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引爭議,隱藏的目的
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 作者:是城城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征都快氣炸了。
他的好大兒不過收購點糧食,怎麽就淪落到進大獄?再說論懂大唐律令,誰能比他魏征懂。
該死的長孫無忌,他的號還真沒取錯,難怪喜歡孵雞雞。
“長孫大人,我兒叔玉不過收購些糧食,不知觸犯大唐哪一條律令?”
“這……”
長孫無忌有點慌,他太清楚魏征的戰鬥力。隻是箭已經上弦,他不得不發。
“魏叔玉哄抬物價,難道不是觸犯大唐律令嗎?”
魏征追問道:“長孫大人最近可曾上街買糧?與秋收前相比,一鬥糧食的價格並未變,一石糧食的價格反而低兩文。
請問,魏叔玉怎麽就哄抬物價??”
“額……”
不愧是禦史大夫出身,魏征的嘴巴一如既往的厲害。
畢竟是自己的外甥,高士廉隻得出馬解圍。
“玄成莫要羞惱,輔機也是為了長安的穩定。往年官倉最少收購四成糧食,今年到現在隻收購一成,明年長安的糧價誰敢保證會平穩?”
房玄齡附和道:“事關長安糧價的穩定,我看還是將魏叔玉喊過來問一問。”
李世民自然答應下來,便讓一隊執金吾將魏叔玉押過來。如果不那樣做,天知道他要等到猴年馬月。
一刻鍾後。
魏叔玉極其不爽走進禦書房。
“見過聖上,見過各位大人。”
李世民冷哼一聲:“叔玉,你為何要大肆囤積秋糧??”
“啊…就因這事??”魏叔玉直接傻眼了。
他還以為吐蕃使團被滅之事被人知曉,原來是收購秋糧的問題。
環顧四周,魏叔玉極其傲嬌道:“父皇,兒臣收購秋糧可是大大的功勞,您怎麽也得賞個公爺當當!”
“啊——!!”
禦書房內眾人都傻眼了,嘴角抽搐個不停。他們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沒皮沒臉的混小子。
李世民收斂心神,語氣戲謔道:“你小子擾亂官府收購糧食,還有臉找朕表功勞?”
魏叔玉大方擺擺手:“如果沒算錯的話,官倉隻收購一成的關中秋糧。倘若我願意以40文一石,給官倉補齊空缺的三成糧食,父皇還會怪罪嗎?”
“額……”李世民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不僅他很震驚,禦書房內其他人同樣很震驚。倘若按魏叔玉所言,那他不僅是吃力不討好,還要虧不少銅錢。
柴米油鹽醬醋茶,糧食能放在第二位,自然十分重要。
隨著長安與關中人口越來越多,隨著絲綢之路越來越繁忙,長安的糧價遲早會暴漲。
到時候他壟斷關中與京畿道的糧食生意,相當於躺在床上賺錢。
李世民很是不解問:“叔玉,那你豈不是要虧不少錢財?”
“虧錢是我的事,待會讓人拖五十萬石糧食賣給官倉。”
他並不想解釋,高端的商戰他們壓根看不懂。
大唐境內有4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長安、洛陽、揚州、益州。
揚州身處江南魚米之鄉,糧食自然多得很。益州就是後世的成都,地處四川盆地的益州,糧食自然也有盈餘。
長安雖說地處關中平原,隨著人口增長與越來越多的流動客商,長安缺糧問題愈發突出起來。
將巴蜀的糧食運至長安,顯然不現實,那時的山路太難走。
所以長安的糧價對其它地方而言,往往要高上五成。否則也不會有居長安,大不易的說法。
魏叔玉之所以從世家手裏奪關中糧食,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逼迫世家糧商從其它地方運糧到長安。
長安高糧價的誘惑,世家們自然不會放棄。他們沒足額收購關中糧食,自然會從其它地方運糧到長安。
李世民自然不懂魏叔玉的用意,再說剩餘的三四成糧食掌握在魏叔玉手中,總好過掌控在世家手裏。
“叔玉下去吧。總之你要記住一點,長安的糧價不能亂。”
魏叔玉點點頭:“父皇放心吧,過個一年半載您就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
出禦書房剛往東邊的立政殿沒走幾步,就被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給堵住。
“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顯得很客氣,一把拉住魏叔玉的手。
“秋高氣爽,三日後孤在上林苑舉辦秋獵,不知叔玉可感興趣?”
“秋獵??”魏叔玉追問一句。
李承乾拍拍腦袋:“孤忘記解釋,說是秋獵,其實以秋遊與詩會為主。秋獵隻怕多半不可能,這兩年上林苑的獵物,都被父皇給殺沒了。”
魏叔玉有點不想去,主要是他的貼身保鏢薛仁貴,一直都沒有迴來。
再說他一個小屁孩,小手槍又不能發射子彈,詩會裝逼也沒啥用。
他剛想拒絕,李承乾又來了句:“麗質與長孫衝也會去。”
未婚妻都跑去了,魏叔玉自然也要去。
“那好吧,到時候我與長樂一起去上林苑。”
說完看看李承乾的腳:“上林苑秋獵時,太子殿下最好別騎馬。”
李承乾倒想與魏叔玉聊聊,隻是兩人間壓根沒什麽話題。16歲的少年,與10歲的小屁孩玩不到一塊去。
“叔玉是去立政殿吧,孤恰好順道,一同走吧。”
魏叔玉點點頭,兩人過去時長孫皇後正躺著休息。
“高明見過母後!”
“叔玉見過母後!”
見他倆過來,長孫皇後變得明媚起來。
“玉兒過來,怎麽連冕冠又戴歪了。”
見母後細心給魏叔玉整理冕冠,李承乾很有些心塞。這麽大的活人在跟前,母後是一點都沒關注到呐。
“母後?”
長孫皇後似乎才看見他:“呀!高明你啥時候來的,腿好些沒有?”
李承乾愈發心塞,魏叔玉這小屁孩,怎麽就那麽招人喜歡呢?
“迴母後,孩兒的腿已經完全好了!”說完,他還逗比的蹦了幾下。
長孫皇後皺下眉:“都是太子的人,怎麽還一點都不穩重。”
說完她似乎想到什麽,從軟榻上摸出一本畫冊。
“高明看看吧,可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選?”
魏叔玉湊過去一看,直接笑樂了:
“這都誰畫的相嘛,畫了跟沒畫有啥區別!!”
提到繪畫,長孫皇後就有些來氣。
她直接拎住魏叔玉的耳朵:“玉兒有臉嘲笑,寧願給青樓女子畫像,也不給本宮畫一幅!”
“哎呀母後,疼疼!!”
長孫皇後壓根沒用多大力,就靜靜看著魏叔玉浮誇的表演。
他還能說什麽,連忙解釋道:
“母後您冤枉孩兒了。給您畫幅油畫很簡單,但想畫一幅傳承千年的油畫,可沒有那麽容易。
孩兒現在正做著準備工作,等準備好一切後,自然會給母後作畫。”
一旁的李承乾再次心塞起來,母後不是給他選太子妃嘛,怎麽又打岔了呢?
他的好大兒不過收購點糧食,怎麽就淪落到進大獄?再說論懂大唐律令,誰能比他魏征懂。
該死的長孫無忌,他的號還真沒取錯,難怪喜歡孵雞雞。
“長孫大人,我兒叔玉不過收購些糧食,不知觸犯大唐哪一條律令?”
“這……”
長孫無忌有點慌,他太清楚魏征的戰鬥力。隻是箭已經上弦,他不得不發。
“魏叔玉哄抬物價,難道不是觸犯大唐律令嗎?”
魏征追問道:“長孫大人最近可曾上街買糧?與秋收前相比,一鬥糧食的價格並未變,一石糧食的價格反而低兩文。
請問,魏叔玉怎麽就哄抬物價??”
“額……”
不愧是禦史大夫出身,魏征的嘴巴一如既往的厲害。
畢竟是自己的外甥,高士廉隻得出馬解圍。
“玄成莫要羞惱,輔機也是為了長安的穩定。往年官倉最少收購四成糧食,今年到現在隻收購一成,明年長安的糧價誰敢保證會平穩?”
房玄齡附和道:“事關長安糧價的穩定,我看還是將魏叔玉喊過來問一問。”
李世民自然答應下來,便讓一隊執金吾將魏叔玉押過來。如果不那樣做,天知道他要等到猴年馬月。
一刻鍾後。
魏叔玉極其不爽走進禦書房。
“見過聖上,見過各位大人。”
李世民冷哼一聲:“叔玉,你為何要大肆囤積秋糧??”
“啊…就因這事??”魏叔玉直接傻眼了。
他還以為吐蕃使團被滅之事被人知曉,原來是收購秋糧的問題。
環顧四周,魏叔玉極其傲嬌道:“父皇,兒臣收購秋糧可是大大的功勞,您怎麽也得賞個公爺當當!”
“啊——!!”
禦書房內眾人都傻眼了,嘴角抽搐個不停。他們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沒皮沒臉的混小子。
李世民收斂心神,語氣戲謔道:“你小子擾亂官府收購糧食,還有臉找朕表功勞?”
魏叔玉大方擺擺手:“如果沒算錯的話,官倉隻收購一成的關中秋糧。倘若我願意以40文一石,給官倉補齊空缺的三成糧食,父皇還會怪罪嗎?”
“額……”李世民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不僅他很震驚,禦書房內其他人同樣很震驚。倘若按魏叔玉所言,那他不僅是吃力不討好,還要虧不少銅錢。
柴米油鹽醬醋茶,糧食能放在第二位,自然十分重要。
隨著長安與關中人口越來越多,隨著絲綢之路越來越繁忙,長安的糧價遲早會暴漲。
到時候他壟斷關中與京畿道的糧食生意,相當於躺在床上賺錢。
李世民很是不解問:“叔玉,那你豈不是要虧不少錢財?”
“虧錢是我的事,待會讓人拖五十萬石糧食賣給官倉。”
他並不想解釋,高端的商戰他們壓根看不懂。
大唐境內有4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長安、洛陽、揚州、益州。
揚州身處江南魚米之鄉,糧食自然多得很。益州就是後世的成都,地處四川盆地的益州,糧食自然也有盈餘。
長安雖說地處關中平原,隨著人口增長與越來越多的流動客商,長安缺糧問題愈發突出起來。
將巴蜀的糧食運至長安,顯然不現實,那時的山路太難走。
所以長安的糧價對其它地方而言,往往要高上五成。否則也不會有居長安,大不易的說法。
魏叔玉之所以從世家手裏奪關中糧食,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逼迫世家糧商從其它地方運糧到長安。
長安高糧價的誘惑,世家們自然不會放棄。他們沒足額收購關中糧食,自然會從其它地方運糧到長安。
李世民自然不懂魏叔玉的用意,再說剩餘的三四成糧食掌握在魏叔玉手中,總好過掌控在世家手裏。
“叔玉下去吧。總之你要記住一點,長安的糧價不能亂。”
魏叔玉點點頭:“父皇放心吧,過個一年半載您就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
出禦書房剛往東邊的立政殿沒走幾步,就被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給堵住。
“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顯得很客氣,一把拉住魏叔玉的手。
“秋高氣爽,三日後孤在上林苑舉辦秋獵,不知叔玉可感興趣?”
“秋獵??”魏叔玉追問一句。
李承乾拍拍腦袋:“孤忘記解釋,說是秋獵,其實以秋遊與詩會為主。秋獵隻怕多半不可能,這兩年上林苑的獵物,都被父皇給殺沒了。”
魏叔玉有點不想去,主要是他的貼身保鏢薛仁貴,一直都沒有迴來。
再說他一個小屁孩,小手槍又不能發射子彈,詩會裝逼也沒啥用。
他剛想拒絕,李承乾又來了句:“麗質與長孫衝也會去。”
未婚妻都跑去了,魏叔玉自然也要去。
“那好吧,到時候我與長樂一起去上林苑。”
說完看看李承乾的腳:“上林苑秋獵時,太子殿下最好別騎馬。”
李承乾倒想與魏叔玉聊聊,隻是兩人間壓根沒什麽話題。16歲的少年,與10歲的小屁孩玩不到一塊去。
“叔玉是去立政殿吧,孤恰好順道,一同走吧。”
魏叔玉點點頭,兩人過去時長孫皇後正躺著休息。
“高明見過母後!”
“叔玉見過母後!”
見他倆過來,長孫皇後變得明媚起來。
“玉兒過來,怎麽連冕冠又戴歪了。”
見母後細心給魏叔玉整理冕冠,李承乾很有些心塞。這麽大的活人在跟前,母後是一點都沒關注到呐。
“母後?”
長孫皇後似乎才看見他:“呀!高明你啥時候來的,腿好些沒有?”
李承乾愈發心塞,魏叔玉這小屁孩,怎麽就那麽招人喜歡呢?
“迴母後,孩兒的腿已經完全好了!”說完,他還逗比的蹦了幾下。
長孫皇後皺下眉:“都是太子的人,怎麽還一點都不穩重。”
說完她似乎想到什麽,從軟榻上摸出一本畫冊。
“高明看看吧,可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選?”
魏叔玉湊過去一看,直接笑樂了:
“這都誰畫的相嘛,畫了跟沒畫有啥區別!!”
提到繪畫,長孫皇後就有些來氣。
她直接拎住魏叔玉的耳朵:“玉兒有臉嘲笑,寧願給青樓女子畫像,也不給本宮畫一幅!”
“哎呀母後,疼疼!!”
長孫皇後壓根沒用多大力,就靜靜看著魏叔玉浮誇的表演。
他還能說什麽,連忙解釋道:
“母後您冤枉孩兒了。給您畫幅油畫很簡單,但想畫一幅傳承千年的油畫,可沒有那麽容易。
孩兒現在正做著準備工作,等準備好一切後,自然會給母後作畫。”
一旁的李承乾再次心塞起來,母後不是給他選太子妃嘛,怎麽又打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