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南陽,宛城這邊。


    “文台,你馬上要出征了,我是真有些舍不得。”袁術要攻略許昌,這一次,又點了孫堅的將,正為他踐行。


    “承蒙將軍厚愛,不出月餘,堅定會拿下許昌。”孫堅言辭慷慨說道。


    “好,甚好。”袁術滿意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我真羨慕你有個好兒子。”


    孫堅略微一頓,“哪裏,哪裏,我家伯符,不給我惹事,我就燒高香了。”


    “文台謙虛了。”袁術笑著擺了擺手,隨即話鋒一轉,“我想收伯符為義子。”


    聞言,孫堅手中筷子,掉到了地上,“將軍,你這是說笑了吧。”


    袁術又認真地點了點頭,“是真的。”


    孫堅猶豫了一下,隨即鄭重說道,“將軍我們之間,雖名為君臣,恩則為兄弟,我之兒亦將軍之兒,哪來的義子之說,且將軍不見丁原之事乎?”


    聽到丁原的名字,袁術立刻明白了,孫堅暗指的是,呂布賣主求榮的事。


    隨即,袁術灑然一笑,“罷了,我們恩為兄弟,那麽,伯符也是我兒。”


    聞言,孫堅大氣說道,“理當如此。”


    ~~~


    袁術對孫策甚為喜愛,因為他心中還有一個影子,那就是侄子袁熙。


    他曾經說過,生子當如袁顯奕,當看到孫策時,袁術隱約想到了袁熙,所以,他才想要收孫策為義子。


    但也正如孫堅所說,這個時代義父的風險,還真是不小,呂布弑父事件,影響力還是太大了。


    袁術也不強求,反正他和孫堅,如同兄弟一般,那麽,孫策也算他兒子。


    。。。。。


    “這次的燈會真美。”曹昂不禁感歎道。隨即,他又看向袁熙和楊修。


    “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情看燈會?”楊修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對於楊修的指責,曹昂沒敢說一句話。


    這時,袁熙輕歎一聲,苦笑說道,“這樣的燈會,或許是最後一次了吧。”


    “或許吧,如今天下不太平。”楊修理解的點了點頭,“先有黃巾之亂,又有邊軍叛亂,如今,董卓又陳兵河東。”


    “董卓有不臣之心,路人皆知。”對於楊修的分析,曹昂難得表示讚同。


    袁熙幽幽地看向了皇宮,“若陛下龍體安康,董卓之亂或在兩可,一旦陛下有個意外,董卓便會揚鞭東指了。”


    “可是,可是朝廷還有,袁中軍等英雄,還懼怕那董卓?”曹昂訝然道。


    看著純真的曹昂,袁熙不由輕歎一聲,“我父親長於政治,而軍事並非其所長,董卓麾下可是百戰精銳。”


    楊修麵露難色,“洛陽之亂,在所難免,不過,這也是顯奕之契機。”


    聞言,袁熙隻是笑了笑,並未言語。


    189年,元宵節燈會。


    袁熙:董卓,你可別讓我失望。


    袁熙屬於亂世,但他不能做那個,開啟亂世的人,而他要做那個,結束亂世的人,很矛盾嗎?那就對了。


    不僅僅是袁熙,一眾的梟雄們,都在等待著董卓,掀起亂世的篇章。


    。。。。。


    191年,濮陽,太守府。


    這一天,趁著袁熙出征之際,高幹終於露麵了,之前他躲得好辛苦。


    “元才,你這又是何苦呢?”看著高幹謹慎地樣子,就連劉岱也有些不解。


    高幹輕歎一聲,“刺史大人有所不知,如今顯奕和顯思兩兄弟,近有水火不容之勢,我夾在中間多有不便。”


    聞言,劉岱不禁點點頭,因為他也在迴避這個事,“元才言之有理。”


    隨即,高幹和劉岱相視一笑,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也有深深地無奈。


    而河內這邊,溫縣。


    王緒正站在河邊,督促著士卒戰備。


    “將軍,船隻可多加草人。”


    司馬懿的聲音,從王緒身後傳來。


    “哦?”王緒循聲轉身,“你是司馬懿?”


    “正是在下。”司馬懿淡淡迴道,指了指水麵,“將軍,據我推測來看,不久河上將有大霧,可便於我們隱藏。”


    “仲達所言甚是。”王緒點了點頭,又詢問道,“不過,你大哥的意思呢?”


    司馬懿心中一頓,組織了一下措辭,“此疑兵之計,正是大哥手筆。”


    “原來如此,我心中已了。”聽聞是司馬朗首謀,而不是眼前年幼的司馬懿,這讓王緒心中舒了口氣。


    說實話,王緒並不怎麽相信司馬懿,畢竟他才十一二歲,太玄乎了吧。


    ~~~


    高幹這個袁紹外甥,夾在袁譚和袁熙中間,確實難做的很,兩邊都惹不起,他也隻得躲起來。


    在奪嫡之爭中,高幹的位置很重要,可以說是最後的發碼,往哪裏靠攏,誰就有決定性把握。


    但因為高柔的勸說,在白馬之戰後,高幹倒向了袁熙,成為了從龍之臣,雖不是首席功臣,但也後發先至。


    為了讓王緒相信自己,司馬懿不得不,將大哥推到前台,十二歲的他人微言輕,確實很難取信於人。


    。。。。。


    191年,金庸城下的戰鬥,進入了最後階段。


    袁熙和牛輔兩人,打的筋疲力竭,而這時李榷敗軍,朝著他們這裏潰退。


    看到李榷後,牛輔心中大驚,但也知道事不可為,他虛晃一招,反手就一絕殺,這讓袁熙不得不防守。


    袁熙雖然擋下了,牛輔的這記絕殺,但也虎口崩裂,鮮血直流不已。


    “牛將軍,你們似乎敗局已定。”收迴佩劍後,袁熙有些戲謔地看著牛輔。


    “哼,別高興的太早了。”


    牛輔也不和袁熙狡辯,揮了揮手聚攏士卒,便開始撤退。


    看牛輔開始撤退,袁熙並沒有阻攔,而是幽幽說道,“就看張遼的了。”


    趙雲一路追殺下,李榷那不停蹄,趕緊跟上牛輔大軍,也倉皇逃去。


    “公子,是否要追擊。”這時,虎衛統領許褚,也來到了袁熙的身邊。


    袁熙搖了搖頭,又看了眼城牆,“吩咐下去,收攏士卒,我們迴城修整。”


    “諾。”許褚應聲領命,便去傳令去了。


    ~~~


    袁熙的軍事目的,隻是想擊退西涼軍,並沒有和牛輔,決一死戰的想法,何況再打下去,也不劃算的。


    袁熙心中有些不安,但什麽原因,他一時說不清,他還需要等待,老師張紘的消息,按理說他也該到了。


    袁熙不會想到,自己老師張紘,沒有按照原計劃,而是改道穎川了。


    袁熙:老師,你不要有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