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長安方麵,皇甫嵩入朝了。


    董卓成功解除了,西邊的潛在威脅。他本來想趁機,解決了皇甫嵩。不過,皇甫酈出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他們也算有點交情。再說,皇甫嵩已經年紀大了,也翻不起什麽大浪了,而且還是老上司。


    於是綜合考量下,董卓任命皇甫嵩為議朗。


    。。。。。


    盟軍這邊,袁紹收到了,田豐的書信。


    “顯奕,這是元皓的親筆書信,你看看吧。”


    袁紹語氣中帶著慍怒,將書信扔給了袁熙。


    “什,什麽?糧草出問題了?”


    袁熙接過書信,有些驚訝說道。


    “是啊,看來我們盟軍,要完了。”


    袁紹無力地,靠在案幾上,感慨道。


    “父親,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


    袁熙看了眼袁紹後,他十分謹慎地問道。


    “哼,還能怎樣,盡量維持局麵,然後先迴濮陽。”袁紹冷哼說道。他知道如今盟軍,大勢已去難以再濟。


    接著,袁紹軍秘密地,提前行動起來。


    皇甫嵩,字,義真。將門之後,大漢柱石,國之虎臣,忠義千秋。


    皇甫嵩,漢末三傑之一,平邊章,定三輔,討黃巾,威名赫赫。


    皇甫嵩,忠於大漢,而其從子,皇甫酈,入幕袁家,為晉元勳。


    “小子自幼,頑劣不馴,貪杯好色,驕奢淫逸,時值,天下大亂,情非得已,寡人,躬身入局,南征北討,削平海內,以致太平,二十又七矣,不勝唏噓,若非時局,寡人不過一,京城紈絝耳。”袁熙巡視著,虎牢關隘。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漢獻帝,劉協,禪位前夕。


    。。。。。


    番外,189年,袁紹獻計,召董卓入京。


    “本初,你是不是,馬上就要離開洛陽了?”


    曹操漫不經心的問道,他已經猜出了個大概。


    “沒錯,明天就走,看來以後,不能再和孟德,一起來此相會了。”袁紹看著曹操,多少有些不舍。


    “無妨,天下之大,何處不能相聚。隻是可惜了,這醉仙樓的酒了,不知道,下次相聚,還能否喝到啊。”曹操倒是豁達,抿了一口酒,毫不感傷。


    “本初,我還是不明白,你為何要,建議大將軍,召董卓入京啊?”說到這,曹操觀察了下,袁紹的臉色。


    “孟德,你繼續說。”


    袁紹表情很是平靜,不過,並沒有做出迴答。


    “宦官之患,明明隻需要一隊士卒,即可擒殺於東門外,何必如此大動幹戈?本初你別告訴我,你真的看不出,董卓是什麽人?”曹操說出了,藏在心中的激憤。


    “孟德,如果我不這麽建議的話,如何能夠穩住何進的心?更何況你應該也知道,何進是什麽人。董卓和他之間,正好能夠相互製衡。到時候我們才能,穩得住局麵,隨後再慢慢的,消滅這兩方勢力,方能光複漢室。”


    袁紹沉吟了一下,半真半假說道。


    “可這樣,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這虎狼相爭,萬一出現個什麽意外,恐怕京城便會,被另一方霸占,到時候萬事休矣。”聞言,曹操略有些遲疑,但語氣篤定道。


    不過陰暗地想,這正是袁紹,所希望的事吧。


    “無妨,此事,自有朝中大臣,從中周旋,定能穩住局麵。更何況,還有西園八校尉,更有皇甫將軍坐鎮,不是嗎?”袁紹不慌不忙地,向曹操解釋著。


    聽到這話,曹操方才釋然,他從軍事上考慮的多,“也是,有皇甫將軍在,應該能穩得住局麵。”


    同時,袁紹也準備,去陳留一帶,招募將士,好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因為,袁紹低估了董卓的實力,還有他的野心。


    。。。。。


    190年,長安,丞相府。


    “哈哈哈,文優,你看這個。”


    董卓抑製不住,內心的狂喜。


    “冀州糧草告罄?”李儒顫聲道。


    “太好了,袁本初這家夥,這一年,都沒給老夫,消停過,太好了。”董卓已經有些,手舞足蹈了。


    “主公,盟軍敗退,已成定局,但是,這朝中尚不安定,主公是否應當。”李儒他還想,再勸一下董卓。


    “嗯?我看誰敢?”董卓立馬炸毛了。


    “主公,那王允我怕他會。”


    李儒想讓董卓,多少提防一些。


    “額,那個,文優,我有些醉了,你先去忙吧。”


    說道王允的事情時,董卓開始裝起了糊塗。


    “主公,這,這,文優告退。”


    李儒輕歎一聲,也不再好堅持。


    不一會兒,一中年文士,進入了相府。


    “文和,請我女婿牛輔,速來相府。”


    待那人走進來後,董卓向他吩咐道。


    “諾,屬下這就,去請中郎將,告退。”


    一中年文士朗聲應道,他就是毒士賈詡。


    李儒這人太妖孽,局勢穩定下來後,董卓開始忌憚起來,所以,他準備安排後手,以應對將來不測。


    患難,易,共富貴,難。


    。。。。。


    “官渡之戰,是我,第一次,敢直麵曹操,每想其從前,常使我,如芒在背,而這一戰,我等了二十幾年。”袁熙遙望著,對麵曹操大營,陷入了無限思緒。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199年,袁曹,決戰官渡。


    袁熙,出生於,176年,6月10日,到此時,整整,二十三年。


    。。。。。


    番外。


    “田豐,無垢,你們,這是做甚?”袁熙怒不可遏地,看著,前來勸諫的田豐和高月,心情很是不爽。


    “豐,任為大臣,君王有過,不可不諫。”


    聞言,田豐沒有躲避,他剛直地勸誡道。


    “無垢,身為王後,夫君有過,不敢不言。”


    高月亦是冒險進言,她和田豐意見達成了一致。


    “荒謬,荒謬,寡人做錯什麽了?我不就是,殺了一馬夫嗎?”袁熙震怒異常,他感覺他們小題大做。


    “大王因一馬而殺人,非明主所為也。”


    見袁熙沒有反省的意思,田豐據理力爭道。


    “大王因一馬,連坐數百人,非仁君也。”


    高月亦是施禮勸言道,這讓袁熙很是頭疼。


    “哼,氣煞我也,司徒,放人。”


    袁熙向高柔吩咐道,隨即,他拂袖而去。


    袁熙,初登,晉王位。


    進諫,難,受諫,更難。


    。。。。。


    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帝國軍隊的戰力,實在不是很樂觀。於是,在宦官的建議下,靈帝開始,重新啟用世家,讓他們組織私兵,為國家分擔一下壓力。


    同時,靈帝也想借這個機會,削弱世家實力。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貌似,他最討厭的袁家,反而,更加壯大了。


    當然,一些中小世家,確實在,黃巾之亂中,被削弱了,甚至滅亡了。


    但是,袁家不在此列,靈帝對袁家,更加忌憚了,不過,還是進行了安撫。


    那就是,升任袁紹,為中軍校尉。還有就是,靈帝想在,萬年公主和袁熙身上,做一些文章,比如聯姻。


    不過後來,因為刺殺事件,被雪藏了。


    至於是否為,袁家暗殺靈帝,還是另有他人,靈帝和袁家,關係破裂了。


    至於,朝堂大臣們,看靈帝和袁家鬥法,都選擇了,作壁上觀,裝沒看見。


    這也是靈帝,任用宦官的原因,大臣們基本上,選擇了站隊袁家,無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