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引恐慌,平價售糧
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 作者:是城城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絳、澤兩州發生蝗災的消息,終究波及到長安城。
與往常不同,今日東西兩市厚重的坊門還未打開,坊門外便聚集了大量的老百姓。
“聽說了嗎,絳州發生蝗災了,今年秋天的糧價肯定會瘋漲!”
“誰說不是呐。聽說朝廷對高昌國用兵,現在又遇上蝗災,今年糧價恐怕比往年還要高。”
“啥...朝廷真對高昌用兵?不行,今天我得多買些糧食。”
“那我也要多囤些糧食,萬一像貞觀三年一樣,到時候全家都得餓肚子。”
...
陽光燦爛,酷暑炎熱。百姓們顧不得臉頰上的汗水,眼巴巴看著緊閉的坊門,隻希望它早點開啟。
隨著一聲‘嘎吱’聲,兩扇厚重的坊門被小斯打開。
很快。
武侯、署吏發出一道道嗬斥聲,聚集的百姓鬧哄哄衝向糧鋪。
售賣糧食的街麵上,隻有三五家糧店的大門敞開。從糧店門楣上的牌匾來看,大體都是公家的糧鋪。
“忒......”一漢子對著鄭家糧鋪吐口痰。
有第一個開頭,其餘百姓有樣學樣,對著關門的糧店吐著口水。
他們並不是傻子,知道那些糧店為什麽不開門。幾年前的遭遇讓百姓們明白,世家們之所以將糧店緊閉,還不想趁著蝗災、旱災大賺一筆。
一百姓似乎看到什麽,他驚唿道:
“咦??你們看,公主府的糧店居然還開著!”
“還真的呀,走進去看看。”
沒一會兒,公主府的糧店裏聚滿了人。
“掌櫃的,今天糧食什麽價?”
老掌櫃頭都沒有抬一下:“昨天什麽價,今日就是什麽價。不過東家說了,每人限兩鬥。”
唐代一鬥糧食十二斤左右,兩鬥也夠一家人吃個三五天。
頓時。
聚集的老百姓們急眼了。
“什麽,為何隻能買兩鬥糧食?”
老掌櫃站起身:“你們都放心吧,我們駙馬爺說了,公主府的糧店天天都開門。
不僅如此,糧價一文錢都不會上漲。”
隨著老掌櫃的話音落下,店鋪內的百姓們直接炸了。
天啦。
蝗災、旱災年份糧食不漲價,長樂公主還真是善良呀。
李世民穿著便衣,與房玄齡、李靖等人混在人群中。
“幾位貴人不買糧食,麻煩讓讓位置,好讓百姓們排隊買糧。”
李世民也不惱火,默默讓開了位置。轉頭看著還未開門的糧鋪,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逝。
“二爺快看,那不是玄成家的大郎嗎?”
順著李靖手指的方向,發現魏叔玉正朝武侯吩咐著什麽。
李世民有些好奇,這混小子不好好進學,又跑到西市浪什麽。
“你小子在做什麽?”
冷不丁響起的聲音,嚇魏叔玉一大跳。
直接給李二一個白眼,語氣淡淡道:
“怎麽走路跟鬼一樣,一點聲音都沒有。兒臣準備在東西市開個圖書店,正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段。”
李世民愣了下,對他開書店這事壓根沒放在心上。
一旁的幾位大臣,心裏默默朝魏叔玉豎起大拇指。敢如此跟聖上說話,也隻有魏家大郎。
“公主府的糧鋪是怎麽迴事?”
“最近查公主府的賬,發現公主府存儲的陳糧太多了,準備趁機賣些出去。”
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致:“哦,不知公主府有多少陳糧?”
“差不多有三萬石吧。”
李世民心裏換算了下,差不多有360萬斤。對於人口大幾十萬的城市,這點糧食算不得什麽。
“玉兒,眼下世家們的糧鋪不開門,可有法子應對?”
魏叔玉眼中閃過一道殺機:
“在朝廷困難之時不售糧,故意造成糧食短缺的緊張氛圍,其心可誅。
孩兒認為將他們在京畿道、都畿道兩地的糧鋪抄掉,轉為公家糧鋪。”
“這......”
李世民心裏也很想,但他知道還沒到與世家撕破臉麵的時候。
“有沒有其他的法子,你說的不行。”
魏叔玉指著房玄齡等人道:
“他們都是大唐頂級勳貴,家裏的田地最低都是上千畝,自然有多餘的糧食。”
還沒等李世民將腦袋轉過去,房玄齡便先開口:
“陛下,老臣家裏能勻出一萬石糧食。”
李靖跟著道:“老臣家裏也能勻出一萬石糧食。”
高士廉不甘示弱道:“老臣家裏亦如此。”
...
輪到魏征時,他倒一點都不尷尬:
“陛下,微臣家裏才兩千石糧食,還是叔玉從公主府送的。”
李世民擺擺手:“既然如此,你們下去準備吧。”
等房玄齡、李靖、高士廉等人離開,李世民將他拉到一邊:
“講真話,你小子為啥出現在西市?”
魏叔玉有些無語。
為何他說真話,李二這家夥反而不相信呐。
“父皇,真沒什麽事,就是過來隨便逛逛。”
李世民看著不遠處忙碌的武侯,他真想將這混小子吊起來抽一頓。
如果沒事的話,為啥不良人的武侯,穿著便衣在西市裏調查著什麽。
“真沒什麽事?”
魏叔玉搖搖頭,告罪一聲後便溜了。
......
離開西市後,魏叔玉又去看看東市的書店的進展,轉身便進了宮。
剛到立政殿前的廣場上,小正太扔下手中的腳蹬小車,屁顛屁顛跑過來抱住他的大腿。
“姐夫...是不是過來找長樂姐姐,我帶你去呀?”
看著挺萌的小正太,魏叔玉笑著摸摸他的腦袋。
“魏叔玉!!”
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一道厲喝聲。
他轉身一看,發現一個小胖子怒氣衝衝看著他,身旁還跟著不少半大的小子。
“姐夫,他是我二哥李泰。”李治小聲將其他人的身份介紹了下。
魏叔玉隨意拱拱手:“見過魏王,見過諸位王爺。”
李泰怒氣衝衝跑到他跟前:“太子與雉奴都有腳蹬小車,為啥本王沒有?”
李佑同樣不忿道:“就是,為何孤也沒有腳蹬小車?”
李恪、李愔、李惲、李貞四人同樣一臉不忿盯著他,需要魏叔玉給他們一個解釋。
“做小車的軸承用到隕鐵,那玩意太稀少了,小車壓根沒做幾輛。”
“你......”
李泰顯然接受不了魏叔玉的解釋,臉色猙獰看著魏叔玉。
“魏大郎你...你好樣的!”說完紅著眼跑了。
李佑惡狠狠刺了他一眼:
“魏叔玉,最好三天內給我們每人送一輛,否則我們對你不客氣。”
放完狠話,李佑帶著李惲、李愔、李貞三人跑了。
李恪朝魏叔玉投去抱歉的笑容:“讓妹夫看笑話了。如果可以的話,還望妹夫多送些小車進宮。”
不愧是兩朝血脈,十五歲的李恪顯得風度翩翩,給人一種貴氣之感。
與他簡單寒暄幾句,李恪也自行離開了。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魏叔玉不由得陷入沉思。
狗嶽父生的兒子,沒一個讓人省心呐。
與往常不同,今日東西兩市厚重的坊門還未打開,坊門外便聚集了大量的老百姓。
“聽說了嗎,絳州發生蝗災了,今年秋天的糧價肯定會瘋漲!”
“誰說不是呐。聽說朝廷對高昌國用兵,現在又遇上蝗災,今年糧價恐怕比往年還要高。”
“啥...朝廷真對高昌用兵?不行,今天我得多買些糧食。”
“那我也要多囤些糧食,萬一像貞觀三年一樣,到時候全家都得餓肚子。”
...
陽光燦爛,酷暑炎熱。百姓們顧不得臉頰上的汗水,眼巴巴看著緊閉的坊門,隻希望它早點開啟。
隨著一聲‘嘎吱’聲,兩扇厚重的坊門被小斯打開。
很快。
武侯、署吏發出一道道嗬斥聲,聚集的百姓鬧哄哄衝向糧鋪。
售賣糧食的街麵上,隻有三五家糧店的大門敞開。從糧店門楣上的牌匾來看,大體都是公家的糧鋪。
“忒......”一漢子對著鄭家糧鋪吐口痰。
有第一個開頭,其餘百姓有樣學樣,對著關門的糧店吐著口水。
他們並不是傻子,知道那些糧店為什麽不開門。幾年前的遭遇讓百姓們明白,世家們之所以將糧店緊閉,還不想趁著蝗災、旱災大賺一筆。
一百姓似乎看到什麽,他驚唿道:
“咦??你們看,公主府的糧店居然還開著!”
“還真的呀,走進去看看。”
沒一會兒,公主府的糧店裏聚滿了人。
“掌櫃的,今天糧食什麽價?”
老掌櫃頭都沒有抬一下:“昨天什麽價,今日就是什麽價。不過東家說了,每人限兩鬥。”
唐代一鬥糧食十二斤左右,兩鬥也夠一家人吃個三五天。
頓時。
聚集的老百姓們急眼了。
“什麽,為何隻能買兩鬥糧食?”
老掌櫃站起身:“你們都放心吧,我們駙馬爺說了,公主府的糧店天天都開門。
不僅如此,糧價一文錢都不會上漲。”
隨著老掌櫃的話音落下,店鋪內的百姓們直接炸了。
天啦。
蝗災、旱災年份糧食不漲價,長樂公主還真是善良呀。
李世民穿著便衣,與房玄齡、李靖等人混在人群中。
“幾位貴人不買糧食,麻煩讓讓位置,好讓百姓們排隊買糧。”
李世民也不惱火,默默讓開了位置。轉頭看著還未開門的糧鋪,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逝。
“二爺快看,那不是玄成家的大郎嗎?”
順著李靖手指的方向,發現魏叔玉正朝武侯吩咐著什麽。
李世民有些好奇,這混小子不好好進學,又跑到西市浪什麽。
“你小子在做什麽?”
冷不丁響起的聲音,嚇魏叔玉一大跳。
直接給李二一個白眼,語氣淡淡道:
“怎麽走路跟鬼一樣,一點聲音都沒有。兒臣準備在東西市開個圖書店,正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段。”
李世民愣了下,對他開書店這事壓根沒放在心上。
一旁的幾位大臣,心裏默默朝魏叔玉豎起大拇指。敢如此跟聖上說話,也隻有魏家大郎。
“公主府的糧鋪是怎麽迴事?”
“最近查公主府的賬,發現公主府存儲的陳糧太多了,準備趁機賣些出去。”
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致:“哦,不知公主府有多少陳糧?”
“差不多有三萬石吧。”
李世民心裏換算了下,差不多有360萬斤。對於人口大幾十萬的城市,這點糧食算不得什麽。
“玉兒,眼下世家們的糧鋪不開門,可有法子應對?”
魏叔玉眼中閃過一道殺機:
“在朝廷困難之時不售糧,故意造成糧食短缺的緊張氛圍,其心可誅。
孩兒認為將他們在京畿道、都畿道兩地的糧鋪抄掉,轉為公家糧鋪。”
“這......”
李世民心裏也很想,但他知道還沒到與世家撕破臉麵的時候。
“有沒有其他的法子,你說的不行。”
魏叔玉指著房玄齡等人道:
“他們都是大唐頂級勳貴,家裏的田地最低都是上千畝,自然有多餘的糧食。”
還沒等李世民將腦袋轉過去,房玄齡便先開口:
“陛下,老臣家裏能勻出一萬石糧食。”
李靖跟著道:“老臣家裏也能勻出一萬石糧食。”
高士廉不甘示弱道:“老臣家裏亦如此。”
...
輪到魏征時,他倒一點都不尷尬:
“陛下,微臣家裏才兩千石糧食,還是叔玉從公主府送的。”
李世民擺擺手:“既然如此,你們下去準備吧。”
等房玄齡、李靖、高士廉等人離開,李世民將他拉到一邊:
“講真話,你小子為啥出現在西市?”
魏叔玉有些無語。
為何他說真話,李二這家夥反而不相信呐。
“父皇,真沒什麽事,就是過來隨便逛逛。”
李世民看著不遠處忙碌的武侯,他真想將這混小子吊起來抽一頓。
如果沒事的話,為啥不良人的武侯,穿著便衣在西市裏調查著什麽。
“真沒什麽事?”
魏叔玉搖搖頭,告罪一聲後便溜了。
......
離開西市後,魏叔玉又去看看東市的書店的進展,轉身便進了宮。
剛到立政殿前的廣場上,小正太扔下手中的腳蹬小車,屁顛屁顛跑過來抱住他的大腿。
“姐夫...是不是過來找長樂姐姐,我帶你去呀?”
看著挺萌的小正太,魏叔玉笑著摸摸他的腦袋。
“魏叔玉!!”
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一道厲喝聲。
他轉身一看,發現一個小胖子怒氣衝衝看著他,身旁還跟著不少半大的小子。
“姐夫,他是我二哥李泰。”李治小聲將其他人的身份介紹了下。
魏叔玉隨意拱拱手:“見過魏王,見過諸位王爺。”
李泰怒氣衝衝跑到他跟前:“太子與雉奴都有腳蹬小車,為啥本王沒有?”
李佑同樣不忿道:“就是,為何孤也沒有腳蹬小車?”
李恪、李愔、李惲、李貞四人同樣一臉不忿盯著他,需要魏叔玉給他們一個解釋。
“做小車的軸承用到隕鐵,那玩意太稀少了,小車壓根沒做幾輛。”
“你......”
李泰顯然接受不了魏叔玉的解釋,臉色猙獰看著魏叔玉。
“魏大郎你...你好樣的!”說完紅著眼跑了。
李佑惡狠狠刺了他一眼:
“魏叔玉,最好三天內給我們每人送一輛,否則我們對你不客氣。”
放完狠話,李佑帶著李惲、李愔、李貞三人跑了。
李恪朝魏叔玉投去抱歉的笑容:“讓妹夫看笑話了。如果可以的話,還望妹夫多送些小車進宮。”
不愧是兩朝血脈,十五歲的李恪顯得風度翩翩,給人一種貴氣之感。
與他簡單寒暄幾句,李恪也自行離開了。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魏叔玉不由得陷入沉思。
狗嶽父生的兒子,沒一個讓人省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