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河南岸文會正在進行,北岸則是人流如織,諸多仕人及城民百姓都在此看熱鬧。
在北岸邊處每隔百步遠都有一個涼亭,涼亭並不是供人休憩,而是用來“發布消息”。
每個涼亭裏都有專人把從南岸文比現場通傳過的消息告知眾人。
其中有一個涼亭邊圍攏的人最多,在亭中一個身材略有些肥胖,個頭不高,臉上還有幾顆麻子的年輕讀書人正大聲宣講。
若是宋池在此就能認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正是他進城門時遇到的那位,他名為張慶,人稱包打聽。
現在正講的天花亂墜,吸引不少人。
“想必還有新來的人不認識我,我名張慶,人稱文會百曉生,本人知曉整場文會規則,知曉每個奪魁熱門人選履曆,因而受文會主辦校書公所相邀,在此宣講。”
張慶隔一會就會介紹下自己,過後,他又指向南岸開口道:“文會到第三關才算是真正開始,因為能入第三關者,就是進入百強之列。”
“要知道參加文會的學子可是有上千人,能走到第三關已經是絕對的佼佼者。”
“第三關所用的是十進一淘汰規則,即十個人隻能留下一個人,最終僅有十人能進入望江樓,爭奪魁首!”
張慶大聲說著規則,周邊圍觀的人聽得出神,同時忍不住在心裏暗暗咋舌,這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這樣才更刺激。
“目前我手裏已經拿到進入第三關人的名單,我們熟知的段雲州、唐炎、宋鳴、方應物、李知白等人皆在其列。”
這時有人問道:“宋池走到第三關嗎?”
“是啊,他不是之前叫囂著必奪魁首嗎?”
張慶拿出名單又看了眼,隨即大聲道:“目前宋池還未進入名單。”
“我就說不行吧,這是在江州可不是濟縣。”
“是啊,一個無名之輩,也敢大放厥詞。”
周圍人紛紛鄙夷,這時有一個小廝跑到涼亭把一張薄紙給了張慶,他拿起看了一眼,隨即大聲道:“宋池到第三關了,他已經到第三關了。”
“什麽?”
“他還真能到第三關?”
“參加文會者有上千人,能到第三關隻有不到一成,如此看來這宋池確有才學啊?”
“哼,他若是先前不叫囂放話便沒什麽,可他說的是要奪得魁首啊,別最後連望江樓都進不去。”
“能進望江樓可都是真正的天驕,他算什麽東西。”
這邊譏諷聲如潮,而宋池已經步入場中。
相比之前,看到的人已經很少了,約有數十人圍聚在一起。
居中處放著一張長案,案後端坐著四人,分別來自江州四大書院,他們便是這場考核的主考。
南都書院排在最首,還有華庭書院,墨香書院,文耀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
四院各出一名監事作為主考,宋池一眼就看到南都書院劉封,便是那日刁難他的那個人。
監事是書院職務,其本身皆是才學淵博儒生,自有評判能力,也能保證公允。
“濟縣學子宋池,入場!”
當宋池走過來時,便有一道高喊聲響起。
能走到這裏,已是江州學子中的佼佼者,喊出此聲是有意為學子們揚名。
其他人並沒有太大反應,唯獨到了這裏,眾人整齊迴頭,隻因宋池聲名太大,跟各書院天嬌相比都不遑多讓。
“他竟然真走到這裏了?”陸成舉眉頭皺起。
宋池剛進書院,他還惜才欲將其選入清客亭,後來韓元正過來才知宋池背景。
他差點犯了大錯,本以為宋池會在前兩關淘汰,卻不想真來了這裏。
“他就是宋池?”
“能走到這裏也算有些才學,不過必然要止步於此。”
“唯有天嬌可入望江樓,我們都沒有希望,他又算什麽?”
眾人議論紛紛。
“有意思,竟比我的風頭還盛。”人群邊緣處,穿著一襲白衣的方應物收迴目光。
“他便是宋池嗎?倒也沒有想象中那般不堪。”
南都書院第一才子段雲舟嘴唇微動呢喃著。
這時,一個穿著青袍的儒生走到他身邊蕭“雲舟,過會你跟那個小子同時上場。”
段雲舟下意識看向評比台前的一道身影,那個人是首輔之子宋鳴。
他知道這是宋鳴安排,文會看似公正,實則有一雙無形大手操縱,在文會上的儒生多為南都書院所出,都是自己人。
這樣整場文會都是可控的。
段雲舟還知道,給每個人抽選題的箱子裏都有機關,能讓人抽到難易程度不同的選題,而做這一切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保證首輔公子奪得魁首。
宋池隻是剛入場,安排便過來了。
“你就這麽怕他麽?還安排我跟他同時入場?”段雲舟麵無表情的點頭,內心卻盡是鄙夷。
“他便是要跟我搶魁首的宋池?”
在另一邊,穿著紅棕色長衫的唐炎也盯著宋池。
“唐兄,你不是說若是宋池奪得魁首,就要拜他為師嗎?”在唐炎身邊的好友調侃道。
唐炎隨意道:“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但他要能奪魁首啊,就連我都不敢說能奪得魁首這樣的話,他卻敢放出豪言,此子比我還狂,我便看他不爽。”
“你就不怕他真奪得魁首,到時你可就坐蠟了。”
“哼。”
唐炎不屑道:“無名之輩,又無師承,也想奪得魁首?簡直是做夢!”
眾人神情不一。
宋池也不在乎這些目光,徑直走過來,評審台前,宋鳴剛作詩一首,引起一片讚歎之聲。
“不愧是京城小詩聖的名頭,竟能作出如此佳作!”
“是啊,鳴公子這首詩作必達鳴州之列。”
“鳴州?我看是能到鎮國!”
周邊人讚聲連連。
他們口中所說的鳴州、鎮國是指詩作的傳播度,鳴州及在隻在本州所在傳播,而鎮國則是會在整個大周流傳,到人盡皆知的程度。
在這之上,還有一種詩詞的最高境界,那便是傳世。
名作傳世,百年不朽。
“也不知這場文會能否出一首傳世之作!”幾人感歎著,評審台這邊已有結果。
“如諸位所見,宋鳴詩作極佳,當為此輪第一,鳴公子便是第一個進入望江樓的人。”
聞言,宋鳴向前方走去,他迴頭冷冷的看了眼宋池。
“你會止步於此,就憑你也想跟我鬥!”宋鳴眼中盡是怨毒,隨即他直接進入望江樓。
這一關就在望江樓門口。
宋池眼中閃爍著冷芒,“好弟弟,等著我.....”
在北岸邊處每隔百步遠都有一個涼亭,涼亭並不是供人休憩,而是用來“發布消息”。
每個涼亭裏都有專人把從南岸文比現場通傳過的消息告知眾人。
其中有一個涼亭邊圍攏的人最多,在亭中一個身材略有些肥胖,個頭不高,臉上還有幾顆麻子的年輕讀書人正大聲宣講。
若是宋池在此就能認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正是他進城門時遇到的那位,他名為張慶,人稱包打聽。
現在正講的天花亂墜,吸引不少人。
“想必還有新來的人不認識我,我名張慶,人稱文會百曉生,本人知曉整場文會規則,知曉每個奪魁熱門人選履曆,因而受文會主辦校書公所相邀,在此宣講。”
張慶隔一會就會介紹下自己,過後,他又指向南岸開口道:“文會到第三關才算是真正開始,因為能入第三關者,就是進入百強之列。”
“要知道參加文會的學子可是有上千人,能走到第三關已經是絕對的佼佼者。”
“第三關所用的是十進一淘汰規則,即十個人隻能留下一個人,最終僅有十人能進入望江樓,爭奪魁首!”
張慶大聲說著規則,周邊圍觀的人聽得出神,同時忍不住在心裏暗暗咋舌,這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這樣才更刺激。
“目前我手裏已經拿到進入第三關人的名單,我們熟知的段雲州、唐炎、宋鳴、方應物、李知白等人皆在其列。”
這時有人問道:“宋池走到第三關嗎?”
“是啊,他不是之前叫囂著必奪魁首嗎?”
張慶拿出名單又看了眼,隨即大聲道:“目前宋池還未進入名單。”
“我就說不行吧,這是在江州可不是濟縣。”
“是啊,一個無名之輩,也敢大放厥詞。”
周圍人紛紛鄙夷,這時有一個小廝跑到涼亭把一張薄紙給了張慶,他拿起看了一眼,隨即大聲道:“宋池到第三關了,他已經到第三關了。”
“什麽?”
“他還真能到第三關?”
“參加文會者有上千人,能到第三關隻有不到一成,如此看來這宋池確有才學啊?”
“哼,他若是先前不叫囂放話便沒什麽,可他說的是要奪得魁首啊,別最後連望江樓都進不去。”
“能進望江樓可都是真正的天驕,他算什麽東西。”
這邊譏諷聲如潮,而宋池已經步入場中。
相比之前,看到的人已經很少了,約有數十人圍聚在一起。
居中處放著一張長案,案後端坐著四人,分別來自江州四大書院,他們便是這場考核的主考。
南都書院排在最首,還有華庭書院,墨香書院,文耀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
四院各出一名監事作為主考,宋池一眼就看到南都書院劉封,便是那日刁難他的那個人。
監事是書院職務,其本身皆是才學淵博儒生,自有評判能力,也能保證公允。
“濟縣學子宋池,入場!”
當宋池走過來時,便有一道高喊聲響起。
能走到這裏,已是江州學子中的佼佼者,喊出此聲是有意為學子們揚名。
其他人並沒有太大反應,唯獨到了這裏,眾人整齊迴頭,隻因宋池聲名太大,跟各書院天嬌相比都不遑多讓。
“他竟然真走到這裏了?”陸成舉眉頭皺起。
宋池剛進書院,他還惜才欲將其選入清客亭,後來韓元正過來才知宋池背景。
他差點犯了大錯,本以為宋池會在前兩關淘汰,卻不想真來了這裏。
“他就是宋池?”
“能走到這裏也算有些才學,不過必然要止步於此。”
“唯有天嬌可入望江樓,我們都沒有希望,他又算什麽?”
眾人議論紛紛。
“有意思,竟比我的風頭還盛。”人群邊緣處,穿著一襲白衣的方應物收迴目光。
“他便是宋池嗎?倒也沒有想象中那般不堪。”
南都書院第一才子段雲舟嘴唇微動呢喃著。
這時,一個穿著青袍的儒生走到他身邊蕭“雲舟,過會你跟那個小子同時上場。”
段雲舟下意識看向評比台前的一道身影,那個人是首輔之子宋鳴。
他知道這是宋鳴安排,文會看似公正,實則有一雙無形大手操縱,在文會上的儒生多為南都書院所出,都是自己人。
這樣整場文會都是可控的。
段雲舟還知道,給每個人抽選題的箱子裏都有機關,能讓人抽到難易程度不同的選題,而做這一切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保證首輔公子奪得魁首。
宋池隻是剛入場,安排便過來了。
“你就這麽怕他麽?還安排我跟他同時入場?”段雲舟麵無表情的點頭,內心卻盡是鄙夷。
“他便是要跟我搶魁首的宋池?”
在另一邊,穿著紅棕色長衫的唐炎也盯著宋池。
“唐兄,你不是說若是宋池奪得魁首,就要拜他為師嗎?”在唐炎身邊的好友調侃道。
唐炎隨意道:“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但他要能奪魁首啊,就連我都不敢說能奪得魁首這樣的話,他卻敢放出豪言,此子比我還狂,我便看他不爽。”
“你就不怕他真奪得魁首,到時你可就坐蠟了。”
“哼。”
唐炎不屑道:“無名之輩,又無師承,也想奪得魁首?簡直是做夢!”
眾人神情不一。
宋池也不在乎這些目光,徑直走過來,評審台前,宋鳴剛作詩一首,引起一片讚歎之聲。
“不愧是京城小詩聖的名頭,竟能作出如此佳作!”
“是啊,鳴公子這首詩作必達鳴州之列。”
“鳴州?我看是能到鎮國!”
周邊人讚聲連連。
他們口中所說的鳴州、鎮國是指詩作的傳播度,鳴州及在隻在本州所在傳播,而鎮國則是會在整個大周流傳,到人盡皆知的程度。
在這之上,還有一種詩詞的最高境界,那便是傳世。
名作傳世,百年不朽。
“也不知這場文會能否出一首傳世之作!”幾人感歎著,評審台這邊已有結果。
“如諸位所見,宋鳴詩作極佳,當為此輪第一,鳴公子便是第一個進入望江樓的人。”
聞言,宋鳴向前方走去,他迴頭冷冷的看了眼宋池。
“你會止步於此,就憑你也想跟我鬥!”宋鳴眼中盡是怨毒,隨即他直接進入望江樓。
這一關就在望江樓門口。
宋池眼中閃爍著冷芒,“好弟弟,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