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教化之道
擁有至高唯一神通的我一心入贅 作者:一夜寒風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風,去搬三張椅子來”捶完王易和白曉之後,念頭通達的李不息,伸了一下還有些虛的老腰。
吩咐自家沒挨揍的小舅子道。
既然念頭通達了,就該問正事了,但現在他可不敢離開神通範圍,所以,他打算就地問。
但也不能站著,作為儒家修士,就這樣讓客人站著,不太禮貌。
“姑爺,我去搬”小白聽到自家姑爺的話語,連忙自告奮勇。
“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去,你也想挨揍?”沒有理會小白的自告奮勇,李不息對著林清風語氣生硬的道。
自家這小舅子,應該長長記性,別隨便什麽賭都打,這今天要是遇到的是兩個想要殺他的,他還有命在。
林清風看到自家姐夫變臉,立馬快速跑進大門,搬了三把太師椅。連下人要幫忙他都沒讓。
“小白,你來給我捏捏肩,捶人還是挺累的”坐著林清風搬來太師椅,李不息對著一旁因為自告奮勇被無視,而失落的小白吩咐道。
“好的,姑爺”小白聽到自家姑爺的招唿,立馬收起失落的心情,快步跑到太師椅後麵,給李不息開始捏肩。
這才是生活啊,這才是享受。
感受著小白柔軟的纖纖玉指。李不息發出一聲感歎。
“知道錯了嗎?”用大毅力從小白的按摩中迴過神來,李不息對著,一旁一臉乖巧的林清風道。
“不知道啊!”林清風老實迴答道。
他確實不知道他錯哪了,但他看出了自己姐夫的臉色不對。每次他爹打他的時候,也是這種臉色。
所以他剛剛沒有猶豫,就去搬椅子了。
“你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李不息問道,既然老丈人讓自己教教林清風,那他打算好好教一下
“沒聽過”林清風老老實實的迴答。
多年挨打的經驗告訴他,這個時候一定要老實,不能耍小聰明。
李不息看著一臉老實的林清風開始講地球上家喻戶曉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放羊的小孩,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時........到了第二天......最後沒有人理睬小男孩的求救,小男孩和他的羊全被狼給咬死了。”
“你現在知道你錯哪了嗎?”講完故事的李不息再次問林清風。
“我不該拿自己的安全開玩笑。”聽完故事的林清風一下就理解了,雖然他識字完全記不住,但是悟性還是可以的。
“不錯,以後不要和人打賭了,更不要拿自己的安危打賭。”
“你姐姐不在,有什麽事情就來找我,不要打攪父母,他們年紀大了,又是普通人,承受不住你這樣搞。”
“明白了嗎?”
看著一臉誠懇的林清風,李不息囑咐道。
雖然他才入贅一天,但他已經將林家人,當成自家人了,畢竟林家對自己太好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別人對他好,他也要對的起別人的好。
“明白了”林清風大聲道。
他從小就羨慕別人有哥哥姐姐,能跟著哥哥姐姐一起玩。而他雖然有姐姐,但很少迴來,每次迴來,也走的很快。
現在有了姐夫,他隻會覺得好,並不會覺得姐夫管他了。
“好了,那麽大聲幹嘛?要做什麽就去做吧,姐夫這邊這邊還有事”李不息笑著站起身拍了拍林清風的肩膀。
林清風今年才十四歲,但是由於長年習武,各種丹藥不缺,個子長得還挺高,就比他低一個頭,他要坐著還真夠不到。
“王兄,白兄,兩位請坐吧”看著林清風離開,李不息開始招唿,鼻青臉腫的兩人坐下。
“小白繼續”自己也坐下的李不息,吩咐了一句,發呆的小白。
“哦哦”小白連忙繼續按,她剛剛聽故事聽的入迷了,都忘記了,連姑爺是什麽時候起來的都沒注意到
姑爺不愧是儒家修士,這故事就是好聽,迴去一定要講給小青聽,讓她以後要少說謊。
“李兄這故事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非常大的教化之道啊”王易和白曉對視一眼,各自坐在了一個椅子上。
然後白曉首先開口,態度變客氣不少。
他們可是懂行的,從一個小故事,就能看出裏麵蘊含著非常大的道理。
“都是先賢的智慧”李不息客氣道。
教導一下小舅子,順便裝個逼,美滋滋
“李兄說笑了,雖然浩然正氣被封,天地規則被禁,但天地的反饋依舊在,我們身為儒家君子,能明確感受到教化規則的震動和反饋,這是故事首創者的獎勵,想必教化規則給李兄反饋的浩然正氣不少吧?”
白曉一副我們境界高,你騙不了我們的表情。
“好像是反饋了一點,但就這一點,對我沒意義,我的浩然正氣,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李不息一臉認真的道。他說的都是真話也是假話。
真話就是他現在完全不缺浩然正氣,那麽多知識的反饋,修身三境的浩然正氣是完全不缺的。
假話就是這點反饋是有意義的,書本上得到的浩然正氣隻能用於修身三境。
達到君子三境,書本的反饋,就不行了,需要教化,或者做事。
也就是“行”去獲得。
“知”獲得浩然正氣隻能用於修身三境的修煉。
而他的“行”總共就獲得了三次。
第一次就是蕭家丹鋪,打借條,那是他的行為準則。
第二次就是剛剛揍王易和白曉,念頭通達。
第三次就是剛剛講故事,雖然故事是抄襲的,但這個世界可是原創的。蘊含教化之道的故事。
儒家修行,最高的就是教化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都能用到教化。
儒聖就是教化起家的,儒家的大本營書院,也是教化場所。
白曉“......”
王易“.......”
這個逼裝的,他們措手不及。
身為儒家人,他們很清楚李不息浩然正氣的強度,知道李不息說的浩然正氣不缺雖然誇大了,但卻是如此。
有人這樣凡爾賽,他們真有些受不了。
想他們當時三更燈火,五更雞。一日不敢鬆懈的苦讀一點一滴的積攢浩然正氣,
再看看,這個剛踏入九品,連誌都立不了的九品儒修。
浩然正氣滿的都快溢出來了。
而且還一邊享受著漂亮丫鬟按摩,一邊就獲得了教化之道的反饋。
他們真有些難受。
吩咐自家沒挨揍的小舅子道。
既然念頭通達了,就該問正事了,但現在他可不敢離開神通範圍,所以,他打算就地問。
但也不能站著,作為儒家修士,就這樣讓客人站著,不太禮貌。
“姑爺,我去搬”小白聽到自家姑爺的話語,連忙自告奮勇。
“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去,你也想挨揍?”沒有理會小白的自告奮勇,李不息對著林清風語氣生硬的道。
自家這小舅子,應該長長記性,別隨便什麽賭都打,這今天要是遇到的是兩個想要殺他的,他還有命在。
林清風看到自家姐夫變臉,立馬快速跑進大門,搬了三把太師椅。連下人要幫忙他都沒讓。
“小白,你來給我捏捏肩,捶人還是挺累的”坐著林清風搬來太師椅,李不息對著一旁因為自告奮勇被無視,而失落的小白吩咐道。
“好的,姑爺”小白聽到自家姑爺的招唿,立馬收起失落的心情,快步跑到太師椅後麵,給李不息開始捏肩。
這才是生活啊,這才是享受。
感受著小白柔軟的纖纖玉指。李不息發出一聲感歎。
“知道錯了嗎?”用大毅力從小白的按摩中迴過神來,李不息對著,一旁一臉乖巧的林清風道。
“不知道啊!”林清風老實迴答道。
他確實不知道他錯哪了,但他看出了自己姐夫的臉色不對。每次他爹打他的時候,也是這種臉色。
所以他剛剛沒有猶豫,就去搬椅子了。
“你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李不息問道,既然老丈人讓自己教教林清風,那他打算好好教一下
“沒聽過”林清風老老實實的迴答。
多年挨打的經驗告訴他,這個時候一定要老實,不能耍小聰明。
李不息看著一臉老實的林清風開始講地球上家喻戶曉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放羊的小孩,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時........到了第二天......最後沒有人理睬小男孩的求救,小男孩和他的羊全被狼給咬死了。”
“你現在知道你錯哪了嗎?”講完故事的李不息再次問林清風。
“我不該拿自己的安全開玩笑。”聽完故事的林清風一下就理解了,雖然他識字完全記不住,但是悟性還是可以的。
“不錯,以後不要和人打賭了,更不要拿自己的安危打賭。”
“你姐姐不在,有什麽事情就來找我,不要打攪父母,他們年紀大了,又是普通人,承受不住你這樣搞。”
“明白了嗎?”
看著一臉誠懇的林清風,李不息囑咐道。
雖然他才入贅一天,但他已經將林家人,當成自家人了,畢竟林家對自己太好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別人對他好,他也要對的起別人的好。
“明白了”林清風大聲道。
他從小就羨慕別人有哥哥姐姐,能跟著哥哥姐姐一起玩。而他雖然有姐姐,但很少迴來,每次迴來,也走的很快。
現在有了姐夫,他隻會覺得好,並不會覺得姐夫管他了。
“好了,那麽大聲幹嘛?要做什麽就去做吧,姐夫這邊這邊還有事”李不息笑著站起身拍了拍林清風的肩膀。
林清風今年才十四歲,但是由於長年習武,各種丹藥不缺,個子長得還挺高,就比他低一個頭,他要坐著還真夠不到。
“王兄,白兄,兩位請坐吧”看著林清風離開,李不息開始招唿,鼻青臉腫的兩人坐下。
“小白繼續”自己也坐下的李不息,吩咐了一句,發呆的小白。
“哦哦”小白連忙繼續按,她剛剛聽故事聽的入迷了,都忘記了,連姑爺是什麽時候起來的都沒注意到
姑爺不愧是儒家修士,這故事就是好聽,迴去一定要講給小青聽,讓她以後要少說謊。
“李兄這故事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非常大的教化之道啊”王易和白曉對視一眼,各自坐在了一個椅子上。
然後白曉首先開口,態度變客氣不少。
他們可是懂行的,從一個小故事,就能看出裏麵蘊含著非常大的道理。
“都是先賢的智慧”李不息客氣道。
教導一下小舅子,順便裝個逼,美滋滋
“李兄說笑了,雖然浩然正氣被封,天地規則被禁,但天地的反饋依舊在,我們身為儒家君子,能明確感受到教化規則的震動和反饋,這是故事首創者的獎勵,想必教化規則給李兄反饋的浩然正氣不少吧?”
白曉一副我們境界高,你騙不了我們的表情。
“好像是反饋了一點,但就這一點,對我沒意義,我的浩然正氣,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李不息一臉認真的道。他說的都是真話也是假話。
真話就是他現在完全不缺浩然正氣,那麽多知識的反饋,修身三境的浩然正氣是完全不缺的。
假話就是這點反饋是有意義的,書本上得到的浩然正氣隻能用於修身三境。
達到君子三境,書本的反饋,就不行了,需要教化,或者做事。
也就是“行”去獲得。
“知”獲得浩然正氣隻能用於修身三境的修煉。
而他的“行”總共就獲得了三次。
第一次就是蕭家丹鋪,打借條,那是他的行為準則。
第二次就是剛剛揍王易和白曉,念頭通達。
第三次就是剛剛講故事,雖然故事是抄襲的,但這個世界可是原創的。蘊含教化之道的故事。
儒家修行,最高的就是教化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都能用到教化。
儒聖就是教化起家的,儒家的大本營書院,也是教化場所。
白曉“......”
王易“.......”
這個逼裝的,他們措手不及。
身為儒家人,他們很清楚李不息浩然正氣的強度,知道李不息說的浩然正氣不缺雖然誇大了,但卻是如此。
有人這樣凡爾賽,他們真有些受不了。
想他們當時三更燈火,五更雞。一日不敢鬆懈的苦讀一點一滴的積攢浩然正氣,
再看看,這個剛踏入九品,連誌都立不了的九品儒修。
浩然正氣滿的都快溢出來了。
而且還一邊享受著漂亮丫鬟按摩,一邊就獲得了教化之道的反饋。
他們真有些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