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立春,平原城依舊寒冷,四處飄著雪花。


    但平原城中的郡府內,卻暖意融融。堂中火盆裏的炭火熊熊燃燒,火光映照著眾人的臉龐。篝火四周,擺滿了案台,案台之上盡是美酒佳肴,香氣四溢。


    劉禪坐於主位,他身穿一襲青袍,頗為隨意。其左、右兩側分別是盧植和賈詡,賈詡身側依次是孔融、橋蕤、劉備、禰衡,而盧植這排,依次坐著魏延、關羽、張飛、趙雲。


    劉禪看著席下眾人,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麾下的文臣、武將已經頗具規模。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弘農王的高貴身份。


    眾人圍篝火而坐,喝酒吃肉,談笑風生。劉禪很喜歡這種氛圍,來自味蕾的刺激,似乎能讓大腦充滿活力。而麾下如今人才濟濟,似乎也讓他內心歡喜雀躍。


    酒至半酣,劉禪放下酒杯對眾人說道:“今日召大家前來,主要是想商議兩件事情:其一,是解除平原城的危機;其二呢,就是順勢奪取青州,諸位心中可有良策?”


    “隻需殿下一聲令下,我等便能一舉擊潰那管亥!”在座的諸將之中,論起勇莽,當屬他張飛為最。


    劉禪微笑說道:“坐!翼德真乃英雄,勇氣可嘉!”


    劉禪把眾人召集起來,用意十分明顯,就是想讓將領們在行軍打仗時多動動腦子,日後都能成為獨當一麵的統帥。否則,這一些軍事部署,他與盧植、賈詡兩人私下商議即可,沒必要叫上這麽多人。此外,他也想聽取武將們的意見,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或許有些好點子是軍師們沒考慮到的。


    “殿下,賊將管亥勢大,我們要減少傷亡,不宜與之正麵交鋒!”魏延起身拱手道。


    劉禪抬手示意,讓他坐下說話,然後問道:“不知文長你可有什麽計策?”


    “我們可以派遣全部騎兵,在厭次縣渡河南下,直取樂安郡。若是敵軍迴救,則可與平原守軍一起夾擊敵軍。若敵軍不救,我們順勢再拿下齊郡,便可將管亥他們鎖死在濟南郡。”


    不待魏延說完,劉備朝劉禪一拱手,出言反對道:“萬萬不可!我軍人數本就處於劣勢,一旦把騎兵派遣出去,平原城定然空虛,萬一管亥察覺後,揮軍渡河北上,再次圍攻平原城,則平原危矣!到那時,我們將首尾難顧,而管亥他們隻需要在迴平原的主道上層層布防,便可攔截我騎兵部隊救援!”


    劉禪聽後,覺得劉備所說得也頗有理,點頭表示讚同。


    不過劉備和魏延所說的提議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關鍵在於如何把管亥他們調動起來,令其主動發起進攻。


    劉禪心中似乎多了一道計策的雛形。


    他環顧四周,見眾將都沉默不語,貌似沒人想再發言。或許這種討論會,一時讓眾將還不太適應,畢竟在他們目前的觀念裏,為將者,隻需聽令而行即可,哪裏需要動那麽多腦筋呢?


    最後劉禪隻好把目光投向了老師盧植,想聽聽他的計策。


    至於賈詡,他此刻正獨自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中,全神貫注地品味著豐盛的佳肴。旁若無人一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似乎諸將的討論與他無關,似乎也並不打算摻和眾人的討論。


    劉禪了解這個老狐狸的秉性,恐怕在他眼裏,管亥這點人馬提不起他的興趣吧。


    黃巾軍,這支曾經席卷中原的力量,其最大的兩個弱點就是,既不懂得戰術戰法,又缺乏長遠的運營理念。他們隻是一群飽受壓迫、走投無路的百姓,在絕望之中奮力反抗,試圖改變自身的命運,他們與大漢的精銳之師差距太大。


    在戰術戰法上,黃巾軍往往隻知道一股腦地衝鋒陷陣,缺乏靈活多變的戰術布置。


    至於運營理念,黃巾軍更是毫無頭緒。沒人給他們做長遠的規劃和打算,字都不認識幾個,就更別說戰略眼光了。不懂得如何鞏固已有的地盤,更不知道如何通過發展來增強自身的實力。這種短視和盲目,使得他們最終淪為豪門士族攫取權利的工具。


    說起來這跟秦末之時,何其相似!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意在推翻秦朝的暴政,但最終卻便宜了貴族們。


    盧植捋了捋思緒,正想出言,不料卻被滿嘴沾滿油脂的賈詡製止了,他用袖子擦了擦嘴邊,行為很是無禮,像是故意而為,不過其說話的聲音卻洪亮有力,隻聽見他悠悠說道:“區區四萬黃巾,還不手到擒來,不如我們先聽聽殿下心中的妙策!”


    “呃!擱這兩個軍師都成了擺設是吧!你們才是主公!”劉禪心中不免腹誹道,他轉而一想,似乎知道賈詡的用意了,這是在考察他這個弟子的學習情況呢!


    盧植似乎也明白了賈詡的意思,一臉期待地望向劉禪。


    劉禪見此情形,不便推脫,隻好理了理嗓子,把剛才心中的計策,略加思考完善後,詳細講了出來。


    劉禪與魏延的思路大致差不多,他也想利用騎兵來做文章。


    兵者,虛實之道也,首先得會裝,示敵以弱,讓敵人放鬆警惕,把自己的主力部隊隱藏起來,趁勢給敵人致命一擊,這些都是賈詡教他的。


    盧植聽完劉禪的計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沒有想到,這位曾經的廢材皇帝,竟有了那麽一丟丟漢光武帝的風采。而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賈詡,也微微頷首,算是對整個戰略方案表示讚同。


    “能獲得這兩位老師的認同,不容易啊!”劉禪可算是絞盡腦汁,才想出這麽一個破敵之策,心中難免有些自得。


    “眾將聽令!”劉禪緩緩起身,背手而立,正色危言道。


    席間眾人無不動容,紛紛起身。


    “橋蕤、孔融聽令!”聽到劉禪的命令,兩人同時拱手出列。


    “你二人各率領騎兵三百,在此處搭建浮橋,順勢渡河南下樂安郡,拿下千乘、臨濟、樂安三縣!”劉禪指著懸掛在身後的輿圖上的幾處地點,對兩人吩咐道。


    “遵命!”


    “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聽令!”


    “末將在!”四人也紛紛出列,應答道。


    “你四人各領六百騎兵,與橋蕤、孔融他們一起拿下千乘縣後,趁夜北上,伏於此處!”劉禪手指著的地點,正是平原郡西平昌縣南麵的一處樹林。“隻待管亥軍渡河北上,半渡而擊!”


    “諾!”


    “魏延!”


    “卑職在!”


    “將城上的守衛撤下了,替換成老弱百姓,多樹旗幟。你那迴援的四千兵士,也吩咐他們做好出擊前的準備!”


    “諾!”


    “禰衡!”


    “臣在!”


    “你如今身為平原縣郡丞,文舉(孔融)離開後,郡內糧草、軍械調撥等事宜,皆由你來操辦!”


    “定不負殿下所托!”


    “好!”劉禪頷首,他也沒有想到記憶中的這位“狂士”竟也是位難得的能臣幹吏。禰衡博聞強記,工作上幾乎很少犯錯,當然,這也多虧了孔融的調教。


    如今青州的黃巾賊如蝗蟲過境一般,弄得各郡縣滿目瘡痍,急需一批有才華和聲望的人站出來,恢複秩序,並且招募士卒守衛。而孔融和橋蕤,無論名望還是出身,均較其他幾位更具優勢。


    按照劉禪的想法,最好把青州內的那些豪門士族手中的私兵,都騙到手,這樣才能迅速擴充實力,對抗董卓。


    祝阿縣,管亥軍大營。


    一名身形粗獷的男子正坐在大帳之中,仔細地擦拭著手中的長刀,此人正是管亥,青州黃巾軍的最高統帥。


    “報!渠帥!弘農王的軍隊正在下遊搭建浮橋,企圖渡江南下!”


    “嗯?”今日清晨時分,就曾有探子來報,說是弘農王麾下的大隊騎兵,正出城往東而去。那時候管亥還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所在,考慮到騎兵的機動性,他也隻能按兵不動等待著。


    此刻聽到那群騎兵竟敢南下,企圖拿下樂安郡,心中不由得露出震驚之色。


    “他們想幹嘛?”管亥心中狐疑,“難道是想先拿下樂安郡,再取道濟南郡,包圍我?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再探!”


    “另外再備一艘小船!”管亥接連吩咐道。他準備親自前往平原城下,一探究竟。


    “報渠帥!千乘、臨濟、樂安三縣已失!”正待管亥牽著一匹尋常戰馬,準備與幾名親衛一起渡河打探情況之時,又有黃巾探子來報。


    “這麽快!有多少人馬?”管亥感歎著弘農王麾下這支騎兵隊伍的進軍速度,一邊詢問道。


    黃巾軍探迴答道:“他們已分成許多支騎兵隊伍,其中多則上千,少的也有七八百,估計總共有三千人以上!”


    “竟然出動了三千騎兵!弘農王這是把所有的騎兵主力都派出去了啊!”管亥看這騎兵數量,下意識想逃迴泰山郡,那裏山林茂密,河穀縱橫,有利於藏身躲避。


    但轉而一想,那平原城豈不是空虛了!正因為這個推測,使得管亥更加急切地想過河一探究竟。


    “傳令下去,遣騎兵三百,去黃河下遊燒掉他們的浮橋!”


    “諾!”


    管亥領著幾騎,距離平原城外一箭有餘,仔細觀察著。


    當然,此刻城中的劉禪也不知道城下那幾匹探馬當中,竟有管亥。不然他隻需派遣十幾匹快馬,就能捉住對方主將,倒是能省很多事。


    劉禪手中還有不少騎兵,那從幽州買來的四千匹戰馬,已經全部武裝成了騎兵,先前派出去了三千,剩下的一千餘騎,此刻就藏在平原城中,這些管亥自然是不知道的。


    整個平原城樓上,旗幟飄揚。但管亥知道,這是守軍在故意虛張聲勢。他內心一笑,並沒有被這種假象所迷惑,他知道,在弘農王迴援之前,平原城也就頂多七千左右的守軍,而且這些人的裝備,也並不見得有多麽精良。


    管亥抽身迴馬,準備趕在平原城內士卒出來截擊之前,返迴南岸。


    他決定明日一早,便趁著晨霧,率軍渡江,直取安德縣。等拿下安德縣,相當於在黃河北岸站穩了腳跟,然後再派弓箭手截擊弘農王的騎兵部隊迴援,等滅了這波騎兵,就能輕易拿下平原城了。


    至於平原郡的其他小縣城,更加不足為慮。有了平原、北海兩郡的糧食,就能熬過青黃不接的日子,到時候整個青州還不是他管亥說了算。


    次日清晨,黃河北岸,幾萬黃巾軍渡過黃河,向安德縣進攻。


    平原城城牆之上,劉禪駐足觀望。


    “殿下,是否出擊?等他們拿下安德縣就不好啦!”魏延焦急問道。


    “再等等!”


    劉禪沒想到管亥這麽謹慎,看出了平原城的空虛,還不敢打,轉而進攻安德縣去了。不過,他吸引管亥軍進攻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他們攻打平原,還是安德,差別不大。


    安德縣沒有什麽守軍,這個管亥之前就試探過的。但就在半數管亥軍渡過黃河,以為安德縣城唾手可得之時,劉禪麾下的騎兵出現了。


    “渠帥!我們中計了,還是趕緊撤吧!”


    管亥麾下的一名黑麵猛將,見敵情不妙,對管亥勸道。


    “撤,周倉你告訴我!怎麽撤?這種情況下,撤就是全軍覆沒!”管亥大聲喝道。


    身邊的這位名叫周倉的猛將,原來是黃巾軍首領之一,地公將軍張寶的部下,昔日張寶在下曲陽一戰中,兵敗身亡,其麾下士卒盡皆潰散,那時候周倉隻好逃到了青州,入了管亥麾下。


    管亥的判斷沒有錯,這種情形下,已經退無可退,隻能向前,向死而生。


    “周倉!你領五千精銳,迅速拿下安德縣城!”


    “管承!你去製止其餘士卒渡河,領著他們速速退往泰山郡!


    “裴元紹!你領五百精銳士卒跟隨管承,以後聽他號令!”


    管亥接連下達命令,甚至後路都鋪好了。管承和管辰,雖然名字的發音相同,卻是不同的兩個人,管辰是管亥一母同胞的兄長,而管承隻是管亥的族弟,因也出生於辰時,後來就改為“承”字。


    正因為這一層關係,管亥把管承視為繼任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