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辦公大樓,科技實驗室工程終於開工了。
艾場長親自坐鎮指揮,挖地基開始,每天需要多少人工,由場長指令各個部門,輪流派出人員前往工地。
這天分派到楊坤龍,臨行前,胡隊長交待,“你到工地後就算工地用工人員,一切行動都聽從工程指揮部,具體工作由他們分派指揮你。”
“定要好好幹,你是代表二生產隊,好與壞牽涉著二隊名譽,影響到年終各項指標的評定,你定不能給我丟麵子。”
楊坤龍道“請隊長放心,我坤龍不是那種無集體觀念的人。我定會不辜負你的囑咐,決不會給二隊丟臉。”
很幸運,坤龍抽簽到木工組,整天跟著木頭打交道,有時候抬木頭,有時候幫忙拉鋸,有時候坐馬,協助木工師傅創樹皮。反正哪裏需要就到哪裏,沒有固定工種。
這天木工楊師傅,叫住坤龍:“跟我去裁木料”坤龍高興地說“好”。
楊師傅是原苦楝子村的人,和坤龍父母一樣是原地轉入進農場的,屬於本地人。
他身材中等,微胖,五十多歲,臉上已經出現了橫肉,背也開始微駝;長年腰紮條灰色長布圍裙,顯厚的嘴唇下稀稀鬆鬆,長著幾許花白胡子。
他是老木匠,十幾歲就外出拜師學徒。後苦楝子村轉入農場,他也就帶著一身木工技術活,進入農場。
還是幹他的老本行,那時農場剛興建,也很需要他這樣的人員,所以場裏專門為他們建組了一個組,叫木工組。
木工組共有三人組成,其它兩人是外地招收進來的,都是正兒八經的木匠。
另外兩位木匠,一個姓萬,一個姓周,年紀都在40歲左右,外地口音。
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秋風蕭瑟,楊坤龍來到工地木工組,他來的比較早,師傅們都還沒到,他就在工棚裏原地遛達。
看到琳琅滿目的各式各樣的工具,他既興奮又好奇,心想,和自己同迴來的知青,大部分都換了工種,離開了農業生產隊。
有個當了食堂管理員,有個當了拖拉機手,還有幾個當了兵。
熊凱早就進了機修班,王建早幾天也被招進縣糖廠當上名正兒八經的工人。盛華被調往子弟學校任校長。
望著一個個同齡人都有了好的去處,坤龍心中不免又有點酸楚,剛平複下來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
他已經不奢望那些好地方,清楚無論如何也任不到他,但他又不死心,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種欲望是人生起來的。
他在工架旁踱著步,看看五花八門的木工家什,鋸子就十來種,大小不一,還有刨子,也是五花八門。
隻有斧頭比較簡單,似乎都是一樣的。隻是重量稍有差別。看著這些,突然,坤龍腦子裏有種念頭閃起。
我去學徒,學木匠,這也是門技術活,雖然木工並不輕鬆,爬高挖低,但比起摸牛屁股總要強點。
有了這種想法後,坤龍就開始關注幾位木工師傅,他通過這幾天的接觸,他看上了楊師傅。
一來他是本族人,平日裏稱他為楊爺爺,二來他年紀有這麽高,肯定技術活嫻熟;肚裏有貨,手上肯定有絕活;三來他身邊沒徒弟,這把年紀的人,都會想把自己的東西傳承下來,不希望在自己手中失傳。
這時三位師傅來到了工棚,萬,周二位師傅有個習慣,每次來到工棚後拿木泡沫點燃一把火,放在地上,巴答巴答坐在火堆旁抽一會兒旱煙。
而楊師傅不抽煙,他總是慢條斯理地把搭在肩頭的灰色圍裙,紮在腰間;紮好圍裙後就逐個檢查那些工具。
有時會拆下來在磨石上去磨蹭,直到滿意為止,這叫砍柴不誤磨刀工。
對於萬,周兩位師傅,抽煙後那攤火,他們抽完煙後,從來都是不管不顧,不會有意識去踩滅,任其自然。
坤龍幾次好心去踩滅他,生怕會因此引起火災,楊師傅就告訴他,木工師傅點的那個火,就是在柴火堆裏點燃,都不會發生火災,那是被魯班師傅喝死了的,木匠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大火燃燒不起來。
為此,坤龍更加好奇,得知木工師傅都懂的魯班師傅的奇經異術,他更加對學木工,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在楊師傅身前身後忙碌著,一會兒搬木料,一會兒幫拉鋸。眼光用心看著,不用楊師傅發落,他能準確判斷楊師傅上手幹什麽,下手又準備幹什麽。
坤龍會準確地把他想要的東西推到他身旁,楊師傅很滿意,對坤龍也開始和顏悅色地笑,顯得很和善友好,有時還會讚不絕口“你這娃太聰明。”
坤龍心裏卻在說:我是有目的的,但他暫時不想表露,他要等到那個他認為時機成熟時,他才向他坦明,坤龍就是在等這個時機。
這一天,楊師傅告訴坤龍,“今天要去搭足手架,你跟我同去。”
“好啊。”坤龍爽快答應著;本來他就是小工,來這幹活就是聽他們指揮的,他沒有不聽的理由。
叫幹什麽就幹什麽,隻不過有個主動與不主動之分。不主動就是推磨似的,你推一下我就動一下,你不推我就不動。
這天,楊師傅帶著坤龍來到工地,這天天氣不太好,下起了毛毛細雨。
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這點小雨是不會停工的;反而會加快速度,因為涼爽好幹活,人舒服呀。
所以楊師傅也依然在搭足手架,由於木架上淋了點雨,有點滑,楊師傅一不小心,足下一滑,一個閃失,從二層高處摔落下來。
剛好跌到下層一根橫木杆上,減少了衝力,楊師傅手本能抓住一根橫木,才沒有摔落到地。
隻是胸左脅被橫杆隔了下,萬周二位師傅連忙跑過來,關切地問:“怎麽樣,快去醫務室看看。”
楊師傅驚魂未定,臉色嚇的蒼白,蹲在地上雙手摟著胸協道:“痛倒是不很痛,就是有點喘不過氣來。”
楊坤龍知道,他這是岔氣了。而且從他的損傷部位來看,他知道,是膽經的循行路線被阻斷,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不及時疏通,會在晚上11點左右,在睡著中痛醒。
一般跌打損傷,在一個星期內醫治,都不會有後遺症,但如果錯過這時機,就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楊爺爺,你這是損傷了膽經。快去醫務室叫王醫生看看,要不能,你晚上會很痛的。”
楊師傅疑惑地望著坤龍“你怎麽知道?”坤龍支支吾吾不知如何答好,因為他不想顯露他的本事。
他會武功,其實真正知道的就是他的隻是幾個發小,但盛華,王建也隻知道坤龍會武,並不知他還會治。
其次就是上次在窯廠,因救孟師傅,自己受傷,不經意告訴過孟師傅,自己家傳,懂傷科。
所以在農場人們的心目中,知道比較多的,是這小子會武功,輕易不要去招惹他。
對於治療跌打損傷,就沒有人知道,而且坤龍也不想讓人知道,因為他不是醫生,沒有行醫資格,過分顯露會招來麻煩,惹事生非。
所以他沒有挑明,還是主張他先去王醫生那看病,人家那是正規醫生。
楊師傅聽從大家的話,連忙去了場醫務室,王醫師看了看,摸了摸,沒損壞骨頭,“沒關係,傷皮沒傷骨,開點活絡丸吃就沒事。”
就在當夜,坤龍突然被敲門聲驚醒,他披衣開門,見是楊師傅的老伴,忙問“楊奶奶,是不是爺爺傷,痛起來了。”
“你怎麽知道?”楊奶奶很是驚奇。
“怪不得老頭子痛的滿頭大汗,叫我快來找你。我還說呢,你有病不找王醫師,找坤龍有什麽用。他叫我別哆嗦,快去找坤龍是行了。這不半夜三更就來敲你的門,真不好意思。”
“不妨事,奶奶,你先迴去,我馬上就到。”
艾場長親自坐鎮指揮,挖地基開始,每天需要多少人工,由場長指令各個部門,輪流派出人員前往工地。
這天分派到楊坤龍,臨行前,胡隊長交待,“你到工地後就算工地用工人員,一切行動都聽從工程指揮部,具體工作由他們分派指揮你。”
“定要好好幹,你是代表二生產隊,好與壞牽涉著二隊名譽,影響到年終各項指標的評定,你定不能給我丟麵子。”
楊坤龍道“請隊長放心,我坤龍不是那種無集體觀念的人。我定會不辜負你的囑咐,決不會給二隊丟臉。”
很幸運,坤龍抽簽到木工組,整天跟著木頭打交道,有時候抬木頭,有時候幫忙拉鋸,有時候坐馬,協助木工師傅創樹皮。反正哪裏需要就到哪裏,沒有固定工種。
這天木工楊師傅,叫住坤龍:“跟我去裁木料”坤龍高興地說“好”。
楊師傅是原苦楝子村的人,和坤龍父母一樣是原地轉入進農場的,屬於本地人。
他身材中等,微胖,五十多歲,臉上已經出現了橫肉,背也開始微駝;長年腰紮條灰色長布圍裙,顯厚的嘴唇下稀稀鬆鬆,長著幾許花白胡子。
他是老木匠,十幾歲就外出拜師學徒。後苦楝子村轉入農場,他也就帶著一身木工技術活,進入農場。
還是幹他的老本行,那時農場剛興建,也很需要他這樣的人員,所以場裏專門為他們建組了一個組,叫木工組。
木工組共有三人組成,其它兩人是外地招收進來的,都是正兒八經的木匠。
另外兩位木匠,一個姓萬,一個姓周,年紀都在40歲左右,外地口音。
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秋風蕭瑟,楊坤龍來到工地木工組,他來的比較早,師傅們都還沒到,他就在工棚裏原地遛達。
看到琳琅滿目的各式各樣的工具,他既興奮又好奇,心想,和自己同迴來的知青,大部分都換了工種,離開了農業生產隊。
有個當了食堂管理員,有個當了拖拉機手,還有幾個當了兵。
熊凱早就進了機修班,王建早幾天也被招進縣糖廠當上名正兒八經的工人。盛華被調往子弟學校任校長。
望著一個個同齡人都有了好的去處,坤龍心中不免又有點酸楚,剛平複下來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
他已經不奢望那些好地方,清楚無論如何也任不到他,但他又不死心,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種欲望是人生起來的。
他在工架旁踱著步,看看五花八門的木工家什,鋸子就十來種,大小不一,還有刨子,也是五花八門。
隻有斧頭比較簡單,似乎都是一樣的。隻是重量稍有差別。看著這些,突然,坤龍腦子裏有種念頭閃起。
我去學徒,學木匠,這也是門技術活,雖然木工並不輕鬆,爬高挖低,但比起摸牛屁股總要強點。
有了這種想法後,坤龍就開始關注幾位木工師傅,他通過這幾天的接觸,他看上了楊師傅。
一來他是本族人,平日裏稱他為楊爺爺,二來他年紀有這麽高,肯定技術活嫻熟;肚裏有貨,手上肯定有絕活;三來他身邊沒徒弟,這把年紀的人,都會想把自己的東西傳承下來,不希望在自己手中失傳。
這時三位師傅來到了工棚,萬,周二位師傅有個習慣,每次來到工棚後拿木泡沫點燃一把火,放在地上,巴答巴答坐在火堆旁抽一會兒旱煙。
而楊師傅不抽煙,他總是慢條斯理地把搭在肩頭的灰色圍裙,紮在腰間;紮好圍裙後就逐個檢查那些工具。
有時會拆下來在磨石上去磨蹭,直到滿意為止,這叫砍柴不誤磨刀工。
對於萬,周兩位師傅,抽煙後那攤火,他們抽完煙後,從來都是不管不顧,不會有意識去踩滅,任其自然。
坤龍幾次好心去踩滅他,生怕會因此引起火災,楊師傅就告訴他,木工師傅點的那個火,就是在柴火堆裏點燃,都不會發生火災,那是被魯班師傅喝死了的,木匠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大火燃燒不起來。
為此,坤龍更加好奇,得知木工師傅都懂的魯班師傅的奇經異術,他更加對學木工,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在楊師傅身前身後忙碌著,一會兒搬木料,一會兒幫拉鋸。眼光用心看著,不用楊師傅發落,他能準確判斷楊師傅上手幹什麽,下手又準備幹什麽。
坤龍會準確地把他想要的東西推到他身旁,楊師傅很滿意,對坤龍也開始和顏悅色地笑,顯得很和善友好,有時還會讚不絕口“你這娃太聰明。”
坤龍心裏卻在說:我是有目的的,但他暫時不想表露,他要等到那個他認為時機成熟時,他才向他坦明,坤龍就是在等這個時機。
這一天,楊師傅告訴坤龍,“今天要去搭足手架,你跟我同去。”
“好啊。”坤龍爽快答應著;本來他就是小工,來這幹活就是聽他們指揮的,他沒有不聽的理由。
叫幹什麽就幹什麽,隻不過有個主動與不主動之分。不主動就是推磨似的,你推一下我就動一下,你不推我就不動。
這天,楊師傅帶著坤龍來到工地,這天天氣不太好,下起了毛毛細雨。
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這點小雨是不會停工的;反而會加快速度,因為涼爽好幹活,人舒服呀。
所以楊師傅也依然在搭足手架,由於木架上淋了點雨,有點滑,楊師傅一不小心,足下一滑,一個閃失,從二層高處摔落下來。
剛好跌到下層一根橫木杆上,減少了衝力,楊師傅手本能抓住一根橫木,才沒有摔落到地。
隻是胸左脅被橫杆隔了下,萬周二位師傅連忙跑過來,關切地問:“怎麽樣,快去醫務室看看。”
楊師傅驚魂未定,臉色嚇的蒼白,蹲在地上雙手摟著胸協道:“痛倒是不很痛,就是有點喘不過氣來。”
楊坤龍知道,他這是岔氣了。而且從他的損傷部位來看,他知道,是膽經的循行路線被阻斷,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不及時疏通,會在晚上11點左右,在睡著中痛醒。
一般跌打損傷,在一個星期內醫治,都不會有後遺症,但如果錯過這時機,就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楊爺爺,你這是損傷了膽經。快去醫務室叫王醫生看看,要不能,你晚上會很痛的。”
楊師傅疑惑地望著坤龍“你怎麽知道?”坤龍支支吾吾不知如何答好,因為他不想顯露他的本事。
他會武功,其實真正知道的就是他的隻是幾個發小,但盛華,王建也隻知道坤龍會武,並不知他還會治。
其次就是上次在窯廠,因救孟師傅,自己受傷,不經意告訴過孟師傅,自己家傳,懂傷科。
所以在農場人們的心目中,知道比較多的,是這小子會武功,輕易不要去招惹他。
對於治療跌打損傷,就沒有人知道,而且坤龍也不想讓人知道,因為他不是醫生,沒有行醫資格,過分顯露會招來麻煩,惹事生非。
所以他沒有挑明,還是主張他先去王醫生那看病,人家那是正規醫生。
楊師傅聽從大家的話,連忙去了場醫務室,王醫師看了看,摸了摸,沒損壞骨頭,“沒關係,傷皮沒傷骨,開點活絡丸吃就沒事。”
就在當夜,坤龍突然被敲門聲驚醒,他披衣開門,見是楊師傅的老伴,忙問“楊奶奶,是不是爺爺傷,痛起來了。”
“你怎麽知道?”楊奶奶很是驚奇。
“怪不得老頭子痛的滿頭大汗,叫我快來找你。我還說呢,你有病不找王醫師,找坤龍有什麽用。他叫我別哆嗦,快去找坤龍是行了。這不半夜三更就來敲你的門,真不好意思。”
“不妨事,奶奶,你先迴去,我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