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就是幕僚,馮元這是正式向宋池發出邀請,還是禮賢下士的姿態。
原本他就有這樣想法,孤身來到濟縣,雖為知縣卻備受掣肘,遇事連個能商議的人都沒有。
可要尋一個可用之人也極為困難,縣丞董為民已不止一次給他推薦過人選,馮元都拒絕了,那根本就不是幕僚,而是監視他的人。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宋池,可又不確定宋池願不願意跟他蹚這趟渾水,可經過此案,馮元很清楚麵前這個少年就是他“誌同道合”的人。
“這是我的榮幸,馮大人。”
宋池沒有任何猶豫的答應了。
兩人在機緣巧合下有一場座師情誼,他要尋一個靠山,他要在濟縣立足,馮元是目前最合適的人。
“好!”
馮元鎮重道:“今日你應下到我身邊做師爺,對我而言是雪中送炭,我會記得這份恩情。”
這是肺腑之言,他很清楚這次來濟縣任職有多麽兇險。
“馮大人言重了,當日縣試若是沒有馮大人為我據理力爭,我又怎麽能有案首之名。”
“那是你文章寫的好你就該得這個縣案首。”馮元對這個少年越發欣賞,在他身上有股不符合年紀的沉穩,這才是他最看重的。
隻要不夭折,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哼。”
兩人說話間,董為民冷哼著從身邊走過離開大堂,馮元剛才並未顧忌董為民在旁邊,他知道宋池會答應。
這更像是宣戰。
“走吧,這不是談話之地。”
馮元帶著宋池到了縣衙後院班房,內裏清掃整潔,一應物品擺放整齊,看不出任何瑕疵。
這強迫症嚴重到可怕。
宋池注意到會客處桌上的茶杯不止擺放整齊,就連茶杯上的圖案方向也是一致的。
“坐。”
馮元把官帽脫下放在桌案上,帽簷跟桌邊處齊平,又示意宋池,“你不必拘謹,你雖是我師爺,但我不會拿你當下級,你也不必拿我當上官,你我應該更像......同僚,因為我們有共同目標。”
他語氣隨和現在完全看不出知縣大人的威勢,更像是一個謙遜的文人。
不是像,他就是文人。
宋池看到在他班房裏的書架上放滿了書籍,上麵沒有一點灰塵,應該是他新擺放的。
在馮元身邊做師爺,就意味著從今以後很長時間他都跟其綁定在一起,將來參加科舉踏足官場可能都脫不開了。
宋池也要考察馮元,他值不值“跟隨”。
他駐足打量並未坐下,師爺就是幕僚,實則就是下屬,身為下屬不能僭越,該有的姿態百姓要有,這一點準沒錯,是為了將來更好合作。
“你先坐著。”馮元又說了一句,他走到桌後從櫃子裏拿出一個木盒,從中抓了一撮放入茶杯,熱水燙下隨之便有茶香四溢。
宋池並不太懂茶,卻也聞到濃濃清香,料想這必定是好茶。
他隻泡了一杯就把茶葉又放起來,似乎是舍不得。
“這是青城雪芽年產不足五兩,是臨行前老師送我的。”
“老師?”宋池問道:“馮大人您的老師是陸大人?”
“沒錯。”
馮元直接承認了,“他們都知道我是老師的人,卻不知我們還有師生情誼,關係更為親近。”
剛見麵馮元就拋出了個重要隱秘,宋池知道這是在表明沒有拿他當外人,信任是合作的基礎。
想必馮元也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答應,所以兩人用合作來定位更為確切。
“你快些喝茶,涼了口感就差了。”馮元用鼻子輕嗅了下飄散出的茶香,看的出來他很想喝,但是舍不得。
這是馮元給他拋出的橄欖枝,喝了他的茶就是他的人,也是在試探自己反應。
宋池心知肚明,他直接坐下端起茶杯微抿了一口,茶香入口,迴味無窮。
“好茶。”
“那是。”
見到宋池飲了一口,馮元死板的黑臉終於露出幾分笑意,他已經說了這茶的來曆出處,其一是年產不足五兩的青城雪芽,其二是他老師也是當朝次輔陸泰淵贈送。
如此珍貴之茶宋池都沒有推辭的喝了,就表明接了自己遞出的橄欖枝。
兩人相對而坐,距離明顯近了一些。
宋池對馮元來曆所知不多,隻是那日縣試時,宋世文見到馮元還許諾官位拉攏,由此可見一般。
記得當時宋世文說過,馮元是元景十三年的進士,後進翰林院做了編修,一做就是十年,這是第一次出京為官,就來了濟縣。
念及至此,宋池問道:“恕我冒昧,我很好奇陸大人怎麽能舍得讓您來濟縣任職,對您而言,這可是龍潭虎穴。”
“是我自己要來的。”
馮元神色平靜,“外傳我被壓了十年純屬無稽之談,老師怎麽說也是當朝次輔,而我又是翰林編修豈能沒有任職之地?”
“老師曾不止一次為我仕途謀劃,隻是我一直拒絕,我曾跟老師直言,要當官我就當宋家的父母官。”
宋池微微一怔,他聽得出來,馮知縣對宋世文很是痛恨。
“老師批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個小小七品官根本撬動不了什麽,我卻心存誌遠,直到月前老師又來找我說眼下有個機會,我便直接來了。”
馮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麽,而能夠幫他的隻有麵前這個少年,兩人需毫無保留,不能有任何芥蒂。
“宋世文此人甚是虛偽,他自詡文人君子,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平素生活拮據,時常把清廉掛在嘴邊,又得聖上看重,幾乎是無懈可擊,不過我卻不相信。”
宋池聽著又好奇問道:“馮大人為何對宋世文如此仇恨,莫非隻是因你們立場不同而黨同伐異?”
“當然不是。”
馮元起身輕甩衣袍,“我寒窗苦讀經科舉踏仕途,所為的絕不是當官發財,而是為民請命,我讀的是聖賢書,尋的是大道,修身治國平天下才是我理想抱負,若隻是因思想政見不同,我就與之鬥爭,那我跟那些虛食重祿,素餐屍位的人有何不同?”
宋池肅然起敬,他聽得出來馮元說的這番話竟是肺腑之言。
言罷,馮元又轉身看向他問道:“你可知宋世文是如何坐上首輔之位?”
原本他就有這樣想法,孤身來到濟縣,雖為知縣卻備受掣肘,遇事連個能商議的人都沒有。
可要尋一個可用之人也極為困難,縣丞董為民已不止一次給他推薦過人選,馮元都拒絕了,那根本就不是幕僚,而是監視他的人。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宋池,可又不確定宋池願不願意跟他蹚這趟渾水,可經過此案,馮元很清楚麵前這個少年就是他“誌同道合”的人。
“這是我的榮幸,馮大人。”
宋池沒有任何猶豫的答應了。
兩人在機緣巧合下有一場座師情誼,他要尋一個靠山,他要在濟縣立足,馮元是目前最合適的人。
“好!”
馮元鎮重道:“今日你應下到我身邊做師爺,對我而言是雪中送炭,我會記得這份恩情。”
這是肺腑之言,他很清楚這次來濟縣任職有多麽兇險。
“馮大人言重了,當日縣試若是沒有馮大人為我據理力爭,我又怎麽能有案首之名。”
“那是你文章寫的好你就該得這個縣案首。”馮元對這個少年越發欣賞,在他身上有股不符合年紀的沉穩,這才是他最看重的。
隻要不夭折,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哼。”
兩人說話間,董為民冷哼著從身邊走過離開大堂,馮元剛才並未顧忌董為民在旁邊,他知道宋池會答應。
這更像是宣戰。
“走吧,這不是談話之地。”
馮元帶著宋池到了縣衙後院班房,內裏清掃整潔,一應物品擺放整齊,看不出任何瑕疵。
這強迫症嚴重到可怕。
宋池注意到會客處桌上的茶杯不止擺放整齊,就連茶杯上的圖案方向也是一致的。
“坐。”
馮元把官帽脫下放在桌案上,帽簷跟桌邊處齊平,又示意宋池,“你不必拘謹,你雖是我師爺,但我不會拿你當下級,你也不必拿我當上官,你我應該更像......同僚,因為我們有共同目標。”
他語氣隨和現在完全看不出知縣大人的威勢,更像是一個謙遜的文人。
不是像,他就是文人。
宋池看到在他班房裏的書架上放滿了書籍,上麵沒有一點灰塵,應該是他新擺放的。
在馮元身邊做師爺,就意味著從今以後很長時間他都跟其綁定在一起,將來參加科舉踏足官場可能都脫不開了。
宋池也要考察馮元,他值不值“跟隨”。
他駐足打量並未坐下,師爺就是幕僚,實則就是下屬,身為下屬不能僭越,該有的姿態百姓要有,這一點準沒錯,是為了將來更好合作。
“你先坐著。”馮元又說了一句,他走到桌後從櫃子裏拿出一個木盒,從中抓了一撮放入茶杯,熱水燙下隨之便有茶香四溢。
宋池並不太懂茶,卻也聞到濃濃清香,料想這必定是好茶。
他隻泡了一杯就把茶葉又放起來,似乎是舍不得。
“這是青城雪芽年產不足五兩,是臨行前老師送我的。”
“老師?”宋池問道:“馮大人您的老師是陸大人?”
“沒錯。”
馮元直接承認了,“他們都知道我是老師的人,卻不知我們還有師生情誼,關係更為親近。”
剛見麵馮元就拋出了個重要隱秘,宋池知道這是在表明沒有拿他當外人,信任是合作的基礎。
想必馮元也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答應,所以兩人用合作來定位更為確切。
“你快些喝茶,涼了口感就差了。”馮元用鼻子輕嗅了下飄散出的茶香,看的出來他很想喝,但是舍不得。
這是馮元給他拋出的橄欖枝,喝了他的茶就是他的人,也是在試探自己反應。
宋池心知肚明,他直接坐下端起茶杯微抿了一口,茶香入口,迴味無窮。
“好茶。”
“那是。”
見到宋池飲了一口,馮元死板的黑臉終於露出幾分笑意,他已經說了這茶的來曆出處,其一是年產不足五兩的青城雪芽,其二是他老師也是當朝次輔陸泰淵贈送。
如此珍貴之茶宋池都沒有推辭的喝了,就表明接了自己遞出的橄欖枝。
兩人相對而坐,距離明顯近了一些。
宋池對馮元來曆所知不多,隻是那日縣試時,宋世文見到馮元還許諾官位拉攏,由此可見一般。
記得當時宋世文說過,馮元是元景十三年的進士,後進翰林院做了編修,一做就是十年,這是第一次出京為官,就來了濟縣。
念及至此,宋池問道:“恕我冒昧,我很好奇陸大人怎麽能舍得讓您來濟縣任職,對您而言,這可是龍潭虎穴。”
“是我自己要來的。”
馮元神色平靜,“外傳我被壓了十年純屬無稽之談,老師怎麽說也是當朝次輔,而我又是翰林編修豈能沒有任職之地?”
“老師曾不止一次為我仕途謀劃,隻是我一直拒絕,我曾跟老師直言,要當官我就當宋家的父母官。”
宋池微微一怔,他聽得出來,馮知縣對宋世文很是痛恨。
“老師批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個小小七品官根本撬動不了什麽,我卻心存誌遠,直到月前老師又來找我說眼下有個機會,我便直接來了。”
馮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麽,而能夠幫他的隻有麵前這個少年,兩人需毫無保留,不能有任何芥蒂。
“宋世文此人甚是虛偽,他自詡文人君子,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平素生活拮據,時常把清廉掛在嘴邊,又得聖上看重,幾乎是無懈可擊,不過我卻不相信。”
宋池聽著又好奇問道:“馮大人為何對宋世文如此仇恨,莫非隻是因你們立場不同而黨同伐異?”
“當然不是。”
馮元起身輕甩衣袍,“我寒窗苦讀經科舉踏仕途,所為的絕不是當官發財,而是為民請命,我讀的是聖賢書,尋的是大道,修身治國平天下才是我理想抱負,若隻是因思想政見不同,我就與之鬥爭,那我跟那些虛食重祿,素餐屍位的人有何不同?”
宋池肅然起敬,他聽得出來馮元說的這番話竟是肺腑之言。
言罷,馮元又轉身看向他問道:“你可知宋世文是如何坐上首輔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