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南泥灣迎來了“新式種地法”推廣以來的第一次大豐收。放眼望去,金黃色的稻穀、沉甸甸的玉米、飽滿的高粱……各種莊稼鋪滿了田野,構成了一幅壯麗的豐收畫卷。


    “這……這就是咱們的勞動成果啊!”李位站在田埂上,看著眼前這豐收的景象,激動得熱淚盈眶。


    “是啊,李哥,這都是咱們的血汗換來的啊!”身後的戰士看了,也非常激動。


    “吳教員,您快來看啊,咱們的莊稼大豐收了!”戰士們和老鄉們把吳龍簇擁到田邊,興奮地喊道。


    吳龍看著眼前這豐收的景象,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一年多來,他和南泥灣的軍民們一起付出的辛勤勞動,終於換來了迴報。


    “同誌們,鄉親們,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啊!這是大家辛勤勞動的結果,也是‘新式種地法’的勝利!”


    “吳教員,這都是您的功勞啊!要不是您教給我們‘新式種地法’,我們哪能打這麽多糧食啊!”


    “是啊,吳教員,您就是我們的大恩人啊!”其他老鄉們也紛紛說道。


    “大家過獎了,我隻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吳龍謙虛地說道,“這豐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莊稼都成熟了,咱們要抓緊時間收割,把豐收的果實搶到手裏!”


    “好!大家加把勁,抓緊時間收割!”


    在吳龍的指揮下,南泥灣的軍民們開始了緊張的搶收工作。他們揮舞著鐮刀,收割著一茬茬成熟的莊稼,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經過十幾天的緊張勞動,南泥灣的莊稼終於全部收割完畢。戰士們和老鄉們把收割下來的糧食,一車車地運到打穀場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李位指著打穀場上堆積如山的糧食,對吳龍說道:“吳教員,您看,這都是我們今年收的糧食!”


    “嗯,今年的收成真不錯!這下,咱們南泥灣的軍民們,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為了慶祝這次來之不易的大豐收,南泥灣的軍民們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慶豐收大會。


    “同誌們,鄉親們,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慶豐收大會,慶祝我們南泥灣的第一次大豐收!”


    在慶豐收大會上,趙連長激動地說道,“這次豐收,是我們南泥灣軍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的結果,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的結果,也是‘新式種地法’的偉大勝利!”


    “趙連長說得對!這次豐收,是我們南泥灣軍民的驕傲!”


    李位也激動地說道,“我們要感謝吳教員,是他把‘新式種地法’帶到了南泥灣,是他帶領我們戰勝了各種困難,取得了今天的豐收!”


    “感謝吳教員!感謝吳教員!”戰士們和老鄉們都激動地喊了起來。


    “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幾句。”


    吳龍走上台,對大家說道,“首先,我要感謝大家的辛勤勞動,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沒有大家的努力,就沒有南泥灣的今天!”


    “這次豐收,來之不易,我們經曆了幹旱、蟲災、暴雨等災害,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們南泥灣的軍民們,沒有被困難嚇倒,我們團結一心,最終戰勝了這些困難和挑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次豐收,隻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不能滿足於當前的成績,我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明年取得更大的豐收!同時,我們還要發展養殖業、手工業等副業,增加我們的收入,改善我們的生活。”


    “吳教員,那您說明年我們該怎麽幹?”一個老鄉問道。


    “明年,我們要繼續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麵積,爭取明年糧食產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修建更多的水渠、水庫,提高我們的抗旱能力。另外,我們還要加強科技攻關,選育更加優良的作物品種,提高作物的單產。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南泥灣建設成為一個富饒、美麗的新南泥灣!”


    “好!建設新南泥灣!建設新南泥灣!”戰士們和老鄉們齊聲高唿,他們的聲音響徹雲霄,久久迴蕩在南泥灣的上空。


    慶豐收大會結束後,戰士們和老鄉們還自發組織了各種文藝表演,唱歌、跳舞、扭秧歌……大家載歌載舞,盡情地慶祝豐收的喜悅。


    “吳教員,您也來唱一個吧!”李位拉著吳龍說道。


    吳龍笑著推辭:“我?我就不唱了吧,我五音不全。”


    “吳教員,您就別謙虛了,您唱一個,大家夥兒都想聽呢!”戰士們和老鄉們都起哄。


    “那……那好吧,我就獻醜了。”吳龍拗不過大家的熱情,隻好答應了。


    吳龍想了想,唱起了那首經典的《南泥灣》:“陝北的好江南,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自從來了吳教員,‘新式種地法’美名傳,南泥灣的軍民齊努力,荒山變成米糧川……”


    吳龍的歌聲雖然算不上專業,但卻充滿了感情,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好!唱得好!”


    “吳教員,再來一個!”


    ……


    大家紛紛叫好,氣氛非常熱烈。


    在歡慶豐收的同時,吳龍也沒有忘記對豐收後的工作進行安排。


    “同誌們,鄉親們,現在豐收了,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還要做好糧食的保管和分配工作。”


    “吳教員,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做好糧食的保管和分配工作!”李位說道。


    “嗯,首先,我們要把糧食晾曬幹,然後儲藏到地下糧倉裏,確保糧食的安全。”


    “其次,我們要按照‘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原則,合理分配糧食。我們要保證每個戰士和老鄉都能分到足夠的口糧,同時,我們還要留出一部分糧食作為種子和儲備糧,以備不時之需。”


    “吳教員,您說的這些,我們都記住了。”


    “另外,我們還要拿出一部分糧食,上交給邊區政府,支援抗戰。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在吳龍的安排下,趙占魁帶領南泥灣的軍民們,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糧食入庫和分配工作。他們把一袋袋糧食裝進新修建的地下糧倉,看著滿滿當當的糧倉,大家幹勁十足。


    “吳教員,今年是咱們收獲最大的一年,這下咱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李位高興地說道。


    “是啊,吳教員,幸虧有你,咱們南泥灣不用外出運糧,也能自己養活自己了!”看著滿倉糧食,趙占魁打心底佩服。


    吳龍笑了笑,“今年隻是一個開頭,以後每年,咱們都會看到這樣的豐收景象。”


    經過幾天的忙碌,糧食的入庫和分配工作終於完成了。南泥灣的軍民們,都分到了豐收的果實,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吳龍,也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帶領南泥灣的軍民們,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的曆史性跨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新式種地法”的偉大力量,也證明了科技知識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