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意外之財,大隱患
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 作者:是城城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叔玉左顧而言他,“父皇,您也太小氣了吧。一次性賺幾百萬貫,怎麽連茶水點心都不準備。
在您手下當官,可真是造業啊!!”
李世民的火氣又漲起來。
每次混小子說的話,簡直能把人氣瘋。
咦??
這家夥怎麽知道他賺了幾百萬貫,難道不良人的消息,會有如此靈通?
“行了,你小子別左顧而言他,趕緊說迴禦史台。
為啥要折騰那幫禦史?”
“父皇,大唐的官員,應該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兒臣可是在幫他們,哪裏是折騰他們?
哦對了…”
似乎想起什麽,魏叔玉從懷裏掏出一本奏折:
“父皇,兒臣感覺地方的監察製度有待完善。經過好些天的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
李世民看著他遞過來的奏折,就像看到燙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混小子寫的奏折,天知道有多麽的天馬行空。
“奏折先放著吧,朕接下來還有要事,玉兒坐著旁聽吧。”
說完李世民輕咳一聲:
“河間郡王江南滅佛行動已結束,眼下有一百多萬的僧人還俗。都議議吧,他們該何去何從?”
隨著李世民的聲音落下,房玄齡、魏征、高士廉等人一片駭然。而篤信佛教的蕭瑀,臉色卻十分的蒼白。
“哦朕忘記說了,這一百萬隻是精壯的僧侶。至於年紀大的老和尚與年幼的沙彌,也有百萬之眾。”
轟!!
禦書房內頓時就炸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江南的僧人加起來有兩百萬之眾,這…這怎麽可能??
其實他們不清楚,江南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僧人,與兩次滅佛運動未波及江南有關。
房玄齡首先開口道:
“陛下,倘若這樣的話,那江南必須要有重臣坐鎮,而且要三年一輪流。”
魏征接著道:“一百萬精壯僧人還俗,不嚴加看管的話,搞不好就會出亂子。”
高士廉皺著眉道:“怎會有那麽多的僧人,朝廷壓根沒發放那麽多張度牒。”
魏叔玉語氣淡漠:“還用想,佛門有不軌之心唄。”
大唐自從立國以來,十七年間發出去的度牒,一萬張都不到。眼下卻有兩百多萬的僧人,足以見得在江南佛門壓根沒將度牒當迴事。
李世民皺著眉道:“你們所言朕都想到過,就沒有好一點的建議?”
好一點的建議?
眾大臣十分訝然,他們所提供的法子最為穩妥。
還能有什麽好一點的建議,房玄齡等人壓根就想不出來,他們也相信沒人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陛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讓他們還俗,分田地給他們種。”
“沒錯,微臣覺得還可以往五原、鹹陽、雲中等郡移民。”
“總之不能讓他們閑下來,否則會出大亂子。”
…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總覺得宰相們給出的法子一般般。
他看著身旁吃得不亦樂乎的魏叔玉,笑眯眯問:
“玉兒,你可有好辦法?”
魏叔玉拍拍小手,發現上麵有些汙穢弄不下來,用李世民的衣服擦了幾下。
李世民臉頰上的青筋跳個不停,這混小子真有些沒大沒小的。
禦書房內的眾人直接看呆了,魏叔玉如此胡鬧,聖上居然啥話也沒說。
無舌更是驚得下巴都快掉了。他嚇得身子直抖,將身體縮成小小的一團,祈禱陛下不要怪罪他。
該死的魏駙馬,你不作死是不能活嘛!
“父皇,一百萬的精壯僧侶,你覺得他們甘心迴去種地?”
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們不甘心,否則也不會將李孝恭留在江南。要知道李孝恭很會打仗,將他留在江南都有風險的。
萬一他起什麽心思,可以利用源源不斷的叛亂,能私蓄不少兵馬。
“他們肯定不甘心,年紀輕輕出家當僧人,多半都是些好逸惡勞之人。想讓他們老老實實種地,幾乎不可能。”
“父皇,僧人之間也有等級,不殺掉一些高層僧人,遲早會出大亂。”
李世民滿臉自信:“放心吧,孝恭肯定會那樣做。”
魏叔玉點點頭:“倘若是那樣的話,就將他們召為府兵吧。”
李世民有些懵逼:“召為府兵作甚,大唐現在不需要那麽多的士兵。”
魏叔玉眉毛挑了挑:“膚淺!啥叫大唐不需要那麽多士兵,高句麗、吐蕃都滅了嗎?”
李世民不服氣道:“滅國之戰豈非兒戲,大唐還需要積攢力量。現在大唐需要的是人口,可不是要他們去成為士卒。”
“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們配妻吧。一百萬人抽調十萬出來當兵,簡單培訓後讓他們去攻打山越。”
“攻打山越??”
大唐的管理隻到縣一級,其實對地方的管理很粗放。尤其是百越一帶,有時候詔令壓根就入不了鄉。
更重要一點,大唐對他們收不了丁點兒的賦稅。甚至有時候為了安撫他們,朝廷時不時要賞賜他們一些財物。
“沒錯,就是攻打山越,讓大唐真正將它們納進統治中。不聽話,就滅掉!”
房玄齡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魏叔玉不過是十一歲的孩子,他的殺性為何那麽重。
“攻打山越有挺多好處,一來一勞永逸解決南方的隱患,將南方徹底納入大唐統治。二來嘛,可以俘獲大量的勞動力。
所俘獲的男人打為奴隸,讓他們修路、修運河,至於女人嘛,分給還俗的僧人。隻要他們破了戒,自然就會有了牽掛,他們想反叛也得掂量掂量。
老實講,李世民有些心動了。
秦國之所以從百越手中拿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與所修建的靈渠有關。
自此,後世王朝便有了立足之地,通過水運慢慢蠶食百越的地盤。
漸漸地,百越人為了躲避中原王朝,他們逐漸往大山深處遷移。
隨即幾百年的發展,山越人的實力又慢慢變得強盛起來。
但一想到戰爭需要大量的錢財,李世民他又縮了迴去。
“玉兒,征十萬大軍的話,後勤是個天大的壓力啊。”
魏叔玉很有些無語。正如他所料不差,李世民一心一意都想滅掉高句麗,壓根不願意將錢拿出來。
“那是父皇與眾大臣的事,采不采納由你們決定。”
就在此時,一小黃門來到無舌身邊,小聲說了些什麽。
無舌身子微微顫抖,看向魏叔玉的眼神頓時就變了。
魏駙馬也太妖孽了吧,他怎麽猜到山越人要反叛?
難怪魏駙馬要攻打他們。那些人竟然與僧人聯手,聚集在安南郡西,謀求脫離大唐自成一國。
在您手下當官,可真是造業啊!!”
李世民的火氣又漲起來。
每次混小子說的話,簡直能把人氣瘋。
咦??
這家夥怎麽知道他賺了幾百萬貫,難道不良人的消息,會有如此靈通?
“行了,你小子別左顧而言他,趕緊說迴禦史台。
為啥要折騰那幫禦史?”
“父皇,大唐的官員,應該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兒臣可是在幫他們,哪裏是折騰他們?
哦對了…”
似乎想起什麽,魏叔玉從懷裏掏出一本奏折:
“父皇,兒臣感覺地方的監察製度有待完善。經過好些天的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
李世民看著他遞過來的奏折,就像看到燙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混小子寫的奏折,天知道有多麽的天馬行空。
“奏折先放著吧,朕接下來還有要事,玉兒坐著旁聽吧。”
說完李世民輕咳一聲:
“河間郡王江南滅佛行動已結束,眼下有一百多萬的僧人還俗。都議議吧,他們該何去何從?”
隨著李世民的聲音落下,房玄齡、魏征、高士廉等人一片駭然。而篤信佛教的蕭瑀,臉色卻十分的蒼白。
“哦朕忘記說了,這一百萬隻是精壯的僧侶。至於年紀大的老和尚與年幼的沙彌,也有百萬之眾。”
轟!!
禦書房內頓時就炸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江南的僧人加起來有兩百萬之眾,這…這怎麽可能??
其實他們不清楚,江南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僧人,與兩次滅佛運動未波及江南有關。
房玄齡首先開口道:
“陛下,倘若這樣的話,那江南必須要有重臣坐鎮,而且要三年一輪流。”
魏征接著道:“一百萬精壯僧人還俗,不嚴加看管的話,搞不好就會出亂子。”
高士廉皺著眉道:“怎會有那麽多的僧人,朝廷壓根沒發放那麽多張度牒。”
魏叔玉語氣淡漠:“還用想,佛門有不軌之心唄。”
大唐自從立國以來,十七年間發出去的度牒,一萬張都不到。眼下卻有兩百多萬的僧人,足以見得在江南佛門壓根沒將度牒當迴事。
李世民皺著眉道:“你們所言朕都想到過,就沒有好一點的建議?”
好一點的建議?
眾大臣十分訝然,他們所提供的法子最為穩妥。
還能有什麽好一點的建議,房玄齡等人壓根就想不出來,他們也相信沒人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陛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讓他們還俗,分田地給他們種。”
“沒錯,微臣覺得還可以往五原、鹹陽、雲中等郡移民。”
“總之不能讓他們閑下來,否則會出大亂子。”
…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總覺得宰相們給出的法子一般般。
他看著身旁吃得不亦樂乎的魏叔玉,笑眯眯問:
“玉兒,你可有好辦法?”
魏叔玉拍拍小手,發現上麵有些汙穢弄不下來,用李世民的衣服擦了幾下。
李世民臉頰上的青筋跳個不停,這混小子真有些沒大沒小的。
禦書房內的眾人直接看呆了,魏叔玉如此胡鬧,聖上居然啥話也沒說。
無舌更是驚得下巴都快掉了。他嚇得身子直抖,將身體縮成小小的一團,祈禱陛下不要怪罪他。
該死的魏駙馬,你不作死是不能活嘛!
“父皇,一百萬的精壯僧侶,你覺得他們甘心迴去種地?”
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們不甘心,否則也不會將李孝恭留在江南。要知道李孝恭很會打仗,將他留在江南都有風險的。
萬一他起什麽心思,可以利用源源不斷的叛亂,能私蓄不少兵馬。
“他們肯定不甘心,年紀輕輕出家當僧人,多半都是些好逸惡勞之人。想讓他們老老實實種地,幾乎不可能。”
“父皇,僧人之間也有等級,不殺掉一些高層僧人,遲早會出大亂。”
李世民滿臉自信:“放心吧,孝恭肯定會那樣做。”
魏叔玉點點頭:“倘若是那樣的話,就將他們召為府兵吧。”
李世民有些懵逼:“召為府兵作甚,大唐現在不需要那麽多的士兵。”
魏叔玉眉毛挑了挑:“膚淺!啥叫大唐不需要那麽多士兵,高句麗、吐蕃都滅了嗎?”
李世民不服氣道:“滅國之戰豈非兒戲,大唐還需要積攢力量。現在大唐需要的是人口,可不是要他們去成為士卒。”
“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們配妻吧。一百萬人抽調十萬出來當兵,簡單培訓後讓他們去攻打山越。”
“攻打山越??”
大唐的管理隻到縣一級,其實對地方的管理很粗放。尤其是百越一帶,有時候詔令壓根就入不了鄉。
更重要一點,大唐對他們收不了丁點兒的賦稅。甚至有時候為了安撫他們,朝廷時不時要賞賜他們一些財物。
“沒錯,就是攻打山越,讓大唐真正將它們納進統治中。不聽話,就滅掉!”
房玄齡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魏叔玉不過是十一歲的孩子,他的殺性為何那麽重。
“攻打山越有挺多好處,一來一勞永逸解決南方的隱患,將南方徹底納入大唐統治。二來嘛,可以俘獲大量的勞動力。
所俘獲的男人打為奴隸,讓他們修路、修運河,至於女人嘛,分給還俗的僧人。隻要他們破了戒,自然就會有了牽掛,他們想反叛也得掂量掂量。
老實講,李世民有些心動了。
秦國之所以從百越手中拿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與所修建的靈渠有關。
自此,後世王朝便有了立足之地,通過水運慢慢蠶食百越的地盤。
漸漸地,百越人為了躲避中原王朝,他們逐漸往大山深處遷移。
隨即幾百年的發展,山越人的實力又慢慢變得強盛起來。
但一想到戰爭需要大量的錢財,李世民他又縮了迴去。
“玉兒,征十萬大軍的話,後勤是個天大的壓力啊。”
魏叔玉很有些無語。正如他所料不差,李世民一心一意都想滅掉高句麗,壓根不願意將錢拿出來。
“那是父皇與眾大臣的事,采不采納由你們決定。”
就在此時,一小黃門來到無舌身邊,小聲說了些什麽。
無舌身子微微顫抖,看向魏叔玉的眼神頓時就變了。
魏駙馬也太妖孽了吧,他怎麽猜到山越人要反叛?
難怪魏駙馬要攻打他們。那些人竟然與僧人聯手,聚集在安南郡西,謀求脫離大唐自成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