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諸侯討董。
袁術有些不信,“大侄子,你何出此言?”
“二叔你想啊,咱們這些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能和西涼軍,常年征戰的,虎狼之師,相抗衡嗎?”對於袁術的質問,袁熙沒有慌,他徐徐分析著。
袁術眉頭一皺,“那這和我有什麽關係。”
見袁術不以為然,袁熙白了他一眼,循循善誘說道,“如果此次討伐董卓失敗,眾人定會責怪,我父親領導不力,如果換做二叔你,這罪名你來背嗎?”
“大侄子啊,咱們盟軍實力再有不濟,也有幾十萬軍隊嗎,會失敗?不太可能吧,你休要誆騙我。”
袁術心中已經信了一半,不過仍舊嘴硬道。
“咳咳。”袁熙輕咳一聲,繼續忽悠著袁術,當然他的話也是事實,“所謂人心不齊,一盤散沙而已,試問二叔,讓你帶著本部兵馬,去前線拚命,你願意嗎。”
袁術這才些許,認可袁熙的話,“好像有些道理,本初生了,一個好兒子啊,可惜了,你不是我兒。”
此後,漢末流傳著一句話,生子當如袁顯奕,至於我兒犬豚也,這讓宣武帝袁熙,一直耿耿於懷。這是世人對,宣武帝的誇讚呢,還是要占袁熙的便宜?
嗬嗬,誰有知道呢?反正袁熙出名了。
。。。。。
“二叔,侄兒這裏,倒是有一策,可以保二叔此次,無論戰況如何,都無損傷,還能從中受益。”
袁熙靠近袁術耳旁,小聲地給他爆料著。
袁術不由一喜,“哦?大侄子,你且說來聽聽。”
見袁術上鉤了,袁熙更是心喜,他繼續為其分析利害,“二叔,可以於後方,總督糧草,這樣勝了,你也有功,敗了,你也沒有任何損失,二叔意下如何?”
其實麵對董卓,袁術還真是心裏嘀咕,剛才袁熙那麽一分析,他也覺得多少有些,難以打敗董卓。
董卓何許人也?雍涼邊關之地,十幾年間,生生打出來的,西北梟雄,手下皆是虎狼之將,如果,派自己去的話,說實話,自己還真的不夠人家吃的。
比方說後來,安史之亂的安祿山,絕對比不上董卓,董卓討伐外族,敗少勝多,而安祿山帶著裝備優良,國力強盛的大唐軍隊,卻是勝少敗多,高下立判。
袁術仔細想了一會兒,他看了看台上,還在慷慨陳詞的大哥袁紹,那莊嚴威武的模樣,越看越不順眼。
最終,他覺得還是敗了的好。隻是自己這個便宜侄兒,到底是袁紹兒子,真的能為自己著想嗎?
於是,袁術有些糾結了,他怕袁紹不會同意此事,“大侄子,此法好是好,可是你也知道,我和你父親,向來不和,他如何會給我,總督糧草的機會。”
袁熙笑容可掬,“侄兒,可以代勞勸說父親。”
袁術和袁紹之間,是宗家和分家根本性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當然,現在也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
雖然袁熙想要調和,但是意義不大,不過袁熙的這次舉動,為多年後,袁術北上投靠袁熙,埋下了伏筆。
當然,雖然宗家和分家有矛盾,但是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總督糧草的肥差,袁紹還是不會吝嗇的。
。。。。。
然後,袁熙趁著空擋,向袁紹說了剛才之事,起初袁紹斷然拒絕,經過袁熙一番分析後,袁紹變了口風。
當時他們的談話,已經沒有人知道了,不過肯定的是,袁術肯定成為了,他們袁家父子的背鍋俠了。
袁熙出來後,又將此事告訴了袁術,他很是感激袁熙這小子,還提前保證著,等以後一定提攜與他。
袁紹多疑,其實袁術更是多疑,見侄兒三番兩次的給自己想辦法,他又不禁懷疑,袁術又問道,“我說大侄子,你幹嘛對我這麽好?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袁熙佯裝傷感說道,“二叔,你可是我的親二叔,假如這天下真的亂了,顯奕還是希望,你和我父親和好如初,共謀袁家大業,二叔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人都是感性的,袁術雖然不滿袁紹,但是聽了侄兒一席話,不由輕歎道,“真沒想到,短短幾月沒見,你變化如此之大,隻是可惜你不是吾兒,耀兒差遠了。”
袁熙忍著心中的不適,看著袁術,故作深情說道,“可在顯奕心裏,二叔就是和我父親一樣的存在,將來無論怎麽樣,二叔,你永遠都是顯奕的二叔。”
還好,這是兩人私下裏嘀咕,不然,袁熙覺得自己都快要吐了,饒是如此,他也覺得麵頰一陣發燙。
不過,管不了那麽多了,先忍住再說。
袁術拍了拍袁熙的後背,慨然說道,“大侄子,你不錯,不錯,這次的事若成了,二叔承你的情!”
以袁術的性格,肯定不會讓自己辦啥事,這點袁熙還是非常了解的,他說著場麵話,“二叔,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你是我的二叔,打斷骨頭連著筋,日後無論和父親如何,隻要有事需要吩咐我,顯奕一定照辦。”
許多年後,袁術兵敗,還真投靠了袁熙,而且還把自己看中的女人,也送給了袁熙,當然這是後話。
。。。。。
很快,盟軍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始了。大帳內,經過一段時間的喧囂,慢慢各司其位,都重新坐了下來。
桌案上都放著酒水,可惜這些東西都是給,各路將軍諸侯吃的,袁熙也想吃一點,不過還是忍住了。
袁熙站在袁紹不遠處,看著帳下的各路諸侯,隻聽袁紹不時的,招唿眾人飲酒。他的目光則不時的在,一個個諸侯身上掃過,最後,果然在略顯末端的位置。
袁熙看見了一個白袍將軍,他身後站著三人。
看其模樣不是劉關張,還能是誰?自己這記憶,袁熙搖搖頭,是沒啥好懷疑的了,雖然有些小小的差錯,但是總體都是真實的,劉備,漢昭烈皇帝,絕世梟雄。
曹操首先出列,作為袁紹頭號小弟,他替袁紹發言,“今天,既然盟主已立,我等自然當,聽從盟主號令,一齊共赴國難,諸位切不可,以強弱計較。”
劉岱立刻站隊表態,“孟德所言極是。”
孔伷也緊隨其後,“是也,我等附議。”
“我袁本初,雖然不才,但蒙何為看得起我,推選為盟主,然國有常刑,軍有紀律,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大家都應遵守,勿要違反。”眾人表態完,袁紹壓了壓手,這才正是發言,語氣也漸漸變得冷然起來。
王匡趕緊助攻,“盟主放心,我等自是遵從。”
袁紹點了點頭,他又看向了袁術,“公路,我差你總督糧草,管理後方,協調諸營,不得有誤。”
袁術壓抑著心中喜悅,“諾,袁術領命。”
雖然,曹操不怎麽看得上袁紹,但是大局已定,也隻能盡力輔助袁紹,畢竟討伐董卓,才是第一大事。
而袁術的事,也就成了次要矛盾,曹操也沒必要在這,討董關鍵時刻,開罪袁家兄弟,而因小失大。
袁術有些不信,“大侄子,你何出此言?”
“二叔你想啊,咱們這些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能和西涼軍,常年征戰的,虎狼之師,相抗衡嗎?”對於袁術的質問,袁熙沒有慌,他徐徐分析著。
袁術眉頭一皺,“那這和我有什麽關係。”
見袁術不以為然,袁熙白了他一眼,循循善誘說道,“如果此次討伐董卓失敗,眾人定會責怪,我父親領導不力,如果換做二叔你,這罪名你來背嗎?”
“大侄子啊,咱們盟軍實力再有不濟,也有幾十萬軍隊嗎,會失敗?不太可能吧,你休要誆騙我。”
袁術心中已經信了一半,不過仍舊嘴硬道。
“咳咳。”袁熙輕咳一聲,繼續忽悠著袁術,當然他的話也是事實,“所謂人心不齊,一盤散沙而已,試問二叔,讓你帶著本部兵馬,去前線拚命,你願意嗎。”
袁術這才些許,認可袁熙的話,“好像有些道理,本初生了,一個好兒子啊,可惜了,你不是我兒。”
此後,漢末流傳著一句話,生子當如袁顯奕,至於我兒犬豚也,這讓宣武帝袁熙,一直耿耿於懷。這是世人對,宣武帝的誇讚呢,還是要占袁熙的便宜?
嗬嗬,誰有知道呢?反正袁熙出名了。
。。。。。
“二叔,侄兒這裏,倒是有一策,可以保二叔此次,無論戰況如何,都無損傷,還能從中受益。”
袁熙靠近袁術耳旁,小聲地給他爆料著。
袁術不由一喜,“哦?大侄子,你且說來聽聽。”
見袁術上鉤了,袁熙更是心喜,他繼續為其分析利害,“二叔,可以於後方,總督糧草,這樣勝了,你也有功,敗了,你也沒有任何損失,二叔意下如何?”
其實麵對董卓,袁術還真是心裏嘀咕,剛才袁熙那麽一分析,他也覺得多少有些,難以打敗董卓。
董卓何許人也?雍涼邊關之地,十幾年間,生生打出來的,西北梟雄,手下皆是虎狼之將,如果,派自己去的話,說實話,自己還真的不夠人家吃的。
比方說後來,安史之亂的安祿山,絕對比不上董卓,董卓討伐外族,敗少勝多,而安祿山帶著裝備優良,國力強盛的大唐軍隊,卻是勝少敗多,高下立判。
袁術仔細想了一會兒,他看了看台上,還在慷慨陳詞的大哥袁紹,那莊嚴威武的模樣,越看越不順眼。
最終,他覺得還是敗了的好。隻是自己這個便宜侄兒,到底是袁紹兒子,真的能為自己著想嗎?
於是,袁術有些糾結了,他怕袁紹不會同意此事,“大侄子,此法好是好,可是你也知道,我和你父親,向來不和,他如何會給我,總督糧草的機會。”
袁熙笑容可掬,“侄兒,可以代勞勸說父親。”
袁術和袁紹之間,是宗家和分家根本性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當然,現在也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
雖然袁熙想要調和,但是意義不大,不過袁熙的這次舉動,為多年後,袁術北上投靠袁熙,埋下了伏筆。
當然,雖然宗家和分家有矛盾,但是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總督糧草的肥差,袁紹還是不會吝嗇的。
。。。。。
然後,袁熙趁著空擋,向袁紹說了剛才之事,起初袁紹斷然拒絕,經過袁熙一番分析後,袁紹變了口風。
當時他們的談話,已經沒有人知道了,不過肯定的是,袁術肯定成為了,他們袁家父子的背鍋俠了。
袁熙出來後,又將此事告訴了袁術,他很是感激袁熙這小子,還提前保證著,等以後一定提攜與他。
袁紹多疑,其實袁術更是多疑,見侄兒三番兩次的給自己想辦法,他又不禁懷疑,袁術又問道,“我說大侄子,你幹嘛對我這麽好?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袁熙佯裝傷感說道,“二叔,你可是我的親二叔,假如這天下真的亂了,顯奕還是希望,你和我父親和好如初,共謀袁家大業,二叔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人都是感性的,袁術雖然不滿袁紹,但是聽了侄兒一席話,不由輕歎道,“真沒想到,短短幾月沒見,你變化如此之大,隻是可惜你不是吾兒,耀兒差遠了。”
袁熙忍著心中的不適,看著袁術,故作深情說道,“可在顯奕心裏,二叔就是和我父親一樣的存在,將來無論怎麽樣,二叔,你永遠都是顯奕的二叔。”
還好,這是兩人私下裏嘀咕,不然,袁熙覺得自己都快要吐了,饒是如此,他也覺得麵頰一陣發燙。
不過,管不了那麽多了,先忍住再說。
袁術拍了拍袁熙的後背,慨然說道,“大侄子,你不錯,不錯,這次的事若成了,二叔承你的情!”
以袁術的性格,肯定不會讓自己辦啥事,這點袁熙還是非常了解的,他說著場麵話,“二叔,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你是我的二叔,打斷骨頭連著筋,日後無論和父親如何,隻要有事需要吩咐我,顯奕一定照辦。”
許多年後,袁術兵敗,還真投靠了袁熙,而且還把自己看中的女人,也送給了袁熙,當然這是後話。
。。。。。
很快,盟軍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始了。大帳內,經過一段時間的喧囂,慢慢各司其位,都重新坐了下來。
桌案上都放著酒水,可惜這些東西都是給,各路將軍諸侯吃的,袁熙也想吃一點,不過還是忍住了。
袁熙站在袁紹不遠處,看著帳下的各路諸侯,隻聽袁紹不時的,招唿眾人飲酒。他的目光則不時的在,一個個諸侯身上掃過,最後,果然在略顯末端的位置。
袁熙看見了一個白袍將軍,他身後站著三人。
看其模樣不是劉關張,還能是誰?自己這記憶,袁熙搖搖頭,是沒啥好懷疑的了,雖然有些小小的差錯,但是總體都是真實的,劉備,漢昭烈皇帝,絕世梟雄。
曹操首先出列,作為袁紹頭號小弟,他替袁紹發言,“今天,既然盟主已立,我等自然當,聽從盟主號令,一齊共赴國難,諸位切不可,以強弱計較。”
劉岱立刻站隊表態,“孟德所言極是。”
孔伷也緊隨其後,“是也,我等附議。”
“我袁本初,雖然不才,但蒙何為看得起我,推選為盟主,然國有常刑,軍有紀律,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大家都應遵守,勿要違反。”眾人表態完,袁紹壓了壓手,這才正是發言,語氣也漸漸變得冷然起來。
王匡趕緊助攻,“盟主放心,我等自是遵從。”
袁紹點了點頭,他又看向了袁術,“公路,我差你總督糧草,管理後方,協調諸營,不得有誤。”
袁術壓抑著心中喜悅,“諾,袁術領命。”
雖然,曹操不怎麽看得上袁紹,但是大局已定,也隻能盡力輔助袁紹,畢竟討伐董卓,才是第一大事。
而袁術的事,也就成了次要矛盾,曹操也沒必要在這,討董關鍵時刻,開罪袁家兄弟,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