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武關,李榷大營。


    之前董卓命令李榷,攻略南陽的袁術,因為無法確定,孫堅的動向,所以,李榷選擇了,按兵不動。


    如今,他得到了孫堅,北上救援的消息,所以,李榷打算出兵南陽。


    “叔父,我們何時動身?”李榷的侄子,李利大踏步地,走進了大帳。


    李榷橫了他一眼,“哼,急什麽,等我的探子迴來,咱們就出兵宛城。”


    “那孫堅走了?”李利頓時了然。


    李榷臉色一變,“混小子,你這是什麽話,叔父我還怕了,他孫堅不成?”


    “額,不能,那不能。”李利自知口語,趕緊亡羊補牢,“叔父在我心中,永遠是大漢的戰神,孫堅他算什麽?”


    “哼,你小子。”李榷心情轉喜。


    ~~~


    探清孫堅動向後,李榷決定兵進宛城,順利的話,可以拿下袁術,不順的話,也能打點秋風,反正不虧。


    袁術:丫的,都看不起我是吧?真當我軟柿子,紙糊的老虎不成?


    李榷:打不過孫堅,我認了,還打不過你袁術?那我迴隴西得了。


    郭汜:李榷不在,真無趣。


    為了扶正牛輔,董卓把郭汜,打發到了隴西,讓他馴養戰馬,以備日後東征,不過,這貨快閑出病來了。


    。。。。。


    191年,豫州戰場上。穎北。


    “父親,果然不出你所料,那孫策親自斷後。”曹昂大踏地,步進入大營。


    “嗯。”曹操臉上看不出表情,“子修,那孫策如今,已經迴大營了嗎?”


    曹昂想了一下,拱手迴道,“探子來報,程普接應孫策,剛剛迴大營。”


    “好,等的就是這一刻。”曹操緩緩起身,他掃視向了,夏侯惇和曹昂,“元讓,子修聽令,隨我追擊孫策。”


    “末將領命!!!”夏侯惇應聲道。


    “啊,末將領命。”曹昂一愣,隨即說道,“父親,那孫策已經迴營了。”


    曹昂疑惑地是,為何不剛才追擊,反而孫策返迴大營了,這才要動手。


    “非汝所知也,迴巢的鳥兒,是最鬆懈的,也是最虛弱的。”曹操眼神一冷。


    “孩兒明白了。”曹昂虛心行禮道。


    “元讓,你為先鋒,突襲孫策大營,子修你為後,以防變故。”曹操進一步,給出了更為細致的,軍事安排。


    “諾!!!”“諾!!!”


    夏侯惇和曹昂,領命而去。


    ~~~


    謀士和帥才的區別是,謀士能夠給出,正確的方案和預判,但是帥才能夠,將方案和預判,給落實到地。


    三國中,統帥型君主,綜合能力對比,曹操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周瑜和司馬懿不算,他們並不是君王。


    曹操對於戰機,有一種天生的敏銳,他對於戰機的把握,有一種近乎本能的直覺,這就是軍事天賦吧。


    即便是太宗李世民,那也是曹操的小迷弟,而且青出於藍勝於藍。


    。。。。。


    191年,出了清河後,袁熙得到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青州黃巾,圍困渤海南皮。


    “子龍,我去一趟南皮。”袁熙向趙雲交代著,“你和高將軍,先行一步。”


    趙雲雖然困惑,還是領命道,“公子放心,我與高將軍,定不辱使命。”


    “嗯。”袁熙點了點頭,他又看向許褚,“仲康,你隨我一起去。”


    “諾!!!”許褚昂聲領命。


    袁熙指哪裏,他許褚打哪裏,他從來不會質疑,袁熙想要做什麽。


    於是,袁熙和趙雲,兵分兩路,一路向東,一路向南,平原再聚首。


    因為袁熙想到了,一個推動戰局的辦法,這事兒,需要他親自去辦。


    不是不放心趙雲,而是這事兒,並不太光彩,畢竟,趙雲太正派了。


    就當袁熙行動之時,公孫瓚也火速,向南皮推進著,所以,袁熙必須在,公孫瓚到達前,完成既定任務。


    有些陰暗的事,袁熙隻能帶許褚,趙雲接受不了,他隻得自己動手。


    這個世界,並不是黑白分明的,太多的灰色地帶了,袁熙也不得不,去適應這個世界,然後再慢慢改變它。


    純粹的好人,很難安定亂世的,這個時代需要,心懷光明的梟雄。


    。。。。。


    191年,冀州,中山,無極縣。


    最近因為青州旱災,冀州也多了許多,逃難來的災民,雖然袁紹讓人,接納安置了一些,但人太多了。


    其中一部分,逃難至中山,城中大戶人家,開始屯糧居奇,坐地起價。


    見聞這一幕,少女甄宓,很是觸動,於是,她找到了母親張氏。


    “母親,進來縣城中,多了許多災民。”甄宓請安後,徐徐說道。


    張夫人歎了口氣,“唉,這亂世就是如此,加以天災人禍,百姓遭殃了。”


    甄宓眨了眨眼,“那母親你,有沒有想過,拿出一部分糧食,救濟災民?”


    張夫人撫摸著,自家甄宓的玉手,柔聲說道,“唉,我的傻女兒,這是官家的事情,哪裏輪得到咱們家去做。”


    甄宓靈動的眼睛,突然一轉,她計上心頭,“母親,我聽說州牧大人,也正在安置流民,其他世家也出力了。”


    “哦?”張夫人頓了頓,“有哪些世家?”


    甄宓小心地,組織了一下措辭,“女兒聽說,有荀家,郭家,辛家等。”


    張夫人看著甄宓,不禁笑了起來,“母親明白了,看在我寶貝女兒麵子上,母親也讓人,分一些糧食出去。”


    甄宓麵色羞紅,“女兒多謝娘親。”


    ~~~


    因為,甄宓的善舉,她的名聲傳了出去,袁紹在得知後,他有了個想法,那就是,選一子嗣,與甄家聯姻。


    而且,袁紹也聽說,相士劉良曾道,此女貴不可言,那豈不是說。


    袁紹:天命,在我袁家乎?


    至於三子選誰,袁紹有些糾結,袁譚他不喜歡,袁熙倒是可以,袁尚年齡稍小,但袁紹更偏向於袁尚。


    。。。。。


    袁熙帶著許褚,以及虎衛,急行軍到了河間,他準備送公孫一份大禮。


    “公子,黃巾就在南皮城下,我們何時突進?”許褚向袁熙,請示說道。


    袁熙深深吸了口氣,暗暗下了決心,“一個時辰以後,摸黑行軍。”


    許褚一愣,隨即了然,“諾!!!”


    而此時的黃巾,正在南皮城外,安營紮寨,等待著公孫範的承諾。


    他們不是沒有懷疑,公孫範會不會搞事情。但是,他們感覺自己,人馬十餘萬,就算偷襲的話,也不怕。


    而南皮城中的公孫範,正等著大哥公孫瓚,前來救援。他打算給黃巾一個,裏應外合,前後夾擊。


    就這樣,三支兵馬,齊聚渤海郡,戰況一觸即發,公孫瓚馬上殺到,袁熙兵先一步,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191年,渤海,南皮。


    黃巾,袁家,公孫,三方勢力匯聚渤海,隻要有一根火柴,就能引爆戰局,袁熙以身為餌,點燃了火柴。


    但是個中風險,卻是相當的大,不管是黃巾軍,還是公孫大軍,都能把袁熙,給一口吃掉,所以時機選擇,不能差一分一毫,不然就身死沙場了。


    貴為袁閥的公子,袁熙也不是什麽,養尊處優之輩,他隻身涉險、引爆渤海,第二代子弟中,獨領風騷。


    袁家的榮耀,從來都不是僥幸,哪一天不是,腥風血雨、刀光劍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