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煉氣期門檻的劉禪,似乎並未感受到有顯著的變化。唯一令他欣慰的,是每晚運動之後,他不再像過去那樣感到疲憊不堪,反而是精神煥發,充滿了活力。
連續數日,劉禪都按時前往郡守府,打卡上班。
自從孔融前往樂安郡之後,平原郡的諸多事務便落在了盧植、禰衡肩上。至於賈詡,除了完成對弘農王的日常教學工作後,就在他新買的一把胡椅上躺著,曬曬太陽,吹吹風。
盧植老當益壯,有丞相之才;而禰衡年輕,又才華橫溢。這一老一少的配合下,郡中大小事務都被處理得井井有條,讓劉禪有了一種失業的感覺。修水利、忙春耕、補城牆、建學校、舉賢才、表儒術……。不管是劉禪已經想到的,或是還是沒想到的,隻需要他點頭同意,盧植、禰衡兩人都辦得非常出色。整個平原郡上下一片欣欣向榮。
“哎,有時候昏君就是這樣被慣出來的!”
“也不對,賢臣們慣出來的,那是賢君,佞臣們慣出來的,才是昏君。”
劉禪準備打卡下班了。最近,甄薑又把雙胞胎妹妹——甄道和甄榮,接進了府中。
闊別數月,這兩姐妹出落得更加清麗,仿佛兩顆璀璨的明珠。關鍵這兩姐妹對劉禪很是感激,因為劉禪昔日在無極縣時,幫她們為雙生子正了名,更是讓這對姐妹花擺脫了所謂的“雙生子不祥”的陰霾,讓她們從此獲得了族人們平等的對待。
因為甄氏姐妹的得寵,甄家在平原城的勢力,也在跟著急速膨脹著。
劉禪先是安排兩個大舅子甄儼、甄堯,分別擔任了平原郡南麵,祝阿、漯陰兩縣的縣令。後來,甄氏主母張月華又將長樂商號的大權,徹底分給了大女兒甄薑和二女兒甄脫。因為這兩姐妹如今已是弘農王的女人,所以長樂號搖身一變,成了“王商”。而昔日平原王劉碩的私妓——翠嵐,訓練的數十名女密探,也正好順著長樂號的商道,往各地滲透著。
當然,這一切也盡在劉禪的掌控之中,如今的他,比前世更加謹慎,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放便放了,但牽扯到一些重大事情的最終決策權,他卻依舊掌握在手中,以免被徹底架空。
關於諜報係統,劉禪前世的蜀國,其實就有著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經驗。畢竟當年的北伐,重在出其不意啊。不然,軍隊翻越崇山峻嶺之後,發現敵方各關隘都已嚴防死守,那還伐個屁啊。
所以整個諜報、政務、軍情等等係統的府君,都必須直接向劉禪匯報。這與前世蜀國的官製頗有些不同。劉禪似乎在權力的博弈之中,走了一條新路。
“殿下!等等!”盧植一路小跑,追上即將走出府邸的劉禪。
“盧師慢點!何事如此著急?”
年過半百的盧植,體力大不如從前,一邊喘著粗氣,遞過來一卷竹簡,說道:“孔融送來的加急文書!”
“這些活,盧師您就讓禰衡那小子跑啊!”劉禪一手接過竹簡,另一隻手輕撫著盧植後背,以示關切。待盧植氣息平和之後,方才抽開手,打開竹簡細看了起來。
原來北海郡內的黃巾賊寇同樣肆虐,北海王劉嗣帶著宗族子弟,紛紛逃到樂安郡避難來了。這時候,他恰好遇到正在樂安郡剿匪的劉備,於是劉嗣就懇求劉備,讓他出兵幫忙,拿迴封國北海郡。
說起來,昔日劉備也正是在北海王劉嗣的推薦下,才從北海郡下密縣的一名佐吏,調到了平原郡高唐縣當上了縣尉。這份恩情,他得還,於是就答應了下來,並準備向劉禪請兵,進北海郡剿滅黃巾賊寇。
但孔融知道此事之後,腦袋一拍,想著有這麽好的一個機會,那不如把樂安郡的人馬都派過去。等剿滅了北海郡的黃巾賊寇,豈不是又能多拿一郡之地,而且北海郡深入青州腹地,地理位置可比平原郡要好,於是就寫了一封文書來請示劉禪。
“盧師,你是何意呢?”劉禪知道盧植早已看過這文書,於是詢問道。
“就讓孔融統領各部,前往北海郡清剿黃巾賊寇!”如今平原城中的將領們都派出去了,而盧植他不僅要處理公務,還得守衛這平原城,脫不開身。
劉禪連忙搖頭,“不可!孔融治事理政還行,但要說起帶兵打仗,他沒啥經驗啊!”對於孔融的軍事才能,雖然他這一世還沒來得及見識。但在前世,他可是早有耳聞,孔融這位“軍事菜鳥”,連戰敗流竄的黃巾賊都打不過。要知道,如今在樂安郡的剿匪部隊,可是他劉禪的全部家當,折損不起。
見劉禪不同意,盧植自薦道:“那隻有老夫親自前往督戰了!”
劉禪不想讓盧植如此奔波,畢竟他年紀大了。“盧師,不如就讓我去……。”
“不可,殿下萬金之軀……。”劉禪話音未落,就被盧植打斷了。
“盧師放心,我又不衝鋒陷陣,何況您教了我這麽久的兵法,不正好驗證一下嗎?”劉禪沒讓盧植繼續囉嗦下去,他正愁沒機會出去曆練呢。
“殿下,老夫也算戎馬多年,還是讓我去吧!”
見盧植堅持要去,劉禪腦筋一轉,想出個辦法。“盧師,要不我們來賭一局如何?去不去,且由天意來定!您看到遠處的那棵楊樹了嗎?我站在此處射上一箭,隻要射中樹幹最下麵那根枝丫,就讓我去,如何?”
盧植眯了眯眼,目測位於庭院外麵的那棵楊樹,估計著也有將近一百來步,雖然那光禿禿的枝丫有手腕那麽粗,但也並不是那麽容易射中的。“那就依殿下之言,可別反悔!”
“那是當然!”劉禪吩咐下人道:“來人,去取一副弓箭來!”
射箭是劉禪的長項,先前跟伍孚比試過一番,不曾落於下風。這陣子又經過趙雲、劉備兩人的點撥,可謂是進步神速。
最關鍵的是,劉禪如今也算是步入修仙者的大門,他的五識比之前明顯敏銳了許多。要不是這才剛立春不久,找不到楊柳葉子,導致他隻好選了個樹丫,不然,他就直接展示一記百步穿楊了。
當劉禪拿上弓箭那一刻,盧植便預感不妙,他完全沒想到眼前的這位年輕後生,竟然還藏了這一手。
隻見劉禪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手中的長弓,他的手指捏著箭翎,輕輕搭在弓弦之上。隨著他的手指逐漸收緊,弓弦發出低沉的嗡鳴聲。簡單瞄準後,劉禪猛地鬆開手指,弓弦如閃電般迴彈,一支利箭疾射而出,牢牢釘在那楊樹樹杈上,箭鏃透體而出,也算得上是百步穿“楊”了。
“好!”盧植鼓掌喝彩。他雖然賭輸了,有些不甘心,但心中也很欣慰。“不曾想到殿下竟有如此武藝!”
“這是孤昔日被先帝養於民間時所學。”一個謊言背後,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劉禪似乎已經習慣了。各種搪塞的理由,信手拈來,且又毫無破綻。
“殿下準備帶多少人前往?”
“五十騎足矣!等管亥招兵迴來,我帶上他,和幾十名親衛一起去。”
盧植沒有再提出異議,隻是如老媽子一般,再三叮囑劉禪,切勿弄險。
第二日,管亥如約迴到了平原城,可惜隻帶迴來兩千兵士,裴元紹也在其中。
平原城之敗,讓管亥在青州黃巾軍中的威信急劇下降,以前那些手下紛紛倒戈,就連他的族弟管承,都反對他投降。因為管承的親生父母,皆死於大漢騎兵的屠刀之下,所以他與官軍有著血海深仇,豈能投降。
這些人推舉了新的渠帥,名為張饒,又匯集了兩萬黃巾賊寇,繼續盤踞在泰山郡。
樂安郡壽光縣城。
劉禪抵達此地,與諸將會合,已是四天以後。連續五百裏長途奔馳,讓他頗有些苦不堪言。
“殿下,青州刺史焦和、泰山太守應劭都在向我軍求救,是否分兵前往?”孔融略有幾分猶豫地對劉禪說道。
“他們在哪?”
“焦刺史在齊郡臨淄,其南麵的昌國縣、臨朐縣、廣縣又被泰山郡的黃巾賊寇奪了迴去,所以形勢頗為危機。”魏延見齊郡的黃巾賊寇勢力頗為強大,也就沒敢繼續深入。
“而泰山太守應劭,在治所奉高縣。”孔融指著輿圖上的一處位置,對劉禪解釋道。
孔融身側的橋蕤,拱手說道:“殿下,我們應該據守樂安郡,不宜再插手北海郡的事情。”
“為何?”
“殿下且看,如今北海郡的司馬俱,有賊兵兩萬。東麵的東萊郡,有賊兵首領李條,其麾下賊兵也有兩萬多。西麵齊郡的大部分縣城,已被賊寇徐和奪了迴去,其麾下士卒如今也有八千多人。泰山郡的張饒,重新整合了太平道信徒,得黃巾軍兩萬,而且他麾下的管承,已率領五千黃巾賊占據了北海郡朱虛縣。”
“司馬俱、李條、徐和、張饒、管承……!”劉禪依次在輿圖上,標上這些勢力。再看時,心中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整個青州,除了平原、樂安、濟南三郡,其餘州郡全是黃巾賊。而北海郡又正好位於青州的腹地,如果進兵北海,那一不小心就會被黃巾賊寇包了個餃子。
“難怪前世董卓要把孔融下放到北海郡來,這該是有多大的仇恨啊!”劉禪迴憶起前世那位北海孔融,又看了看此時,正站在他對麵的孔融本人,似乎多了幾分理解。
以如今北海郡的情形,換誰來都不好解決,太棘手了!這些賊兵都已經占據了大量城池,據城而守。要拿下北海郡,就得攻堅,還得冒著隨時被截斷後路的危險。
“哎,兵力不夠啊!”劉禪大致估算了一下壽光縣城中的軍隊人數,也就不到一萬人。其中騎兵三千,步卒七千。樂安、濟南兩郡的剿匪過程中,雖然招募了一些地方豪強勢力,但同時又折損了些人馬。
“諸位可有破敵良策?”劉禪問道。
“臣聽聞遼東太守公孫度頗有手段,如今已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可引為助力。另外,自前年十月徐州刺史陶謙任用臧霸、孫觀為將,大破黃巾軍以來,如今徐州可謂是兵強馬壯,也可結為外援。”孔融雖然打仗不行,對周邊的局勢還是頗為了解。
“公孫度!我看此人野心不小!”正如劉禪所說,公孫度這人頗有些手段。
他是在董卓上位以後,靠著同鄉徐榮的推薦,才當上遼東太守的。因為他出身寒微,曾是玄菟郡下的一介小吏,所以遼東郡的士族豪門,都很瞧不起他。
不料,他一到任後,先是抓了遼東士族領袖公孫昭,將其當街鞭打致死。
接著又誅滅了郡內一百多家不聽話的豪門望族,一時間整個遼東郡內,那是血流成河。如此殘酷的手段,也令遼東郡內的所有人,為之膽寒。
不過公孫度的鐵血政策,也極其有效,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整合了遼東郡內的各大勢力。隨後開始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又嫁女與夫餘國王尉仇台和親,一時間遼東郡內社會安定、和諧有序。此時又恰逢中原大亂,於是許多中原人士,都跑到遼東避難去了。
“至於徐州陶謙,他自己都被架空了,哪能幫得了我們?”劉禪暗自唏噓。
昔日徐州黃巾賊起,新任徐州刺史陶謙確實啟用了一批將領,如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等,也順利把徐州境內的黃巾軍滅了。但是呢,以臧霸為首的這些將領,有兵又有糧,在趕走黃巾賊寇之後,就不再聽從陶謙的號令,反而駐守在琅玡郡,成了一方霸主。
整個青州境內及周邊形勢複雜,眾人一時想不出辦法,麵麵相覷著。有一點,大家都看出來了,那就是北海郡這趟渾水不好蹚!
“要是賈師在此就好了,定能想出絕妙的計策!”劉禪心中一陣歎息。
連續數日,劉禪都按時前往郡守府,打卡上班。
自從孔融前往樂安郡之後,平原郡的諸多事務便落在了盧植、禰衡肩上。至於賈詡,除了完成對弘農王的日常教學工作後,就在他新買的一把胡椅上躺著,曬曬太陽,吹吹風。
盧植老當益壯,有丞相之才;而禰衡年輕,又才華橫溢。這一老一少的配合下,郡中大小事務都被處理得井井有條,讓劉禪有了一種失業的感覺。修水利、忙春耕、補城牆、建學校、舉賢才、表儒術……。不管是劉禪已經想到的,或是還是沒想到的,隻需要他點頭同意,盧植、禰衡兩人都辦得非常出色。整個平原郡上下一片欣欣向榮。
“哎,有時候昏君就是這樣被慣出來的!”
“也不對,賢臣們慣出來的,那是賢君,佞臣們慣出來的,才是昏君。”
劉禪準備打卡下班了。最近,甄薑又把雙胞胎妹妹——甄道和甄榮,接進了府中。
闊別數月,這兩姐妹出落得更加清麗,仿佛兩顆璀璨的明珠。關鍵這兩姐妹對劉禪很是感激,因為劉禪昔日在無極縣時,幫她們為雙生子正了名,更是讓這對姐妹花擺脫了所謂的“雙生子不祥”的陰霾,讓她們從此獲得了族人們平等的對待。
因為甄氏姐妹的得寵,甄家在平原城的勢力,也在跟著急速膨脹著。
劉禪先是安排兩個大舅子甄儼、甄堯,分別擔任了平原郡南麵,祝阿、漯陰兩縣的縣令。後來,甄氏主母張月華又將長樂商號的大權,徹底分給了大女兒甄薑和二女兒甄脫。因為這兩姐妹如今已是弘農王的女人,所以長樂號搖身一變,成了“王商”。而昔日平原王劉碩的私妓——翠嵐,訓練的數十名女密探,也正好順著長樂號的商道,往各地滲透著。
當然,這一切也盡在劉禪的掌控之中,如今的他,比前世更加謹慎,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放便放了,但牽扯到一些重大事情的最終決策權,他卻依舊掌握在手中,以免被徹底架空。
關於諜報係統,劉禪前世的蜀國,其實就有著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經驗。畢竟當年的北伐,重在出其不意啊。不然,軍隊翻越崇山峻嶺之後,發現敵方各關隘都已嚴防死守,那還伐個屁啊。
所以整個諜報、政務、軍情等等係統的府君,都必須直接向劉禪匯報。這與前世蜀國的官製頗有些不同。劉禪似乎在權力的博弈之中,走了一條新路。
“殿下!等等!”盧植一路小跑,追上即將走出府邸的劉禪。
“盧師慢點!何事如此著急?”
年過半百的盧植,體力大不如從前,一邊喘著粗氣,遞過來一卷竹簡,說道:“孔融送來的加急文書!”
“這些活,盧師您就讓禰衡那小子跑啊!”劉禪一手接過竹簡,另一隻手輕撫著盧植後背,以示關切。待盧植氣息平和之後,方才抽開手,打開竹簡細看了起來。
原來北海郡內的黃巾賊寇同樣肆虐,北海王劉嗣帶著宗族子弟,紛紛逃到樂安郡避難來了。這時候,他恰好遇到正在樂安郡剿匪的劉備,於是劉嗣就懇求劉備,讓他出兵幫忙,拿迴封國北海郡。
說起來,昔日劉備也正是在北海王劉嗣的推薦下,才從北海郡下密縣的一名佐吏,調到了平原郡高唐縣當上了縣尉。這份恩情,他得還,於是就答應了下來,並準備向劉禪請兵,進北海郡剿滅黃巾賊寇。
但孔融知道此事之後,腦袋一拍,想著有這麽好的一個機會,那不如把樂安郡的人馬都派過去。等剿滅了北海郡的黃巾賊寇,豈不是又能多拿一郡之地,而且北海郡深入青州腹地,地理位置可比平原郡要好,於是就寫了一封文書來請示劉禪。
“盧師,你是何意呢?”劉禪知道盧植早已看過這文書,於是詢問道。
“就讓孔融統領各部,前往北海郡清剿黃巾賊寇!”如今平原城中的將領們都派出去了,而盧植他不僅要處理公務,還得守衛這平原城,脫不開身。
劉禪連忙搖頭,“不可!孔融治事理政還行,但要說起帶兵打仗,他沒啥經驗啊!”對於孔融的軍事才能,雖然他這一世還沒來得及見識。但在前世,他可是早有耳聞,孔融這位“軍事菜鳥”,連戰敗流竄的黃巾賊都打不過。要知道,如今在樂安郡的剿匪部隊,可是他劉禪的全部家當,折損不起。
見劉禪不同意,盧植自薦道:“那隻有老夫親自前往督戰了!”
劉禪不想讓盧植如此奔波,畢竟他年紀大了。“盧師,不如就讓我去……。”
“不可,殿下萬金之軀……。”劉禪話音未落,就被盧植打斷了。
“盧師放心,我又不衝鋒陷陣,何況您教了我這麽久的兵法,不正好驗證一下嗎?”劉禪沒讓盧植繼續囉嗦下去,他正愁沒機會出去曆練呢。
“殿下,老夫也算戎馬多年,還是讓我去吧!”
見盧植堅持要去,劉禪腦筋一轉,想出個辦法。“盧師,要不我們來賭一局如何?去不去,且由天意來定!您看到遠處的那棵楊樹了嗎?我站在此處射上一箭,隻要射中樹幹最下麵那根枝丫,就讓我去,如何?”
盧植眯了眯眼,目測位於庭院外麵的那棵楊樹,估計著也有將近一百來步,雖然那光禿禿的枝丫有手腕那麽粗,但也並不是那麽容易射中的。“那就依殿下之言,可別反悔!”
“那是當然!”劉禪吩咐下人道:“來人,去取一副弓箭來!”
射箭是劉禪的長項,先前跟伍孚比試過一番,不曾落於下風。這陣子又經過趙雲、劉備兩人的點撥,可謂是進步神速。
最關鍵的是,劉禪如今也算是步入修仙者的大門,他的五識比之前明顯敏銳了許多。要不是這才剛立春不久,找不到楊柳葉子,導致他隻好選了個樹丫,不然,他就直接展示一記百步穿楊了。
當劉禪拿上弓箭那一刻,盧植便預感不妙,他完全沒想到眼前的這位年輕後生,竟然還藏了這一手。
隻見劉禪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手中的長弓,他的手指捏著箭翎,輕輕搭在弓弦之上。隨著他的手指逐漸收緊,弓弦發出低沉的嗡鳴聲。簡單瞄準後,劉禪猛地鬆開手指,弓弦如閃電般迴彈,一支利箭疾射而出,牢牢釘在那楊樹樹杈上,箭鏃透體而出,也算得上是百步穿“楊”了。
“好!”盧植鼓掌喝彩。他雖然賭輸了,有些不甘心,但心中也很欣慰。“不曾想到殿下竟有如此武藝!”
“這是孤昔日被先帝養於民間時所學。”一個謊言背後,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劉禪似乎已經習慣了。各種搪塞的理由,信手拈來,且又毫無破綻。
“殿下準備帶多少人前往?”
“五十騎足矣!等管亥招兵迴來,我帶上他,和幾十名親衛一起去。”
盧植沒有再提出異議,隻是如老媽子一般,再三叮囑劉禪,切勿弄險。
第二日,管亥如約迴到了平原城,可惜隻帶迴來兩千兵士,裴元紹也在其中。
平原城之敗,讓管亥在青州黃巾軍中的威信急劇下降,以前那些手下紛紛倒戈,就連他的族弟管承,都反對他投降。因為管承的親生父母,皆死於大漢騎兵的屠刀之下,所以他與官軍有著血海深仇,豈能投降。
這些人推舉了新的渠帥,名為張饒,又匯集了兩萬黃巾賊寇,繼續盤踞在泰山郡。
樂安郡壽光縣城。
劉禪抵達此地,與諸將會合,已是四天以後。連續五百裏長途奔馳,讓他頗有些苦不堪言。
“殿下,青州刺史焦和、泰山太守應劭都在向我軍求救,是否分兵前往?”孔融略有幾分猶豫地對劉禪說道。
“他們在哪?”
“焦刺史在齊郡臨淄,其南麵的昌國縣、臨朐縣、廣縣又被泰山郡的黃巾賊寇奪了迴去,所以形勢頗為危機。”魏延見齊郡的黃巾賊寇勢力頗為強大,也就沒敢繼續深入。
“而泰山太守應劭,在治所奉高縣。”孔融指著輿圖上的一處位置,對劉禪解釋道。
孔融身側的橋蕤,拱手說道:“殿下,我們應該據守樂安郡,不宜再插手北海郡的事情。”
“為何?”
“殿下且看,如今北海郡的司馬俱,有賊兵兩萬。東麵的東萊郡,有賊兵首領李條,其麾下賊兵也有兩萬多。西麵齊郡的大部分縣城,已被賊寇徐和奪了迴去,其麾下士卒如今也有八千多人。泰山郡的張饒,重新整合了太平道信徒,得黃巾軍兩萬,而且他麾下的管承,已率領五千黃巾賊占據了北海郡朱虛縣。”
“司馬俱、李條、徐和、張饒、管承……!”劉禪依次在輿圖上,標上這些勢力。再看時,心中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整個青州,除了平原、樂安、濟南三郡,其餘州郡全是黃巾賊。而北海郡又正好位於青州的腹地,如果進兵北海,那一不小心就會被黃巾賊寇包了個餃子。
“難怪前世董卓要把孔融下放到北海郡來,這該是有多大的仇恨啊!”劉禪迴憶起前世那位北海孔融,又看了看此時,正站在他對麵的孔融本人,似乎多了幾分理解。
以如今北海郡的情形,換誰來都不好解決,太棘手了!這些賊兵都已經占據了大量城池,據城而守。要拿下北海郡,就得攻堅,還得冒著隨時被截斷後路的危險。
“哎,兵力不夠啊!”劉禪大致估算了一下壽光縣城中的軍隊人數,也就不到一萬人。其中騎兵三千,步卒七千。樂安、濟南兩郡的剿匪過程中,雖然招募了一些地方豪強勢力,但同時又折損了些人馬。
“諸位可有破敵良策?”劉禪問道。
“臣聽聞遼東太守公孫度頗有手段,如今已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可引為助力。另外,自前年十月徐州刺史陶謙任用臧霸、孫觀為將,大破黃巾軍以來,如今徐州可謂是兵強馬壯,也可結為外援。”孔融雖然打仗不行,對周邊的局勢還是頗為了解。
“公孫度!我看此人野心不小!”正如劉禪所說,公孫度這人頗有些手段。
他是在董卓上位以後,靠著同鄉徐榮的推薦,才當上遼東太守的。因為他出身寒微,曾是玄菟郡下的一介小吏,所以遼東郡的士族豪門,都很瞧不起他。
不料,他一到任後,先是抓了遼東士族領袖公孫昭,將其當街鞭打致死。
接著又誅滅了郡內一百多家不聽話的豪門望族,一時間整個遼東郡內,那是血流成河。如此殘酷的手段,也令遼東郡內的所有人,為之膽寒。
不過公孫度的鐵血政策,也極其有效,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整合了遼東郡內的各大勢力。隨後開始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又嫁女與夫餘國王尉仇台和親,一時間遼東郡內社會安定、和諧有序。此時又恰逢中原大亂,於是許多中原人士,都跑到遼東避難去了。
“至於徐州陶謙,他自己都被架空了,哪能幫得了我們?”劉禪暗自唏噓。
昔日徐州黃巾賊起,新任徐州刺史陶謙確實啟用了一批將領,如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等,也順利把徐州境內的黃巾軍滅了。但是呢,以臧霸為首的這些將領,有兵又有糧,在趕走黃巾賊寇之後,就不再聽從陶謙的號令,反而駐守在琅玡郡,成了一方霸主。
整個青州境內及周邊形勢複雜,眾人一時想不出辦法,麵麵相覷著。有一點,大家都看出來了,那就是北海郡這趟渾水不好蹚!
“要是賈師在此就好了,定能想出絕妙的計策!”劉禪心中一陣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