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允許我自己是呂布,但我絕不允許,身邊還有一個呂布,這難道不是一種悖論嗎?有道是,前有車必有轍。


    沒有道理,你能做得,我做不得,你做呂布在前,我便做呂布第二。


    。。。。。


    191年,濮陽,刺史府。


    接到了袁紹的命令後,袁熙開始謀劃布局了,但是他手上兵力有限。


    張紘帶來的兵馬,也就三千有餘,想要進軍洛陽,這點兒也不太夠用。


    唯一慶幸的是,自己有三員大將,徐晃、趙雲、許褚,讓他驚喜的是,父親袁紹派了張遼,來給自己助力。


    “先生,父親讓我馳援洛陽,可咱們實力不濟,小子該當如何?”袁熙第一時間,請來了老師張紘,虛心求教道。


    “嗯,確實如此。”張紘點了點頭,“不過,有人可借給公子一支兵馬。”


    “哦?哪來的兵馬?”袁熙錯愕不已。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當然是我們的刺史大人了。”張紘徐徐解釋道。


    “劉岱?”袁熙頓時恍然,“他會借嗎?”


    張紘肯定道,“會的,公山實誠人,他不會得罪你們,兄弟任何一個的。”


    袁熙明白張紘的意思,那就是劉岱不會站,袁熙和袁譚任何一人,他劉岱隻忠誠於袁紹,那這就好辦多了。


    ~~~


    袁紹讓袁熙馳援,也算計到了,劉岱手下郡兵,但在信中並未言明。


    這也是袁紹變相地,考察袁熙的能力,就看袁熙處置,是否合宜了。


    還有一個人,一直沒有出現,那就是高幹了,袁紹在濮陽的耳目。


    也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有高幹居中運作,袁紹、劉岱、袁熙,都不至於太尷尬,但他一直躲著袁熙。


    。。。。。


    於是,袁熙按照張紘的教導,他帶著許多禮物,來到了劉岱府邸。


    說來也巧了,劉岱似乎知道袁熙心思,早已等待他多時,這讓袁熙有些詫異,他的認知中,劉岱隻是一老實人,並無什麽過人之處,看走眼了。


    其實,袁熙不知道的是,袁紹的命令有兩份,一份是給兒子袁熙的,另一份則是給,自己小兄弟劉岱的。


    進入劉岱書房後,袁熙沒有藏著掖著,“世叔,小侄想來向您借兵。”


    劉岱會意笑了笑,“你認我這個世叔,我就很欣慰了,其他的都是小事。”


    袁熙大喜過望,“那世叔你同意了?”


    “不急。”劉岱壓了壓手,他關心問道,“洛陽之行,顯奕你有幾分把握。”


    袁熙沉吟了一下,“若不出意外,小侄可迫退西涼軍,當以計謀輔之。”


    “嗯,真是年少英雄。”劉岱撫了撫胡須,“那顯奕你想,借多少兵馬?”


    “一萬兵馬足矣。”袁熙伸出一個指頭。


    劉岱搖了搖頭,“不行,這太多了”


    袁熙眉頭一皺,“那八千兵馬可乎?”


    劉岱又搖了搖頭,“不行,還是太多。”


    袁熙麵色不悅,“那六千兵馬如何?”


    劉岱突然大笑,“賢侄,一言為定。”


    ~~~


    一番討價還價,袁熙麾下三千多,加上借的六千多,共計一萬兵馬。


    徹底擊敗牛輔,這或許有點懸,但迫退西涼軍,袁熙當有五成把握。


    從側麵可以看出,自己老爹袁紹,影響力確實大,看劉岱就知道了。


    劉岱陣亡後,其家眷也得到了,大哥袁紹的照顧,其子也入幕袁家。


    。。。。。


    因為董卓的強勢存在,馬騰和韓遂隻能抱團取暖,當然這隻是權宜之計。


    上次董卓分封官爵,馬騰為鎮西將軍,韓遂為征西將軍,名望實力第一的馬騰,反而落了韓遂半個等級。


    這讓馬騰和韓遂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起來,你說他們不知道,這是董卓的離間計嗎?不,他們心裏明白。


    但他們沒有辦法,這就是赤裸裸的陽謀,無時無刻影響著他們,在他們的心裏種下了,一顆離間計的釘子。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前段時間雙方馬匹,不知為何突然爭鬥在了一起。


    但馬騰和韓遂兩人,都十分敏感地懷疑,這也許就是,對方故意設計的。


    也因為這件事,馬騰的兒子馬超,與韓遂的女婿閆行,發生了一次爭鬥。


    這個時候,馬超才十五六歲,比起二十幾歲的閆行,終究差了那麽一點。


    要不是,楊秋和梁興等人出現,初出茅廬的馬超,可能就命喪當場了。


    ~~~


    不是馬超太弱,而是閆行太強,何況,現在的馬超,也就十五六歲。


    身體綜合素質,比起二十幾的閆行,終究差了點火候,當然,再過幾年的話,閆行未必拿的下馬超。


    所以,猛將的成長,也是需要時間的,馬超還不是那個,將來殺的袁熙,丟盔棄甲的,神威天將軍。


    袁熙:馬超,有呂布之勇也。


    。。。。。


    191年,陳留,曹操大營。


    曹操召來了謀士戲忠,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主動追隨的謀士。


    “我欲建立一番功業,然智力淺短,又寄人籬下,先生何以教我?”曹操傾訴衷腸後,十分真誠地請教問道。


    戲忠沒有正麵迴答,“主公自忖,論威望實力,與袁紹相比,孰強孰弱?”


    曹操默然良久,“吾不如袁紹多矣。”


    “袁家四世三公,又有討董之義,此誠難以爭鋒,然主公明察善斷,又非袁紹能比。”戲忠徐徐分析著優劣。


    “那以先生之見,我與袁紹當如何見處?”曹操道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主公當暫借袁紹之勢,養威伺機,專製大河以南。”戲忠指了指鄴城方向。


    曹操撫手而笑,“我忍了,不就是給本初做小弟嗎?我曹操幹了幾十年了。”


    “主公非常人也。”戲忠讚許道,隨即話鋒一轉,“袁紹可曾許諾我們什麽?”


    曹操也迴過神來,他才淡淡說道,“本初要求陳溫,資助我們五千兵馬。”


    “五千?恨少。”戲忠眉頭不由一皺。


    曹操倒是很樂觀,“不算少了,本初還許諾我們,幾千人用的糧草器械。”


    ~~~


    曹操為人樂觀,幾千兵馬合理利用,未嚐不能發揮出,上萬人的實力,再說了,自古以少勝多,不知有凡幾。


    對於自己的能力,曹操很是自信,沒這點兒底氣,那也別爭霸了。


    何況,袁紹能給五千兵馬,再加幾千人的糧草,這已經很不錯了。


    就算袁紹不給,曹操不也得忍著?凡事若不能改變,那就往好處想。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