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關於發兵潭州城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


    但是戶部說隻提供五千士兵的兵糧,讓滿城武將都難以答應。


    朗州兵和大周兵,合兵一處,攻打潭州城,威力可想而知。


    馮延巳看看朝堂中,卻把李從嘉推了出來!


    李從嘉見眾人都看向自己,上前一步,看著滿堂文武,袞袞諸公。


    “為國家大事,死又何妨。兒臣必當竭盡全力,帶五千兵守住潭州城,但是兒臣有事相求,還望父皇答應。”


    朝中諸人見他答應下來,都有些難以相信!


    畢竟問了幾個成名武將,都不敢接招啊,這才轉到他頭上。


    孫忌輕歎一聲:“李信伐楚領兵二十萬,折羽而歸,王翦伐楚領兵五十萬,舉國之戰而勝,安定郡公可要衡量好。”


    他這句話是引用了秦朝滅楚的戰例,意思是李從嘉太年輕,對於兵事不知道,有些年輕氣盛。


    李信、王翦都是千古名將,秦皇嬴政欲滅楚,但是大秦連年作戰,已經沒有多少兵,嬴政問計。


    年輕的李信將軍信誓旦旦,發兵二十萬可以滅楚,而老將王翦卻說要五十萬兵。


    結果李信獲得嬴政信任,領兵二十萬,卻一敗塗地。


    最終隔了一年,王翦帶了五十萬兵才將楚國滅掉!


    李從嘉輕歎口氣說道:“國事艱難,兩淮遭災,兵糧緊缺,我隻要朝廷三千兵!”


    “什麽?”


    “三千兵?”


    朝中諸位大臣,議論紛紛,無不驚訝愕然,竟敢如此托大!


    馮延巳、魏岑都心中冷哼,這個小皇子心中太沒數了。


    李從嘉道:“其餘兩千兵,由我江寧府東團練兵!朝廷務必按照五千兵供足糧食和鎧甲!”


    “好!如果這樣,戶部需給足補給。”李璟答應說著。


    “我向父皇請求兩件事情!”李從嘉將策劃已久的事情說了出來。


    “但說無妨!”李璟說著。


    “請父皇準許,將潭州城中的查大人和陳大人召迴朝廷,潭州城中軍民一心,勝敗榮辱由我一力承擔!我想啟用徐鉉大人!”


    “這……”


    李璟聞言一愣,朝中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從嘉第一個請求竟然是這個事情。


    “準奏!”


    南唐的官員就是這樣,貶謫升遷,起起伏伏,一生官場起落就結束了,所以對於召迴一個流放官員不算什麽事情。


    “請求父皇準許,命令工部將鐵料提供給我,並給我調撥一百名工匠,近期需要製備一些鎧甲兵器。”


    “可讓工部提供給你些兵器鎧甲,何須要鐵料!”李璟又是極為納悶,對於李從嘉提出這個兩個問題,都有些詫異。


    李從嘉恭敬說道:“事且從急,工期太短,我想要的東西,擔心工部來不及做完。”


    “這不是什麽難事,準奏!”


    李璟聽完,完全沒有什麽過分的事情,納悶道:“真的隻是這兩個事情?”


    李從嘉道:“對,兒臣當庭需說的明白,此次潭州城之戰,乃是國戰,若有人暗中掣肘,我定當直接稟明父皇查辦!”


    眾人聽他說的幹脆,沒想到求了這兩個事情。


    “從嘉,你若在潭州城中,有不可抵擋之危,可先撤兵,無需死守,千裏傳書,難保及時性,可自行決斷!”


    其實在李璟內心深處,也對這次守城的事情不抱太多希望!


    但是朝廷發兵和不發兵,在政治姿態上卻是天大的不同。


    李從嘉能用這麽小的代價就出兵去潭州城。


    他自然可以給李從嘉臨機決斷之權力!


    “謝父皇恩典。”


    李從嘉叩拜謝恩領命。


    這一場大朝會,決定了接下來半年的軍事計劃,朝堂中人多眼雜,不再多說。


    李從嘉的心中已有定計。


    這次更重要的是和皇帝老爹申請了製造兵器的許可,這對於以後自己暗中積累勢力至關重要。


    隻有趁著這個危機時刻,來申請可以製造兵器,才是最好的時機!


    朝會散去後,李從嘉直接跟著工部侍郎馮延魯而去。


    工部侍郎馮延魯,正是馮延巳的弟弟!


    李從嘉怕他暗中給自己下絆子,所以幹脆自己要鐵匠,要鐵料,而不讓他打造兵器。


    李從嘉和馮延魯打交道不多!


    但是知道曆史上馮延魯兵敗,被柴榮抓過,並且封了官。


    後來作為南唐的使臣,多次出使後周、北宋,能言善辯,兩麵做官,沒啥風骨,最後也得了個善終。


    “馮大人,我時間不多,明天請劃出一百工匠,鐵料我將安排人駕車去取。”


    李從嘉幹脆簡單的提著要求,一點也不客氣。


    馮延魯道:“郡公此事急不得,工部下有六司,虞衡司負責礦產資源,製造司負責製作軍需物品,最為複雜,誰去誰不去,都需要分撥一陣,可不是一日就能完事的。”


    李從嘉毫不含糊道:“此乃國戰,我五千兵,孤身前往,為國捐軀,時間緊迫,匠人統一挪到江寧府東,而且三個月內不準迴家!”


    “什麽?郡公要求太過苛刻!”馮延魯激惱的迴應著。


    李從嘉笑眯眯說道:“馮大人,那我立即折返宮中,問問父皇這要求是否過分。”


    馮延魯咬著說道:“你明日派人來。”


    李從嘉又說道:“話說在前麵,我不會要你的大工匠,隻要調撥無家室,會打鐵的小工匠,免得馮大人為難。”


    馮延魯聽他這麽一說,心中暗喜,大工匠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也舍不得給他!


    “一言為定!”


    馮延魯飛一般,迅速的逃走了。


    李從嘉也輕歎一聲,迴到仙林鎮。


    一路上他也在盤算,潭州城約有七千兵卒,朝廷派兵三千,自己實際上也有三千兵,這樣可以動員的總兵力應該有一萬三千兵。


    李從嘉打贏這場仗,還是有些信心。


    但是與此同時存在問題,就是朗州王逵準備了一年,此次再攻潭州城肯定也做了更加充足的準備。


    所以雙方這次都是有準備的大仗。


    這個時代做兵器容易些,但是鎧甲製作起來卻非常複雜,一件上好鎧甲可能要花費一年之功,所以兵卒著甲率極低。


    李從嘉要利用這些鐵料快速的製作鎧甲,研究出高效適用的製式鎧甲,同時必須練好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蒼鷹並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