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真之所以和難民方向背道而馳, 就是想親自看一看大梁國的邊境軍武。
一直傳言,大梁邊軍一退再退,現已丟了三座城池。
可是當刑真看到兩千騎軍時,他便不相信傳言為真。
兩千騎軍戰力非凡,若是成規模編製,除非敵人有同樣戰力的騎軍。
否則的話不用多,那樣的騎軍有三萬即可,便能打亂大宜六十萬大軍的陣腳。
最重要的是,刑真看到的兩千騎軍全部精神飽滿,不像是沒有一戰之力的潰敗逃兵。
按理說駐軍四周的山頂,必然有崗哨和暗堡埋伏。
但是別忘了,提前來探路的是小狗崽兒。經渡船一事後,鼻子越發的靈敏。
除非有大能遮掩天機,否則一般的事物,很難逃過小狗崽兒的鼻子。
眼底下是大梁國的四十萬軍武,正升起炊煙準備早飯。
一夏所能見到的,無非是連綿不絕的營帳和一處處集合的方陣。
刑真眼力極好,看的自然更加真切。甚至可清晰撲捉到每一位士兵的表情。
所有士兵,和昨晚見到的精神狀態如出一轍。不像是敗軍,更像是沒參加過戰鬥,躍躍欲試的出征軍。
大梁軍隊荊條有序,沒有絲毫的疲憊。和傳聞中的敗兵,丁點兒的不沾邊兒。
整個軍營夜間睡不脫衣,兵器應該是隨身攜帶。所有從賬內走出的軍武,衣著整齊武器在手。
這樣最大程度縮短了備戰時間,隻要發生戰事,所有軍武可立即進入狀態。
站在山巔的刑真,遙望山腳,人影縮小成拳頭大小。他們在忙碌,但是不見慌亂。
隱藏在暗處的崗哨,沒有因天亮而放鬆戒備。哪怕是換崗離開原位的軍武,麵色不曾有半分的疲憊。
刑真更關心的是騎軍所在,騎軍在大型戰場的作用遠超步軍。
騎軍機動性強,如果能突然出現在步軍的兩側或者後方,可輕易切割步軍陣型。
軍營中有馬匹,但是不多,配備上比昨天夜間看到的兩千騎軍,簡直是天壤之別。
沒有預料中的騎軍,兵力數量上又有巨大的差距。大梁想轉敗為勝,絕不會輕而易舉。
就在刑真失望想要離開時,細心的發現整隻軍營兩側,密林中有成片的戰馬安靜沉睡。
戰馬的主人,也就是這隻隊伍的騎兵,斜靠在戰馬,和自己的戰馬身上依偎在一起。
刑真了然,騎軍隱匿在暗處,騎兵與戰馬同吃同眠,最大程度保持兵與馬的契合。
兵與馬同心,這樣的一隻騎軍才是最可怕的。
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麽金玉書信誓旦旦大梁能打贏這場戰爭。
刑真拍了拍了身邊自己的戰馬白加黑,小聲道:“放心了,咱們走。”
刑真眼裏再好,他也看不到賬內風光,更聽不到賬內聲音。
軍武營地中最大的帳篷內,統帥奎白身披甲胄。因沒帶頭盔,露出了滿頭銀色發絲。
他身前的桌案上,整齊擺放九道金色卷軸。
奎白盯著九物如同九柄刺入自己心髒的利劍,想無視卻不能。
副將燕環單膝跪地,懇求道:“請將軍三思,九道聖旨連出,將軍即便贏了此戰,迴去也會被以抗旨不尊的罪名殺頭。”
奎白輕聲道:“沒有外人,起來說話吧。”
他自嘲道:“是因為名字嗎?傳言我的名字不吉利,奎白與潰敗同音,就認為我一定會敗?”
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副將燕環,問道:“你怕死嗎?”
燕環是奎白的心腹大將,私下裏沒人時可與主帥兄弟相稱。
自顧自拎了條板凳坐下後,聽聞詢問立馬苦著臉。
小心問:“將軍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奎白翻了個白眼:“我知道答案了,就你那膽小的性格,肯定是怕死。”
他又再次自嘲:“怕死沒錯,不單單是你,我也怕死。”
燕環發蒙,心底腹誹,怕死你還一次次抗旨,不是自尋死路嗎?
像是看出了燕環的心思,奎白似自言自語又似在解釋:“西宜六十萬大軍,其中有二十萬的騎兵。”
“且西宜是最早發展騎兵的國家,騎兵經驗遠高出我大梁。特別是他們的五萬重騎,戰馬武裝到牙齒。”
“全身鐵甲覆蓋,就連前方的馬臉也有類似頭盔的遮擋物。”
“反觀我大梁,區區五萬騎兵都是輕騎,剛剛可與人家的重騎兵齊平。”
“二十萬重騎兵集體衝鋒,我三十五萬步足一天內可被他們分割。”
“到時集結兵力一口一口吃掉我們,最後我們能帶迴去的軍武還剩多少?”
奎白看向繞不開的九道聖旨,極其落寞道:“朝廷隻看重丟失的三座城池,不在乎四十萬軍武的陣亡。但是我身為主帥,不能因我的衝動而葬送了四十萬大軍。”
“何況此戰敗了,迴去後就能活下來嗎?”
他一字一頓道:“答案顯而易見,不~能!”
燕環撇了撇嘴:“意料之中,剛剛送來的第九道聖旨也是換帥,整頓軍武和大宜硬拚吧?”
燕環起身抱拳:“請將軍下令,讓我帶五百步卒。像前幾次一樣,把前來接替您職位的將軍給哢嚓了。”
奎白沒當即答應,打趣道:“讓你帶軍滅了大宜的重騎軍你怕死,以多欺少怎麽不怕了。”
“前麵八位來接替主帥位置的將領被草寇截殺,會不會太巧合了。”
“朝廷怕是早就知道是你我做的手腳,隻是礙於我手裏的重兵,不好當眾揭穿罷了。”
“這次就算了吧,留他一個活口。即使主帥大印交給他,我領的部隊,還是聽我的命令。”
燕環頓時垂頭喪氣:“給我五萬輕騎,讓我去滅五萬重騎,末將做不到。”
奎白語出驚人:“錯!是給你一萬輕騎拚掉五萬重騎。”
燕環不辱他燕小膽兒的綽號,縮了縮脖子一口迴絕:“送死,不去。”
奎白無奈:“你現在是正四品的實權將軍了吧,真讓我懷疑,就憑你這膽子,軍功到底是怎麽殺出來的。”
燕環隨意道:“上了戰場殺的昏天暗地,哪還記得死不死一迴事了,兩眼一紅,殺就是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正是因為廝殺時忘我。敢殺敢拚不怕死,才能積攢足夠的軍功。
也正是因為這點,看似膽小,實際上不要命的性格,才會讓奎白喜歡。
燕環盯著對麵滿頭白發的主帥,心有戚戚然。
曾幾何時,奎白的頭發隻有中間的一縷銀色。點綴在黑色中央,不顯蒼老,反而有一股子妖豔的美。
奎白府邸的門檻,每年都要更換兩三次。都是梁城那些不厭其煩的媒婆,一次次走過後踩爛所致。
主帥是個武癡還是個兵癡,就連皇帝親口將公主許配給他,也無動於衷。
當時如果答應皇帝,做了大梁國的駙馬,今日便不會這般慘淡了吧。
自出征以來,每丟掉一座城池,就會有三道換帥的聖旨跟來。每來一道聖旨,奎白的頭發隨之多出一縷銀白。
如今丟了三座城池,跟來了九道聖旨。九道聖旨是那世間最好的白發藥,奎白頭頂雪白一片。
燕隨歎息:“將軍有何吩咐,盡管說便是。”
奎白淡淡道:“五萬重騎。”
燕環立馬蔫了,換話題問道:“重騎不擅長攻城,主帥下令死守,四十萬大軍必然能守住一城。”
“我看退到後麵的杏紅城,咱們死守吧。”
奎白一口迴絕:“不,西宜地勢險峻,特別是岐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他們西宜從岐山出兵容易,我們從岐山打進去卻難如登天。”
“西宜隻需萬人死守,我們就要付出十倍兵力才能打開。”
“既然西宜主力出了岐山,就要把他打疼打怕,讓他西宜二十年內不敢進犯我大梁。”
燕環被感染,沒來由的意氣風發。拍著胸脯道:“主帥下令即可,西宜的五萬重騎交給我了。”
奎白本想打趣一下怎麽不怕死了,賬外突然傳來軍士稟報聲。
奎白大聲道:“進來吧,有軍情速速稟報,以後無需通報。”
一士卒跪拜後快速說道:“啟稟主帥,快馬加鞭迴報。西宜趙思率領的大軍,在前方五十裏處紮營,暫時沒有追擊我們的意思。”
燕環當即樂開花:“不打最好,我們退守杏紅城,大眼瞪小眼兩方相安無事。”
奎白揮手退去來報軍武,沉聲道:“胡鬧,現在不打,前期的三座城池白丟了嗎?”
死死盯著桌案的九道聖旨歎息:“恐怕還得在來三道,無所謂了。一道聖旨是砍頭,十道聖旨還是砍頭。”
“左右我奎白隻有一顆腦袋,想砍隨便砍。大不了砍掉了在按上,然後接著砍。”
燕環摸了摸脖子感覺涼氣森森,小聲問:“奎帥,您不會是想……”
奎白打斷不容置疑道:“立刻傳令下去,疏散紅杏城所有百姓。”
“立刻命令拔營撤離,前軍變後軍不可慌亂。丟掉一半糧草,留僅供三天使用即可。”
“嚴令下去,違令者斬。沒的商量,多留一粒糧食斬立決。”
"等等,你先過來。"
待得燕環湊近,奎白附耳低語:“命令下去,所有騎兵化整為零就地隱匿在大山中。”
奎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錦囊,交給燕環。
正色叮囑:“三日後集合所有騎兵,按照錦囊指示去做。”
燕環嘴上嘀嘀咕咕:“死了死了,這次跟著奎帥死定了。”
手上卻違心的接過錦囊,小跑離開。
距離西宜趙思所率的六十萬步眾很遠的地方,始終衣衫潔淨的季冷和喜歡綠色長衫的煙花並肩而立。
煙花露出笑意:“看樣子趙思不打算進軍了,這樣保持戰果挺好,或許龐大人能保住一命。”
季冷搖頭:“想保住龐大人的命,趙思必須打敗,敗得越兇,龐大人保命機會越大。”
煙花冰雪聰明,立刻猜到季冷的想法。問了一句廢話:“你是打算出手幫忙了?”
季冷不置可否:“是該幫幫龐大人了,至於趙思,我說了他也未必聽。”
煙花撇嘴:“趙思不在進軍,敗的希望不大,你是不是該想別的辦法了。”
季冷望向更遠的地方:“奎白沒你想的那麽簡單,趙思也沒你想的這麽聰明。”
一直傳言,大梁邊軍一退再退,現已丟了三座城池。
可是當刑真看到兩千騎軍時,他便不相信傳言為真。
兩千騎軍戰力非凡,若是成規模編製,除非敵人有同樣戰力的騎軍。
否則的話不用多,那樣的騎軍有三萬即可,便能打亂大宜六十萬大軍的陣腳。
最重要的是,刑真看到的兩千騎軍全部精神飽滿,不像是沒有一戰之力的潰敗逃兵。
按理說駐軍四周的山頂,必然有崗哨和暗堡埋伏。
但是別忘了,提前來探路的是小狗崽兒。經渡船一事後,鼻子越發的靈敏。
除非有大能遮掩天機,否則一般的事物,很難逃過小狗崽兒的鼻子。
眼底下是大梁國的四十萬軍武,正升起炊煙準備早飯。
一夏所能見到的,無非是連綿不絕的營帳和一處處集合的方陣。
刑真眼力極好,看的自然更加真切。甚至可清晰撲捉到每一位士兵的表情。
所有士兵,和昨晚見到的精神狀態如出一轍。不像是敗軍,更像是沒參加過戰鬥,躍躍欲試的出征軍。
大梁軍隊荊條有序,沒有絲毫的疲憊。和傳聞中的敗兵,丁點兒的不沾邊兒。
整個軍營夜間睡不脫衣,兵器應該是隨身攜帶。所有從賬內走出的軍武,衣著整齊武器在手。
這樣最大程度縮短了備戰時間,隻要發生戰事,所有軍武可立即進入狀態。
站在山巔的刑真,遙望山腳,人影縮小成拳頭大小。他們在忙碌,但是不見慌亂。
隱藏在暗處的崗哨,沒有因天亮而放鬆戒備。哪怕是換崗離開原位的軍武,麵色不曾有半分的疲憊。
刑真更關心的是騎軍所在,騎軍在大型戰場的作用遠超步軍。
騎軍機動性強,如果能突然出現在步軍的兩側或者後方,可輕易切割步軍陣型。
軍營中有馬匹,但是不多,配備上比昨天夜間看到的兩千騎軍,簡直是天壤之別。
沒有預料中的騎軍,兵力數量上又有巨大的差距。大梁想轉敗為勝,絕不會輕而易舉。
就在刑真失望想要離開時,細心的發現整隻軍營兩側,密林中有成片的戰馬安靜沉睡。
戰馬的主人,也就是這隻隊伍的騎兵,斜靠在戰馬,和自己的戰馬身上依偎在一起。
刑真了然,騎軍隱匿在暗處,騎兵與戰馬同吃同眠,最大程度保持兵與馬的契合。
兵與馬同心,這樣的一隻騎軍才是最可怕的。
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麽金玉書信誓旦旦大梁能打贏這場戰爭。
刑真拍了拍了身邊自己的戰馬白加黑,小聲道:“放心了,咱們走。”
刑真眼裏再好,他也看不到賬內風光,更聽不到賬內聲音。
軍武營地中最大的帳篷內,統帥奎白身披甲胄。因沒帶頭盔,露出了滿頭銀色發絲。
他身前的桌案上,整齊擺放九道金色卷軸。
奎白盯著九物如同九柄刺入自己心髒的利劍,想無視卻不能。
副將燕環單膝跪地,懇求道:“請將軍三思,九道聖旨連出,將軍即便贏了此戰,迴去也會被以抗旨不尊的罪名殺頭。”
奎白輕聲道:“沒有外人,起來說話吧。”
他自嘲道:“是因為名字嗎?傳言我的名字不吉利,奎白與潰敗同音,就認為我一定會敗?”
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副將燕環,問道:“你怕死嗎?”
燕環是奎白的心腹大將,私下裏沒人時可與主帥兄弟相稱。
自顧自拎了條板凳坐下後,聽聞詢問立馬苦著臉。
小心問:“將軍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奎白翻了個白眼:“我知道答案了,就你那膽小的性格,肯定是怕死。”
他又再次自嘲:“怕死沒錯,不單單是你,我也怕死。”
燕環發蒙,心底腹誹,怕死你還一次次抗旨,不是自尋死路嗎?
像是看出了燕環的心思,奎白似自言自語又似在解釋:“西宜六十萬大軍,其中有二十萬的騎兵。”
“且西宜是最早發展騎兵的國家,騎兵經驗遠高出我大梁。特別是他們的五萬重騎,戰馬武裝到牙齒。”
“全身鐵甲覆蓋,就連前方的馬臉也有類似頭盔的遮擋物。”
“反觀我大梁,區區五萬騎兵都是輕騎,剛剛可與人家的重騎兵齊平。”
“二十萬重騎兵集體衝鋒,我三十五萬步足一天內可被他們分割。”
“到時集結兵力一口一口吃掉我們,最後我們能帶迴去的軍武還剩多少?”
奎白看向繞不開的九道聖旨,極其落寞道:“朝廷隻看重丟失的三座城池,不在乎四十萬軍武的陣亡。但是我身為主帥,不能因我的衝動而葬送了四十萬大軍。”
“何況此戰敗了,迴去後就能活下來嗎?”
他一字一頓道:“答案顯而易見,不~能!”
燕環撇了撇嘴:“意料之中,剛剛送來的第九道聖旨也是換帥,整頓軍武和大宜硬拚吧?”
燕環起身抱拳:“請將軍下令,讓我帶五百步卒。像前幾次一樣,把前來接替您職位的將軍給哢嚓了。”
奎白沒當即答應,打趣道:“讓你帶軍滅了大宜的重騎軍你怕死,以多欺少怎麽不怕了。”
“前麵八位來接替主帥位置的將領被草寇截殺,會不會太巧合了。”
“朝廷怕是早就知道是你我做的手腳,隻是礙於我手裏的重兵,不好當眾揭穿罷了。”
“這次就算了吧,留他一個活口。即使主帥大印交給他,我領的部隊,還是聽我的命令。”
燕環頓時垂頭喪氣:“給我五萬輕騎,讓我去滅五萬重騎,末將做不到。”
奎白語出驚人:“錯!是給你一萬輕騎拚掉五萬重騎。”
燕環不辱他燕小膽兒的綽號,縮了縮脖子一口迴絕:“送死,不去。”
奎白無奈:“你現在是正四品的實權將軍了吧,真讓我懷疑,就憑你這膽子,軍功到底是怎麽殺出來的。”
燕環隨意道:“上了戰場殺的昏天暗地,哪還記得死不死一迴事了,兩眼一紅,殺就是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正是因為廝殺時忘我。敢殺敢拚不怕死,才能積攢足夠的軍功。
也正是因為這點,看似膽小,實際上不要命的性格,才會讓奎白喜歡。
燕環盯著對麵滿頭白發的主帥,心有戚戚然。
曾幾何時,奎白的頭發隻有中間的一縷銀色。點綴在黑色中央,不顯蒼老,反而有一股子妖豔的美。
奎白府邸的門檻,每年都要更換兩三次。都是梁城那些不厭其煩的媒婆,一次次走過後踩爛所致。
主帥是個武癡還是個兵癡,就連皇帝親口將公主許配給他,也無動於衷。
當時如果答應皇帝,做了大梁國的駙馬,今日便不會這般慘淡了吧。
自出征以來,每丟掉一座城池,就會有三道換帥的聖旨跟來。每來一道聖旨,奎白的頭發隨之多出一縷銀白。
如今丟了三座城池,跟來了九道聖旨。九道聖旨是那世間最好的白發藥,奎白頭頂雪白一片。
燕隨歎息:“將軍有何吩咐,盡管說便是。”
奎白淡淡道:“五萬重騎。”
燕環立馬蔫了,換話題問道:“重騎不擅長攻城,主帥下令死守,四十萬大軍必然能守住一城。”
“我看退到後麵的杏紅城,咱們死守吧。”
奎白一口迴絕:“不,西宜地勢險峻,特別是岐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他們西宜從岐山出兵容易,我們從岐山打進去卻難如登天。”
“西宜隻需萬人死守,我們就要付出十倍兵力才能打開。”
“既然西宜主力出了岐山,就要把他打疼打怕,讓他西宜二十年內不敢進犯我大梁。”
燕環被感染,沒來由的意氣風發。拍著胸脯道:“主帥下令即可,西宜的五萬重騎交給我了。”
奎白本想打趣一下怎麽不怕死了,賬外突然傳來軍士稟報聲。
奎白大聲道:“進來吧,有軍情速速稟報,以後無需通報。”
一士卒跪拜後快速說道:“啟稟主帥,快馬加鞭迴報。西宜趙思率領的大軍,在前方五十裏處紮營,暫時沒有追擊我們的意思。”
燕環當即樂開花:“不打最好,我們退守杏紅城,大眼瞪小眼兩方相安無事。”
奎白揮手退去來報軍武,沉聲道:“胡鬧,現在不打,前期的三座城池白丟了嗎?”
死死盯著桌案的九道聖旨歎息:“恐怕還得在來三道,無所謂了。一道聖旨是砍頭,十道聖旨還是砍頭。”
“左右我奎白隻有一顆腦袋,想砍隨便砍。大不了砍掉了在按上,然後接著砍。”
燕環摸了摸脖子感覺涼氣森森,小聲問:“奎帥,您不會是想……”
奎白打斷不容置疑道:“立刻傳令下去,疏散紅杏城所有百姓。”
“立刻命令拔營撤離,前軍變後軍不可慌亂。丟掉一半糧草,留僅供三天使用即可。”
“嚴令下去,違令者斬。沒的商量,多留一粒糧食斬立決。”
"等等,你先過來。"
待得燕環湊近,奎白附耳低語:“命令下去,所有騎兵化整為零就地隱匿在大山中。”
奎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錦囊,交給燕環。
正色叮囑:“三日後集合所有騎兵,按照錦囊指示去做。”
燕環嘴上嘀嘀咕咕:“死了死了,這次跟著奎帥死定了。”
手上卻違心的接過錦囊,小跑離開。
距離西宜趙思所率的六十萬步眾很遠的地方,始終衣衫潔淨的季冷和喜歡綠色長衫的煙花並肩而立。
煙花露出笑意:“看樣子趙思不打算進軍了,這樣保持戰果挺好,或許龐大人能保住一命。”
季冷搖頭:“想保住龐大人的命,趙思必須打敗,敗得越兇,龐大人保命機會越大。”
煙花冰雪聰明,立刻猜到季冷的想法。問了一句廢話:“你是打算出手幫忙了?”
季冷不置可否:“是該幫幫龐大人了,至於趙思,我說了他也未必聽。”
煙花撇嘴:“趙思不在進軍,敗的希望不大,你是不是該想別的辦法了。”
季冷望向更遠的地方:“奎白沒你想的那麽簡單,趙思也沒你想的這麽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