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神色微怔,下意識道:“貪汙贓銀當歸國庫,貪汙糧食當歸糧庫,侵占良田歸還百姓……為什麽要收攏到自己手裏?”
“師兄,你想的太簡單了。”
唐順搖頭道:“此案該查到哪一級,該抓什麽人,上麵已經形成默契,地當官員一網打盡,主謀韓家難逃其咎,我說的是濟縣韓家……上京城韓家主家不會受到影響。”
馮元沒有說話,這個結果之前宋池就推測出來。
這件事情想要影響到宋世文很難,最終隻能是妥協的結果,不過他損失還是很大。
上麵已經形成默契,這也是陛下的意思,為何派司禮監的人來就有此用意。
司禮監代表的就是陛下意圖。
“既然這個沒法爭,那麽還爭的便是贓銀,糧食乃至良田,這些可都是無主之物,你又是地當主官,有很大機會能收攏到自己手裏。”
馮元質疑道:“他們所來皆為貪腐,是取之於民,怎麽能是無主之物?”
“我的師兄啊,你書生意氣太重了吧,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唐順直接道:“接下來贓銀贓物才是重頭戲,而不管怎麽清查,都很難繞過你這個地方主官,到時就能據為己有,不能讓別人搶了去。”
“為什麽要據為己有?”
“你說為什麽?”
唐順開口道:“慶王殿下現已是幽州鎮撫使,不過地位還不穩固,需要在明年戰爭開始前籌集到數額巨大的軍需糧草……”
“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幫殿下籌集。”
馮元反應過來,“這不是讓我斂財嗎?”
“也可以這麽說。”
唐順平靜道:“江州是富裕之地,寧安府又是江州之最,而濟縣又是寧安府最富裕的縣,你這個知縣可不能白當啊。”
“今年夏稅秋糧都要加收三成,征收肯定會困難些,你要做出表率,老師會借機在陛下麵前美言,爭取讓你盡快到寧安府府尹的位置……到時候就是在文黨控製的江州,真正插了顆釘子!”
馮元沒有說話。
他覺得難以置信,從唐順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麽平淡,可對百姓而言卻是災難。
輕飄飄的征收三成?
會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他們就沒想過麽?
馮元艱難問道:“這些都是老師原話麽?”
“沒錯。”
唐順沉聲道:“事已至此,我們唯有全力支持慶王殿下奪嫡,將來才能有前途,才能活下來,老師對你期望很高,慶王殿下對你也頗為看重你可不要讓老師失望啊……”
馮元精神恍惚,直到韓瑜等人被帶下去他才迴過神。
“此案還需查些時日,因事態著急隻是我們幾個先過來,過幾日司禮監,都察院等各衙門的人都會來……到時還會詳查。”
司禮監掌印太監朱明看向馮元。
“這案子最初是馮大人查出來的,到時還請馮大人多幫忙啊。”
聽這口氣,他們是要在寧安府待些時日。
接下來各方博弈,還有就是怎麽分贓。
“你們還有什麽話要說?”朱明看向其他幾人。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賈思聰開口道:“寧安府府尹人選暫時還未定下,在新府尹到任之前,將由馮知縣暫代。”
“畢竟馮大人查案有功,而且濟縣縣衙也在府城之內,相距較近能兼顧得過來。”
他說的輕鬆,心裏卻極為不甘。
這也是損失之一。
不過最終人選上麵還在爭論,畢竟寧安府這個位置太重要了。
而就目前看來,寧安府府衙近一半的官吏都有參與貪腐,就地選用都沒有人選,這才被鑽了空子。
馮元卻並未覺得欣喜,反而覺得這位置是燙手山芋。
他想起臨上任前老師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當官首要不是為民,而是為己,你連自己都保不住,又怎麽保民?”
這話對麽?
他也迷茫了。
老師是否如他所知道那樣坦坦蕩蕩?
他也不知道。
他想要找人述說,給他解惑。
這個時候,馮元第一個想起的人竟然是宋池。
隻是宋池不在,那就找宋池的舅舅蘇大海吧。
對!
一會結束了就去找老蘇喝酒。
“正事暫時說完,便說點趣事吧。”
朱明看向許致峰問道:“江州文會今日舉行,現在文會已經結束了吧?也不知魁首是誰?”
“想必就是鳴公子了。”
許致峰也不避諱。
誰都知道他背後是首輔大人,避諱的多了,反而容易讓首輔大人多想。
尤其這個時候,他身為江州州牧必須要提振信心。
“鳴公子在上京城可是有小詩聖的名頭,他拿下文會魁首豈不是輕而易舉?”
許致峰笑著道:“不怕諸位笑話,我對文會結果也頗為好奇,臨行前交代陸州丞若有結果,第一時間加急送來……”
“應該也快到了。”
“許州牧所言極是。”朱明也笑著道:“鳴公子之才在上京城可是人盡皆知。”
眾人正說著,外有人進來通傳說是州城有人前來。
從州城到寧安距離不近,需快馬不停奔跑才能在相隔幾個時辰後送來。
許致峰是用了軍情傳送途徑,用了八百裏加急。
其目的就是顯示首輔大人的影響力,雖然出了這樣的事情,但首輔大人沒受到任何影響。
官場上,每一件小事都有很大意圖。
“帶進來。”
許致峰直接吩咐,在這裏他的官位品級最高。
“看來是江州來人了,能這麽快送過來,許州牧是下功夫了。”朱明笑著道。
他眼珠轉動當即就知道許致峰想法。
司禮監是宮裏的衙門,雖然都是太監,但能熬出頭的哪個不是人精?
“讓朱總管見笑了。”
許致峰也不敢怠慢。
司禮監是十二監之首,掌印太監是皇帝近人,地位之高堪比首輔,次之便是首席秉筆太監,其下還有若幹秉筆太監,兼管司禮監下轄司衙。
朱明可不是普通秉筆太監,他可是掌印太監劉保的幹兒子,這次前來代表的聖意。
“宋池也參加文會了,他定是魁首。”馮元在下方聽著幾人對話心裏暗道。
“告訴本官文會魁首是不是宋鳴?”
許致峰直接問道。
是他把文會考題親手交到宋鳴手裏的,自然不會有變故。
“迴大人,文會魁首不是宋鳴,而是宋池。”
“什麽?”
眾人麵色驚疑。
“師兄,你想的太簡單了。”
唐順搖頭道:“此案該查到哪一級,該抓什麽人,上麵已經形成默契,地當官員一網打盡,主謀韓家難逃其咎,我說的是濟縣韓家……上京城韓家主家不會受到影響。”
馮元沒有說話,這個結果之前宋池就推測出來。
這件事情想要影響到宋世文很難,最終隻能是妥協的結果,不過他損失還是很大。
上麵已經形成默契,這也是陛下的意思,為何派司禮監的人來就有此用意。
司禮監代表的就是陛下意圖。
“既然這個沒法爭,那麽還爭的便是贓銀,糧食乃至良田,這些可都是無主之物,你又是地當主官,有很大機會能收攏到自己手裏。”
馮元質疑道:“他們所來皆為貪腐,是取之於民,怎麽能是無主之物?”
“我的師兄啊,你書生意氣太重了吧,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唐順直接道:“接下來贓銀贓物才是重頭戲,而不管怎麽清查,都很難繞過你這個地方主官,到時就能據為己有,不能讓別人搶了去。”
“為什麽要據為己有?”
“你說為什麽?”
唐順開口道:“慶王殿下現已是幽州鎮撫使,不過地位還不穩固,需要在明年戰爭開始前籌集到數額巨大的軍需糧草……”
“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幫殿下籌集。”
馮元反應過來,“這不是讓我斂財嗎?”
“也可以這麽說。”
唐順平靜道:“江州是富裕之地,寧安府又是江州之最,而濟縣又是寧安府最富裕的縣,你這個知縣可不能白當啊。”
“今年夏稅秋糧都要加收三成,征收肯定會困難些,你要做出表率,老師會借機在陛下麵前美言,爭取讓你盡快到寧安府府尹的位置……到時候就是在文黨控製的江州,真正插了顆釘子!”
馮元沒有說話。
他覺得難以置信,從唐順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麽平淡,可對百姓而言卻是災難。
輕飄飄的征收三成?
會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他們就沒想過麽?
馮元艱難問道:“這些都是老師原話麽?”
“沒錯。”
唐順沉聲道:“事已至此,我們唯有全力支持慶王殿下奪嫡,將來才能有前途,才能活下來,老師對你期望很高,慶王殿下對你也頗為看重你可不要讓老師失望啊……”
馮元精神恍惚,直到韓瑜等人被帶下去他才迴過神。
“此案還需查些時日,因事態著急隻是我們幾個先過來,過幾日司禮監,都察院等各衙門的人都會來……到時還會詳查。”
司禮監掌印太監朱明看向馮元。
“這案子最初是馮大人查出來的,到時還請馮大人多幫忙啊。”
聽這口氣,他們是要在寧安府待些時日。
接下來各方博弈,還有就是怎麽分贓。
“你們還有什麽話要說?”朱明看向其他幾人。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賈思聰開口道:“寧安府府尹人選暫時還未定下,在新府尹到任之前,將由馮知縣暫代。”
“畢竟馮大人查案有功,而且濟縣縣衙也在府城之內,相距較近能兼顧得過來。”
他說的輕鬆,心裏卻極為不甘。
這也是損失之一。
不過最終人選上麵還在爭論,畢竟寧安府這個位置太重要了。
而就目前看來,寧安府府衙近一半的官吏都有參與貪腐,就地選用都沒有人選,這才被鑽了空子。
馮元卻並未覺得欣喜,反而覺得這位置是燙手山芋。
他想起臨上任前老師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當官首要不是為民,而是為己,你連自己都保不住,又怎麽保民?”
這話對麽?
他也迷茫了。
老師是否如他所知道那樣坦坦蕩蕩?
他也不知道。
他想要找人述說,給他解惑。
這個時候,馮元第一個想起的人竟然是宋池。
隻是宋池不在,那就找宋池的舅舅蘇大海吧。
對!
一會結束了就去找老蘇喝酒。
“正事暫時說完,便說點趣事吧。”
朱明看向許致峰問道:“江州文會今日舉行,現在文會已經結束了吧?也不知魁首是誰?”
“想必就是鳴公子了。”
許致峰也不避諱。
誰都知道他背後是首輔大人,避諱的多了,反而容易讓首輔大人多想。
尤其這個時候,他身為江州州牧必須要提振信心。
“鳴公子在上京城可是有小詩聖的名頭,他拿下文會魁首豈不是輕而易舉?”
許致峰笑著道:“不怕諸位笑話,我對文會結果也頗為好奇,臨行前交代陸州丞若有結果,第一時間加急送來……”
“應該也快到了。”
“許州牧所言極是。”朱明也笑著道:“鳴公子之才在上京城可是人盡皆知。”
眾人正說著,外有人進來通傳說是州城有人前來。
從州城到寧安距離不近,需快馬不停奔跑才能在相隔幾個時辰後送來。
許致峰是用了軍情傳送途徑,用了八百裏加急。
其目的就是顯示首輔大人的影響力,雖然出了這樣的事情,但首輔大人沒受到任何影響。
官場上,每一件小事都有很大意圖。
“帶進來。”
許致峰直接吩咐,在這裏他的官位品級最高。
“看來是江州來人了,能這麽快送過來,許州牧是下功夫了。”朱明笑著道。
他眼珠轉動當即就知道許致峰想法。
司禮監是宮裏的衙門,雖然都是太監,但能熬出頭的哪個不是人精?
“讓朱總管見笑了。”
許致峰也不敢怠慢。
司禮監是十二監之首,掌印太監是皇帝近人,地位之高堪比首輔,次之便是首席秉筆太監,其下還有若幹秉筆太監,兼管司禮監下轄司衙。
朱明可不是普通秉筆太監,他可是掌印太監劉保的幹兒子,這次前來代表的聖意。
“宋池也參加文會了,他定是魁首。”馮元在下方聽著幾人對話心裏暗道。
“告訴本官文會魁首是不是宋鳴?”
許致峰直接問道。
是他把文會考題親手交到宋鳴手裏的,自然不會有變故。
“迴大人,文會魁首不是宋鳴,而是宋池。”
“什麽?”
眾人麵色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