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飛的大洋悄悄地從開始一兩塊,慢慢漲到了一百六十多塊!在昂昂溪盤桓了七天,隻剩下三劑金瘡藥了。錢賺知足,見好就收;藥用盡時留一劑。他得迴頭了。昂昂溪的雞還沒叫,他已經牽著馬過了嫩江,登上南岸。迴程那不再依靠鐵路了,走捷徑穿越白音達賚草原,打馬迴家!
翻過嫩江老坎,村屯逐漸稠密起來。沒有傷病,華龍飛也不再治療黑紅傷,沿途隨意治一些尋常病症。窮苦人家居多,他基本上就是舍藥。邊走邊行醫,卻留下一路有關野郎中的神奇俠義傳說……
馬兒走出一片土丘,前麵又是一片枯草連天的大甸子。大甸子中央有一條從北邊鬆花江邊延伸過來的滿清時期的官道,上了這條官道,遠遠就能看見車德安大車店。
車德安一見華龍飛,臉上雖然掛著習慣性的笑容,蛤蟆眼珠卻不住地亂轉。
華龍飛:“車掌櫃的,山不轉水轉,咱們倆算是冤冤相報不過年。”
車德安:“陽……,春雪萬兒,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江湖路上,難免馬高鐙短!”
“嘿,你他媽的還敢跟我綹花舌子。”
車德安:“姓華的,車馬窯子外仰仗白道,內養著黑道。江湖路迢迢,城樓萬丈高……”
華龍飛:“白話你奶奶個孫子!”
車德安的蛤蟆眼睛,隻覺得眼前銀光一閃,右眼珠子一陣刺痛!
屋裏的客人夥計分明看見,掌櫃車德安的右眼紮進了一根晃動的銀針。一線黑褐色的液體流出大眼袋,一直流到鼻窪。
車德安嚎叫道:“車四兒,快去叫人呐!”
那夥計答應一聲就往外跑……
啪——!
子彈擦著他頭皮飛過去,把屋門邊的牆皮打下一塊來!那個叫車四兒的嚇的媽呀一聲趴在地上。
“再敢亂動,老子端了你的王八窩!都他媽抱著腦袋蹲下!姓車的,老子不要你命,我要你雙眼瞎!”
車德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龍大夫,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您老高抬貴手,我這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馬夫夥計……”
華龍飛:“你媽了個巴子的,一條道上幾條狗就想攔住你爺爺的路。現在我才看明白,你這背靠大江,四周都是大甸子哪來的生意?就是個賊店!”
車德安:“關外大車店,哪家不是黑白兩道,五行八作通吃啊。各路大爺,我哪個也惹不起。”
華龍飛站起身:“左眼先給你留著。手眼通天盡管使,隻要我再找上來,你那眼睛留不住。再一再二過去,要是有再三,你知道我要什麽。”
華龍飛站起身,吹了一下槍口,插進腰裏。邁步往外走……
車德安:“爺、爺,您留步,我姓車的一定小心謹慎,保命要緊。”說著掏出兩塊大洋,單手托著遞給華龍飛。
華龍飛揮手把錢打飛:“誰他媽要你的臭錢!”
華龍飛走出大車店騎上馬,大車店裏的人悄悄從門縫兒探出腦袋往外看。他不敢直接取路往東去迴家,調轉馬頭往西南寬城方向而去……
往前走了不到十裏路,馬匹不斷打著響鼻,它也餓了。
華龍飛坐在馬上四下觀望,東南方向煙樹朦朧,一定是個大鎮子。他催馬下了官道,穿越大甸子向那鎮子直走過去。
接近鎮子北邊這座城門,才看見城門內外人來人往,也沒有守門的人。北門外是一條寬闊的大溝,溝中間墊土為道,肯定是原來的護城河。再迴望來時路,華龍飛不禁心裏讚歎,這地方的位置實在太好了!北麵西麵是一望無際的大甸子,隻要開墾起來,那將是多少好地!東麵南麵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山不算太高,但是林木茂密,蓊蓊鬱鬱的。
他進入北門,恍惚間有兩個人影從自己馬前一閃而過。他似乎很熟悉。
從來沒到過這裏,怎麽會有熟人呢。
進了城門,他才發覺這個鎮子特別大,從齊齊哈爾出來這還是他遇見的第一大鎮。從北門這往南看,南城門隱隱約約看不清。
他找了一家能喂馬的飯莊,點了兩樣小菜,卻要了二十張烙餅。
吃飽喝足,他賞了十塊錢奉票,才問店夥計,這是什麽鎮?
店夥計很牛轟轟的告訴他老爺嶺三化之中第一化,鬆化老城。其他兩縣,依次是敦化、通化。隻有鬆化依山望川,最為富裕。
再問他往山頭集怎麽走,夥計十分熱心。走管道穿大甸子一百二十裏,出東門走山道,八十裏。不過怎麽走天黑之前都不可能走得到。
華龍飛謝了夥計,把剩下的烙餅包起來塞進肯包裏,出門上馬向東門而去。
在鎮子裏馬不能快走,可是這個鎮子著實大,也沒見什麽人。城牆裏的買賣鋪戶很少,每一家的院子都很大,鄰居間距離都很遠。其實這就是清朝初期建城的特點。
鬆化老城是滿清康熙年間的驛道要塞,也是長白山地與關東平原過渡地段的的咽喉要衝。隻是日俄戰爭以後,這裏日漸衰落。
從北門吃飯的地方,走到東城,華龍飛騎馬慢走竟然走了將近一刻鍾。出東門還是大溝裏墊起來的土道。午時剛過,行人也不多。
華龍飛的腦海裏,江翩兒的笑臉、身影不斷地浮現。拜堂七年,圓房也整一年了,從來沒有這麽想媳婦兒。這是怎麽了?
可是剛出鬆化東門沒多遠,馬匹剛要放開腳步,前麵的路上又出現了那兩個熟悉的身影,不過每人身上多了一個荊條簍子。
華龍飛一帶馬韁,讓馬匹再次放慢腳步緩緩前行。那兩個人走得很急,可是卻像找不準路一樣,時而停下來東張西望一會兒,指指點點。時而轉過身去繼續往前走……
通往鎮子裏的大路上本來人就不多,天過中午多數都是背著簍子、柴火迴去的,很少還有步行往山裏走的。
看看到了山口了,那兩個人竟然停下轉過身,迴看鬆化鎮。
華龍飛終於認出來,那個高個兒的是高麗醫生金大賴!
嘿,他媽的,肯定是被自己一頓臭罵把他給罵醒腔了。跑到山裏親自采藥。不過這臘月寒天,雪深路滑,不摔死你個王八犢子才怪。
認出是金大賴,華龍飛再也懶得搭理他們。於是一抖韁繩,放開了馬匹的速度。
前麵的兩個人進入山口,沒走多遠就聽見山路上馬蹄噠噠,越來越近。還沒等他們迴頭看清來人的麵目,馬匹已經擦著他們身邊疾馳而過。隻能看見那人背上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肯包。
天寒日短,太陽偏西,林子裏已經變得幽暗起來。
隨著奔跑的馬匹,華龍飛開始觀察山路兩側的林木山石。他得找一處能讓自己生活過夜的地方。
接連翻過兩道山梁,林子裏已經黑了,馬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在一處山窪裏,華龍飛終於發現一座跑山人住過的木頭窩棚。
雖然四麵透風,破破爛爛,總算能攏火取暖,將就過夜。
他找了一處草厚的地方,把馬拴上。自己去撿枯枝鬆針……
走出去幾十米遠,華龍飛已經撿了一抱樹枝子。他本打算迴那窩棚,可朦朧之中看見樹後麵有一個石洞。洞要比那窩棚好多了,至少可以避風,也不怕把窩棚弄著了。
華龍飛放下枯枝,把馬牽過來,點著了火。這個洞足夠大,馬都進得來!火著起來,華龍飛又往裏添了些樹上掰下來枝子,然後坐在洞口等著輕煙散開,也等著煙火把洞裏的活物兒驅趕出來。
輕煙散盡洞裏毫無動靜,他進洞鋪開老羊皮坐下烤餅。
盡管守著火堆,在山裏他也不敢熟睡。這個季節睡著了,火滅了,就是穿著皮衣皮褲也危險把人凍死凍傷。
吃了烤餅,他看看拴在樹下的馬,還在靜靜地啃食著枯草。忽然覺得耳熱臉燒,要不是自己想媳婦兒急於趕路,何必睡在野外?在鬆化住一夜不好麽?那也不成,這麽短的天,一個白天再快的馬也跑不完八十裏山路。
華龍飛正在自怨自艾,洞外的馬打了一聲響鼻。
“兄弟,這一路您是辛苦啦。隻要咱到家,一定伺候你精料豆餅!”
華龍飛走出山洞,卻見林子邊上也升起了火光!
奶奶的,還有跟我一樣的大傻子連夜跑山路的?看位置就是自己剛才發現的那個窩棚。要是幾個人湊在一起過夜,互相也有個照應啊。
他悄悄地湊了過去……
當他靠近那個破窩棚仔細一看,不禁大失所望。原來是金大賴和何鬆苓!
這兩個混蛋,采沒采到藥材不知道,犯得著跟自己一樣深山過夜麽?把窩棚弄著了燒死你們倆!
既然是這兩個人那還是各走各路,別往一起湊合。
華龍飛本想退迴去,金大賴卻說話了:“關東軍到底什麽時候動手?”
何鬆苓:“那我怎麽知道?咱們這一路的任務就是寬城以北一直到寧古塔的路線。從鬆化到三姓五國城,官道沒有價值,就是探索山間密道。”
何鬆苓拿著一支筆在一張紙上畫著。
金大賴:“到山頭集能補充麽?”
何鬆苓:“山頭集沒有聯絡點,總得到三姓五國城。”
金大賴:“你們這些人太吝嗇,這麽點經費,飯都吃不飽。就給了一張熊皮,要不然不是餓死也得凍死。”
何鬆苓:“在寬城,你沒白吃白喝?”
金大賴:“丟人現眼,我以為鬆本有多大能耐。原來也是個假貨!”
華龍飛聽明白了,原來這個何鬆苓也是個日本人,聽話音兒還是個特工。到這來哪裏是采藥,原來是給關東軍探路的!
他悄悄拽出腰裏的盒子炮……
金大賴剛在窩棚裏的火堆邊鋪開熊皮,破門被一腳踹開,啪啪啪啪……
華龍飛晃動槍口每人兩槍,送他們去見天照大神去了。
華龍飛把他倆的東西仔細搜查一遍,有用的都用熊皮卷起來,抱迴了山洞。
天亮以後,華龍飛把已經扒光凍硬的兩具屍體扔進山洞,卷起熊皮牽著馬,早早地離開了那片林子,向前趕路。
到達山頭集,天色又是黃昏。華龍飛走了兩家店鋪,買了點東西繼續往家走。這二十裏山路,就算摸黑他也照樣走得迴去。
已經看見馬幫窩棚稀疏的燈火了。華龍飛長長打了個哈欠,下馬伸了個懶腰,牽著馬步行進村。
忽然路邊的榛柴棵子裏傳出一聲哀鳴,像狗不是狗,像狼更不是狼。華龍飛停下腳步,向灌木叢裏仔細查看,恍恍惚惚,有兩點綠光。
他掏出一盒俄羅斯火柴,劃了一根,榛柴棵子裏趴著一隻狐狸。華龍飛所知道的狐狸都是黃紅的毛色,也聽人講過狐狸有青色白色的,這隻狐狸卻是黑色的,腿上還有血漬。
華龍飛一笑:“狐狸大仙,我能治好你的傷。你得跟我迴家,我抱你你不能咬我哦。”
雖然這麽說,華龍飛也是十分小心,拿著老羊皮把那黑狐狸裹起來,抱在懷裏。牽著馬奔家裏走去……
華龍飛給那狐狸處理傷口,敷上藥膏,包紮好了。
那狐狸卻低鳴一聲,三條腿站起來往房門走去。走到房門跟前,迴頭看著華龍飛。
華龍飛半開玩笑說道:“黑狐大仙,您老人家的腿還沒好呐。”
那狐狸又是低鳴一聲,華龍飛無奈給它打開房門。它走出去點了兩下頭卻向院子後邊走去。
華龍飛家的院子很大很雜亂,是兩家大院合成的一個。房屋倉庫,馬廄豬圈,藥材坊、苞米簍子,隨意搭建。院子的最背麵沒有院牆,就是一排不規則的木柵欄。柵欄前麵有一架堆放柴草的棚子。
狐狸進了柴房,在一堆樹枝子前停住腳步,低鳴一聲。
華龍飛抓了一把柔軟的幹草鋪在枝子堆上,把它抱了上去。那黑狐狸不再低鳴,尾巴蓋住傷腿,腦袋插進前胸,不再理會華龍飛。
安頓好了狐狸,迴到前院房裏,點亮蠟燭,放上炕桌。
華龍飛那兩張熊皮展開,取出裏麵的地圖、火柴,還有幾張奉票兒。裝進自己的皮箱,然後對著地圖仔細看起來……
在馬幫窩棚這種大山旮旯的小屯落,尤其在冬季,人們隻要不是出去漁獵,多數都是除了吃就是睡。不過這時候他們有了比花軲轆車更便捷的工具,馬爬犁。鄰居索蒙古家的索巴根竟然趕出一架狗爬犁。
通往雁陣湖的山路上,誰家的爬犁也沒有索巴根的快。
華龍飛和馬幫子的爬犁最慢。他們是搭夥子到雁陣湖下冰掛子網去。
華龍飛都是頭一次來到白茫茫的冰麵上。華龍飛行醫治病是個人精,馬振邦種地不含糊,可是到了冰麵上都成了傻子,隻能聽吆喝打下手。
掛子是用細網線織成,都用豬血血過。長度一二百米不等,寬窄一米兩米的都有。上綱捆漂子,下綱綁鉛腳兒。
冰板掛子捕魚,先破冰鑿眼,再順序地把掛子撒到冰下麵的水裏去。一細長的木杆叫做信杆,由它牽引著掛子的水線一站又一站地在冰下接力,行至與掛子相當的長度時,便把信竿和水線引出來,首尾固定,再做上自己的記號便算完事兒。
下完掛子,太陽升起老高,冰麵上白光耀眼。
大夥來到岸邊生起火,烤著從家裏帶來的食物
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蒲草溝撲來眼底,老榆樹的上空盤旋著老鴰。
一直到太陽偏西,索巴根趙老虎才張羅上網。
解開首尾網綱,鑿開起掛子的冰眼,小心翼翼地往上拽掛子,開始魚並不是很厚,越往上拽魚越多,清一色的大鯽魚。華龍飛等人跟著把掛子上的鮮魚摘下來扔到冰麵上。王豆包吆喝二蘭江翩兒,拿起板鍁,不斷地把那鮮魚翻炒成凍魚,再堆起來。
他們把掛子網再按原路順迴冰層下麵,王豆包變吆喝“披分手”了。預估一下魚堆的總體分量,挨家平分,剩下的零頭就是索巴根趙老虎兩個小魚把頭的。
華龍飛又是第一次在數九寒天,吃吃到當天的鮮魚:“這要在寬城得多少錢一斤?咱倆這頓足有三斤。”
馬幫子:“多少錢一斤也買不到。當天出水當天吃,不灌水,不摻假,又鮮又香。”
華龍飛拿了兩條魚到後麵柴棚子裏喂那受傷的黑狐狸。那狐狸竟然靈巧地從它的窩上跳了下來。圍著華龍飛繞了兩圈,點點頭,低鳴一聲,鑽出柵欄,跑進了灌木叢中不見了。
它沒有吃那兩條魚,似乎是專門等著他迴來跟他告別的。
翻過嫩江老坎,村屯逐漸稠密起來。沒有傷病,華龍飛也不再治療黑紅傷,沿途隨意治一些尋常病症。窮苦人家居多,他基本上就是舍藥。邊走邊行醫,卻留下一路有關野郎中的神奇俠義傳說……
馬兒走出一片土丘,前麵又是一片枯草連天的大甸子。大甸子中央有一條從北邊鬆花江邊延伸過來的滿清時期的官道,上了這條官道,遠遠就能看見車德安大車店。
車德安一見華龍飛,臉上雖然掛著習慣性的笑容,蛤蟆眼珠卻不住地亂轉。
華龍飛:“車掌櫃的,山不轉水轉,咱們倆算是冤冤相報不過年。”
車德安:“陽……,春雪萬兒,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江湖路上,難免馬高鐙短!”
“嘿,你他媽的還敢跟我綹花舌子。”
車德安:“姓華的,車馬窯子外仰仗白道,內養著黑道。江湖路迢迢,城樓萬丈高……”
華龍飛:“白話你奶奶個孫子!”
車德安的蛤蟆眼睛,隻覺得眼前銀光一閃,右眼珠子一陣刺痛!
屋裏的客人夥計分明看見,掌櫃車德安的右眼紮進了一根晃動的銀針。一線黑褐色的液體流出大眼袋,一直流到鼻窪。
車德安嚎叫道:“車四兒,快去叫人呐!”
那夥計答應一聲就往外跑……
啪——!
子彈擦著他頭皮飛過去,把屋門邊的牆皮打下一塊來!那個叫車四兒的嚇的媽呀一聲趴在地上。
“再敢亂動,老子端了你的王八窩!都他媽抱著腦袋蹲下!姓車的,老子不要你命,我要你雙眼瞎!”
車德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龍大夫,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您老高抬貴手,我這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馬夫夥計……”
華龍飛:“你媽了個巴子的,一條道上幾條狗就想攔住你爺爺的路。現在我才看明白,你這背靠大江,四周都是大甸子哪來的生意?就是個賊店!”
車德安:“關外大車店,哪家不是黑白兩道,五行八作通吃啊。各路大爺,我哪個也惹不起。”
華龍飛站起身:“左眼先給你留著。手眼通天盡管使,隻要我再找上來,你那眼睛留不住。再一再二過去,要是有再三,你知道我要什麽。”
華龍飛站起身,吹了一下槍口,插進腰裏。邁步往外走……
車德安:“爺、爺,您留步,我姓車的一定小心謹慎,保命要緊。”說著掏出兩塊大洋,單手托著遞給華龍飛。
華龍飛揮手把錢打飛:“誰他媽要你的臭錢!”
華龍飛走出大車店騎上馬,大車店裏的人悄悄從門縫兒探出腦袋往外看。他不敢直接取路往東去迴家,調轉馬頭往西南寬城方向而去……
往前走了不到十裏路,馬匹不斷打著響鼻,它也餓了。
華龍飛坐在馬上四下觀望,東南方向煙樹朦朧,一定是個大鎮子。他催馬下了官道,穿越大甸子向那鎮子直走過去。
接近鎮子北邊這座城門,才看見城門內外人來人往,也沒有守門的人。北門外是一條寬闊的大溝,溝中間墊土為道,肯定是原來的護城河。再迴望來時路,華龍飛不禁心裏讚歎,這地方的位置實在太好了!北麵西麵是一望無際的大甸子,隻要開墾起來,那將是多少好地!東麵南麵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山不算太高,但是林木茂密,蓊蓊鬱鬱的。
他進入北門,恍惚間有兩個人影從自己馬前一閃而過。他似乎很熟悉。
從來沒到過這裏,怎麽會有熟人呢。
進了城門,他才發覺這個鎮子特別大,從齊齊哈爾出來這還是他遇見的第一大鎮。從北門這往南看,南城門隱隱約約看不清。
他找了一家能喂馬的飯莊,點了兩樣小菜,卻要了二十張烙餅。
吃飽喝足,他賞了十塊錢奉票,才問店夥計,這是什麽鎮?
店夥計很牛轟轟的告訴他老爺嶺三化之中第一化,鬆化老城。其他兩縣,依次是敦化、通化。隻有鬆化依山望川,最為富裕。
再問他往山頭集怎麽走,夥計十分熱心。走管道穿大甸子一百二十裏,出東門走山道,八十裏。不過怎麽走天黑之前都不可能走得到。
華龍飛謝了夥計,把剩下的烙餅包起來塞進肯包裏,出門上馬向東門而去。
在鎮子裏馬不能快走,可是這個鎮子著實大,也沒見什麽人。城牆裏的買賣鋪戶很少,每一家的院子都很大,鄰居間距離都很遠。其實這就是清朝初期建城的特點。
鬆化老城是滿清康熙年間的驛道要塞,也是長白山地與關東平原過渡地段的的咽喉要衝。隻是日俄戰爭以後,這裏日漸衰落。
從北門吃飯的地方,走到東城,華龍飛騎馬慢走竟然走了將近一刻鍾。出東門還是大溝裏墊起來的土道。午時剛過,行人也不多。
華龍飛的腦海裏,江翩兒的笑臉、身影不斷地浮現。拜堂七年,圓房也整一年了,從來沒有這麽想媳婦兒。這是怎麽了?
可是剛出鬆化東門沒多遠,馬匹剛要放開腳步,前麵的路上又出現了那兩個熟悉的身影,不過每人身上多了一個荊條簍子。
華龍飛一帶馬韁,讓馬匹再次放慢腳步緩緩前行。那兩個人走得很急,可是卻像找不準路一樣,時而停下來東張西望一會兒,指指點點。時而轉過身去繼續往前走……
通往鎮子裏的大路上本來人就不多,天過中午多數都是背著簍子、柴火迴去的,很少還有步行往山裏走的。
看看到了山口了,那兩個人竟然停下轉過身,迴看鬆化鎮。
華龍飛終於認出來,那個高個兒的是高麗醫生金大賴!
嘿,他媽的,肯定是被自己一頓臭罵把他給罵醒腔了。跑到山裏親自采藥。不過這臘月寒天,雪深路滑,不摔死你個王八犢子才怪。
認出是金大賴,華龍飛再也懶得搭理他們。於是一抖韁繩,放開了馬匹的速度。
前麵的兩個人進入山口,沒走多遠就聽見山路上馬蹄噠噠,越來越近。還沒等他們迴頭看清來人的麵目,馬匹已經擦著他們身邊疾馳而過。隻能看見那人背上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肯包。
天寒日短,太陽偏西,林子裏已經變得幽暗起來。
隨著奔跑的馬匹,華龍飛開始觀察山路兩側的林木山石。他得找一處能讓自己生活過夜的地方。
接連翻過兩道山梁,林子裏已經黑了,馬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在一處山窪裏,華龍飛終於發現一座跑山人住過的木頭窩棚。
雖然四麵透風,破破爛爛,總算能攏火取暖,將就過夜。
他找了一處草厚的地方,把馬拴上。自己去撿枯枝鬆針……
走出去幾十米遠,華龍飛已經撿了一抱樹枝子。他本打算迴那窩棚,可朦朧之中看見樹後麵有一個石洞。洞要比那窩棚好多了,至少可以避風,也不怕把窩棚弄著了。
華龍飛放下枯枝,把馬牽過來,點著了火。這個洞足夠大,馬都進得來!火著起來,華龍飛又往裏添了些樹上掰下來枝子,然後坐在洞口等著輕煙散開,也等著煙火把洞裏的活物兒驅趕出來。
輕煙散盡洞裏毫無動靜,他進洞鋪開老羊皮坐下烤餅。
盡管守著火堆,在山裏他也不敢熟睡。這個季節睡著了,火滅了,就是穿著皮衣皮褲也危險把人凍死凍傷。
吃了烤餅,他看看拴在樹下的馬,還在靜靜地啃食著枯草。忽然覺得耳熱臉燒,要不是自己想媳婦兒急於趕路,何必睡在野外?在鬆化住一夜不好麽?那也不成,這麽短的天,一個白天再快的馬也跑不完八十裏山路。
華龍飛正在自怨自艾,洞外的馬打了一聲響鼻。
“兄弟,這一路您是辛苦啦。隻要咱到家,一定伺候你精料豆餅!”
華龍飛走出山洞,卻見林子邊上也升起了火光!
奶奶的,還有跟我一樣的大傻子連夜跑山路的?看位置就是自己剛才發現的那個窩棚。要是幾個人湊在一起過夜,互相也有個照應啊。
他悄悄地湊了過去……
當他靠近那個破窩棚仔細一看,不禁大失所望。原來是金大賴和何鬆苓!
這兩個混蛋,采沒采到藥材不知道,犯得著跟自己一樣深山過夜麽?把窩棚弄著了燒死你們倆!
既然是這兩個人那還是各走各路,別往一起湊合。
華龍飛本想退迴去,金大賴卻說話了:“關東軍到底什麽時候動手?”
何鬆苓:“那我怎麽知道?咱們這一路的任務就是寬城以北一直到寧古塔的路線。從鬆化到三姓五國城,官道沒有價值,就是探索山間密道。”
何鬆苓拿著一支筆在一張紙上畫著。
金大賴:“到山頭集能補充麽?”
何鬆苓:“山頭集沒有聯絡點,總得到三姓五國城。”
金大賴:“你們這些人太吝嗇,這麽點經費,飯都吃不飽。就給了一張熊皮,要不然不是餓死也得凍死。”
何鬆苓:“在寬城,你沒白吃白喝?”
金大賴:“丟人現眼,我以為鬆本有多大能耐。原來也是個假貨!”
華龍飛聽明白了,原來這個何鬆苓也是個日本人,聽話音兒還是個特工。到這來哪裏是采藥,原來是給關東軍探路的!
他悄悄拽出腰裏的盒子炮……
金大賴剛在窩棚裏的火堆邊鋪開熊皮,破門被一腳踹開,啪啪啪啪……
華龍飛晃動槍口每人兩槍,送他們去見天照大神去了。
華龍飛把他倆的東西仔細搜查一遍,有用的都用熊皮卷起來,抱迴了山洞。
天亮以後,華龍飛把已經扒光凍硬的兩具屍體扔進山洞,卷起熊皮牽著馬,早早地離開了那片林子,向前趕路。
到達山頭集,天色又是黃昏。華龍飛走了兩家店鋪,買了點東西繼續往家走。這二十裏山路,就算摸黑他也照樣走得迴去。
已經看見馬幫窩棚稀疏的燈火了。華龍飛長長打了個哈欠,下馬伸了個懶腰,牽著馬步行進村。
忽然路邊的榛柴棵子裏傳出一聲哀鳴,像狗不是狗,像狼更不是狼。華龍飛停下腳步,向灌木叢裏仔細查看,恍恍惚惚,有兩點綠光。
他掏出一盒俄羅斯火柴,劃了一根,榛柴棵子裏趴著一隻狐狸。華龍飛所知道的狐狸都是黃紅的毛色,也聽人講過狐狸有青色白色的,這隻狐狸卻是黑色的,腿上還有血漬。
華龍飛一笑:“狐狸大仙,我能治好你的傷。你得跟我迴家,我抱你你不能咬我哦。”
雖然這麽說,華龍飛也是十分小心,拿著老羊皮把那黑狐狸裹起來,抱在懷裏。牽著馬奔家裏走去……
華龍飛給那狐狸處理傷口,敷上藥膏,包紮好了。
那狐狸卻低鳴一聲,三條腿站起來往房門走去。走到房門跟前,迴頭看著華龍飛。
華龍飛半開玩笑說道:“黑狐大仙,您老人家的腿還沒好呐。”
那狐狸又是低鳴一聲,華龍飛無奈給它打開房門。它走出去點了兩下頭卻向院子後邊走去。
華龍飛家的院子很大很雜亂,是兩家大院合成的一個。房屋倉庫,馬廄豬圈,藥材坊、苞米簍子,隨意搭建。院子的最背麵沒有院牆,就是一排不規則的木柵欄。柵欄前麵有一架堆放柴草的棚子。
狐狸進了柴房,在一堆樹枝子前停住腳步,低鳴一聲。
華龍飛抓了一把柔軟的幹草鋪在枝子堆上,把它抱了上去。那黑狐狸不再低鳴,尾巴蓋住傷腿,腦袋插進前胸,不再理會華龍飛。
安頓好了狐狸,迴到前院房裏,點亮蠟燭,放上炕桌。
華龍飛那兩張熊皮展開,取出裏麵的地圖、火柴,還有幾張奉票兒。裝進自己的皮箱,然後對著地圖仔細看起來……
在馬幫窩棚這種大山旮旯的小屯落,尤其在冬季,人們隻要不是出去漁獵,多數都是除了吃就是睡。不過這時候他們有了比花軲轆車更便捷的工具,馬爬犁。鄰居索蒙古家的索巴根竟然趕出一架狗爬犁。
通往雁陣湖的山路上,誰家的爬犁也沒有索巴根的快。
華龍飛和馬幫子的爬犁最慢。他們是搭夥子到雁陣湖下冰掛子網去。
華龍飛都是頭一次來到白茫茫的冰麵上。華龍飛行醫治病是個人精,馬振邦種地不含糊,可是到了冰麵上都成了傻子,隻能聽吆喝打下手。
掛子是用細網線織成,都用豬血血過。長度一二百米不等,寬窄一米兩米的都有。上綱捆漂子,下綱綁鉛腳兒。
冰板掛子捕魚,先破冰鑿眼,再順序地把掛子撒到冰下麵的水裏去。一細長的木杆叫做信杆,由它牽引著掛子的水線一站又一站地在冰下接力,行至與掛子相當的長度時,便把信竿和水線引出來,首尾固定,再做上自己的記號便算完事兒。
下完掛子,太陽升起老高,冰麵上白光耀眼。
大夥來到岸邊生起火,烤著從家裏帶來的食物
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蒲草溝撲來眼底,老榆樹的上空盤旋著老鴰。
一直到太陽偏西,索巴根趙老虎才張羅上網。
解開首尾網綱,鑿開起掛子的冰眼,小心翼翼地往上拽掛子,開始魚並不是很厚,越往上拽魚越多,清一色的大鯽魚。華龍飛等人跟著把掛子上的鮮魚摘下來扔到冰麵上。王豆包吆喝二蘭江翩兒,拿起板鍁,不斷地把那鮮魚翻炒成凍魚,再堆起來。
他們把掛子網再按原路順迴冰層下麵,王豆包變吆喝“披分手”了。預估一下魚堆的總體分量,挨家平分,剩下的零頭就是索巴根趙老虎兩個小魚把頭的。
華龍飛又是第一次在數九寒天,吃吃到當天的鮮魚:“這要在寬城得多少錢一斤?咱倆這頓足有三斤。”
馬幫子:“多少錢一斤也買不到。當天出水當天吃,不灌水,不摻假,又鮮又香。”
華龍飛拿了兩條魚到後麵柴棚子裏喂那受傷的黑狐狸。那狐狸竟然靈巧地從它的窩上跳了下來。圍著華龍飛繞了兩圈,點點頭,低鳴一聲,鑽出柵欄,跑進了灌木叢中不見了。
它沒有吃那兩條魚,似乎是專門等著他迴來跟他告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