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洛陽的天空下,袁熙的心中被一團,熾熱的火焰所燃燒。那是對權力的渴望,對袁家嫡位的覬覦。


    他也很早就開始布局了,在袁家一眾子嗣中,袁熙明白,若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有獨特的手段。


    而他看準了許攸,這個父親麾下備受倚重的謀士。


    袁熙帶著一件珍貴的戰國玉器,那是一件羊脂玉雕琢而成的玉佩,玉質溫潤,雕工精美絕倫。玉佩上刻著神秘而古老的圖案,仿佛在訴說著戰國時期的烽火與傳奇。


    這件玉器一直被袁家珍藏,更是母親劉夫人贈予他的,如今被袁熙當作打開,奪嫡之路的敲門磚。


    袁熙/到許攸的住處,那是一座靠近河邊的宅邸。宅邸四周綠樹成蔭,蜿蜒的青石小路通向大門。門前有兩座威風凜凜的石獅子,仿佛在守衛著這座庭院的寧靜。


    袁熙輕輕敲門,不一會兒,一個仆人前來開門。“勞煩通報一聲,袁家袁熙求見許攸許先生。”


    仆人進去通報後,很快許攸就走了出來。


    許攸身著一襲青衫,他臉上帶著疑惑的神情。“二公子,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袁熙臉上帶著謙遜的笑容,深深施禮。“許先生,久聞先生大才,今日特來拜會。”說罷,他示意身後的侍從將裝有戰國玉器的錦盒呈上。“這是一件戰國玉器,聽聞先生喜愛古物,特獻上此物,聊表敬意。”


    許攸看到那精致的錦盒,心中一驚。


    他打開錦盒,看到那閃耀著溫潤光澤的玉佩,眼中滿是驚歎。“這太過貴重了,二公子,攸實在不敢受。”


    袁熙趕忙說道:“許先生莫要推辭。先生在父親麾下,為袁家出謀劃策,功勞卓著。這玉器放在我處,不過是一件藏品,在先生這裏,或許能相得益彰。”


    許攸心中明白,袁熙此番前來定是有所求。


    他將錦盒輕輕放在一旁的桌上,許攸看著袁熙直奔主題說道:“二公子,有話不妨直說。”


    袁熙看了看周圍,許攸會意,帶著袁熙/到書房。


    書房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典籍。兩人落座後,袁熙這才緩緩開口。“許先生,如今天下大亂,袁家欲在這亂世之中成就霸業。父親麾下人才濟濟,可我身為袁家子弟,也想為袁家的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袁熙眼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


    許攸輕輕點頭:“公子有此誌向,自是好事。”


    袁熙歎了口氣:“可是,在袁家的奪嫡之事上,我雖有心,卻感覺前路迷茫。擔心父親看不到我的才能。”


    許攸拿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公子為何認為自己,在奪嫡之事上有機會呢?”


    袁熙坐直身子,目光堅定地說:“先生,我雖不如兄長在某些方麵出眾,可我有一顆求賢若渴的心,渴望像父親一樣招攬賢才,我深知先生在父親心中的分量,若能得到先生的指點與支持,我定能在奪嫡中嶄露頭角。”


    許攸沉默了一會兒,他知道這奪嫡之事關係重大,一旦卷入,自己的命運也將與袁熙捆綁在一起。


    可袁熙的野心和誠意,又讓他有些動搖。


    “公子,此事並非易事。奪嫡之爭兇險萬分,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許攸表情嚴肅地說。


    袁熙站起身來,再次向許攸深深一拜:“許先生,我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我相信,憑借我的努力和先生的幫助,定能取得成功。還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許攸看著眼前堅定的袁熙,心中權衡利弊。許久之後,他終於歎了口氣,說道:“公子,你且先迴去。此事我需慎重考慮。不過今日你前來之事,莫要聲張。”


    袁熙心中一喜,他知道許攸已經有些鬆動。“多謝先生,袁熙靜候先生佳音。”說罷,袁熙便告辭離開。


    袁熙走後,許攸坐在書房中,看著那桌上的戰國玉器,心中陷入了沉思。這可是一條豪賭之路。


    他深知一旦涉足袁熙的奪嫡之路,將會迎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殘酷戰爭,而自己是否真的要卷入其中,成為袁熙奪嫡之路上的關鍵助力,這一切都還需要細細思量。


    袁熙騎在馬上,迴頭望著許攸的宅邸。他知道,這隻是他奪嫡之路的第一步,但他堅信,隻要他持之以恆。


    許攸終會成為他陣營中的重要一員,為他鋪平通往袁家嫡位的道路。當然,許攸隻是第一個而已。


    。。。。。


    189年,洛陽城中風雲變幻,政治的暗流湧動令人驚心動魄。他的兒子袁熙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心思。


    袁熙私下約了父親袁紹的好友,淳於瓊前來喝酒。


    醉仙樓這一最好的酒樓。袁熙早早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他穿著一身素色錦袍,麵容英俊卻帶著一絲憂慮。


    淳於瓊到來之時,身著輕甲,氣勢不凡。


    “淳於叔叔,小侄冒昧相邀,還望恕罪。”


    見到淳於瓊出現,袁熙恭敬地起身行禮。


    見袁熙如此,淳於瓊哈哈一笑,“賢侄這是哪裏的話,今日你我叔侄二人,可得好好喝上一場。”


    待淳於瓊坐下,袁熙親自為他斟滿了酒。


    淳於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讚道:“這酒不錯,甘醇可口。賢侄今日找我,可是有什麽心事?”


    袁熙輕輕歎了口氣,這才緩緩說道:“淳於叔叔,如今這世道動蕩不安,漢室衰微。我袁家雖是名門,但我身為袁家子弟,卻時常感到迷茫。我亦有一腔抱負,想在這亂世之中建功立業,可我卻不知從何做起。”


    淳於瓊放下酒杯,若有所思地看著袁熙,“賢侄有此誌向乃是好事。如今這洛陽城中,各方勢力交錯縱橫。本初是你父親,威望頗高,他的誌向也是想在這亂世中占據一方天地,重振袁家威名。你可追隨你阿父的腳步。”


    袁熙微微皺眉,“我知道阿父胸懷大誌,可是我不想僅僅是依附於阿父。我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自己去開拓一番事業。我常想,我若是能像古時的名將一般,單槍匹馬殺入敵陣,開疆拓土,那該多好。”


    終於,淳於瓊哈哈笑了起來,“賢侄好氣魄。但這亂世紛爭,並非隻靠一腔熱血就能成事。你得有自己的勢力,有自己忠心的將士,還得懂得審時度勢。”


    袁熙點了點頭,“淳於叔叔,我明白。我一直在暗中結交有識之士,我手下如今也有一小批忠心於我的人。可是,我總感覺還缺些什麽。是謀略?還是機遇?”


    淳於瓊撫摸著酒杯,“兩者皆有。謀略需要不斷學習,你可以研讀兵書,亦可以向謀士請教。而機遇,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當機遇出現時,你必須要果斷抓住。”


    袁熙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淳於叔叔,我聽聞如今邊地常有胡人侵擾,我想若是我能前去平定邊患。”


    “既能為國家解除憂患,又能積攢自己的威望和勢力。您覺得如何?”袁熙接著又補充說道。


    淳於瓊沉思片刻說道:“這個想法雖好,但邊地戰事艱辛,危險重重。你若前去,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袁熙握緊拳頭,“我知道這件事不容易,但我不怕困難。我願意去經曆磨練,我不想一輩子被人看作是袁家次子,我要讓世人知道我袁熙,也是世之英雄。”


    淳於瓊看著充滿鬥誌的袁熙,心中也有了幾分讚賞,“賢侄如此豪情壯誌,還真有本初當年幾分風采。”


    袁熙點頭稱是。他們又繼續喝著酒,談論著如今的天下局勢,那些諸侯的野心,謀士的奇謀等等。


    袁熙這是以進為退罷了,他怎麽可能真的去邊塞,十八路諸侯即將討董。他怎麽能少的了這場大戲。


    他隻是表明自己的奪嫡立場而已。也許這就夠了,剩下的就看時間,以及自己的能力,淳於瓊不知道的是,這洛陽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宦官之亂即將爆發。


    一場血雨腥風將要襲來。而袁熙的誌向是否能夠實現,也將在這亂世的漩渦中,接受重重考驗。


    但在這一刻,在這個小小的角落裏,袁熙的夢想已經如同星星之火。開始有了燎原之勢的苗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