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州牧府。
冀州別駕閔純一直在府外等待了近兩個時辰,直到晌午過後,才獲得何太後的召見。
“閔別駕久等了,在下荀攸,拜見大人!”
“不敢當一聲大人!”閔純迴禮,又接著問道:“你是荀攸?也是潁川人?”
“正是,太後遣我前來接閔別駕入府,請~!”
“請~!”閔純跟隨荀攸進了府邸,一邊聊起道:“前些時日,冀州牧韓大人派遣治中從事劉惠前往潁川,準備迎迴韓氏和你荀氏族人!”
“我荀氏族人?不正在密縣西山一帶避難嗎?”荀攸反問。
“是啊,以韓融為首的韓氏族人和荀彧、荀諶帶領的荀氏族人,都在潁川郡密縣!所以,韓氏一邀請,你荀氏就同意舉族歸附了!”
“荀彧、荀諶兩位正是某叔父!”荀攸平靜地迴道,但此刻的心中卻頓時有些不安。
他跟隨何太後從洛陽逃出來後,也沒來得及聯絡族人,但沒料想到的是,其叔父們竟想舉族投靠韓馥。雖說如今天下紛亂迭起,那潁川又是四戰之地,遠不如冀州安穩,但若真是投了別的陣營,他荀攸就不好辦了啊!
而且此時的荀攸,更看好弘農王這邊。說起來,他那叔父荀彧娶的妻子,還是弘農王妃唐姬的姑姑,有了這一層關係,更不能支持其他勢力了。
“喔?那賢侄可願隨我一起迴冀州輔佐州牧大人!”閔純竟光天化日挖起牆角來了。
“等此間事了,必往相投!”荀攸假裝答應,心中卻在拒絕閔純這把鋤頭,不僅如此,他還要阻止荀氏一族北入冀州。
穿過幾道院門,兩人步入內府,也就不再過多言語。
郡府府堂內,一陣女子的哭聲傳來。
閔純心中詫異,但又不好多問,跟著荀攸低頭步入堂內,接著又跪地拜道:“臣冀州別駕閔純,拜見太後!”
“嗚嗚……!”閔純用眼角餘光看去,那哭泣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何太後。
“這……!”閔純被這一幕搞懵了,有些不知所措,於是朝身側的荀攸求助著。
荀攸卻隻是哀歎了一聲,輕聲道:“太後自從逃離洛陽城後,整日以淚洗麵,痛斥董賊。”
閔純點了點頭,他對董卓的種種惡行少有耳聞,但又不知如何相勸,隻得耐著性子,低頭等待。不料何太後的哭聲卻漸漸高了起來,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
荀攸見閔純有些不上道,於是也跟著哭了起來,一邊說道:“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攸深恨自己不能將那董卓老賊碎屍萬段!”
此時的閔純哪裏還不懂,再次拜道:“太後勿憂!臣願為主分憂,不惜肝腦塗地!!”
何太後聽到此言,哭聲才漸漸低了下來,隨後轉為輕聲啜泣,接著平複了情緒,說道:“兩位愛卿,起來說話!”
荀攸、閔純聞言,紛紛拱手道:“謝過太後!”
“冀州別駕,是吧?那冀州牧韓馥為何不來?”何太後開口就質問道。
“韓大人此刻正在鄗縣為太後督造行宮,所以派在下先行來到濮陽,安排太後北上事宜。”閔純為了忽悠何太後去冀州,故意謊稱道。
“誰說我要去鄗縣?我哪也不去!”何太後憤憤迴道。
荀攸立刻接過話,故作勸說道:“太後,鄗縣那可是冀州的治所,比這兒的濮陽縣可繁華多了,而且鄗縣是當年光武帝稱帝的地方,實乃我大漢朝的龍興之地!”
“是啊!太後!董卓老賊實力驚人,那洛陽城,咱們是暫時迴不去了!”閔純附和道。
“你們這些朝廷重臣不想著如何救陛下於水火之中,不想著如何誅董卓,清君側,難道竟將希望寄托於我這婦道人家身上?”何太後的聲音帶著幾分怒意。
荀攸與閔純相視一眼,荀攸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後息怒,非是朝中大臣不想有所作為,實在是董卓勢大,其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我等實難與之抗衡。”
閔純心中對荀攸的救場頗為感激,亦附和道:“太後所言極是,我等身為朝臣,自當以身許國,舍生取義。董卓雖強,卻非不可戰勝。隻要我等齊心協力,號召天下有誌之士,定能誅滅此賊,還朝廷一個朗朗乾坤。”
“好!閔別駕不愧為我大漢忠良!”何太後可不就等著閔純的這句話,見閔純自告奮勇,而氣氛又烘托到位之後,便接著說道:“來人!!將詔書拿出來!”
堂後的蔡文姬聞言,手捧太後詔書,走到閔純身前,恭敬遞了上去。
閔純也恭敬接過,打開一看,隻見詔書上洋洋灑灑三百字,大部分的文字是在述說著董卓的種種罪狀,直到詔書最後,閔純才看到重點。
“聯絡各路豪強討伐董卓?”閔純在心中盤算道,“如果有了這份詔書,將極大地提升韓馥大人的聲望,至於何太後去不去冀州,似乎關係不大,而且詔書最後赫然簽上了東郡太守橋瑁、河內太守王匡兩個人的名字!”
當然這兩個名字,自然不是橋瑁、王匡兩人的親筆簽名,而是荀攸剛才模仿兩人筆跡,冒簽的!其目的自然是增加這份詔書的份量。
“閔純!”何太後見他久思不語,喚道。
“臣在!”
“即刻將詔書帶迴冀州,交給韓馥!令他聯合各路人馬,討伐董卓!可有何不妥?”
“謹遵太後詔令!”閔純似乎想通了,俯身誠懇地拜道。
“好!閔別駕不愧為我大漢忠良!”何太後見目的達成,接著擺手說道:“如此,你們速速去辦吧!”
閔純聞言,與荀攸再次跪地拜道:“臣等告退。”
兩人退出府堂,荀攸看著閔純道:“閔別駕,太後這邊就由我來照應,大人且速迴冀州,謀劃大事吧。”
拿到了太後的詔書,也就師出有名了,這對韓馥確實是個揚名的好機會,閔純滿意地離開了郡府。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韓馥並不想討伐董卓。因為韓馥的冀州牧是董卓任命的,其目的隻是為了牽製其麾下的渤海郡太守袁紹。
冀州河間郡鄚縣東北。
渡過北易水河之後,劉禪命令麾下士卒紛紛脫掉商隊的裝束,換上威武的戰甲、鋒利的兵刃,並樹起弘農王的大旗。
搖身一變,他們從普通的商隊,變成一支雄壯的大漢軍隊。
河間郡距離平原郡並不遙遠,更何況這裏說起來還是漢朝的帝鄉。漢靈帝劉宏在被擁立成為皇帝之前,就曾是河間郡的一位解瀆亭侯。所以此時身為漢靈帝劉宏的冒牌長子,他劉禪在河間郡內也沒什麽好顧忌的。
一路行進中,隻見劉禪麾下隊伍整齊劃一、兵馬雄壯,引來了河間郡內無數的百姓前來圍觀。他們好奇地打量著這支不同尋常的隊伍,竊竊私語著,似乎在猜測著這支隊伍的來曆和目的。
突然,劉禪隊伍的正前方,出現了一支遊俠隊伍,約莫有千人規模。這些遊俠身穿各色布衣,手持各式兵器,裝備雖然雜亂卻又不失陣型,顯得訓練有素,他們眼神犀利,給人一種桀驁不馴的感覺,就這樣堵住了劉禪等人的去路。
劉禪的眉頭微皺,一時間也讓身後的軍隊停止前進。他深知這些遊俠並非尋常百姓,各自有著一定的背景和實力。
就在劉禪猜測這些人的來曆之時,遊俠隊伍前方,出現一位麵容剛毅,體格強健之人,似乎是這支遊俠隊伍的首領,他對著劉禪這邊,朗聲喊道:“你們是何人的隊伍?膽敢在我冀州境內耀武揚威!”
“你又是何人?膽敢攔截弘農王的車駕!”張飛勒馬出列,迴聲喝道。
“弘農王不待在封地弘農,跑冀州來幹什麽?我大漢什麽時候允許藩王掌兵了?按大漢律令,藩王領兵,視為造反!各郡府守備有權對其發起攻擊!”那名遊俠首領朗聲反問道。
“你們這點人,還想襲擊我們?倒是放馬過來啊!哈哈!”張飛打趣道,他不懂得什麽大漢律令,隻認手中的丈八蛇矛。
眼前的這位遊俠頭目頓時無言以對,他望向劉禪身後的隊伍,浩浩蕩蕩,估摸著至少有三千人以上,而且皆是身披鎧甲,手持利刃,威風凜凜。相比之下,自己身後這一千兄弟,隻有些簡單的兵刃,布衣之外,哪裏有片甲著身,可以說是毫無防護之力。
“嗬嗬,有句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河間郡這麽大,諸位夜裏可要小心防範!”遊俠頭目自然不會傻到明知不敵還要硬上的地步,於是威脅道。
“哈哈!這麽說,你們承認自己是賊了?”張飛嘲笑道。
“你!”那遊俠頭子怒目圓睜,長槍橫握,立於馬上,接著道:“少逞口舌之利,哼!走著瞧!”
見這群人要走,一直冷眼旁觀的劉禪,開口說道:“慢著!”
“貴人還有何事?”遊俠頭目冷冷迴道。
對於此人的無禮,劉禪也不以為意,直言問道:“壯士,可是有事相求?”劉禪似乎猜到了此人的目的。
“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見貴人麾下戰馬眾多,想討要個五百匹而已!”
“好個五百匹而已,本王千裏迢迢也才搞到四千匹戰馬!”劉禪心中暗道。但那遊俠頭目說的也沒錯,若是他們夜裏不斷騷擾,的確是一件煩心事。
不過劉禪靈機一動,哈哈笑道:“五百匹太多,本王可以送給你們三百匹,不過……!”
“不過什麽?”遊俠頭目掩飾不住心中的垂涎不已,急切問道。
“前提是,賭戰一場,贏了我們!你贏了,我送三百匹戰馬給你,如果你輸了,你們此刻騎乘的那三百匹歸我!如何?”劉禪指著對麵遊俠們所騎的馬匹,挑釁般說道。
“不行!”遊俠頭目反對道,他也不笨,算明白劉禪為何把馬匹數量改成三百了,因為他們這群人當中,隻有三百多騎。
“好家夥!不僅不想給戰馬,反而連我們這三百匹馬都想訛!”遊俠頭目心中可是如明鏡一般,洞悉了劉禪此時的意圖。
“為何不行?如此才公平嘛!”劉禪微笑道。劉禪就是想設計搶了對麵的戰馬,若對麵沒了戰馬,夜晚偷襲的機動性就沒了,威力大減。
“如果你贏了,我保證你們此行不再受到任何騷擾!但如果我贏了,還望貴人信守承諾!送我們三百匹戰馬!”遊俠頭目篤定劉禪會答應,所以就沒必要把自己的老底一起賭上。
“行!我答應你!”劉禪對贏很有信心。
“好!貴人一言,駟馬難追!”
“不知貴人派遣哪位出來賭戰?”遊俠頭目似胸有成竹一般說道。
而此時的劉禪心中早已暗喜,有張飛、趙雲在此,何懼單挑?而且就連劉備的身手也不弱,劉禪突然想見識一下劉備真正的武藝,於是故作大度說道:“本王也不欺負你,隻需你贏了這三位當中的任何一位,我之前的承諾都作數!”說完朝張飛、趙雲、劉備三人擺手示意。
“嗬嗬,小賊可是怕了?”張飛聞言與劉備、趙雲一並催馬出列,繼續嘲諷道。
“這可是貴人您說得!可別反悔!”遊俠頭目心中暗喜,他對自己的武藝是有信心的,但對付這位一直與自己拌嘴的彪形大漢——張飛,他也沒有十足把握。但既然弘農王這樣說,那就別怪他挑個軟柿子來拿捏了。
他仔細打量著張飛、趙雲還有劉備三人。
隻見張飛手上拿的兵器是一杆蛇矛,這種兵器相對比直刃的矛和槍,多了兩麵的側刃,所以也就多了戮、劃、砍等功能,不是一般人玩得來的。穩妥起見,他還是打消了與張飛一比高下的想法,雖然張飛適才狠狠地對他嘲諷了一番。
遊俠頭目又望向張飛左側的趙雲,隻見趙雲豎握著一把通體銀色的龍膽槍,一看便不是凡品。他也是使槍的行家裏手,自然也就懂得,像趙雲手上這種通體金屬打造的槍杆,非常沉重,其威力也比木製長槍要大數倍,而且要發揮出此類長槍的靈活性,對使用者的勁力要求極高。所以穩妥起見,他也不想跟趙雲比試,而且同樣是長槍對戰,他也沒有便宜可占。
遊俠頭目又望向趙雲左側的劉備,此人麵色尋常,看不出有多大的能耐,身側挎著一對雙股劍,看起來溫文爾雅。長槍對長劍,是有一定優勢的,而且是在如此開闊的地形裏。
“就他了!”遊俠頭目望了望劉備,轉身對劉禪說道。
“那就有勞玄德了!”劉禪也不反對,隻是淡淡對劉備說道,但其心中卻早已期待不已。
“遵命!”劉備下馬拱手朝劉禪一禮,轉身越過那遊俠頭目,朝兩支隊伍中間的空地走去。
遊俠頭目也隻好跟著下馬,跟隨劉備朝空地中間走去。
劉備之所以選擇步戰,是因為在馬背上,他那雙劍顧應劍法的威力會大打折扣,畢竟此時的戰馬還沒有馬鐙,控馬不方便。
冀州別駕閔純一直在府外等待了近兩個時辰,直到晌午過後,才獲得何太後的召見。
“閔別駕久等了,在下荀攸,拜見大人!”
“不敢當一聲大人!”閔純迴禮,又接著問道:“你是荀攸?也是潁川人?”
“正是,太後遣我前來接閔別駕入府,請~!”
“請~!”閔純跟隨荀攸進了府邸,一邊聊起道:“前些時日,冀州牧韓大人派遣治中從事劉惠前往潁川,準備迎迴韓氏和你荀氏族人!”
“我荀氏族人?不正在密縣西山一帶避難嗎?”荀攸反問。
“是啊,以韓融為首的韓氏族人和荀彧、荀諶帶領的荀氏族人,都在潁川郡密縣!所以,韓氏一邀請,你荀氏就同意舉族歸附了!”
“荀彧、荀諶兩位正是某叔父!”荀攸平靜地迴道,但此刻的心中卻頓時有些不安。
他跟隨何太後從洛陽逃出來後,也沒來得及聯絡族人,但沒料想到的是,其叔父們竟想舉族投靠韓馥。雖說如今天下紛亂迭起,那潁川又是四戰之地,遠不如冀州安穩,但若真是投了別的陣營,他荀攸就不好辦了啊!
而且此時的荀攸,更看好弘農王這邊。說起來,他那叔父荀彧娶的妻子,還是弘農王妃唐姬的姑姑,有了這一層關係,更不能支持其他勢力了。
“喔?那賢侄可願隨我一起迴冀州輔佐州牧大人!”閔純竟光天化日挖起牆角來了。
“等此間事了,必往相投!”荀攸假裝答應,心中卻在拒絕閔純這把鋤頭,不僅如此,他還要阻止荀氏一族北入冀州。
穿過幾道院門,兩人步入內府,也就不再過多言語。
郡府府堂內,一陣女子的哭聲傳來。
閔純心中詫異,但又不好多問,跟著荀攸低頭步入堂內,接著又跪地拜道:“臣冀州別駕閔純,拜見太後!”
“嗚嗚……!”閔純用眼角餘光看去,那哭泣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何太後。
“這……!”閔純被這一幕搞懵了,有些不知所措,於是朝身側的荀攸求助著。
荀攸卻隻是哀歎了一聲,輕聲道:“太後自從逃離洛陽城後,整日以淚洗麵,痛斥董賊。”
閔純點了點頭,他對董卓的種種惡行少有耳聞,但又不知如何相勸,隻得耐著性子,低頭等待。不料何太後的哭聲卻漸漸高了起來,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
荀攸見閔純有些不上道,於是也跟著哭了起來,一邊說道:“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攸深恨自己不能將那董卓老賊碎屍萬段!”
此時的閔純哪裏還不懂,再次拜道:“太後勿憂!臣願為主分憂,不惜肝腦塗地!!”
何太後聽到此言,哭聲才漸漸低了下來,隨後轉為輕聲啜泣,接著平複了情緒,說道:“兩位愛卿,起來說話!”
荀攸、閔純聞言,紛紛拱手道:“謝過太後!”
“冀州別駕,是吧?那冀州牧韓馥為何不來?”何太後開口就質問道。
“韓大人此刻正在鄗縣為太後督造行宮,所以派在下先行來到濮陽,安排太後北上事宜。”閔純為了忽悠何太後去冀州,故意謊稱道。
“誰說我要去鄗縣?我哪也不去!”何太後憤憤迴道。
荀攸立刻接過話,故作勸說道:“太後,鄗縣那可是冀州的治所,比這兒的濮陽縣可繁華多了,而且鄗縣是當年光武帝稱帝的地方,實乃我大漢朝的龍興之地!”
“是啊!太後!董卓老賊實力驚人,那洛陽城,咱們是暫時迴不去了!”閔純附和道。
“你們這些朝廷重臣不想著如何救陛下於水火之中,不想著如何誅董卓,清君側,難道竟將希望寄托於我這婦道人家身上?”何太後的聲音帶著幾分怒意。
荀攸與閔純相視一眼,荀攸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後息怒,非是朝中大臣不想有所作為,實在是董卓勢大,其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我等實難與之抗衡。”
閔純心中對荀攸的救場頗為感激,亦附和道:“太後所言極是,我等身為朝臣,自當以身許國,舍生取義。董卓雖強,卻非不可戰勝。隻要我等齊心協力,號召天下有誌之士,定能誅滅此賊,還朝廷一個朗朗乾坤。”
“好!閔別駕不愧為我大漢忠良!”何太後可不就等著閔純的這句話,見閔純自告奮勇,而氣氛又烘托到位之後,便接著說道:“來人!!將詔書拿出來!”
堂後的蔡文姬聞言,手捧太後詔書,走到閔純身前,恭敬遞了上去。
閔純也恭敬接過,打開一看,隻見詔書上洋洋灑灑三百字,大部分的文字是在述說著董卓的種種罪狀,直到詔書最後,閔純才看到重點。
“聯絡各路豪強討伐董卓?”閔純在心中盤算道,“如果有了這份詔書,將極大地提升韓馥大人的聲望,至於何太後去不去冀州,似乎關係不大,而且詔書最後赫然簽上了東郡太守橋瑁、河內太守王匡兩個人的名字!”
當然這兩個名字,自然不是橋瑁、王匡兩人的親筆簽名,而是荀攸剛才模仿兩人筆跡,冒簽的!其目的自然是增加這份詔書的份量。
“閔純!”何太後見他久思不語,喚道。
“臣在!”
“即刻將詔書帶迴冀州,交給韓馥!令他聯合各路人馬,討伐董卓!可有何不妥?”
“謹遵太後詔令!”閔純似乎想通了,俯身誠懇地拜道。
“好!閔別駕不愧為我大漢忠良!”何太後見目的達成,接著擺手說道:“如此,你們速速去辦吧!”
閔純聞言,與荀攸再次跪地拜道:“臣等告退。”
兩人退出府堂,荀攸看著閔純道:“閔別駕,太後這邊就由我來照應,大人且速迴冀州,謀劃大事吧。”
拿到了太後的詔書,也就師出有名了,這對韓馥確實是個揚名的好機會,閔純滿意地離開了郡府。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韓馥並不想討伐董卓。因為韓馥的冀州牧是董卓任命的,其目的隻是為了牽製其麾下的渤海郡太守袁紹。
冀州河間郡鄚縣東北。
渡過北易水河之後,劉禪命令麾下士卒紛紛脫掉商隊的裝束,換上威武的戰甲、鋒利的兵刃,並樹起弘農王的大旗。
搖身一變,他們從普通的商隊,變成一支雄壯的大漢軍隊。
河間郡距離平原郡並不遙遠,更何況這裏說起來還是漢朝的帝鄉。漢靈帝劉宏在被擁立成為皇帝之前,就曾是河間郡的一位解瀆亭侯。所以此時身為漢靈帝劉宏的冒牌長子,他劉禪在河間郡內也沒什麽好顧忌的。
一路行進中,隻見劉禪麾下隊伍整齊劃一、兵馬雄壯,引來了河間郡內無數的百姓前來圍觀。他們好奇地打量著這支不同尋常的隊伍,竊竊私語著,似乎在猜測著這支隊伍的來曆和目的。
突然,劉禪隊伍的正前方,出現了一支遊俠隊伍,約莫有千人規模。這些遊俠身穿各色布衣,手持各式兵器,裝備雖然雜亂卻又不失陣型,顯得訓練有素,他們眼神犀利,給人一種桀驁不馴的感覺,就這樣堵住了劉禪等人的去路。
劉禪的眉頭微皺,一時間也讓身後的軍隊停止前進。他深知這些遊俠並非尋常百姓,各自有著一定的背景和實力。
就在劉禪猜測這些人的來曆之時,遊俠隊伍前方,出現一位麵容剛毅,體格強健之人,似乎是這支遊俠隊伍的首領,他對著劉禪這邊,朗聲喊道:“你們是何人的隊伍?膽敢在我冀州境內耀武揚威!”
“你又是何人?膽敢攔截弘農王的車駕!”張飛勒馬出列,迴聲喝道。
“弘農王不待在封地弘農,跑冀州來幹什麽?我大漢什麽時候允許藩王掌兵了?按大漢律令,藩王領兵,視為造反!各郡府守備有權對其發起攻擊!”那名遊俠首領朗聲反問道。
“你們這點人,還想襲擊我們?倒是放馬過來啊!哈哈!”張飛打趣道,他不懂得什麽大漢律令,隻認手中的丈八蛇矛。
眼前的這位遊俠頭目頓時無言以對,他望向劉禪身後的隊伍,浩浩蕩蕩,估摸著至少有三千人以上,而且皆是身披鎧甲,手持利刃,威風凜凜。相比之下,自己身後這一千兄弟,隻有些簡單的兵刃,布衣之外,哪裏有片甲著身,可以說是毫無防護之力。
“嗬嗬,有句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河間郡這麽大,諸位夜裏可要小心防範!”遊俠頭目自然不會傻到明知不敵還要硬上的地步,於是威脅道。
“哈哈!這麽說,你們承認自己是賊了?”張飛嘲笑道。
“你!”那遊俠頭子怒目圓睜,長槍橫握,立於馬上,接著道:“少逞口舌之利,哼!走著瞧!”
見這群人要走,一直冷眼旁觀的劉禪,開口說道:“慢著!”
“貴人還有何事?”遊俠頭目冷冷迴道。
對於此人的無禮,劉禪也不以為意,直言問道:“壯士,可是有事相求?”劉禪似乎猜到了此人的目的。
“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見貴人麾下戰馬眾多,想討要個五百匹而已!”
“好個五百匹而已,本王千裏迢迢也才搞到四千匹戰馬!”劉禪心中暗道。但那遊俠頭目說的也沒錯,若是他們夜裏不斷騷擾,的確是一件煩心事。
不過劉禪靈機一動,哈哈笑道:“五百匹太多,本王可以送給你們三百匹,不過……!”
“不過什麽?”遊俠頭目掩飾不住心中的垂涎不已,急切問道。
“前提是,賭戰一場,贏了我們!你贏了,我送三百匹戰馬給你,如果你輸了,你們此刻騎乘的那三百匹歸我!如何?”劉禪指著對麵遊俠們所騎的馬匹,挑釁般說道。
“不行!”遊俠頭目反對道,他也不笨,算明白劉禪為何把馬匹數量改成三百了,因為他們這群人當中,隻有三百多騎。
“好家夥!不僅不想給戰馬,反而連我們這三百匹馬都想訛!”遊俠頭目心中可是如明鏡一般,洞悉了劉禪此時的意圖。
“為何不行?如此才公平嘛!”劉禪微笑道。劉禪就是想設計搶了對麵的戰馬,若對麵沒了戰馬,夜晚偷襲的機動性就沒了,威力大減。
“如果你贏了,我保證你們此行不再受到任何騷擾!但如果我贏了,還望貴人信守承諾!送我們三百匹戰馬!”遊俠頭目篤定劉禪會答應,所以就沒必要把自己的老底一起賭上。
“行!我答應你!”劉禪對贏很有信心。
“好!貴人一言,駟馬難追!”
“不知貴人派遣哪位出來賭戰?”遊俠頭目似胸有成竹一般說道。
而此時的劉禪心中早已暗喜,有張飛、趙雲在此,何懼單挑?而且就連劉備的身手也不弱,劉禪突然想見識一下劉備真正的武藝,於是故作大度說道:“本王也不欺負你,隻需你贏了這三位當中的任何一位,我之前的承諾都作數!”說完朝張飛、趙雲、劉備三人擺手示意。
“嗬嗬,小賊可是怕了?”張飛聞言與劉備、趙雲一並催馬出列,繼續嘲諷道。
“這可是貴人您說得!可別反悔!”遊俠頭目心中暗喜,他對自己的武藝是有信心的,但對付這位一直與自己拌嘴的彪形大漢——張飛,他也沒有十足把握。但既然弘農王這樣說,那就別怪他挑個軟柿子來拿捏了。
他仔細打量著張飛、趙雲還有劉備三人。
隻見張飛手上拿的兵器是一杆蛇矛,這種兵器相對比直刃的矛和槍,多了兩麵的側刃,所以也就多了戮、劃、砍等功能,不是一般人玩得來的。穩妥起見,他還是打消了與張飛一比高下的想法,雖然張飛適才狠狠地對他嘲諷了一番。
遊俠頭目又望向張飛左側的趙雲,隻見趙雲豎握著一把通體銀色的龍膽槍,一看便不是凡品。他也是使槍的行家裏手,自然也就懂得,像趙雲手上這種通體金屬打造的槍杆,非常沉重,其威力也比木製長槍要大數倍,而且要發揮出此類長槍的靈活性,對使用者的勁力要求極高。所以穩妥起見,他也不想跟趙雲比試,而且同樣是長槍對戰,他也沒有便宜可占。
遊俠頭目又望向趙雲左側的劉備,此人麵色尋常,看不出有多大的能耐,身側挎著一對雙股劍,看起來溫文爾雅。長槍對長劍,是有一定優勢的,而且是在如此開闊的地形裏。
“就他了!”遊俠頭目望了望劉備,轉身對劉禪說道。
“那就有勞玄德了!”劉禪也不反對,隻是淡淡對劉備說道,但其心中卻早已期待不已。
“遵命!”劉備下馬拱手朝劉禪一禮,轉身越過那遊俠頭目,朝兩支隊伍中間的空地走去。
遊俠頭目也隻好跟著下馬,跟隨劉備朝空地中間走去。
劉備之所以選擇步戰,是因為在馬背上,他那雙劍顧應劍法的威力會大打折扣,畢竟此時的戰馬還沒有馬鐙,控馬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