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諸侯討董。


    郭汜第一個反對道,“不可啊,軍師當三思啊。”


    李榷亦是不讚成,“軍師,未戰先退,這算什麽。”


    李儒組織了下措辭,“兩位將軍,不可意氣用事,退守長安實乃全策,盟軍各懷鬼胎,不肯齊心,此乃退守長安,最佳時機,而且我軍還有,函穀關可以依恃。”


    見李榷和郭汜反對,董卓立馬瞪了他們一眼,“休要聒噪,聽軍師說完,文優你且,繼續說下去。”


    李榷和郭汜,這才不情願地,坐了迴去。


    “一旦盟軍占據洛陽,那麽定生齷齪,不再同我等拚死消耗,如此我軍當可不戰而勝,乃上上之選。”


    為了平息眾人的怒火,李儒繼續分析著利害。


    董卓點了點頭,“嗯,文優之策,甚合我意。”


    有李儒在,真是盟軍的不幸,也是董卓的大幸,袁紹估計是,寢食難安了,這是一顆,什麽樣的大腦。


    後來,袁紹派敢死之士,前去刺殺李儒。


    不過,被呂布這貨發現了,沒有取得成功。


    。。。。。


    這時,李肅有些擔憂,出言道,“如果冒然遷都的話,那幫大臣,恐怕會反對,而且非一日之功。”


    董卓冷哼一聲,“他們想試一下,老夫寶刀嗎。”


    李儒急忙接過話茬。“我等可說,高祖建都關中,共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陽,到今也是十一世,按照《石包幾》的說法,如今應該遷都長安,以順天意民心。”


    董卓壓了下怒火,“嗯,不錯,吾還當如何安排?”


    為了萬無一失,李儒又想了下,繼續言道,“主公,我等當再散布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隻有遷都長安,才能無虞。”


    董卓拍板道,“嗯,如此甚好,就按此議吧。”


    董卓終究是,選擇了相對穩妥的,第二種方案,而這也將是,董卓命運的轉折,取勝不易,守勝更難。


    同時,董卓也在為遷都,製造輿論基礎,最大爭取支持,減少政治阻力,畢竟這可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


    呂布一出,天下誰與爭鋒?虎牢之戰,是呂布的巔峰之戰,這一戰也讓呂布,成為了三國,戰力的天花板,而後期的烏巢之戰,則是,呂布最終的封神之戰。


    也是他的謝幕之戰,天地風雲為之變色,呂布重創顏良,擊傷文醜,最後以殘破之軀,同趙雲決戰。


    趙雲惜敗於呂布,迫不得已,宣武帝命令,萬箭齊發,至此,呂布結束了他,壯闊波瀾的一生。


    安排呂布悲壯地死去,是宣武帝對溫侯呂布,最大的尊重和同情。但是,呂布必須死,因為宣武帝袁熙,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不然,天下人人皆可弑父。


    。。。。。


    接下來,就要具體部署了,李儒徐徐解釋道,“不過,我等還是要戰一戰的,一來是要挫一挫盟軍銳氣,教他們不敢逼的太緊,而來為遷都爭取時間。”


    董卓點了點頭,“嗯,甚好,文優還有何部署?”


    李儒拱了拱手,“迴主公,文優有三策應對。”


    董卓不由一笑,“是哪三策,文優速速說來。”


    “其一,主公當遣呂將軍,出虎牢奔襲,盟軍大營,擾亂其攻城準備,待遷都完畢後,再撤迴關內。”


    李儒向董卓施了一禮,又指了指呂布,說道。


    董卓不可置否,“嗯,甚好,文優第二策為何?”


    李儒又指向徐榮,他知道徐榮的本事,乃大將之才,“其二,主公當命徐榮將軍,在洛陽以西,洛水一帶設伏,策應呂將軍,並且伏擊,可能出現的盟軍。”


    董卓應了下來,“嗯,文優,這第三策是何?”


    李儒深深舒了口氣,他指了指南邊,“其三,主公當著胡軫將軍,進據滎陽,以防袁術等人扣關。”


    董卓撫掌大笑,“哈哈哈,有文優,吾無憂矣。”


    李儒這人,胸有奇策,腹有良謀,神鬼難測,可抵雄兵百萬,被袁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之入骨,不過,宣武帝袁熙這貨,倒是挺欣賞李儒的。


    。。。。。


    十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王匡引兵先到,因為上次出兵,他被李儒算計,吃了大虧,也成了笑柄。


    為了一雪前恥,他要求第一個出擊,麵對小弟的懇求,袁紹無奈,隻得應允,於是就有了這出。


    而西涼軍,呂布威風凜凜的,已經帶著手下鐵騎三千,飛奔來迎。麵對無雙的呂布,王匡他心裏沒底,但也不能退。隨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


    戲劇性的一幕,呂布已經帶領鐵騎,衝殺過來,被呂布一陣踐踏後,王匡再次潰不成軍,連輸兩把。


    有王匡這樣的隊友,曹操的策略再完美,那也是白送,王匡這操作,簡直就是給呂布,送經免費經驗。


    作為盟軍,大哥的袁紹,識人不明,用人不當,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謂,慈不帶兵,義不掌財。


    擊破王匡後,呂布並沒有停留,而是朝著盟軍大營,人銜枚馬裹蹄,急馳而去,隨著呂布的突然而至。


    盟軍大營出現了混亂,倉皇應對,鹿角防禦工事,都已經來不及了,看到不遠處的西涼軍,以及赤兔馬上的呂布,袁紹心中波濤洶湧,手指也不禁發顫。


    。。。。。


    隻見,呂布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


    同時,呂布弓箭隨身,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天下無雙。


    呂布騎在馬上,方天畫戟一揮,“眾將士,聽我號令,擊破盟軍,活捉袁紹者,賞千金,封列侯。”


    人的名樹的影,在呂布被擊敗前,麵對呂布,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淡定,呂布支配了,盟軍的恐怖。


    不過,有呂布這樣的對手,宣武帝袁熙,覺得人生才浪漫,才不會無趣,輝煌的人生,需要強大的敵人。


    麵對著,黑壓壓的騎兵,顏良和文醜立刻,擋在了袁紹身前,袁紹原本以為,呂布會衝擊中軍的。


    但是沒想到。呂布帶領騎兵,首先衝入了盟軍側翼,也就是豫州刺史,孔伷的方陣,結果可想而知。


    西涼軍很快,就撕開了一道口子,雖然孔伷將士,阻擊勇猛,但是仍舊被西涼軍,給衝散了陣型。


    。。。。。


    而在袁紹身邊的,二公子袁熙,看到西涼軍的戰力,也是不禁暗暗咋舌,“這丫的呂布,真是兇猛呢。”


    一般中軍的防禦,是最為嚴密的,畢竟是主帥所在,因此,呂布避實就虛,優先攻擊了,盟軍的側翼。


    大騎兵作戰,呂布對於戰機的判斷,可以說是很敏銳的,就像一頭孤狼一樣,快、準、狠,不可小覷之。


    被西涼軍擊潰後,孔伷為了躲避呂布追擊,帶著僅有的親衛,逃到了陳留太守,張邈的大營之中。


    不過因為孔伷的阻攔,間接地給其他諸侯,提供了應戰準備的時間,反正孔伷這一部,算是夭折在這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0曆史的天空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0曆史的天空0並收藏三國袁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