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時二刻,日上三竿,濮陽城南軍營的演武場中,五千士卒正在整齊劃一地列著隊,接受弘農王的檢閱。


    這其中步卒有四千人,弓手有四百人,騎兵有六百人,依次分成四個方陣,方陣前方分別站著魏延、孔融、橋蕤、賈詡四人。演武場中間是點將台,其上也站立了三人,劉禪居中,右側是伍孚和荀攸。


    “德瑜、公達,太後等人的安危,就交給二位了!如有情況速速派人來報!”劉禪經過多番考慮,決定留下伍孚、荀攸以及一百名可信任的軍士,來護衛何太後、唐姬等人的安全。


    “殿下請放心,我等必定竭盡全力守護好太後和王妃的安危!”伍孚、荀攸拱手,鄭重地說道。


    “這裏有兩封信,請分別交予太後和王妃!”劉禪從懷中摸出兩封信函,遞給了荀攸。


    “諸將隨我出發!”劉禪轉身走下點將台,翻身上馬,拔劍下令道。


    五千人浩浩蕩蕩,從濮陽城南而出。


    孔融、賈詡領著四千步卒和四百弓箭手,登船沿水路進發。


    劉禪、帶著魏延、橋蕤及六百騎兵,繼續沿黃河北岸向東北方向進發。行軍的路線事先就商議好了,經高唐、平原在利津匯合,再直插青州腹地。


    這是劉禪為了去高唐縣見一見前世的生父劉備,特意選擇的行軍線路。此時的高唐縣,隸屬於平原國,也就是平原郡,四十年前,漢桓帝劉誌把他弟弟劉碩封為平原王,因此平原郡又改名為平原國,下轄包括高唐縣在內的十九個縣。


    看來自從劉備鞭笞督郵之後,通過毋丘毅搭橋,走的是宗室的關係,所以才任命為高唐尉。畢竟平原郡現在是漢室宗親劉碩的封國,雖然他沒有官員任免的權利,但要保一個人,推薦個一官半職,朝廷不會不賣這個麵子。


    平原國又隸屬於青州,此時的刺史是趙琰,非常清廉的一個人。相傳在他的府邸庭院內,放置了一個盛滿水的大水缸,凡是有托關係、走後門的信件,統統扔在這水缸裏,因此,他在天下士族當中,非常有聲望。


    前些日子,盧植因在朝會上公開反對董卓,擔心被董卓殺害,於是他就棄官逃到上穀郡軍都山隱居了起來,朝廷尚書一職也就空缺了,而趙琰正好德才兼備,所以也就進入了董卓的備選尚書名單。


    黃河北岸馳道,塵霧彌漫,太陽漸漸偏西,劉禪等人經過連續幾個時辰的奔馳,人倦馬乏,便找了一塊河邊水草茂密的地方,停了下來,準備休整片刻。


    “德茂,這一路為何這麽多逃難得民眾?”橋蕤是本地人,對附近較為熟悉,劉禪於是向他詢問道。


    “皆因青州、徐州兩地,黃巾賊兵又起,四處攻略郡縣!”


    “天氣漸漸寒冷,底層貧民缺衣少食,怎能不亂?”魏延一言點破這黃巾賊兵再次叛亂的根本原因。他是荊州義陽郡人,而義陽也是昔日黃巾之亂的重災區之一。


    “哎!”劉禪深深歎息一聲。在死亡麵前,人性中的惡,就會被無限放大。叛亂尚有一線生機,而不叛亂,則熬不過這個冬天,即便再溫和、愚鈍之人,也知道該如何選擇。


    “想我大漢幅員遼闊,不缺肥沃之地,為何竟落到個缺衣少食的境地?”劉禪疑惑問道。


    “是從事生產的人太少了!我本是義陽郡蒯氏一族的佃戶,家中所有的耕地都是從蒯氏一族那裏租借的,每年產的糧食自己隻能留三成,七成都交給了蒯氏。一旦遇到災荒年間,經常食不果腹,生活苦不堪言。前些年黃巾賊兵作亂,恰好大將軍何進大量招兵,以拱衛洛陽,我也因此進入行伍之中。而我家中父母及兩個幼弟,還仍然是蒯氏佃戶。”魏延細細講述著。


    “是啊,土地兼並,令越來越多的底層民眾失去了土地,也因此讓他們被迫承擔更重的賦稅和勞役。豪強地主的種種壓迫,才是黃巾之亂的根本原因啊!”劉禪心中想道,“豪強地主及後代,不事生產,士族官吏,也不事生產,地方動亂,又讓從事生產的人,越來越少,武力鎮壓,需要錢糧,又讓從事生產的人,負擔越來越沉重,真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那我們就幹掉那些豪強地主!”劉禪說道,他前世所在的蜀國,地主豪強土地兼並的情況,相比魏、吳兩國,要輕得多,也正因為如此,才有足夠的國力,支持連年的北伐。


    “殿下不可,沒有地主豪強的支持,殿下哪裏有錢財來招兵買馬?沒有士族的支持,哪有才智之士幫殿下出謀劃策,管理地方呢?”橋蕤站在世家大族的角度,如此勸說道。


    “確實難辦啊!”


    劉禪想起了新朝王莽頒布的“王田製”,把土地全收歸國家所有,再發給農民耕種。確實一下就解決了土地兼並問題,不過這個政策可以借鑒,卻不能大規模實施,大漢還不具備這個基礎。不難想到,如果一下子把全國所有地主豪強的地,全給沒收了,他們不跳起來造反才怪呢。事實也確實如此,王莽建立的新朝,十幾年就垮塌了。如此一劑猛藥,沒能拯救天下,倒是提前把王莽自己給葬送了,其頭顱至今還擺在洛陽的皇宮內。


    劉禪又想起前世在位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後,所頒布的一條條政策。一麵安撫南中的豪強地主,任命孟獲等人入朝為官,一麵開發南中,引進農耕技術,實施屯田,最後再利用法治,約束這些豪強地主,士族官吏。如此,蜀國才得以迅速恢複國力,才從自夷陵之戰後,瀕臨滅國的險境中走了出來。


    金龍寺一行之後,劉禪能明顯感到自身的悟性有所提高,許許多多的事情,如今的見解,要比前世更加透徹。紫微天尊法相中所蘊含的那道靈蘊,在劉禪體內溫養,不斷地改造著,提高了劉禪各方麵的能力。


    不然,劉禪前世如果有如今的悟性,再加上諸葛亮、伊籍的教導,更有董允、費禕、霍弋、尹默等名士作為班底,勵精圖治幾十年,趁中原動亂之時,兵出漢中,未必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