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
就當朱俊父子,在穎川一帶修整士卒時,曹操帶著大軍也迴到了陳留。
袁熙作為袁紹的使者,自然是出麵勞軍了,何況曹操也是他的長輩。
“曹世叔擊退孫堅,真乃當世英雄也。”袁熙起身敬酒,不吝讚美。
“哎,顯奕言過了。”曹操迴禮一杯,又輕歎一聲,“那孫堅可不好對付。”
“哦?願聞其詳。”袁熙故作不知。
“若非孫堅後方有變,這次輸的人恐怕就是我了。”曹操一點也不避諱。
聞言,袁熙麵色不變,“還有這事?”
這時,曹昂接過話茬,“顯奕,我們交鋒不下十幾次,孫堅軍戰力強悍,怪不得能擊敗董卓,而且我還被。”
說到這裏,曹昂麵色微紅,有些難以啟齒起來,袁熙頓時來了興趣。
他揶揄黠促問道,“怎麽了子修,你該不會是,被孫策給擊敗了吧?”
“休要胡說。”曹昂頓時急了,他起身辯解道,“我,我那隻是佯敗,佯敗。”
袁熙還想打趣什麽,曹操麵色一肅,“子修,敗了就是敗了,這沒什麽羞恥的,以後努力找迴場子來。”
曹昂本來還想辯解幾句,但看曹操那難看的臉色,他識趣地閉嘴了。
~~~
這一次相見,袁熙發現曹操,比以前更有壓迫感了,這讓他心下凜然。
對於袁熙這個後輩,曹操也欣賞不已,又看到自己兒子,他又是感慨頗多,在這一點上,他輸給了袁紹。
孫堅先後擊敗了,梟雄董卓和曹操,更是威震天下,這也讓孫家的招牌,開始出現在世人眼中,為以後奠定了基礎。
朱俊占領了洛陽,本來董卓不以為意,但朱俊親近袁紹,這是他不能忍的,所以,東征洛陽勢在必行。
。。。。。
隨著李榷的戰敗,長安局勢又詭異了起來,但董卓也沒責罰李榷。
畢竟,他要的就是打擊,李榷在軍中的威望,此事董卓見好就收了。
勸降馬騰和韓遂,削弱李榷和郭汜,迫使劉焉放棄稱帝,不到三個月時間,董卓便安定了西北局勢。
同樣,也給女婿牛輔,穩定有序地鋪路,可惜董卓年紀六十多了。
不然,袁紹等關東諸侯,還真有可能被他,給分化離間,一一收拾了。
曆史從是充滿了遺憾,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也都是很殘酷的。
~~~
董卓沒有合適的繼承人,這是他心中最大的不甘,霸主袁紹再不濟,他還有袁熙這等,新生代麒麟子,而他膝下無長子,也隻能傳位給牛輔。
至於呂布、李榷之流,壓根就不在董卓眼中,一個弑父之輩,一個天生反骨,還政獻帝也不能給他們。
是的,曾經一度,董卓還真想,還政於獻帝劉協,但被手下阻止了。
董卓代表的不是他個人,而是整個關西集團,還政給大漢皇帝,他們關西集團將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就算獻帝妥協,先不說別人,就算王允這老狐狸,未必就念董卓恩情,保不準第一個反董,後邊也印證了這點。
你走到一定高度時,真的是身不由己,即便你想停,也不允許你停。
。。。。。
191年,陳留,曹操大營。
宴席之上,曹操見袁熙向他打眼色,他心中頓時了然,“諸位,你們先迴去整頓兵馬,我和世侄再敘敘舊。”
聞弦而知雅意,夏侯惇、曹仁、曹洪紛紛退出大帳,曹昂看了眼袁熙,向他微微示意,意思就是有事找他。
眾人出去後,曹操這才問道,“世侄現在可以說了,本初可有其他交代?”
袁熙灑然一笑,“瞞不過世叔,父親確實交代我,與世叔談一件大事。”
曹操心下一驚,不過他麵色不改,“世侄說來便可,咱們了細細商量。”
“我父親願與世叔結盟,互為屏障。”袁熙也不矯情,拱了拱手說道。
曹操握杯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這等機要之事,當與孟卓商議才是。”
袁熙搖了搖頭,他輕歎一聲,“張世叔為人,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
這等敏感話題,曹操沒有接話。畢竟他也不知道,袁熙是否會出賣他。
見此,袁熙心中了然,他也不打馬虎眼,“父親已經與張世叔同過氣了,他還做他的陳留太守,然而未來的兗州刺史,我父親更看好曹世叔。”
聽到這裏,曹操才放下戒心,他也知道張邈的能力,最多也就一郡守了。
~~~
與曹操的協議,袁熙直接繞過了,陳留太守張邈,一般情況下,這就是在作死,但張邈可是袁紹小弟。
雖然多有不忿,但張邈還是默許了,反正自己做好,陳留太守就好了,至於什麽天下爭霸,他張邈不感興趣。
而曹操對於這事,他是震驚不已的,他沒想到袁紹的影響力,竟然這麽的大,他以前還是小看袁紹了。
而這次代袁紹結盟,袁熙也體會到了,袁家權勢的快感,真心不錯。
。。。。。
曹操和袁熙達成了一致,暢談人生到深夜,至於發生了什麽,當時沒有人知道,包括曹昂、夏侯惇等人。
第二天告別曹操後,袁熙便踏上了歸程,他還要迴鄴城,向袁紹複命。
臨行前,袁熙以袁紹名義,向壽春太守陳溫下令,援助曹操兵馬器械。
這畢竟是矯詔,袁熙必須盡快趕迴去,向父親袁紹解釋個中原尾。
免得被別人抓住把柄,畢竟,他大哥袁譚已經,從荊州結盟返程了。
袁熙快到濮陽時,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壞了,我忘記一件大事。”
“公子,何事如此惱怒?”不明所以的許褚,打馬上前問道,“是那曹操?”
袁熙搖了搖頭,輕歎一聲道,“聽說陳留有一猛將,我竟然又錯過了。”
“此乃何人?”許褚略微有些好奇。
“典韋,陳留人士,有萬夫不當之勇。”越說袁熙越是懊惱不已。
許褚不服氣道,“比起俺老許如何?”
聞言,袁熙被他氣樂了,“你真是個虎癡,典韋與仲康你,伯仲之間吧。”
~~~
袁熙確實很不爽。這是他第二次尋找典韋了,然而仍舊擦肩而過了。
猛將兄典韋,袁熙找了很多年了,就是不得而見,真是天意難違。
典韋命中注定,追隨曹操左右,這是天命緣分,非人力所能更改。
袁熙心心念念的典韋,卻是曹操不費力氣,便得到的猛將,真是諷刺。
不過,袁熙也看開了,麾下有了猛將許褚、趙雲,他也心滿意足了。
人不能十全十美,什麽都讓你占全了,完美了,那可是要遭天譴的。
。。。。。
就當朱俊父子,在穎川一帶修整士卒時,曹操帶著大軍也迴到了陳留。
袁熙作為袁紹的使者,自然是出麵勞軍了,何況曹操也是他的長輩。
“曹世叔擊退孫堅,真乃當世英雄也。”袁熙起身敬酒,不吝讚美。
“哎,顯奕言過了。”曹操迴禮一杯,又輕歎一聲,“那孫堅可不好對付。”
“哦?願聞其詳。”袁熙故作不知。
“若非孫堅後方有變,這次輸的人恐怕就是我了。”曹操一點也不避諱。
聞言,袁熙麵色不變,“還有這事?”
這時,曹昂接過話茬,“顯奕,我們交鋒不下十幾次,孫堅軍戰力強悍,怪不得能擊敗董卓,而且我還被。”
說到這裏,曹昂麵色微紅,有些難以啟齒起來,袁熙頓時來了興趣。
他揶揄黠促問道,“怎麽了子修,你該不會是,被孫策給擊敗了吧?”
“休要胡說。”曹昂頓時急了,他起身辯解道,“我,我那隻是佯敗,佯敗。”
袁熙還想打趣什麽,曹操麵色一肅,“子修,敗了就是敗了,這沒什麽羞恥的,以後努力找迴場子來。”
曹昂本來還想辯解幾句,但看曹操那難看的臉色,他識趣地閉嘴了。
~~~
這一次相見,袁熙發現曹操,比以前更有壓迫感了,這讓他心下凜然。
對於袁熙這個後輩,曹操也欣賞不已,又看到自己兒子,他又是感慨頗多,在這一點上,他輸給了袁紹。
孫堅先後擊敗了,梟雄董卓和曹操,更是威震天下,這也讓孫家的招牌,開始出現在世人眼中,為以後奠定了基礎。
朱俊占領了洛陽,本來董卓不以為意,但朱俊親近袁紹,這是他不能忍的,所以,東征洛陽勢在必行。
。。。。。
隨著李榷的戰敗,長安局勢又詭異了起來,但董卓也沒責罰李榷。
畢竟,他要的就是打擊,李榷在軍中的威望,此事董卓見好就收了。
勸降馬騰和韓遂,削弱李榷和郭汜,迫使劉焉放棄稱帝,不到三個月時間,董卓便安定了西北局勢。
同樣,也給女婿牛輔,穩定有序地鋪路,可惜董卓年紀六十多了。
不然,袁紹等關東諸侯,還真有可能被他,給分化離間,一一收拾了。
曆史從是充滿了遺憾,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也都是很殘酷的。
~~~
董卓沒有合適的繼承人,這是他心中最大的不甘,霸主袁紹再不濟,他還有袁熙這等,新生代麒麟子,而他膝下無長子,也隻能傳位給牛輔。
至於呂布、李榷之流,壓根就不在董卓眼中,一個弑父之輩,一個天生反骨,還政獻帝也不能給他們。
是的,曾經一度,董卓還真想,還政於獻帝劉協,但被手下阻止了。
董卓代表的不是他個人,而是整個關西集團,還政給大漢皇帝,他們關西集團將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就算獻帝妥協,先不說別人,就算王允這老狐狸,未必就念董卓恩情,保不準第一個反董,後邊也印證了這點。
你走到一定高度時,真的是身不由己,即便你想停,也不允許你停。
。。。。。
191年,陳留,曹操大營。
宴席之上,曹操見袁熙向他打眼色,他心中頓時了然,“諸位,你們先迴去整頓兵馬,我和世侄再敘敘舊。”
聞弦而知雅意,夏侯惇、曹仁、曹洪紛紛退出大帳,曹昂看了眼袁熙,向他微微示意,意思就是有事找他。
眾人出去後,曹操這才問道,“世侄現在可以說了,本初可有其他交代?”
袁熙灑然一笑,“瞞不過世叔,父親確實交代我,與世叔談一件大事。”
曹操心下一驚,不過他麵色不改,“世侄說來便可,咱們了細細商量。”
“我父親願與世叔結盟,互為屏障。”袁熙也不矯情,拱了拱手說道。
曹操握杯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這等機要之事,當與孟卓商議才是。”
袁熙搖了搖頭,他輕歎一聲,“張世叔為人,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
這等敏感話題,曹操沒有接話。畢竟他也不知道,袁熙是否會出賣他。
見此,袁熙心中了然,他也不打馬虎眼,“父親已經與張世叔同過氣了,他還做他的陳留太守,然而未來的兗州刺史,我父親更看好曹世叔。”
聽到這裏,曹操才放下戒心,他也知道張邈的能力,最多也就一郡守了。
~~~
與曹操的協議,袁熙直接繞過了,陳留太守張邈,一般情況下,這就是在作死,但張邈可是袁紹小弟。
雖然多有不忿,但張邈還是默許了,反正自己做好,陳留太守就好了,至於什麽天下爭霸,他張邈不感興趣。
而曹操對於這事,他是震驚不已的,他沒想到袁紹的影響力,竟然這麽的大,他以前還是小看袁紹了。
而這次代袁紹結盟,袁熙也體會到了,袁家權勢的快感,真心不錯。
。。。。。
曹操和袁熙達成了一致,暢談人生到深夜,至於發生了什麽,當時沒有人知道,包括曹昂、夏侯惇等人。
第二天告別曹操後,袁熙便踏上了歸程,他還要迴鄴城,向袁紹複命。
臨行前,袁熙以袁紹名義,向壽春太守陳溫下令,援助曹操兵馬器械。
這畢竟是矯詔,袁熙必須盡快趕迴去,向父親袁紹解釋個中原尾。
免得被別人抓住把柄,畢竟,他大哥袁譚已經,從荊州結盟返程了。
袁熙快到濮陽時,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壞了,我忘記一件大事。”
“公子,何事如此惱怒?”不明所以的許褚,打馬上前問道,“是那曹操?”
袁熙搖了搖頭,輕歎一聲道,“聽說陳留有一猛將,我竟然又錯過了。”
“此乃何人?”許褚略微有些好奇。
“典韋,陳留人士,有萬夫不當之勇。”越說袁熙越是懊惱不已。
許褚不服氣道,“比起俺老許如何?”
聞言,袁熙被他氣樂了,“你真是個虎癡,典韋與仲康你,伯仲之間吧。”
~~~
袁熙確實很不爽。這是他第二次尋找典韋了,然而仍舊擦肩而過了。
猛將兄典韋,袁熙找了很多年了,就是不得而見,真是天意難違。
典韋命中注定,追隨曹操左右,這是天命緣分,非人力所能更改。
袁熙心心念念的典韋,卻是曹操不費力氣,便得到的猛將,真是諷刺。
不過,袁熙也看開了,麾下有了猛將許褚、趙雲,他也心滿意足了。
人不能十全十美,什麽都讓你占全了,完美了,那可是要遭天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