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禪帶上張飛和數十名親衛,登上了廣縣南麵的山峰。


    “翼德,你可知道前幾年的黃巾之亂最終為何失敗?”劉禪指著山頂那座廢棄的營寨,饒有興致地對張飛問道。


    “大概是缺乏精良的兵器!”


    “是,但也不全對,沒有兵器之利、甲胄之固,雖然是很大的劣勢,卻不是主要原因。他們之所以失敗,主要還是因為不知兵法,不善經營,更沒有能人異士的輔佐。”


    “你看,昔日此處是有駐軍把守的。如此一來,便能憑借地理優勢,來彌補廣縣城的防禦漏洞。然而現今,山下的黃巾賊寇竟然放棄此地,這無疑讓我們有了奪取廣縣城的機會。”劉禪勘察完周圍地形後,興奮地接連說道。


    “什麽機會?末將愚鈍,還是沒想明白!”張飛撓了撓,依舊是一頭霧水。


    劉禪白了他一眼,緩緩說道:“看到山下那幾座土山了嗎?距離廣縣城牆不足三十丈,我們隻需在山上部署一批弓箭手,趁夜朝城中發射火箭,則城中必然火起。那時,我們就可趁城中大亂,擊潰徐和的部隊!”


    “殿下此計真妙!”張飛恍然大悟,隨即訕笑道:“我張飛就一粗人,殿下指哪,我打哪!”


    “少貧嘴!我們先迴去吧,免得被徐和他們發現,而有所準備!”


    迴到營地後,劉禪下令道:“翼德,你領長矛兵一千、弓箭手一千,潛伏至廣縣南麵的土山上,寅時一到便放火。待城中火勢蔓延,再率軍攻入城中。”


    “我此番去了,那殿下的安危?”


    “不用擔心,我自保沒問題,再說不還有三千士卒嗎?我將率領他們在東麵設伏,與你裏應外合!”


    “諾!”


    據探子來報,黃縣、淳於縣、朱虛縣的黃巾軍,都已集結完畢,正朝劇縣進發。所以劉禪需要盡快擊敗徐和他們,以避免被四麵合圍。


    寅時一刻,廣縣南麵的夜空黝黑如墨,突然間,似有漫天星光,璀璨而閃耀,紛紛向廣縣城中墜落。原來,那是城外土山上,張飛率領的一千名弓箭手,正居高臨下,不斷向城內發射火箭。


    “不好!敵襲!”城樓上值夜的黃巾士卒,看到如此壯觀的一幕,瞬間清醒了過來,連爬帶滾下了城樓,跟統帥徐和匯報去了。


    緊接著,廣縣城中示警聲響起。


    然而,那裹著火油的漫天箭矢,並沒有射中城牆上的任何人,反而繼續飛行,最終與城內的木樓、茅屋接觸之後,頓時綻放出熊熊烈火。


    城內的黃巾士卒、平民百姓頓時亂作一團,四處逃竄。


    戰爭就是如此殘酷,劉禪從下令火燒廣縣城那一刻起,就早已料想到此時的場景,他沒辦法避免那些無辜的傷亡。


    廣縣城中,徐五慌忙闖進府衙,與正好從後堂轉身出來查探的徐和,迎麵相撞。“頭領,我們出城吧,城中起火啦!”徐五顧不上其他,直言道。


    “什麽?說清楚!”徐和一把扯著徐五。


    “弘農王軍從南麵攻城啦!”


    “不可能,南麵都是群山,他們怎麽過來的?”


    “我也不知道!”


    徐和鬆開徐五,出了縣衙。他定睛一看,被四周熊熊的火勢驚呆了,同時還有那漫天火雨。


    “這……!”一根根吐著火舌的箭矢從天而降,發出叮叮叮的悶響。南麵的喊殺聲漸起,也正朝這邊襲來。


    廣縣城規模不大,城牆也算不得高。隻見張飛一馬當先,如離弦之箭般疾速衝刺後,緊緊攥住繩索,猛地一躍,靈巧地避開上方那名黃巾士兵的攻擊,穩穩地跳上了城牆。


    他動作迅捷地取下背後的長矛,接連不斷地向前刺出,長矛過處,鮮血四濺,迎麵的三名黃巾軍還來不及躲閃,便已紛紛斃命,軟綿綿地倒在地上。然而,後方的兩名黃巾軍已揮舞著長刀,朝他狠狠地砍了過來。張飛瞬間轉身,不僅沒有退縮,反而進一步欺身而上,牢牢握住其中一名黃巾軍的手腕,用力一甩,將其砸向另一名黃巾軍。緊接著,他左腿猛地一踢,拉開距離後,迅速調轉蛇矛,用力一捅,將這兩人死死地釘在了那城牆之上。


    見主將如此勇猛,以一敵五,麾下士卒也不甘落後,紛紛通過張飛打開的缺口,爬上城牆,不久便順利奪取了廣縣城南麵城樓的控製權。當城門打開,城外的一千多士卒迅速衝了進來,在張飛的帶領下,趁著熊熊火勢,朝城中殺奔而去。


    “頭領,快撤!再晚就來不及了!”眼看著喊殺聲越來越近,徐五慌忙拉住徐和勸說道。


    此刻場麵異常混亂,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畢竟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徐和見局勢已經無法挽迴,隻得無奈放棄廣縣城。


    “帶上兄弟們,從東門撤退!”廣縣的東麵是營陵縣,徐和料想,如果朱虛縣的黃巾軍北上進攻劇縣,一定會經過此地。如今他們失去了據點,也隻能去投靠朱虛縣的管承勢力了。


    不過,在廣縣東麵馳道十餘裏的一處密林之中,劉禪早已率領三千士卒埋伏於此,隻等徐和他們自投羅網。


    果不其然,當徐和及其部下三千殘兵敗將驚惶失措地逃竄至此處時,隻見馳道兩旁的劉禪軍如潮水般同時湧現,殺聲震天,氣勢如虹。徐和的軍隊被殺得猝不及防,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最終隻有五百名士卒跟隨徐和僥幸逃脫。


    當劉禪重迴廣縣城時,熊熊烈火依舊在肆虐,將廣縣徹底化為了一片廢墟。火焰無情地吞噬著一切,濃煙滾滾,直衝雲霄。


    城中無家可歸的百姓,紛紛在瀑水澗邊暫避,他們臉上寫滿了驚恐與哀傷,哭喊聲、抽噎聲此起彼伏。


    劉禪不忍目睹此景,轉頭對張飛下令道:“翼德,隻留下十日的口糧,其餘的糧草和輜重,都分發給廣縣城的百姓,讓他們前往劇縣安置。”


    張飛聽罷,急忙勸諫:“殿下,萬萬不可啊!十日口糧根本不夠我們吃啊!一旦軍中斷糧,士兵們必會發生嘩變!”


    劉禪態度堅決,不容置疑地迴應道:“無需多言,照我說的做!”


    或許隻有這樣,才能稍稍減輕他心中的負罪感。畢竟廣縣的那把火,他劉禪是罪魁禍首。


    廣縣城已無法再待下去,劉禪無奈之下,隻得率領部下駐紮在瀑水澗邊,並下令讓麾下士卒休整半日。


    也許是劉禪發放糧食的善舉起了作用,新俘獲的二千黃巾軍竟然紛紛選擇投降。劉禪從中挑選了一些精壯之士,補滿了原來五千步卒的編製,然後,又將剩下的一千多黃巾軍編成一隊,作為援軍和預備隊。


    北海郡,劇縣城樓。


    簡雍正在有條不紊地布置城防,在此之前,他一直追隨劉備。


    自從橋蕤返迴東郡後,劉禪當即將他調入自己麾下,並委以防守劇縣的重任。簡雍為人爽快,竟也毫不推辭,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劇縣城的防守,主要還是依賴城中青壯百姓的協助,因為劉禪僅僅留下了一千名步卒在此駐守。


    至於劉禪麾下的其他軍隊,自然也全部派了出去。趙雲和魏延各自率領兩千騎兵,悄然埋伏在劇縣東西兩側。關羽則帶領六百騎兵,與管亥、周倉、裴元紹三人統領的三千步兵,以及孔融的一千弩兵會合,在劉備的指揮下,順利攻克劇縣東南方向的平壽縣。而後,他們偃旗息鼓,將軍隊藏匿於城內。同時,還將平壽縣的百姓紛紛遷往劇縣安置。


    如今北海郡北麵的諸縣,可謂是堅壁清野,就等著各路黃巾軍前來進攻。


    同時劉禪還以弘農王的名義,給泰山郡太守應劭去了一封書信,表麵上是為了求援,其實主要目的是讓他拖住泰山郡內以張饒為首的黃巾軍。


    朱虛縣的管承與淳於縣的司馬俱,在獲悉弘農王的軍隊已挺進廣縣,並對徐和發起攻擊後,當即發兵,矛頭直指劇縣,其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徐和求援的信使。


    當然,他們對廣縣的徐和勢力也毫無憐憫之意,反而希望借徐和之力,阻擋弘農王迴援的軍隊。


    至於劇縣之外的小小平壽縣,司馬俱並未放在眼裏,隻因平壽縣城規模較小,城中士卒數量看上去也不多,所以他僅僅分出五千兵馬將平壽縣城圍了起來,以防城中守軍突襲後路。


    隨後,司馬俱火速揮師北上,其麾下一萬五千餘名士兵,與管承的五千黃巾軍成功在劇縣城下會師。


    “哈哈,這劇縣城中果真空虛啊!”司馬俱仔細觀察著,那劇縣城牆上守軍們的裝束,幾乎都是城中百姓。


    “司馬頭領,趕快下令進攻吧!”管承身旁的張闓高聲喊道。


    作為劇縣城的前主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重返此城。然而,他現在帳下沒有一兵一卒可供調遣,此前他麾下的那些騎卒,都被管承連哄帶騙地拐走了,所以他目前隻能依附於管承。


    “闓兄所言極是,遲則生變,俱兄!趕緊下令吧!”管承也表示讚同,催促著司馬俱。


    “那就依承弟所言!剛才我說的話,賢弟不妨再考慮考慮?”原來,司馬俱眼看著劇縣即將到手,便心生野心,想勸說管承投靠自己,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實力當上整個青州的黃巾渠帥。


    如今的青州渠帥張饒,正被泰山郡太守應劭牽製著。


    而東萊郡的李條,雖然麾下有兩萬黃巾軍,但距離劇縣太遠,至少還需要兩天才能抵達。等他們到達這裏時,司馬俱早已拿下了劇縣。而且,一旦他司馬俱擁有了這樣一座糧倉,拉攏李條入夥就易如反掌了。


    即使李條不願意,他手下的士兵可不會管那麽多。俗話說,有奶便是娘,底層的黃巾士卒見到司馬俱有糧食,自然會主動前來投靠。


    到那時,青州的黃巾渠帥,非他司馬俱莫屬了。


    號鼓齊鳴,兩萬黃巾軍開始朝劇縣城發起攻擊。


    他們此番可是把雲梯都帶過來了,畢竟朱虛縣和淳於縣靠近山區,取材相對容易。由此可見,司馬俱、管承倆勢力對劇縣也覬覦已久。在饑餓麵前,劇縣城中的糧食,比沉魚落雁的美人更有吸引力。


    可惜,他們不過是飛蛾撲火,自尋死路罷了。


    城下,黃巾軍的鼓聲未落。劇縣兩側,又響起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那是趙雲、魏延率領的四千騎兵,正朝黃巾軍陣發起衝擊。而劇縣西南方向,劉禪率領麾下六千步卒也迅速趕到。劉備領著四千士卒及一眾將領,從平壽城出擊,一舉擊潰城外駐軍之後,火速補上東南麵的缺口。


    如此一來,劉禪軍就將正準備攻城的兩萬黃巾軍團團圍住。在他麾下猛將的猛烈進攻下,戰鬥如同割草,已沒有任何懸念。黃巾軍的士氣瞬間全無,並迅速潰敗。


    “往平壽縣撤!”司馬俱收集殘兵往平壽縣退去,那裏距離他的大本營淳於縣不遠,可以駐守待援。


    可惜,當他們抵達平壽城下,迴應他們的是漫天的箭矢。劉備留了一千人駐守在此。


    “走!往都昌縣!”司馬俱隻得改道,往東北而走。他麾下那兩萬黃巾軍死的死,降的降,如今算上管承的五百騎,司馬俱一行人也僅剩兩千騎了。


    次日淩晨,都昌縣西,姍姍來遲的李條及兩萬黃巾軍,在野外擺開了陣勢。


    就在剛才,他幸災樂禍地接納了司馬俱、管承及張闓他們,還有那兩千騎卒。他其實早就料到,弘農王軍隊的戰鬥力驚人,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果不其然,司馬俱他們敗得很慘,不過也總算消耗了弘農王一定的兵力。


    當劉禪率領部隊趕到都昌縣時,士兵們已經略顯疲態。他們在距離李條軍隊約兩百丈的田野上,同樣擺好陣勢。從規模上看,劉禪的軍隊比之前有所減少,大約隻有一萬兩千名士卒。


    “報——”正當劉禪準備安營紮寨,讓軍隊休整之時,一名探子突然疾馳而來,單膝跪地稟報,“殿下,大事不好!後方十裏外出現了大批黃巾軍!”


    “人數有多少?”劉禪心中一緊,連忙追問。


    “迴殿下,粗略估計,近兩萬人!”探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


    “是誰統領的?”劉禪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是泰山郡的張饒!”探子迴答道。


    “這泰山太守應劭是幹什麽吃的!連郡內的黃巾軍都牽製不住!”劉禪心中暗罵,他深知這兩萬黃巾軍的出現,將會給自己的軍隊帶來巨大的壓力。“李條之前不急於進攻,原來是在這裏等著我呢!”


    如今敵我形勢瞬間逆轉,一萬多的劉禪軍,竟被四萬黃巾軍兩麵夾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