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裏,愁看直北是長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青春像是一場大霧彌漫的旅程,星期在這混沌之中,漸漸看透了一些隱匿在人際關係裏的微妙真相。他深知,當一個人在背後對他人評頭論足時,無論多麽小心翼翼地以為無人知曉,其實那些言語就像隱藏在空氣中的絲線,總會被那被議論的人敏銳地察覺。人活在這世間,彼此之間的影響如同漣漪,一圈圈地擴散、交織,誰也無法真正做到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星期這樣想著,內心被一種莫名的困惑糾纏,他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個無形的網,越掙紮越無法逃脫。


    在學習的戰場上,星期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他曾經也是個心高氣傲的學霸,對那些基礎作業不屑一顧,可又拉不下臉去抄襲他人的答案。然而,在他還未完全變得倔強固執的時候,班主任楊永那嚴厲的批評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心上:“你看那星期,就是太驕傲…… 你踏實一點嘛。”


    星期低著頭,那一刻,他的腦海裏一片空白,沒有湧起任何勵誌改變的熱血豪情。他無法為自己辯解,那些辯解的話語就像被卡在喉嚨裏的魚刺,怎麽也說不出口。就如同聽到別人對他的非議時一樣,他選擇了沉默,將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默默地吞咽下去。他不像顧石,能夠坦然地將這些話語聽進心裏,然後反思自己。星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高傲,可這高傲卻如影隨形,成為他內心深處最頑固的敵人。當外界的批評如尖銳的箭雨向他襲來時,他內心在反抗,可這反抗是如此無力,因為他所對抗的仿佛是一個無形的幻影,是他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敵人。他明明聽到別人說沒有人針對他,可他的臉上卻露出一絲苦笑,那笑容裏滿是不信,他依然保持著那看似冷漠的防禦姿態,將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


    就這樣,長時間的防禦讓他的態度變得僵硬,如同被冰封的河流,難以解凍。他雖然低著頭,看似在乖乖地接受批評,可內心卻在不停地思索,試圖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一個能夠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


    隨著時間的推移,星期身上的缺點如同被揭開傷疤的傷口,開始全麵暴露出來。他看著自己的成績,看著自己的生活,突然陷入了一種深深的迷茫之中。他開始思考,自己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麽?而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裏?曾經,他可以為了掌握一個知識點而廢寢忘食,滿心歡喜,那時候的學習是純粹的,是為了追求知識本身。可如今,功利的心態像一片烏雲,遮蔽了他心中那片純淨的天空。他隻看到自己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隻怨恨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卻忽略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他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沒有魅力,而 “做得更好” 這四個字,成為了他心中唯一的執念,這執念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卻沒有給他帶來溫暖,反而讓他在這青春的道路上越走越迷茫。


    “這個世界好像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模式,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言說的心事,都在對身邊的人隱瞞著什麽,每個人在表麵上和私下裏都有著極大的不同。我真的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星期在心裏默默地想著,“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快活,可我總覺得這背後似乎隱藏著一種自私。有人說在於奉獻與創造,可我對此深表懷疑,因為我發現那些我拚盡全力去保護的人,有時候卻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我。”


    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棋局之中,既是其中的一顆棋子,被命運的大手隨意擺弄,又是一個旁觀者,冷冷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老師選擇他擔任課代表,他卻覺得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浪費了他寶貴的時間。月考成績公布,他的名次有所下降,雖然依然在全校六十多名,但這小小的退步還是被班主任敏銳地捕捉到了。班主任看著他,眼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你好好學呀!你在做什麽啊!…… 用點心。”


    星期默默地接受著批評,他依然低著頭,像是一個犯錯的孩子。他心裏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那一刻,除了一絲後悔和對老師關心的愧疚之外,他還看到了老師有意無意的歎氣。他很少抬頭直視老師,因為他不知道哪種行為才是更不禮貌的,他在這細節上也陷入了困惑。


    星期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他突然想到,老師這樣做真的合適嗎?可這個念頭剛一出現,他就立刻否定了自己,他覺得這樣想是不尊師重道的,是違背道德倫理的。


    學校的生活總是充滿了矛盾和無奈。周考的壓力如同一座大山,壓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頭。學校和老師都規定,上課的時候要心無旁騖,下課了也不能玩得太過瘋狂,學生們偶爾會把老師看成是嚴厲的惡魔,而學校是不是也在不經意間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呢?老師喜歡那些聽話、認真的學生,而在學生們的眼中,那些所謂的 “好學生” 有時候就像被老師寵愛的寵物,而那些有個性的學生,在老師看來,卻總是那麽不順眼。


    星期被老師安排去收卷子,他心裏對這個老師充滿了不滿,覺得他管得太寬了。其實這個老師對星期並沒有什麽惡意,隻是班上的同學都討厭他,星期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種情緒同化了。班上彌漫著一種浮躁的風氣,就像一場傳染病,讓每一個人都無法幸免。星期已經被老師叫去收卷子很多次了,每次都覺得無比厭煩。她在班上是個比較強硬的人,有著自己的小團體,星期心裏有些厭惡她。他站在那裏,心裏想著要不要叫醒她,他知道如果叫她,她可能會生氣,如果不叫她,等她自然醒了,還是會生氣,而且她總是最後一個交卷,這讓星期覺得她是在故意浪費大家的時間。


    後來,星期交過卷子之後,又有一組卷子傳了過來,他知道那是她的。星期皺了皺眉頭,冷冷地說他不會去幫她交。也許是他的語氣不太好,她頓時怒目圓睜,星期沒有和她正麵衝突,可課後,她卻開始和她的 “知己” 陰陽怪氣地談論星期,星期聽到那些話,心中無語極了,他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麽會如此複雜和脆弱。


    然而,奇怪的是,吵過這一架之後,星期的心情卻莫名地好了一些。他對暴力這種行為產生了一種複雜的情緒。在他的認知裏,暴力是不被提倡的,它是野蠻的象征,與文明背道而馳。可是在某些時候,他又覺得暴力似乎是一種簡單直接的解決方式,能夠讓人在一瞬間釋放出內心的壓抑和不滿。但星期依然討厭暴力,他在這種矛盾的情緒中掙紮,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這個夏天,陽光格外熾熱,蟬鳴在耳邊不停地聒噪,偶爾還會有飛機撕裂碧空的聲音傳來,可當樹仔細去聆聽時,那些聲音又仿佛消失不見了。樹被老師叫到了教室外麵,老師看著他,一臉焦急地問他是不是滿足於自己的成績了。樹俯視著老師,輕輕地搖了搖頭。其實,樹的心裏從來都沒有把成績看得那麽重要,他時常覺得,就算考得不好,考不上大學,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他甚至想過,自己也許可以迴老家養豬,雖然他也知道可能會麵臨很多困難,可能會被人看不起,可他的內心卻出奇地平靜,沒有那種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欲望。


    欲望,在很多人看來,是上進的車輪,能夠推動著人們不斷向前。可樹卻不一樣,他在生活中總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把什麽都看得很平常,哪怕自己是生活中的主角,他也能夠像一個旁觀者一樣,靜靜地看著事情的發展。


    這天,樹去了堂姐家,兩人坐在那裏聊天,兩杯奶茶擺在桌上,卻都沒有被打開。


    堂姐看著樹,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過來人的感慨:“可能我比較唯利是圖吧,看見什麽新鮮的、有錢的職業就去考什麽證,我也沒有什麽確定的目標。”


    樹聽著堂姐的話,想了想,跟她講了自己以後考不上大學就去養豬的想法。堂姐瞪大了眼睛,瞪了樹一眼,說:“你怎麽這麽沒出息,我都看不起你,你應該出去闖蕩闖蕩。”


    樹低著頭,沒有解釋什麽。他心裏有很多想法,一方麵,他覺得自己的性格可能不太適合在外麵闖蕩;另一方麵,他也覺得把父母留在家裏,自己一個人出去,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姐,你說有錢和幸福,應該不掛鉤吧。” 樹抬起頭,看著堂姐問道。


    堂姐微微皺眉,看了看依然低著頭的樹,繼續說道:“不是啊,可能確實不掛鉤吧,不過你也知道,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是現實。你哥當初和你一樣,覺得做什麽都沒什麽必要,整天渾渾噩噩的,好像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可你看他現在,跟著別人做事,在台上發言時,卻半天講不出什麽話來,他心裏也有很大的落差。”


    “我知道你說養豬…… 其實也不一定要養豬。做什麽事都用些心就能做好,你看我吧,考研考上了,現在繼續讀書,這就是我目前的規劃。就一步步來唄。” 堂姐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鼓勵。


    “有錢,和沒錢差別還是很大的……” 堂姐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樹心中那扇關於未來的門,讓他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和選擇。


    樹靜靜地聽著堂姐講述這些年的經曆,他覺得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匆匆而逝。迴首望去,自己仿佛一直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著前進,卻從來沒有真正想過自己要走向何方。


    “你又說,你想從事一件事,卻又總是改變主意,你想在平凡中築就偉大,可又因為選擇的不確定而猶豫不決。所以…… 能一開始就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是幸運的,可這世上幸運的人又有多少呢?” 樹在心裏默默地想著。


    樹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海子的那句詩:“我的燈和酒壇上,都滿灰塵,而遠方的道路上卻幹幹淨淨。” 他覺得自己就像詩中的那個人,生活在一種迷茫和混沌之中,不知道該如何去擦拭那滿是灰塵的燈和酒壇,也不知道該如何踏上那看似幹淨卻又充滿未知的遠方之路。


    門外的風景,十幾年如一日,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人們在外麵忙碌地穿梭著,像螞蟻一樣,為了生活而奔波。樹看著他們,覺得他們很可愛,因為他們是如此真實地活著,用力地生存著。而樹自己,卻像是站在一個遙遠的地方,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他並不渴望融入其中,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阻止他。


    那些可能會阻礙樹融入人群的東西,別人甚至都沒有察覺到,就輕易地跨過了。而樹卻無法忽視它們的存在,他不喜歡那種喜怒形於色的人,覺得那樣顯得很輕浮。他始終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去毫無顧忌地大笑,去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情感。他總是認真地對待生活,想要活出自己的故事,可又總是在這過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


    從頭到尾,樹都不羨慕別人的生活,也不覺得應該去模仿別人。他不否認群體的存在,也不討厭特立獨行的人,隻是他自己選擇了一種與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他的世界裏,生活的節奏很慢,他想要看清生活中的一切,不是那種細致入微、精確無誤的東西,而是一種模糊大概的、本源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他能夠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那種東西的存在,卻又像磁石一樣,怎麽也觸摸不到,可它又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讓樹不由自主地想要去追尋。樹把這當成一味良藥,希望能夠醫治自己內心的困惑和迷茫,可他又不知道這藥到底有沒有效果。


    樹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也沒有想過要把它們傳遞給別人,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太矛盾了。在他不在乎的東西裏,有一樣是他自發堅持追尋的,可他又從不真正地投身於生活之中,他在這矛盾的漩渦裏徘徊,無法找到出口。


    現在,從堂姐的敘述中,樹又感受到了那種若有若無的東西,他靜靜地聽著,仿佛一秒鍾就過去了千年,他在品味著時間,也在思考著自己的未來,可這未來依然像一團迷霧,籠罩在他的眼前,讓他無法看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湖畔詩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喜歡雷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喜歡雷雨天並收藏湖畔詩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