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簡單來說,就是研究如何讓人用工具用得更舒服、更高效的學問。”吳龍解釋道,


    “比如說,咱們現在的鋤頭,鋤柄和鋤麵的角度不太合理,每次鋤地都要彎腰很大幅度,時間長了,腰酸背痛不說,效率也不高。如果咱們把這個角度調整一下,改成……”


    吳龍一邊說,一邊用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


    “改成這樣,每次鋤地的時候,腰就可以不用彎得那麽厲害,而且鋤頭也更容易吃土,這樣一來,既省力,又高效。”


    “真的假的?有這麽神奇?”李位還是有些半信半疑。


    “是不是真的,試試不就知道了?”吳龍說道,“走,咱們去找郭鐵匠,讓他幫咱們打造幾把新鋤頭!”


    吳龍口中的郭鐵匠,就是當地唯一的鐵匠,名叫郭大錘,祖上幾代都是鐵匠,手藝精湛,為人耿直。


    兩人來到了村子裏的鐵匠鋪,找到了正在爐火旁忙碌的郭大錘。


    “郭師傅,我們想請您幫個忙。”吳龍開門見山。


    “啥事?說吧。”郭大錘頭也沒抬,繼續揮舞著手中的鐵錘,敲打著一塊燒紅的鐵塊。


    “我們想請您幫我們打造幾把新鋤頭。”


    “新鋤頭?啥樣的?”郭大錘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抬起頭問道。


    吳龍把自己的想法跟郭大錘詳細地說了一遍,並把他在地上畫的草圖指給郭大錘看。


    郭大錘聽完吳龍的描述,又仔細地看了看吳龍畫的草圖,沉思了一會兒:“你這個想法倒是不錯,不過,我以前從來沒有打過這種樣式的鋤頭,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郭師傅,您手藝這麽好,肯定沒問題的。”


    “您就試試吧,要是真的好用,咱們以後就把所有的鋤頭都改成這種樣式的。”


    “那……那好吧,我就試試。”郭大錘說道,“不過,我可不敢保證一定能打好。”


    “沒事,郭師傅,您盡管試,我相信您一定能行的!”吳龍鼓勵他嚐試。


    “好!那我就試試!”郭大錘也來了勁頭,他放下手中的活計,開始研究起吳龍的設計來。


    經過一番仔細的研究和琢磨,郭大錘開始動手打造新鋤頭。


    他先是選了一塊上好的鐵料,放在爐火中燒紅,然後用鐵錘反複敲打,將其打造成鋤頭的形狀。


    吳龍在一旁仔細地觀察著郭大錘的操作,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建議。


    “郭師傅,這個角度再稍微調整一下,改成15度左右。”


    “郭師傅,這個鋤柄可以稍微加長一點,這樣用起來更順手。”


    “郭師傅,這個鋤麵可以再打磨得光滑一些,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


    郭大錘雖然一開始對吳龍的這些“奇思妙想”有些不以為然,但看到吳龍說得頭頭是道,而且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也就逐漸接受了他的建議。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精雕細琢,一把嶄新的鋤頭終於打造完成了。


    這把鋤頭與傳統的鋤頭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它的鋤柄更長,鋤麵更寬,而且鋤柄和鋤麵之間的角度也更加合理。


    “你來試試這把鋤頭咋樣。”郭大錘把新鋤頭遞給吳龍。


    吳龍接過鋤頭,掂了掂重量,感覺很順手。他走到鐵匠鋪外麵的空地上,試著鋤了幾下地,頓時感覺比以前輕鬆多了。


    “好用!真是太好用了!”吳龍興奮地說:“郭師傅,您的手藝真是太棒了!”


    “哈哈,好用就好!”郭大錘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了認可,也高興地笑了起來,“這還是多虧了你的那個……那個啥來著?”


    “人體工程學。”吳龍笑著補充。


    “對,人體工程學!”郭大錘說道,“你這個後生,還真有點本事!”


    “郭師傅,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您的精湛技藝,再好的設計也實現不了。”


    “哈哈,你就別給我戴高帽了。”郭大錘擺了擺手說道,“這新鋤頭雖然好用,但打造起來也更費勁,比以前的鋤頭要多花一倍的時間。”


    “這個您放心,郭師傅,隻要能提高效率,多花點時間也是值得的。”


    “這樣吧,我跟李哥商量一下,讓他給您派幾個幫手,專門負責打造這種新鋤頭,您看怎麽樣?”


    “那敢情好啊!有幾個人幫忙,我就輕鬆多了。”一聽有幫手,郭大錘非常高興。


    “好,那就這麽定了!以後咱們南泥灣的鋤頭,就都改成這種樣式的了!”


    “吳教員,您這新鋤頭可真是太好用了!”李位試用了新鋤頭後,也是讚不絕口,“這下咱們開荒的效率可就大大提高了!”


    “是啊,吳教員,您可真是咱們的大功臣!”戰士們也紛紛稱讚。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郭師傅的精湛技藝,再好的設計也實現不了。”吳龍說道,“咱們應該感謝郭師傅才對。”


    “哈哈,大家就別互相吹捧了。”郭大錘笑著說道,“隻要能為大家做點實事,我就高興!”


    新鋤頭的誕生,極大地提高了戰士們的勞動效率,也激發了大家的勞動熱情。


    戰士們紛紛表示,要用這新鋤頭,開墾出更多的荒地,為南泥灣的生產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除了改進鋤頭之外,吳龍還根據自己的知識,設計和製作了一些其他的簡易農具,比如用於播種的耬車、用於除草的耘鋤、用於收割的鐮刀等等。


    這些工具雖然簡單,但都非常實用,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減輕了戰士們的勞動強度。


    “吳教員,您真是太厲害了!您簡直就是一個‘發明家’啊!”戰士們對吳龍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些都是小玩意兒,算不上什麽發明。真正的發明,是要能夠改變世界的。”


    “吳教員,您就別謙虛了。”李位說道,“您這些發明,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咱們生產中的大問題,這就是了不起的貢獻!”


    “是啊,吳教員,您就是我們的‘魯班’再世啊!”戰士們紛紛附和。


    “哈哈,大家過獎了。”吳龍笑著,“其實,這些工具的原理都很簡單,隻要大家開動腦筋,也一樣能夠發明出來。”


    “吳教員,您就別謙虛了。”


    趙占魁說道,“我們這些人,都是大老粗,哪裏懂得這些東西?要不是您,我們恐怕一輩子都想不到這些巧妙的辦法。”


    “趙大叔,您這麽說就見外了。其實,我也隻是比你們多讀了幾本書而已,論種地的經驗,我還得向你們學習呢。”


    “哈哈,吳教員,您就別謙虛了。”戰士們都笑了起來。


    在吳龍的帶領下,南泥灣的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戰士們不僅學會了使用各種新式農具,還學會了許多先進的農業技術,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幹勁十足。


    而吳龍,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徹底贏得了戰士們的信任和尊敬,成為南泥灣當之無愧的“技術權威”。


    看著眼前這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吳龍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泥灣一定能夠變成一個美麗富饒的“陝北好江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