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鄴城,荀家。


    今天,荀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荀彧向荀諶告別,他想去兗州投靠曹操。


    “文若,你真的想清楚了?”然而,荀諶並不是很讚成,荀彧這樣的做法。


    荀彧淡淡說道,“弟已熟思良久。”


    他從去年開始,一直等待時機,然後和好友郭嘉,一起南下投奔曹操。


    “哎,你這麽一走,咱們荀家會有一番波折吧?”見勸不住荀彧,荀諶輕歎一聲,他是荀家之主,得大局考慮。


    對此,荀彧很是篤定,“兄長請放心,袁車騎不會為難,咱們荀家人的。”


    “哦?何以見得?”荀諶不禁疑惑。


    “其一,河北未定,袁車騎還需要,咱們荀家的支持,其二,袁車騎帳下,那是人才濟濟,少我一個不少。”荀彧為荀諶,分析著自己的理由。


    荀諶點了點頭,再一次挽留道,“文若,真的不再考慮,出仕袁公?”


    “君擇臣,臣亦擇主,袁紹非我明主也,我當南下兗州,以就曹操。”荀彧搖了搖頭,眼神變得無比堅定。


    荀彧算好了一切,但他遺漏了一個人,那就是,我們的二公子,袁熙。


    荀彧有經天緯地之才,袁熙可太明白,荀彧的價值了,可勝十萬雄兵,他決不能讓荀彧,南下兗州投奔曹操。


    袁熙:我真的,不想這樣。


    古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現如今,我們的二公子,袁熙帶領死士,星夜兼程,馬不停蹄,南下劫殺荀彧。


    荀彧投靠曹操,對袁家將造成,戰略性的傷害,這是袁熙不允許的。


    。。。。。


    隻講哥們兒義氣,而無國家之法度,成之也速,敗之也速,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當其功,罰當其罪,兼以仁義禦之,則天下歸服、無不勸競也,雖呂布、司馬懿,亦可得而驅馳也。


    袁家強大的背後,荀彧看出了危機,二公子袁熙,同樣也看出來了。


    這也是為何,荀彧南投曹操的,根本性原因了,鳳凰不立危牆之下。


    袁熙也洞察了,他們袁家的隱憂,所以,他才謀劃青州,作為冀州的屏障,為了袁家的未來,他要成為一方諸侯,成為國中之國,以備將來風雨。


    。。。。。


    191年,青州,平原。


    袁熙錯過了太史慈,但還不是他,感慨的時候,來不及歇息,他帶著許褚等虎衛,繼續行進了兩個時辰,終於在平原,與趙雲、高覽匯合了。


    “子龍,在平原有何見聞?”袁熙在趕往太守府的路上,有意無意地問道。


    趙雲點了點頭,如實迴答道,“迴公子,劉平原治下安泰,民心歸附。”


    “哦?何以見得?”袁熙眼神幽幽起來。


    “劉平原治下,恢複到了三十稅一,減輕了百姓負擔。”說到這裏,趙雲的情緒,明顯熱烈起來,“而且,劉平原還抑製豪強,提拔了些寒門士子。”


    袁熙輕歎一聲,“劉備,吾不如也。”


    聞言,趙雲心中一驚,自知失言了,“公子莫要灰心,以公子之潛力,假以時日,必定能超過劉平原。”


    袁熙拍了拍趙雲肩膀,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子龍放心吧,我會努力的。”


    很快,袁熙一行人,來到了太守府。


    ~~~


    以仁義待人,人以仁義待之,以詭詐待人,人以詭詐待之,這很公平。


    漢末賦稅便重,甚至達到了,十分之五六,百姓苦不堪言,劉備能把賦稅,壓低三十取一,這是很困難的。


    即便,袁家父子治下,賦稅也隻是,降到了十分取一,沒辦法,阻力太大,戰爭、世家、政治等諸多因素。


    不過,平原的新政,很難複製的,它有一個大背景,那就是,青州經曆過了,戰亂和天災,地廣而人稀,所以,劉備才有了,推行新政的可能。


    劉備離開平原後,主政其他地方,再也達不到,平原這種地步,局勢發生了變化,劉備也隻能,因時製宜。


    。。。。。


    “劉備小兒,織席販履之輩,為何天下英雄,都服他劉備,而不服我袁術呢?豈有此理?”袁術越想越氣。


    袁術:他劉備算什麽東西?


    曹操:劉備,世之英雄也。


    袁紹:劉備,有光武之風。


    孫堅:劉備,不可小覷也。


    袁熙:劉備,吾不如多矣。


    。。。。。


    非豪氣之女子,一般不喜歡劉備,但劉備招男人喜歡,誰不想有這樣的大哥,你總不想認宋江為大哥吧?總是不想去瓦崗體驗,塑料的兄弟情吧?


    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給劉備當狗,也不願給宋江之類的,做什麽塑料兄弟,起碼,劉備還把我當人。


    哪怕為劉備去死,我樂意。


    不是嗎?關羽認可劉備,張飛認可劉備,趙雲認可劉備,諸葛亮認可劉備,劉備再差勁,又能差到哪裏去?


    劉備死了二十年了,諸葛亮還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真的假仁假義,諸葛亮第一個,會棄他而去。


    像諸葛亮這種,臥龍級別的人物,如果不認可劉備,別說三顧茅廬,就算九顧茅廬,他也未必搭理劉備。


    當今之世,詭詐橫行,以卑鄙為高尚,紛紛詆毀劉備,他們怕的不是劉備,他們怕的是,劉備身後的仁義之劍,不詆毀劉備,他們的正義性何在?


    。。。。。


    “劉備不死,我袁家將永無寧日。”袁熙對於劉備的忌憚,更甚於曹操。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袁熙和曹操之間,爭奪的是沙場勝負,一城一地之得失,他和劉備爭的,可是天下之道義,以及人心歸屬。


    曹操之才,勝袁熙十倍,尚且不敢小視劉備,袁熙更沒有理由,去輕視劉備,輕視劉備就是,給自己挖墳。


    後來,袁熙擊敗了劉備,但那隻是軍事層麵,然而在政治層麵上,袁熙不得不承認,他卻是輸給了劉備。


    乃至後來,袁熙為了平定,益州的叛亂,不得不封劉備之子,劉禪為蜀王,那一刻,袁熙心中破防了。


    。。。。。


    “嗚~嗚~嗚~嗚~嗚~嗚~嗚,父親在時,河北何其強大,而到如今,曹操欺我孤兒寡母,輕我河北無人,有能諫吾過、強我袁家者,小子當以父兄待之,與其共富貴,嗚~嗚~嗚~嗚~嗚~嗚~”袁熙哽咽不能言。


    197年,袁紹兵敗身亡。


    此事傳遍河北,雖驕兵悍將,無不感動悲戚,冀州局勢,稍稍安定。


    這一年,袁熙剛滿21歲。


    強大的袁家,在袁紹身亡後,幾乎分崩離析,勢如累卵,四周強敵,無不想分而食之,袁熙開始執掌袁家。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