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海上航行,終於上了岸,到了海口,可還沒有到達最終目的地,他們的最終目的地是——三亞縣,崖城公社,崖城大隊。那裏才是坤龍這批人繁育製種的地方。


    三亞位於山地南側,夏季風迎風坡,降水量豐沛,冬季風背風坡,氣溫溫暖,是一個四季常花,長夏無冬的地方。


    氣溫條件特殊,氣溫屬於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在22c一26c之間,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仍在19c以上


    日照也有特點,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各地太可照時間長,各地的年日絲時數除中部盛因雲霧較多,隻有1750小時左右。


    其他部分地區都在2000小時以上,西南部地區達2400一2600小時,各地日照數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他們這行人是11月10日從家鄉出發,於11月17日下午到達了三亞,崖城,崖城大隊。


    在家的時候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冬衣,抵禦著寒冷的氣溫。然而,當來到這個地方時,卻仿佛置身於一個溫暖如春的世界。


    他們隻需要穿著一件薄薄的背心,便能感受到宜人的溫度和舒適的氣息。這種巨大的溫差讓人感到十分驚訝,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啊!


    也難怪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選擇在冬季前往海南島來進行繁育和製種工作,現在看來確實不足為奇了。


    坤龍他們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心中湧起一股對祖國廣袤地域、豐富物產的由衷讚歎之情。


    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展現出無盡的魅力和潛力。


    坤龍一行人上了岸後,再次乘車,從海口出發,直奔三亞,沿途海南風光盡收眼底。


    海南的風景如畫,從翠綠的山脈到金色的稻田,藍天白雲下的海南,呈現出無盡的美麗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坤龍靜靜地坐在車上,他的目光卻始終緊盯著車窗外,仿佛被什麽東西吸引住了一般。透過車窗,他看到了許多橡膠園,這些橡膠園像是一片片綠色的海洋,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此外,他還看到了許多挺拔入雲的椰子樹、茂盛的芒果樹、荔枝樹、龍眼樹和菠蘿蜜等。這些景象讓坤龍感到眼花繚亂,同時也讓他心花怒放。


    隨著車子的行駛,道路開始變得曲折起來,不斷地轉彎和拐彎。然而,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巨大的怒哮聲,聲音震耳欲聾,讓人不禁心生畏懼。


    聽到這個聲音後,有人興奮地大聲叫道:“看,大海!”坤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即將沿著大海前行。


    而之前的怒哮聲,則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海那邊傳過來的。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這時又有人大喊起來:“快看,那裏是天涯海角!”


    坤龍聽到喊聲後,立即站起身,探出半個腦袋向前望去,他看到天涯海角的身影。早就聽說了天涯海角是三亞的一張名片,它代表著海南的美麗和神秘。而坤龍即將來到此處,揭開他神秘的麵紗。


    天涯海角,真的太美了!海天一色,碧波蕩漾,坤龍仿佛置身仙境,在這片無垠的海域上,他以往心中的所有煩惱和壓力都瞬間消散,隻留下寧靜與美好。


    天涯海角的美景如詩如畫,讓坤龍為之傾倒,在這裏,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無限可能,仿佛找到了心靈上的安撫。


    又是一路欣賞,一路顛簸,下午三點時分,他們終於到達了崖城公社,車子在門口停了下來,前麵傳來話,叫他們稍等片刻,總指揮部有人去公社接洽。


    不多時,車子又起動了。公社派人引路,把他們帶到了崖城大隊。


    這就是他們這行人最終目的地,車子馳進了一個莊園,莊園裏椰子樹林立,芒果樹,荔枝樹,龍眼樹,各種坤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樹木,應有盡有。樹木掩映中出現了一棟二層小樓,這就是大隊部。


    聽到汽車喇叭聲,從小樓裏走出來兩個人,一個個子矮小,約顯精瘦,年紀大概有50多歲。臉上皮打皺,黝黑黝黑的,但黑裏透著紅,頭發有點花白,背約微有的駝,精神瞿爍。眼睛不大,眼光卻很有神。


    另外一個身材顯得高一點,也是長的精瘦,但這個人年輕了許多,大概在40歲左右,後來坤龍才知道,那個年紀大的是大隊林書記,年輕點的是大隊林會計。


    赴海南繁育製種總指揮部就設在小樓一層,中間是客廳,客廳兩邊有兩個房間,房間中間都被木板隔斷,其實是有四個小房間。靠東側的兩個小房間便是總指揮部人員居住的地方,而客廳則成為了他們的辦公場所。


    客廳靠後的牆壁處有一座木製樓梯,可以通向二樓。到達二樓口時,會發現一個翻蓋,如果將其蓋上,下麵的人便無法登上二樓。這種設計既保證了安全性,又增加了隱私性。


    二樓與一樓類似,但有所不同的是,二樓四周環繞著走廊。無論從哪個方向看,樓下的一舉一動都能盡收眼底,視野非常開闊。站在這裏,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周圍的情況,讓人有一種掌控全局的感覺。


    後來,我聽林書記介紹說,這裏原來是一處地主莊園,在解放後被政府沒收,並改建成了大隊部。


    原來如此!難怪這裏的環境如此優美,樓房的設計也如此周全。


    這樣的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當年地主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


    如今,這座古老的莊園已成為曆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過去的記憶,也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坤龍以及其它三場一所製種人員,屬於直屬部門,所以被安排在二樓靠東側的房間,西邊就是崖城大隊大隊部。


    其餘16個鄉鎮的人員都由林書記帶著領隊領導分別下到各個村落,他們沒有坤龍這夥人幸運,他們都是在村子空曠地帶住著臨時搭起的茅草屋。


    經過一番忙碌之後,所有人終於被妥善安置好了。坤龍帶領著他的直屬人員,總共十個人,來到了二樓東側的前半部分房間。


    這個房間麵積雖然不算太大,但他們是在這裏打地鋪過夜睡覺。畢竟,大家一起擠一擠,也能勉強容納得下。


    值得慶幸的是,客廳是空蕩蕩的,而且四周都環繞著走廊,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一來,即使人數較多,也不會感到太過擁擠和壓抑。


    樓下側邊還設有一個廚房,對於這些離家在外的人們來說,簡直是個福音。他們決定十人合夥搭夥食,共同分擔生活費用。並且,還特意抽調出一名成員負責采購食材並烹飪食物。


    這種合作方式不僅能夠節省開支,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讓坤龍等人感受到了一絲家的溫暖。盡管身處陌生的環境,遠離家鄉,但這裏的一切讓他們漸漸適應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過上全新的生活,成為這片異鄉土地上的過客。


    隨著夜幕降臨,坤龍他們即將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他們的生活、工作都將在這個新的起點上重新展開。


    或許前方會充滿挑戰與困難,但他們相信隻要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重重阻礙,迎接美好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澗影竹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澗影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澗影竹並收藏山澗影竹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