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上架感言,以及本書的寫作方向


    淩晨十二點過,本書就算上架了。


    這本書從最開始,就有讀者爭議,認為前三章的主角人物形象很好,認為轉生第二世是敗筆。


    其實我也覺得主角的前三章‘周安’時期,寫的很好。


    他天才嗎?經曆過整個大涅槃時代,僅僅戰將級,戰神級都算不上,跟洪、雷神差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他意誌心性強嗎?原著的羅峰,和很多吞噬同人小說的主角,哪個意誌心性會寫的弱呢?


    他故事經曆複雜嗎?這個人物,我僅僅寫了三章,劇情也很簡單,敘述一下人物經曆,之後被獸潮圍攻,與領主同歸於盡。


    很多讀者都覺得‘周安’好,他好在哪裏?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地方,是周安的真實。


    他不算絕世天才,但他有自己的智慧與果決,在絕望與希望並存的大涅槃時代,拚盡了一切,也擁有屬於自身的一份成就。


    周安最令我珍稀的一點,是他更接近人。


    人都非完美,都有缺陷,能力與天賦都是有限的。


    而周安作為‘有限’的人,他也會累,他也會因暗傷而被限製,他拚到了自己所能觸及的上限,他觸摸到了自身命運的頂點。


    而他命運的終點,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是沒有希望的絕境。


    他沒有退縮,沒有瘋狂也沒有畏懼。


    他以一種平靜、從容,甚至快意超然的心境,來麵對自己的一生,麵對命運的終極恐懼。


    這是‘周安’完整的故事。


    而從始至終,周安,周寧,隻是一個靈魂的兩個名字。


    作為周安的這一世,他觸摸到命運的頂點,戰勝命運。


    而作為周寧,他對命運的挑戰還遠未開始。


    至於最近幾章,金角巨獸脫離原著的軌跡,很多讀者也有爭議。


    為什麽我要這樣寫?


    寫的太平淡,忽然想單純找找事?


    其實這一卷早在開頭,我就想好了大概的情節,並非心血來潮。


    這樣寫的緣由,也很簡單。


    吞噬星空的原著,展開了一個無限恢弘的世界,羅峰作為主角,經曆了波瀾壯闊的挑戰。


    這是一顆渺小但無畏的心靈,在浩瀚世界裏的曆險。


    我至今還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原著時,心中的澎湃、激動與憧憬。


    這是我依舊銘記原著的原因。


    但,當原著完成,當羅峰的故事畫上句號,當所有或激昂或深刻的命運軌跡定型。


    我嚐試著寫一個同樣在浩瀚世界裏的故事,心裏感受到的,不是熟悉的澎湃、激動與憧憬。


    而是一種限製,一種桎梏。


    明明無限浩瀚的世界,可我下筆時,卻有一種無形的深刻束縛,仿佛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劇場。


    洪、雷神、羅峰、金角巨獸,乃至後續構思的情節所涉及的人物,他們仿佛在原著落定時,便被困在原定的軌跡裏,行動乃至思想都有一種無形框架限製著。


    而霧島、吞噬獸一役、後續的界中界尋寶、宇宙天才戰等等,也成為了劇本的一部分。


    其實同人讀者都知道原著會發生什麽,就像看一場戲劇,對接下來的劇情、人物都很熟悉。


    因為太熟悉,所以一些吞噬同人小說,往往容易變得像在速通副本裏刷新記錄。


    熟練的經過一個個劇情,就像熟練的經過一個個一成不變的關卡,用各種新的操作手法打出更高的記錄。


    我真的很想打破這種劇本感。


    金角巨獸的改變,是我做的嚐試。


    有很多讀者說我鋪墊不夠,太過牽強,蝴蝶效應沒寫好


    一方麵,是我真的水平不夠,最近身體精力也不好。另外一方麵,我不想將這種改變之間的聯係,寫得太清晰太有邏輯。


    因為太清晰,太有邏輯,那仍然會有劇本感,你們會很清楚,這是我改變了‘劇本’。


    但改變的劇本,仍然是劇本。


    我想要徹底打碎這種劇本感。


    我想嚐試寫出一個浩瀚無限的世界,世界裏的人物有著他們自己的思想和決斷,原著的劇情是他們另一個時空裏的過往,是億萬種發展中的一種。


    而在這個時空裏,因為一些變化,他們將有無限可能,一個恢弘的世界將從原著的文字裏掙脫出來,來到我們眼前。


    現在看來,我的水平很拙劣,確實很多讀者覺得很牽強、不合理。


    吸取經驗,保存初心吧。


    另外,我考慮讀者們的意見,稍微修改了後續劇情發展,原定的存稿大概報廢了,今晚更了最後兩章公眾章節。


    今晚淩晨開始算上架時間了,但我大概明天早上才能寫出新章節。


    希望,大家能接受這本書的,到時支持一下吧。


    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吞噬星空從戰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儒並收藏吞噬星空從戰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