了眼聽見響動從堂屋裏走出來的初雪,隻當沒看見他那副「我有話但我不知道該不該說」的表情,「那麻煩你等一下。」
洗澡後秦鬆穿的是初雪當作陪嫁帶過來的千層底布拖鞋。按照本地風俗,新娘子出嫁前就要給婆家做布鞋,好叫婆家看看新媳婦的手巧不巧。
雖然婆家人遠在北方,秉持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做人理念,原身還是在初雪羞答答詢問公公婆婆鞋碼時給了尺寸。
不過原本早就該寄出去的那兩雙漂亮布鞋現在都還藏在原身放書的包裏,打的主意是迴頭找機會偷偷拿出去賣了換錢,還一邊後悔自己當初報寫嘛的時候太「實誠」,居然沒想起還可以報自己心上人的。
換鞋的時候腦海裏翻騰起這些相關記憶的秦鬆:「......」
渣得還真挺實心兒的。
換好外出的鞋,秦鬆順帶跟旁邊翻箱子的初雪說:「對了,初雪,你一會兒把我書包裏那兩雙布鞋找出來放外麵,免得明天我又忘了帶去鎮上寄迴昭陽。」
不等初雪問,秦鬆已經起身往外走了。初雪顧不得想別的,趕緊小跑著追了出去,把手裏用紙包著的東西塞到秦鬆手裏:「怎麽連東西都不拿就走了,迴來的時候注意腳下。」
秦鬆看了看手裏的東西,又看了眼剛才等他出來了也不急著走的王猛,這才想起原身每次去知青點都要從家裏帶些吃的過去,美其名曰雖然離開了知青點,但那也是他的第二個家。
好笑的是,這麽大方的習慣,還是結婚後才出現的。
秦鬆忍不住感慨:「吾......」轉眼間看見王猛,立馬醒悟過來這句話在這時候說出來,似乎不太妥當,於是重新咽迴了肚子裏。
他想說的是:吾日三省吾身,早上渣了嗎?中午渣了嗎?晚上渣了嗎?
**
知青點就在村頭一個矮山坡上,順著馬路往小鎮方向走二十來分鍾,再爬個矮坡就能到。
那裏沒旁的鄰居,竹林環繞,環境清幽,冬暖夏涼,隻除了蚊蟲多一點,居住條件相較而言還是比較好的。
可抵不住裏麵住的人有些多。
這幾年還好,自從三年前秦鬆和王猛以及另外兩個女知青被分到五星大隊,已經有三年沒來過新人了。
陸陸續續有人熬不住,或是跟其他知青結為伴侶搬出去生活了,或是嫁娶了本地人,也搬走了。
目前知青點裏住了七個人,3男4女,一人一間房肯定是不能滿足的,隻分了兩人一間,不過也比以前好些。
點長老吳說以前人最多的時候,十幾二十個人分了男女一起睡大通鋪,那滋味,在西南這個夏天悶熱到仿佛把人放蒸籠裏使勁蒸的自然環境下,真是難以想像當初的知青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結婚前原身就是和王猛一個屋,等原身離開後,王猛就得到了一人間,別提多高興了。
所以這迴一聽要來新人,王猛算是幾個人裏鬱悶得最明顯的,在路上就嘀咕起來:「也不知道這次會來多少人,希望來的全都是女同誌......」
秦鬆失笑:「你這思想可要不得,別讓人聽了去。」
王猛撓頭嘿嘿一笑,很不見外地去扒拉秦鬆手裏的紙包,一邊說:「我們可是一塊兒從北方來的狼,狼最講忠義了,咱倆誰跟誰,是吧?」
嘻嘻哈哈完,發現紙包裏是南瓜子,頓時愁眉苦臉起來:「哎呀我最不會吃南瓜子了,特別是炒過的,隻能連皮兒一起嚼了。」
說是這麽說,從紙包裏撈南瓜子可一點不猶豫,當即就抓了一小把塞進嘴裏哢吱哢吱嚼了起來,沒多一會兒就一起吞下去了。
等他吃完了還要抓,秦鬆已經把紙包揣褲兜裏不讓他吃了,王猛咂巴嘴,「老秦,我還以為你結個婚就真變大方了,沒想到還是原來的你啊。」<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