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的屋頭上開始炊煙嫋嫋,楊母做好了晚飯,正坐在屋前庭階的小凳子上,屋內昏黃色的燈光映照在她滿是皺紋的臉上。
手裏搖著把蒲扇,啪啪不時地拍打著腳下。九月的秋夜,蚊子依然瘋狂,時不時就撲上來,咬你一口,瞬間就會起一個大紅包。
楊母望穿兩眼,等著坤兒迴家吃飯。
下午收工後,路上就被王建拉去他家,說是他找到一本什麽三百首。
年輕人的事,她搞不懂,但她是知道坤兒從小,有書看,連飯都總是忘了吃。
從前小的時侯,她和他爸曾經還因坤兒癡迷看書,叫吃飯總是不聽而氣的把他的書全部沒收。並嚇唬他,把書放爐灶裏燒毀了。
其實是藏在他奶奶的壽棺裏,後來還是被他找到了,最後就不見了那些書的蹤影,結果是他轉移到了王建家中。
夜色已經完全黑喑了下來,有個黑影正緩緩向她走來,雖然她眼神不太好,但依稀可以從那人走路的姿態上斷定不是坤兒。
再近幾步後,她看清了,是來串門的盛兒她媽。
“吃了吆?”
“還沒呢!這不等坤兒。”楊母埋怨地說“去王建家了,這麽晚還不迴家吃飯,崽大由不得娘啊。”
楊母邊埋怨邊起身讓坐,隨即又從屋裏搬出條長凳。“你吃過啦?”
“嗯,”盛母點了點頭,在坤母遞過來的長凳上坐了下來。
“你家坤兒算聽話的,懂禮,勤快,又不事多,還會疼人。我家那個,唉,哇起來就頭痛。”盛母唉聲歎氣,頭搖的像撥浪鼓。
“上工作累了,迴家就生悶氣,一遇到不順心事,就恨命抽煙,喝酒。撕他那些貼在牆頭上的毛筆字畫,滿屋子碎紙片七零八落, 搞得象雞窩。”
“像瘋子樣,我和他爸都奈何他不得。好在他就聽你家坤兒的,隻有他來,他才會安靜下來。”盛母很是無奈地說。
王盛華家有二個姐姐,都已成家,大姐在縣某機關任會計,大姐夫是某公社主任。
二姐和二姐夫都是農場職工。
盛母在四十多歲時才生下盛華,王家後繼有人,全家視他為寶貝,除了天上的月亮和太陽摘不下來,什麽事都由著他。
“一家知曉的一家個事,我是冒根你哇喲。”楊母受到盛母情緒感染,滿肚子委屈和苦水開始在好姐妹麵前傾述開來。
“這段時間,坤兒總是愁眉苦臉,說話也總是氣唿唿的,晚上整夜也不好生睡,那身子越來越瘦下來,愁死我啦。”
“坤兒比盛兒大一歲,今年21了吧?”
“是啊,56年的,屬猴。”
“你不加緊當羅當羅,幫他找門媳婦,娶了媳婦有媳婦管著,你就可以省心了。”
“我早就這樣想了,巴不的他早點成家,我好早抱孫子,可那有你哇個,他把你話當耳邊風。根本不理會。”
“聽說國慶節王建要訂婚了。”
“是啊,我知道!”
“你家盛兒也不小了,你也不急?”
“那有不急的,老陸家不是有個閨女嗎,比盛兒小一歲,好文靜,有福樣,人家托人傳話,可盛兒就是不答應。”
“現在的孩子不知怎搞的,沒有一個叫人省心。”楊母搖著頭說。
“我聽盛兒說,坤兒和艾場長女兒相好,是真的嗎?”
“那囡子倒也來找過他幾次,可找他的人有好幾個呢,他們都是同學啊,我問過他,他說我想兒媳想瘋啦,”
“你就沒問問?”
“問啦,一問他就不高興,直瞪眼睛,嚇死人。”
“那囡子好是好,我就,是那種三間一字屋,全是木頭結構,中間兩排柱頭撐起來的。東西兩邊是廂怕他家眼高,不靠譜。叫我說,還是靠譜點實在。”盛母說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這樣認為,像我這樣的人家,找個相對差不多的人家就夠了。
”隻要女人聽話,會理家生孩,作風正派,夫妻倆好生過日子,這就夠了。”
正說的起勁,隔壁張媽也搖搖晃晃過來,一屁股坐在盛母身旁的長凳上。“兩人說什麽好事,那麽起勁。”
“莫哇起,還不是兒子們的事。”
聽到提起兒子兩字,張媽臉色瞬間就變了下來,狹窄瘦弱的臉上明顯出憂愁。
張媽年歲和她倆差不多大,老頭子姓李,名仁恩,過去家還算殷實,所以李仁恩讀過幾年書。
在那個時期算個文化人,所以成了教書的。
家有房屋三大間房,中間是大堂廳。
所以他的家庭成份也就好不到哪兒去,富俗中農,比富農好些,差點就納入專政對象。
家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二女兒比坤兒大一歲,也是同學。
不過沒讀完高中就找了位複員軍人嫁了,膝下還有個老囡,比坤龍小二歲。
張媽是看著楊坤龍長大的,兩家就靠一板壁,門縫裏都能瞧見誰家出了什麽事,一有響動也就能知道是咋迴事。
兩家關係很鐵,常言道:遠親不如親鄰。楊坤龍家的房子一邊還是靠寄在李家柱子上的呢。
李仁恩是一位國家公辦老師,在縣二中當事務長。月月有薪水,福利也不差。
隔三差五,廚房裏總會飄來肉的香味。張媽很豪爽,與她那瘦弱身板格格不入。她非常大氣,尤其對待楊坤龍母子。
鍋裏有什麽好吃的總會叫小囡李春香端小碟過來給楊坤龍打牙祭。
楊母有什麽好吃的也不會忘了叫坤兒送過去,不過,總是李家送的多。
張媽無兒,見了楊坤龍總是笑容滿臉,仿佛他就是她的半個兒,總是“坤兒,坤兒”叫著。
楊坤龍也很乖巧,總也是親昵地叫“張媽,李叔。”兩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女大十八變,小春香隨著年齡增大,已經由一個黃毛丫頭變成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再沒了過去總是依賴坤哥哥,屁顛屁顛跟在楊坤龍身後的丫頭片子,那種纏綿勁,現多了幾份柔情和羞澀。
見到坤龍時臉上就浮湧上了一層紅暈,不由自主總是會低下頭,話也仿佛比過去少多了。
有什麽好吃的,隻是自覺揀到另一個碗裏,反複叮囑叫母親端過去。
這些微妙的變化。楊坤龍渾然不知。也根本沒去注意。
直到楊坤龍發生了那檔子事後,有一天張媽找到坤龍,半認真半開玩笑,道出了想要坤龍做她女婿時,楊坤龍才大夢方醒。
“我一直把春香當妹妹。”楊坤龍略顯難堪地說。
張媽愕然,臉色陡變,門後的春香突然閃身,探出腦袋沒好氣地甩出一句:“誰要當你妹妹。”
的一聲,房門被重重撞擊到了一起,抖了幾抖才歸於平靜。
手裏搖著把蒲扇,啪啪不時地拍打著腳下。九月的秋夜,蚊子依然瘋狂,時不時就撲上來,咬你一口,瞬間就會起一個大紅包。
楊母望穿兩眼,等著坤兒迴家吃飯。
下午收工後,路上就被王建拉去他家,說是他找到一本什麽三百首。
年輕人的事,她搞不懂,但她是知道坤兒從小,有書看,連飯都總是忘了吃。
從前小的時侯,她和他爸曾經還因坤兒癡迷看書,叫吃飯總是不聽而氣的把他的書全部沒收。並嚇唬他,把書放爐灶裏燒毀了。
其實是藏在他奶奶的壽棺裏,後來還是被他找到了,最後就不見了那些書的蹤影,結果是他轉移到了王建家中。
夜色已經完全黑喑了下來,有個黑影正緩緩向她走來,雖然她眼神不太好,但依稀可以從那人走路的姿態上斷定不是坤兒。
再近幾步後,她看清了,是來串門的盛兒她媽。
“吃了吆?”
“還沒呢!這不等坤兒。”楊母埋怨地說“去王建家了,這麽晚還不迴家吃飯,崽大由不得娘啊。”
楊母邊埋怨邊起身讓坐,隨即又從屋裏搬出條長凳。“你吃過啦?”
“嗯,”盛母點了點頭,在坤母遞過來的長凳上坐了下來。
“你家坤兒算聽話的,懂禮,勤快,又不事多,還會疼人。我家那個,唉,哇起來就頭痛。”盛母唉聲歎氣,頭搖的像撥浪鼓。
“上工作累了,迴家就生悶氣,一遇到不順心事,就恨命抽煙,喝酒。撕他那些貼在牆頭上的毛筆字畫,滿屋子碎紙片七零八落, 搞得象雞窩。”
“像瘋子樣,我和他爸都奈何他不得。好在他就聽你家坤兒的,隻有他來,他才會安靜下來。”盛母很是無奈地說。
王盛華家有二個姐姐,都已成家,大姐在縣某機關任會計,大姐夫是某公社主任。
二姐和二姐夫都是農場職工。
盛母在四十多歲時才生下盛華,王家後繼有人,全家視他為寶貝,除了天上的月亮和太陽摘不下來,什麽事都由著他。
“一家知曉的一家個事,我是冒根你哇喲。”楊母受到盛母情緒感染,滿肚子委屈和苦水開始在好姐妹麵前傾述開來。
“這段時間,坤兒總是愁眉苦臉,說話也總是氣唿唿的,晚上整夜也不好生睡,那身子越來越瘦下來,愁死我啦。”
“坤兒比盛兒大一歲,今年21了吧?”
“是啊,56年的,屬猴。”
“你不加緊當羅當羅,幫他找門媳婦,娶了媳婦有媳婦管著,你就可以省心了。”
“我早就這樣想了,巴不的他早點成家,我好早抱孫子,可那有你哇個,他把你話當耳邊風。根本不理會。”
“聽說國慶節王建要訂婚了。”
“是啊,我知道!”
“你家盛兒也不小了,你也不急?”
“那有不急的,老陸家不是有個閨女嗎,比盛兒小一歲,好文靜,有福樣,人家托人傳話,可盛兒就是不答應。”
“現在的孩子不知怎搞的,沒有一個叫人省心。”楊母搖著頭說。
“我聽盛兒說,坤兒和艾場長女兒相好,是真的嗎?”
“那囡子倒也來找過他幾次,可找他的人有好幾個呢,他們都是同學啊,我問過他,他說我想兒媳想瘋啦,”
“你就沒問問?”
“問啦,一問他就不高興,直瞪眼睛,嚇死人。”
“那囡子好是好,我就,是那種三間一字屋,全是木頭結構,中間兩排柱頭撐起來的。東西兩邊是廂怕他家眼高,不靠譜。叫我說,還是靠譜點實在。”盛母說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這樣認為,像我這樣的人家,找個相對差不多的人家就夠了。
”隻要女人聽話,會理家生孩,作風正派,夫妻倆好生過日子,這就夠了。”
正說的起勁,隔壁張媽也搖搖晃晃過來,一屁股坐在盛母身旁的長凳上。“兩人說什麽好事,那麽起勁。”
“莫哇起,還不是兒子們的事。”
聽到提起兒子兩字,張媽臉色瞬間就變了下來,狹窄瘦弱的臉上明顯出憂愁。
張媽年歲和她倆差不多大,老頭子姓李,名仁恩,過去家還算殷實,所以李仁恩讀過幾年書。
在那個時期算個文化人,所以成了教書的。
家有房屋三大間房,中間是大堂廳。
所以他的家庭成份也就好不到哪兒去,富俗中農,比富農好些,差點就納入專政對象。
家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二女兒比坤兒大一歲,也是同學。
不過沒讀完高中就找了位複員軍人嫁了,膝下還有個老囡,比坤龍小二歲。
張媽是看著楊坤龍長大的,兩家就靠一板壁,門縫裏都能瞧見誰家出了什麽事,一有響動也就能知道是咋迴事。
兩家關係很鐵,常言道:遠親不如親鄰。楊坤龍家的房子一邊還是靠寄在李家柱子上的呢。
李仁恩是一位國家公辦老師,在縣二中當事務長。月月有薪水,福利也不差。
隔三差五,廚房裏總會飄來肉的香味。張媽很豪爽,與她那瘦弱身板格格不入。她非常大氣,尤其對待楊坤龍母子。
鍋裏有什麽好吃的總會叫小囡李春香端小碟過來給楊坤龍打牙祭。
楊母有什麽好吃的也不會忘了叫坤兒送過去,不過,總是李家送的多。
張媽無兒,見了楊坤龍總是笑容滿臉,仿佛他就是她的半個兒,總是“坤兒,坤兒”叫著。
楊坤龍也很乖巧,總也是親昵地叫“張媽,李叔。”兩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女大十八變,小春香隨著年齡增大,已經由一個黃毛丫頭變成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再沒了過去總是依賴坤哥哥,屁顛屁顛跟在楊坤龍身後的丫頭片子,那種纏綿勁,現多了幾份柔情和羞澀。
見到坤龍時臉上就浮湧上了一層紅暈,不由自主總是會低下頭,話也仿佛比過去少多了。
有什麽好吃的,隻是自覺揀到另一個碗裏,反複叮囑叫母親端過去。
這些微妙的變化。楊坤龍渾然不知。也根本沒去注意。
直到楊坤龍發生了那檔子事後,有一天張媽找到坤龍,半認真半開玩笑,道出了想要坤龍做她女婿時,楊坤龍才大夢方醒。
“我一直把春香當妹妹。”楊坤龍略顯難堪地說。
張媽愕然,臉色陡變,門後的春香突然閃身,探出腦袋沒好氣地甩出一句:“誰要當你妹妹。”
的一聲,房門被重重撞擊到了一起,抖了幾抖才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