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等人來到倉部。


    隻見遠處,一座座聳立官府糧倉,磚木結構,牆體厚實堅固。


    頂部覆蓋瓦片,能防水,還安裝通風孔,保證空氣流通。


    糧食儲存都是國家大計。


    李從嘉看著糧食存儲,心中驚訝,儲糧手段和管理細致程度,也讓他驚訝。


    糧倉千年沒有大本質變化,


    一處處糧倉旁,牛車來往。


    很多光著膀子的漢子,赤膊著上身,肌肉隆起,孔武有力。


    常年搬運糧草,鹽巴等重物。


    讓這群人有著超越常人的身體素質和耐力。


    不一會,戶部侍郎將命人組織眾多民夫聚在大廣場中。


    眾人暫停手中工搬運工作,三五成群在中間廣場。


    李從嘉站在高台上看去,黑壓壓的約千餘人。


    “隻有這些人嗎?”李從嘉問道。


    旁側一身著青色圓領袍的小吏迴道。


    “啟稟皇子殿下。”


    “這些人是在倉部內發運糧草,本部隻有這些民夫,若是貨多的話,便去江寧渡、白鷺渡口、朱雀航等碼頭雇些人來。”


    “呃……”


    “我是安定郡公李從嘉,臨時受封詔為安撫使,送糧草到潭州,特此來招募民夫。”李從嘉中氣十足,朗聲說著。


    眾人議論紛紛,有些人聽過他的名字,畢竟是當朝皇子。


    “此去路途遙遠,且深入湖南等地,必有豐厚賞賜,但是募集民夫有些條件,請諸位務必聽好。”


    李從嘉一字一句親口說著。


    以後他還需要指揮眾人,所以每件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的號召。


    李從嘉身邊缺乏人才。


    以他現在資曆,不可能號召一些名士和將門之後。


    猛將必發於行伍。


    韓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貧困,曾寄人籬下,受胯下之辱。


    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流落至幽州涿郡。


    想到這些李從嘉想簡拔些天賦異稟的民夫。


    “上過戰場者,向前走五步。”


    說罷有些人麵麵相覷,


    “我去年曾到過楚國,參與運糧。”


    說著就向前走了五步,與他有類似經曆者均向前走著。


    “用過弓箭、刀、槍者,向前走五步。”


    “可負重二石者,向前走五步。”


    “會騎馬者,向前走五步。”


    “會水者,向前走五步……”


    一係列的問題提問完成後。


    廣場中站著的眾人,漸漸拉開了差距。


    有些人原地不動,有些人走的很遠。


    旁側戶部侍郎心道:“這小皇子,倒是通過這簡單法子,快速將眾人篩選了一遍。”


    “識三百字者,向前走五步。”


    “能開一石硬弓者,向前走五步。”


    最後兩個問題問完,很多人都停住了。


    一石硬弓相當於百斤拉力,需要弓弩好手才具備能力。


    能寫下自己名字都沒幾個人,更何況是識字三百者。


    李從嘉滿意點點頭:“二位且報上姓名!”


    “草民吳翰 字雲衝,興化人。”


    一身材修長,舉止端莊,清秀麵容中帶著一股剛毅之氣短須漢子自報名號。


    另一名虯髯漢子,麵如黑炭,雙目渾圓,膀大腰圓朗聲道。


    “草民張粲,字興達 泰州人。”


    李從嘉命李雄遞出一張硬弓道:“二位壯士且拉滿此弓。


    要知道就算是能負重一石,也不能拉開一石之弓,十鬥為一石。


    經過訓練的天賦士兵,拉一石弓,可射箭一百五十步。


    此時千人隊伍中選出兩人,均有武力。


    虯髯漢子張璨,暴喝一聲。


    抬手一拉,將弓拉滿,雄壯無比。


    他還為自己加了些項目,拿起地上糧草一包接一包的扛著。


    抓起三百斤重物,堪比後世一流的舉重運動員。


    “好!”


    在場眾人均拍手叫好。


    身材修長,麵容清秀的吳翰。


    在人群中顯得頗為瘦弱,眾人不看好,可未曾想到他雙臂交錯,竟也拉開此弓。


    “很強!”


    李從嘉暗暗叫好心道:“比我可強多了,我現在拉六鬥弓估計很勉強。”


    他們拉開一石之弓!


    這兩人都有百步之外殺人能力。


    隨即他又點點頭道:“此去千裏之遙,在眾人中我隻選兩百人前往,若有不願遠行者,可退迴隊伍中。有同行者,月俸2鬥5升的糧。”


    眾人一聽,頓覺條件不錯。


    當前南唐當兵大概俸祿是每月2鬥5升的糧,一年約為三石糧。


    他們作為民夫每個月一鬥多糧。


    一年下來賺六百文錢,加上種地得糧,可夠三口之家可以吃飽。


    “張璨,吳翰,你二人且各登記姓名,籍貫,送入我府上。”李從嘉快速安排。


    李從嘉雖沒有找到曆史上有名的武將,但是感覺二人,勇武非凡。


    實際上吳翰、張璨實際上也是曆史留名的裨將!


    片刻後李從嘉騎馬從倉部離開。


    又轉往下一處白鷺渡口、江寧渡和其他幾處倉部、渡口。


    在戶部侍郎的協助下,忙碌一整天,走了七處招募民夫一千餘人。


    後又到了比部、司門召集百餘人,才湊齊了一千二餘百人。


    蟬鳴鳥叫,夜幕降臨。


    李從嘉晚上迴到郡公府上。


    看到老管家吳伯已準備好菜飯,頗為豐盛,稻米、羊肉、小蝦、菠菜、蜜餞和茶。


    李從嘉心中有感,今天招募民夫,走在街頭巷尾。


    感覺在江寧城繁華表象的背後更多是在溫飽苦苦掙紮的底層人民。


    他問道:“我封地多少?年俸多少?”


    吳伯一愣。


    自家公子從來不關心這事,今日卻突然問起來了。


    “殿下,您剛剛開府,郡公年俸三百石,封邑三百戶,在城南江邊,約有田產共計三千畝。”


    “那一畝產糧多少?”李從嘉繼續追問道。


    “良田和薄田區別較大,畝產不足二石。”吳伯仔細迴答著。


    古代農田產量和現在無法相比。


    唐朝時江南地區畝產約合150多斤。


    到宋朝時,農耕技術發展,灌溉技術提升,能有200多斤糧食。


    現在雜交水稻和化肥的加持下,畝產千斤。


    這種產量上的差距,讓李從嘉也是無奈。


    “主子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了!”吳伯好奇問道。


    “主要是太窮了!”


    “我今天招募農夫一千餘人。”


    “每個月多花一鬥糧,朝廷若是不補這個費用,我每個月就需自掏一百二十石的糧食補給他們。”


    “啊!”


    吳伯作為管事,賬目算的頗快,聽少爺說完,立即複核一遍。


    苦笑說道。“主子的俸祿恐怕支撐不了幾個月。”


    李從嘉通過這幾天了解,對於自己的資產有了全麵認識,真是離了錢就玩不轉。


    對著老仆吩咐道:“吳伯你明天去江寧城中找幾個擅長微雕木匠來。”


    “還剩下九天就要離開了,在離開前,我有一件事情安排下去。”


    “找木匠幹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蒼鷹並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