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仲道與蔡琰,趙明誠與李清照,其妻非不賢也,其貌非不美也。


    然而不知克製,不務自強之道,雖有嬌妻而不能守,淪為他人妻妾。


    我不能成為,第二個衛仲道。也不能成為,第二個趙明誠,絕不能。


    袁閥中的衛仲道,就是最好的教訓,不務自強之道,身死袁熙之手。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姿色容貌這是基礎,在這之後的靈魂屬性,以及人物的故事性。


    滿足這些條件,才是真正的美人。


    就比如說袁熙,他喜歡的蔡琰,隻是貪圖容貌?不,這是基礎項。


    人物背後的故事性,才是真正的內因,沒有靈魂的肉體,那也隻不過是袁熙,宣泄欲望的軀殼而已。


    那絕色的綠珠,雖然得袁熙喜愛,那也隻不過是,魚水之歡罷了。


    提上褲子走人後,袁熙哪裏還記得她?但高月、蔡琰她們,那就不一樣了,袁熙對她們有,最基本的尊重。


    。。。。。


    君擇臣,臣亦擇主,選擇是雙向的,隻有雙向的堅定,才不會同床異夢。


    比如說荀彧和徐庶,自從進了袁營,基本上就是木頭人,隻拿俸祿不幹事,袁熙隻得其人,而不得其用。


    袁熙身後的謀士,郭嘉、司馬懿、賈詡,他們三人和袁熙就很合拍。


    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理想抱負,品行也很接近,也算是臭味相同吧。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袁熙:哼,兩個吃白食的。


    。。。。。


    袁熙弑兄逼父,霸占弟媳,強人妻女,通奸皇後,欺淩王妃,拔其發不足以數其罪名,簡直人神共憤。


    就連袁熙自己,也知道他的惡行,真的是喪心病狂,不能容於天地。


    所以,袁熙十分渴望,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來掩蓋自己曾經的罪惡。


    袁熙天生壞種,所謂的文治武功,都是為了洗白自己,僅此而已。


    因為這些罪惡,常常使宣武帝,深夜驚醒不斷,心中悸動不安。


    沒有許褚守門,袁熙難以入眠,當初射出的箭,終究又射了迴來。


    袁熙:難道我一生的功績,也洗不盡我的罪孽嗎?我真的不甘心。


    董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這些個第一代梟雄,便是袁熙洗白路上的,最佳反派推手和試刀石。


    。。。。。


    192年,豫州,許昌。


    這一天,孫堅帶領大軍,成功攻破了許昌,也俘虜了許昌太守孔伷。


    與此同時,孫堅在周瑜的勸說下,將藏在穎川的玉璽,交給了袁術。


    “文台,這傳國玉璽是個好東西。”袁術把玩著玉璽,難以克製喜悅之情。


    孫堅點了點頭,拱手說道,“確實,得這傳國玉璽,是好事也是禍事。”


    “哦?何以見得?”袁術眉頭一皺。


    孫堅沒有慌亂,他徐徐解釋道,“好事是,這玉璽代表著天命所歸。”


    “那文台說的壞事?”袁術急切問道。


    “壞事是,這傳國玉璽會招惹來,其他諸侯的憤恨攻擊。”孫堅直白說道。


    聞言,袁術略微不悅,有些疑惑,“既然是禍端,文台又何以贈送與我?”


    孫堅整理了下措辭,“一般諸侯得了玉璽,定會引起禍端,但袁家不會。”


    ~~~


    在上位者麵前,有時候真誠才是必殺技,算計隻會讓你,深陷囹圄


    像玉璽這種至寶,沒有足夠的實力,最好不要染指,那將是催命符


    再不濟,那就學習孫堅,將玉璽寄存在袁術那裏,間接替自己保管。


    。。。。。


    “哦?何以見得?”袁術更疑惑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尋常諸侯得了玉璽,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言之有理。”袁術讚同的點了點頭。


    孫堅繼續說道,“袁家四世三公,威望積累已百餘年,而今將軍兄弟,位列南北俱為諸侯,天下誰不側目?”


    孫堅說的有理有據,袁術對此不可置否,他舒了口氣,“文台說的是。”


    “此傳國玉璽,非將軍莫屬。”見袁術心動,孫堅趕緊給他,加了一把火。


    袁術點了點頭,突然問道,“文台,你有沒有想過,將這玉璽據為己有。”


    孫堅先是一愣,隨即緩緩說道,“不瞞將軍,我確實想過,然實力不濟。”


    袁術心中一沉,隨即大笑道,“文台實誠人也,汝之心意我暫且收下。”


    “那江東之事?”孫堅說出了最終目的。


    袁術看了眼玉璽,又看了看孫堅,最終輕歎一聲,“哎,文台放心,擊退袁劉聯軍後,你便領軍迴江東吧。”


    ~~~


    孫堅用一塊玉璽,換來了袁術的信任,還有之後,入主江東的機會。


    玉璽至高無上,但孫堅實力弱小,不足以守護玉璽,留在手中無卵用,還不如從袁術這裏,得一些實惠的東西。


    有袁術這尊大佛,擋在前邊吸引火力,孫堅才能在後邊,猥瑣發育。


    孫堅、曹操、劉備,他們都是一樣,都躲在了大哥後邊,以待天時。


    。。。。。


    權謀心術,隻能是手段,如果,丟失了那顆赤子之心,那將會眾叛親離。


    曹操善弄權術,劉備也弄權術,然而,人們親近劉備而遠離曹操。


    因為,劉備比起曹操,多了一樣東西,那是赤子之心,也就是真誠。


    曹操其實也真誠,但他沒堅持下去,最終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到了暮年的曹操,他已經眾叛親離,周圍的盟友們,紛紛拋棄了他。


    極致的利益,極致的權衡,代表著,極致的自私,極致的冷漠。


    。。。。。


    真誠未必能換來,別人同樣的真誠,但減少一分的傷害,那也是極好的。


    曹操和劉備之間,他們的界限,或許很模糊,但還有兩個人可以。


    那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諸葛亮用權謀,司馬懿也善權謀,然而人們更加,喜歡親近諸葛亮。


    諸葛亮的赤子之心,並沒有被權謀所汙染,他以赤誠之心,駕馭權謀心術,司馬懿卻丟失了這份本真。


    劉備的真誠換來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曹操的猜疑換來了,司馬懿的謀權篡位,非赤誠無以動天下。


    。。。。。


    事大主義,是人的天性,也是動物的本能,這無需苛責什麽。


    如果,你沒有一塊牌子,以及聲望地位,很難吸引到人才的。


    就比如說劉備,他沒成為大漢皇叔,左將軍豫州牧時,很少有人搭理他的,陳登和太史慈,便是這樣的。


    陳登婉拒了劉備,直接投靠了曹操,太史慈也是這樣,南下投靠了劉岱。


    後期,劉備強大起來了,他也不需要費力,搜羅什麽人才了,他們就自己上門了,人是服從威勢的動物。


    。。。。。


    想要別人跟你,首先,你要容得下別人,其次,敢於承擔責任,最後,不要怕背黑鍋,獅王永遠站在前邊。


    老大永遠都是,第一風險承擔者,不敢承擔風險,沒人願跟你的。


    董卓、袁紹、曹操、孫堅、劉備,這些第一代梟雄,爭鋒於亂世,哪個不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


    就算是新生代的,袁熙和孫策倆貨,那也是,刀尖上行走的常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