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半天之前,白馬渡口。


    “到了鄴城,我袁家就可,定鼎冀州了。”


    看著滾滾的波濤,袁熙負手而立,感歎一聲。


    這時,張紘走了過來,他耐心提醒道,“公子,別高興太早了,此行恐還有,一番波折的。”


    聞言,袁熙眉頭一皺,“哦?先生何意?”


    “公子你想想,情報之中,是否少了些什麽?”張紘沒有直接告訴袁熙答案,而是有意地引導著他。


    袁熙頓時一愣,隨即接過張紘,遞過來的密報,“張頜,高覽,程渙,趙孚,等一下。”


    “張頜和高覽,屯兵於河間,暫時迴不來,而剩下的兩人。”張紘摸了摸胡須,然後繼續解釋道。


    袁熙點了點頭頓時,明白了張紘的暗示,“先生說的可是,外出募兵的,程渙和趙孚兩人?”


    “嗯,他們走的是水路,不日即將到達黎陽。”張紘指了指洛陽孟津,“大軍北上之後,當有人留守黎陽。”


    袁熙:先生有婁敬之才。


    黑衣宰相,張紘,字,子綱。


    奪嫡之謀,十出其九。


    。。。。。


    191年,河北,黎陽。


    “鞠將軍意下如何?”袁紹掃了眼鞠義。


    有了袁熙的舉薦後,鞠義趕緊表態,“主公放心,鞠義在此,定不讓趙孚、程渙,向前一步。”


    “好,有鞠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就這樣吧。”說完,袁紹便起身,大踏步地向外走去,鄰近鞠義時,他拍了拍鞠義肩膀,“好好幹,必不負你。”


    “不敢,不敢,末將本分爾。”


    鞠義誠惶誠恐,他的後背已經被浸透了。


    “嗯。”袁紹不再言語,大步走了出去。


    逢紀、許攸,緊隨其後,袁熙最後走出。


    臨前,他也深深地,看了一眼鞠義。


    ~~~


    這一刻起,袁熙和鞠義,之間的羈絆,開始了,剪不斷,理還亂。


    界橋之戰後,鞠義有些,居功自傲,惹怒了袁紹,差點被砍了,還是袁熙力排眾議,才保下了鞠義。


    鞠義:小子,我可不欠你。


    袁熙:老鬼,政治低能兒。


    。。。。。


    “凡欲取天下者,當有容天下之量,無容天下之量,何以聚天下之英豪,無天下之英豪,何以馳騁,天下之疆土,是故,欲取天下者,當有容天下之器量,無器量則賢者不附,無器量則百姓不歸,無器量則四海不臣。”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袁熙:願聚,天下英才,於我,袁家幕府,上安社稷,下撫黎民。


    。。。。。


    191年,長安,相國府。


    “文和,河東黃巾寇亂安定,我該派誰前去征討。”收到河東戰報後,董卓很是生氣,他蹙眉問道。


    賈詡施禮說道,“非牛輔將軍不可。”


    “嗯,且說說看。”董卓擺了擺手問道。


    “李榷和郭汜,之所以敢鬧事,無非是衛將軍,於軍中威望不夠,主公不如趁此機會,讓牛輔將軍樹立威信。”賈詡起身指了指,郿塢的牛輔大營。


    董卓厲聲問道,“那李榷和郭汜呢?”


    “郭汜此人,無才無德無量,難成大事,李榷這人倒是,有幾分手段,可令其前往武關,防備南陽的袁術。”接著,賈詡又指了指南邊武關,依舊從容不迫。


    “哈哈哈,好,甚好,那就依先生之言。”


    董卓聞言大喜,眼前一亮,猛拍大腿。


    ~~~


    曆朝曆代,繼承人,權力交接之際,是最危險的,也是最詭異的。


    新的繼承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功勞與威望的話,很容易被幹掉。


    比如說,楊廣和楊勇,李世民和李建成,再就是,袁熙和袁譚。


    更別說,西涼軍中,反骨仔眾多,權力交接問題,更是困難重重。


    。。。。。


    191年,冀州,朝歌。


    很快,袁紹軍推進到了,鄴城以南的朝歌,並下達了,安營紮寨的軍令。


    “先生,父親怎麽停止行軍了。”


    袁熙抱著疑惑,找到了老師張紘。


    “等人。”張紘壓低聲音解釋道。


    袁熙眉頭一皺,“哎?等什麽人?”


    “韓馥的使者。”


    “嗯?韓馥使者?”


    “沒錯,你父親他,北上鄴城,被請進去,和攻進去,那可是天壤之別。”


    張紘看了眼,袁紹大帳,感歎一聲。


    “原來如此,還有這等考量?”袁熙不得不,給自己老爹,豎一個大拇指。


    ~~~


    這就是,師出有名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哪怕是編造的,程序正義。


    。。。。。


    順有順之道,逆有逆之道,梟雄之道,介於兩者之間,向死而生。


    無正義性,而有正當性。


    活著,勝利,審判正義。


    梟雄之光,寒冷而璀璨。


    。。。。。


    正如,張紘推測那樣,一個時辰後。


    韓馥之子,韓立為使者,攜帶官印,以及韓馥書信,來到了袁紹大營。


    而袁紹也已經,升帳等候他的到來,不過這件事,袁熙還真不知道。


    臨到會議之時,袁熙才被叫了過去。還真是事以密成,言以泄敗,父親真是牛,袁熙暗歎不已。


    “車騎將軍,韓立奉家父之命,邀請將軍入主冀州。”說罷,韓立將印信交給了逢紀,然後等待袁紹迴複。


    “我與爾父,同朝為官十數年,相交甚厚,本不當如此。”袁紹笑著說道,然後話鋒一轉,“然公孫瓚,包藏禍心,侵擾冀州,我不得不北上相助。”


    聞言,韓立猶豫了一下,他不敢說對,也不敢說不對,隻是尷尬迴道,“車騎將軍,大義。”


    ~~~


    為了避免,雙方尷尬,韓馥讓其子韓立,帶著誠意,先入袁營。


    畢竟,形勢比人強,韓馥也不得不,配合著袁紹,演完這出戲。


    韓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無可奈何,這袁家人,真不是東西。


    。。。。。


    “韓冀州還有何交代?”袁紹繼續問道。


    見袁紹發問,韓立不敢怠慢,他正色迴道,“家父已經,空出州牧府,暫住趙忠故宅,就等將軍北上。”


    袁紹做作說道,“哎?韓冀州有心了。”


    “此間已了,若無他事,韓立先行告退。”


    說罷,韓立向袁紹施了一禮,緊張說道。


    袁紹不以為意,他擺了擺手,又示意袁熙,“顯奕,你替我送送韓公子,別失了我們袁家體麵。”


    。。。。。


    191年,冀州,朝歌。


    “諾。”袁熙表示明白。“韓公子請。”


    接著,他帶著韓立,走出了中軍大帳。


    一邊閑談著,他們很快到了營門,韓立笑著迴道,“二公子,莫要再送了,到了鄴城,咱們再聚吧。”


    “好,韓公子保重。”袁熙亦是迴禮。


    說罷,韓立便上馬,往鄴城方向而去。


    袁熙負手而立,看著遠去的韓立,不禁露出了,些許玩味的笑容,“那就讓我們,鄴城再見吧。”


    ~~~


    韓家父子,結局注定了,無非三種,被軟禁,被鳩殺,出走冀州。


    本來袁紹還顧及臉麵,不想做的太絕,但是沒想到,袁熙不小心,逼死了韓立,最後,局麵失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