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正的萬國來朝
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 作者:是城城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貞觀七年末。
大唐對外滅掉高昌,同時在草原逼服薛延陀,周邊大大小小的勢力都十分忌憚。
之前大唐雖說滅掉草原,俘虜頡利可汗,但周邊的勢力並不害怕。
經曆過戰亂的大唐,想要恢複起來,最少需要三十年。至於三十年後的事情,又有誰說得準。
可短短三年而已,大唐便向周邊亮起獠牙,周邊大大小小的勢力變得不淡定起來。
他們這些勢力,從隋末開始,幾乎每一家都侵犯過大唐邊境。
甚至不少勢力,還犯下罄竹難書的罪孽。
而今大唐對突厥、高昌、吐蕃的手段,讓他們都慌了。
尤其是西域三十五國,國小實力弱,萬一哪天大唐想滅掉他們,簡直是易於反掌。
三十五國國王商議一番後,最終做出了決定,派質子帶著金銀財寶去長安。
西域各國王子仆從,大大小小來了大幾千人。
他們要在年節前趕到長安,獻金銀珠寶、美女以示臣服。
西夷諸國商議決定,從貞觀八年開始,他們將共尊大唐為主。
心甘情願成為大唐屬國,每年供奉財物,拜見大唐天子!
並尊稱李世民為:
天可汗!!
從禮部得到消息的李世民,高興得像二傻子一般。
之前他自稱為‘天可汗’,那不過是草原上幾個小部落戲稱,這迴可是西域三十五國。
與大臣們商議一番,李世民大手一揮,等西域諸國使臣到來後,三日內解禁宵禁、普天同慶!
為讓更多人見證曆史時刻,李世民決定在臘八節當天,在皇城內舉辦大型慶祝舞會。
到時候含光門、朱雀門、安上門大開,百姓亦能進皇城觀禮。
隨著朝廷的決定發出,長安城內的百姓們直接炸了。
天啦!
泥腿子也能進皇城,簡直像做夢一般。雖說不是皇帝住的宮城,那也是朝廷大員們辦公之所啊。
消息很快就傳遍兩京之地,一些富家子弟、遊學書生們,不遠千裏來長安,隻為見識讓人驕傲又興奮的一幕。
掌管不良人的魏叔玉,自然第一時間便知曉。
為此,他微微震愣了小半刻。
該死啊,以便宜嶽父好大喜功的性子,大唐隻怕又要大出血。
魏叔玉不由得想到後世,熊貓寧願餓肚子,也年年都要對外援助。
不能提,提到心裏就來氣。
記憶中的萬國來朝,似乎就是這一兩年。
便宜嶽父善待了東突厥敗軍,甚至不計前嫌讓東突厥貴族,入朝為官,他們自然感到十分詫異。
那可是繁花似錦、物華天寶的長安,聽說生活在哪裏,連空氣中都是香甜的。
而且大唐鴻臚寺卿答應他們,隻要認大唐為主,以後西域諸國的防務交給大唐。
提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西域絕大部分國家都答應。莫看他們的麵積賊大,但人口往往不及大唐一個州。
倘若能少養些兵馬,他們才會過上奢靡的生活。
聽說大唐皇帝賊好麵子,隻要多拍拍他的馬屁,獲得迴禮要往往超出所進貢的金銀珠寶。
其實與大唐搞好關係,能從大唐購買許多物美價廉的商品,也沒什麽不好的。
更重要一點,西域諸國的臣服,純粹是因為害怕!
因為膽寒!
能成為一國之主,自然看得格外通透。
北漠高原已納入帝國版圖之中,若是他們不臣服,大唐就能從東麵、北麵兩個方向攻擊。
聽說大唐已經控住吐穀渾,到時候南邊再出兵,等待他們的便是亡國滅族!
離得近的幾個國家,他們的使團已經住進鴻臚客館。第一次來大唐的他們,瞬間便被大唐的繁華所吸引。
……
東市,太平樓二層。
李恪端起手中酒杯:“恪明年與弟弟離開長安,還請玉哥兒與長樂說一聲,讓她多多照顧母妃。”
魏叔玉與他碰了下杯,這點小事他自然應下來。
“蜀王明年入川,就不想做些什麽功績?”
李恪震愣看著他,一時間搞不懂魏叔玉的意思。究竟是父皇的試探,亦或是太子的試探?
“嗬嗬…”
李恪臉上露出苦笑:“孤雖擁有兩朝皇室血脈,看上去格外尊貴,實則成為掣肘。恪每日都格外謹慎,生怕做錯什麽,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魏叔玉愣了下,曆史上李恪死得的確挺冤的。
“嗬嗬…不至於。就藩後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隻要不是謀反,我想陛下都會支持你。”
李恪不置可否的點下頭,並沒有將魏叔玉的話放在心上。
他語氣裏滿是惆悵:“孤真不想離開繁花似錦的長安,哪怕是成都,說起來與流放沒啥兩樣。”
說完灌了一口酒,指著街麵上的人群道:
“看看那些異族王子,哪怕在小地方稱王稱霸,來長安還不是土鱉一個。”
的確。
異族諸國的王子們,覺得長安城裏一切都很稀奇。
就連十分普通的瓷器,他們恨不得當成寶貝。
魏叔玉端起酒杯,遙望北方的皇城,不由得脫口而出: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嘶……”
李恪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喃喃自語著:
“好一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好詩,好霸道的詩!!”
李恪望著皇城方向,一下子就癡了。
就在此時,街麵上傳來一陣陣嗬斥聲。
魏叔玉微眯著眼睛看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令他滿臉寒霜。
李恪掃了一眼,臉上的神情同樣不好看。
“真是群沒開化的蠻夷,買東西不給錢就算了,竟然調戲大唐婦人。”
“蜀王,你不覺得他們有些囂張嗎?”
李恪無奈攤攤手:“放心吧,會有鴻臚寺官員處理的。”
魏叔玉來了興致:“哦…說說看,鴻臚寺怎麽善後?”
李恪攤攤手:“還能有什麽法子。為確保臘八節那天,有足夠多的外國使臣,鴻臚寺隻會息事寧人。”
“息事寧人??”
魏叔玉猛地轉過頭,雙眸死死盯著李恪:
“就這樣不了了之?”
得到肯定答複,魏叔玉直接不幹了。
“區區蠻夷也敢在大唐放肆,他們不管我管!!”
大唐對外滅掉高昌,同時在草原逼服薛延陀,周邊大大小小的勢力都十分忌憚。
之前大唐雖說滅掉草原,俘虜頡利可汗,但周邊的勢力並不害怕。
經曆過戰亂的大唐,想要恢複起來,最少需要三十年。至於三十年後的事情,又有誰說得準。
可短短三年而已,大唐便向周邊亮起獠牙,周邊大大小小的勢力變得不淡定起來。
他們這些勢力,從隋末開始,幾乎每一家都侵犯過大唐邊境。
甚至不少勢力,還犯下罄竹難書的罪孽。
而今大唐對突厥、高昌、吐蕃的手段,讓他們都慌了。
尤其是西域三十五國,國小實力弱,萬一哪天大唐想滅掉他們,簡直是易於反掌。
三十五國國王商議一番後,最終做出了決定,派質子帶著金銀財寶去長安。
西域各國王子仆從,大大小小來了大幾千人。
他們要在年節前趕到長安,獻金銀珠寶、美女以示臣服。
西夷諸國商議決定,從貞觀八年開始,他們將共尊大唐為主。
心甘情願成為大唐屬國,每年供奉財物,拜見大唐天子!
並尊稱李世民為:
天可汗!!
從禮部得到消息的李世民,高興得像二傻子一般。
之前他自稱為‘天可汗’,那不過是草原上幾個小部落戲稱,這迴可是西域三十五國。
與大臣們商議一番,李世民大手一揮,等西域諸國使臣到來後,三日內解禁宵禁、普天同慶!
為讓更多人見證曆史時刻,李世民決定在臘八節當天,在皇城內舉辦大型慶祝舞會。
到時候含光門、朱雀門、安上門大開,百姓亦能進皇城觀禮。
隨著朝廷的決定發出,長安城內的百姓們直接炸了。
天啦!
泥腿子也能進皇城,簡直像做夢一般。雖說不是皇帝住的宮城,那也是朝廷大員們辦公之所啊。
消息很快就傳遍兩京之地,一些富家子弟、遊學書生們,不遠千裏來長安,隻為見識讓人驕傲又興奮的一幕。
掌管不良人的魏叔玉,自然第一時間便知曉。
為此,他微微震愣了小半刻。
該死啊,以便宜嶽父好大喜功的性子,大唐隻怕又要大出血。
魏叔玉不由得想到後世,熊貓寧願餓肚子,也年年都要對外援助。
不能提,提到心裏就來氣。
記憶中的萬國來朝,似乎就是這一兩年。
便宜嶽父善待了東突厥敗軍,甚至不計前嫌讓東突厥貴族,入朝為官,他們自然感到十分詫異。
那可是繁花似錦、物華天寶的長安,聽說生活在哪裏,連空氣中都是香甜的。
而且大唐鴻臚寺卿答應他們,隻要認大唐為主,以後西域諸國的防務交給大唐。
提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西域絕大部分國家都答應。莫看他們的麵積賊大,但人口往往不及大唐一個州。
倘若能少養些兵馬,他們才會過上奢靡的生活。
聽說大唐皇帝賊好麵子,隻要多拍拍他的馬屁,獲得迴禮要往往超出所進貢的金銀珠寶。
其實與大唐搞好關係,能從大唐購買許多物美價廉的商品,也沒什麽不好的。
更重要一點,西域諸國的臣服,純粹是因為害怕!
因為膽寒!
能成為一國之主,自然看得格外通透。
北漠高原已納入帝國版圖之中,若是他們不臣服,大唐就能從東麵、北麵兩個方向攻擊。
聽說大唐已經控住吐穀渾,到時候南邊再出兵,等待他們的便是亡國滅族!
離得近的幾個國家,他們的使團已經住進鴻臚客館。第一次來大唐的他們,瞬間便被大唐的繁華所吸引。
……
東市,太平樓二層。
李恪端起手中酒杯:“恪明年與弟弟離開長安,還請玉哥兒與長樂說一聲,讓她多多照顧母妃。”
魏叔玉與他碰了下杯,這點小事他自然應下來。
“蜀王明年入川,就不想做些什麽功績?”
李恪震愣看著他,一時間搞不懂魏叔玉的意思。究竟是父皇的試探,亦或是太子的試探?
“嗬嗬…”
李恪臉上露出苦笑:“孤雖擁有兩朝皇室血脈,看上去格外尊貴,實則成為掣肘。恪每日都格外謹慎,生怕做錯什麽,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魏叔玉愣了下,曆史上李恪死得的確挺冤的。
“嗬嗬…不至於。就藩後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隻要不是謀反,我想陛下都會支持你。”
李恪不置可否的點下頭,並沒有將魏叔玉的話放在心上。
他語氣裏滿是惆悵:“孤真不想離開繁花似錦的長安,哪怕是成都,說起來與流放沒啥兩樣。”
說完灌了一口酒,指著街麵上的人群道:
“看看那些異族王子,哪怕在小地方稱王稱霸,來長安還不是土鱉一個。”
的確。
異族諸國的王子們,覺得長安城裏一切都很稀奇。
就連十分普通的瓷器,他們恨不得當成寶貝。
魏叔玉端起酒杯,遙望北方的皇城,不由得脫口而出: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嘶……”
李恪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喃喃自語著:
“好一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好詩,好霸道的詩!!”
李恪望著皇城方向,一下子就癡了。
就在此時,街麵上傳來一陣陣嗬斥聲。
魏叔玉微眯著眼睛看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令他滿臉寒霜。
李恪掃了一眼,臉上的神情同樣不好看。
“真是群沒開化的蠻夷,買東西不給錢就算了,竟然調戲大唐婦人。”
“蜀王,你不覺得他們有些囂張嗎?”
李恪無奈攤攤手:“放心吧,會有鴻臚寺官員處理的。”
魏叔玉來了興致:“哦…說說看,鴻臚寺怎麽善後?”
李恪攤攤手:“還能有什麽法子。為確保臘八節那天,有足夠多的外國使臣,鴻臚寺隻會息事寧人。”
“息事寧人??”
魏叔玉猛地轉過頭,雙眸死死盯著李恪:
“就這樣不了了之?”
得到肯定答複,魏叔玉直接不幹了。
“區區蠻夷也敢在大唐放肆,他們不管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