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窯了。”
隨著熊才發隊長一聲吆喝,窯門被砸開,一股熱浪迎麵撲來。等候在窯門口準備出磚的人們暫時三五成集,或坐或站,形態各異,各自懷著各自的心情,盤算著各自的小九九。
楊坤龍滿懷心事坐在一旁柴火垛上,嘴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仰著頭望著天空。
處暑剛過的時節,上午的太陽還帶有夏天酷熱,灼熱著照射著大地,天空一片蔚藍。白雲朵朵,有的一簇簇擠在一起,有的在天空中漫無邊際地飄舞。
“喂,楊坤龍,過來,你離我們那麽遠幹什麽?”
一名中年婦女友好地向楊坤龍打招唿。“過來,過來,給我們講個故事聽聽。”
楊坤龍不好意思笑了笑,沒動聲色,嘴裏依然嚼著那根狗尾巴草。
“講一個吧,講一個。”大夥齊聲唿和著。
楊坤龍這才從柴火垛上站了出來,“沒有什麽好講的了。”
“你就隨便講一個吧,講個笑話也行,讓我們樂嗬樂嗬。”
窯師傅老孟道:“你講一個故事能讓我發笑,我叫隊長少分派你200塊磚的任務。”
“隊長會聽你的。”楊坤龍屁地一聲吐掉了叼在嘴角的狗尾巴草,目光盯著孟師傅。
“甭管隊長聽不聽,大不了,我們大家一起湊,幫你。”
“那行,說好,就講一個。”
“從前有個老爺子,家有三個閨女,嫁了三個女婿,大女婿是種田郎,二女婿是屠戶,三女婿是個讀書的。這年過年,三個女婿齊到老丈人家拜年。
吃飯時,讀書的女婿提議給老丈人敬酒的同時,要送上一首詩,說不上的,自罰一杯。我先來。“筆杆圓圓,筆嘴尖尖,不是我寫字,哪有對聯過年。”
老丈人笑眯眯連聲稱:“好,好,好。”歡快接受了女婿的敬酒。
種田的女婿見狀,也忙起身,端著酒杯敬著老丈人說:“鋤頭尖尖,鋤柄圓圓,不是我種田,哪有米過年。”老丈人也說聲:“好。”一飲而盡。
輪到屠戶女婿了,他也不慌不忙舉起了酒杯:“屠刀尖尖,屠柄圓圓,不是我宰豬,哪有肉過年。”老丈人同樣又幹了。這時三個女婿道:“該老丈人您啦!”
老丈人想了想,也道:“卵兜圓圓,卵表尖尖,不是我這條卵,哪有你們在這過年。”
正好這檔口,老太婆端菜來到了桌前,聽老頭這麽一說,立即接上話頭說:“不是老娘胯下有個包,那有你們幾個在這裏拉高。”(拉高,土話,吹牛皮的意思)。
大夥哄堂大笑。中年婦女笑完覺得不過癮,懇求道:“再講一個,這個不文明,不算,講個文明點的。”
“對,講個文明點的,大夥又附和著。”
楊坤龍望著中年婦女,記得她和他老公都是二婚剛結的婚,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講最後一個嗬,大嬸,講的不好,你不能怪我喲。”
“不會,不會,你快講吧!”
“有個老兵,離了婚,戰友幫忙給他找了二婚女,倆人都很滿意,不久就定好日子擺結婚酒宴。
請帖下到這夥戰友之中,大夥合計著送什麽禮物好呢?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老戰士身騎駿馬,”下聯是“女民兵重上戰場。”橫批:“戰至天亮。”
大夥一時都沒有做聲,等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了。看著中年婦女時,才哄堂大笑,中年婦女一時也沒理會過來,稍一會,她才明白過來了。羞紅著臉去追打楊坤龍,
楊坤龍早有準備:“大嬸,不能怪我,我說講不來講不來,你偏要我講,還說了你不會怪我,這下怎麽又怪起我來啦。”
愉悅輕鬆過後,緊張的活兒就開始了。
一塊塊帶著微熱的紅磚從他們手中傳遞著,窯內溫度雖然經過降溫,但仍然感到燙熱。
不一會兒,楊坤龍戴著手套的雙手開始感到發熱發燙,赤著膊子的上身,汗珠子直冒,再看其它人,都和他一樣,各個都像是從水裏撈出來似的。
這時孟師傅發話了:“隊長,太熱了,讓大夥出去息會兒,透透氣吧。”
“行,休息15分鍾”熊才發隊長發出了指令。
大夥忙退了出來,來到苦楝子樹下休息著。楊坤龍則快速地衝向附近一口池塘,他要趕忙下水,尋個透骨涼。
正要下水,突然被人一把從身後抱住:“你小子不要命啦?”
迴頭一看,是孟師傅。他有點驚訝,疑惑地問“怎麽啦?”
“你這熱身子下水,一時是痛快了,你知道帶來的後果嗎?”
楊坤龍茫然地搖了搖頭。
“輕者大病一場,重者危及生命。“
“有那麽嚴重?”
孟師傅把楊坤龍拉坐到樹蔭下,開始給他道出了一個難以忘懷的往事。
孟師傅有個師弟,十年前,就是因為壯著年輕,在大汗淋漓後,下水去痛快,這一下去,就再也沒得迴來。
前車之鑒。孟師傅是刻骨銘心的。所以他一發現楊坤龍這一舉動,立馬就追趕了上來給予了製止。
楊坤龍第一次感到了一股暖流溫遍全身。他上下打量著孟師傅,四十多歲年齡,大塊頭,四方臉,閩南口音,眉善目秀。他覺的這人很平易近人,不像滑頭之徒。
他開始留意身邊的所有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必須多個心眼,防止自己上當吃虧,更要防止身邊有小人給自己小鞋穿。
幹活的時候,他開始有意識地接近孟師傅,遞磚時他也在給他打下手。孟師傅似乎也很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夥。同他一起勞作時,話也多了起來。
“小楊,你在窯上幹活,感覺累嗎?”
“累喲,但還能挺得住,不過自到這以來,身上少了兩斤肉。”
“幹什麽活都是有竅門的,你不要那麽緊張,身體放鬆點,該用力氣地方,咱就用力,不該用力的地方,咱就悠著點。”
“人就像彈簧,你不能老強壓著,要鬆緊有度。這樣,彈簧才會長久耐用。”
“哦,我知道了,下次我多向你學,你不會不理我吧。”
“說那裏話,我覺得你這人很聰明,又很能吃苦,不像那種甜瓜嘴,刀子心的人。也不像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怎見得?”
“這麽多天的接觸,憑我的感覺喲。下次不管幹什麽活,你就跟著我,我會盡量關照的。”
“那太謝謝您了。”
打哪起,這一對仿佛如一對親叔侄,哪兒都身影相隨。
下午收工時,孟楊兩人一同下班迴家,並肩而行,有說有笑。言談舉止,非常融洽。時兒聽到楊坤龍發出朗朗的笑聲,時兒看到孟師傅歡快輕靈的腳步。
夕陽逐漸沉下,天空仿佛被點燃。落日晚霞如同一幅輝煌的畫卷,那橙紅色的霞光將天邊染得絢麗多彩,仿佛是天空對大地最後的眷戀。
孟楊兩人踏著最後的餘輝,戀戀不舍,最後分別在場進口的路上,迴到各自的家中。
隨著熊才發隊長一聲吆喝,窯門被砸開,一股熱浪迎麵撲來。等候在窯門口準備出磚的人們暫時三五成集,或坐或站,形態各異,各自懷著各自的心情,盤算著各自的小九九。
楊坤龍滿懷心事坐在一旁柴火垛上,嘴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仰著頭望著天空。
處暑剛過的時節,上午的太陽還帶有夏天酷熱,灼熱著照射著大地,天空一片蔚藍。白雲朵朵,有的一簇簇擠在一起,有的在天空中漫無邊際地飄舞。
“喂,楊坤龍,過來,你離我們那麽遠幹什麽?”
一名中年婦女友好地向楊坤龍打招唿。“過來,過來,給我們講個故事聽聽。”
楊坤龍不好意思笑了笑,沒動聲色,嘴裏依然嚼著那根狗尾巴草。
“講一個吧,講一個。”大夥齊聲唿和著。
楊坤龍這才從柴火垛上站了出來,“沒有什麽好講的了。”
“你就隨便講一個吧,講個笑話也行,讓我們樂嗬樂嗬。”
窯師傅老孟道:“你講一個故事能讓我發笑,我叫隊長少分派你200塊磚的任務。”
“隊長會聽你的。”楊坤龍屁地一聲吐掉了叼在嘴角的狗尾巴草,目光盯著孟師傅。
“甭管隊長聽不聽,大不了,我們大家一起湊,幫你。”
“那行,說好,就講一個。”
“從前有個老爺子,家有三個閨女,嫁了三個女婿,大女婿是種田郎,二女婿是屠戶,三女婿是個讀書的。這年過年,三個女婿齊到老丈人家拜年。
吃飯時,讀書的女婿提議給老丈人敬酒的同時,要送上一首詩,說不上的,自罰一杯。我先來。“筆杆圓圓,筆嘴尖尖,不是我寫字,哪有對聯過年。”
老丈人笑眯眯連聲稱:“好,好,好。”歡快接受了女婿的敬酒。
種田的女婿見狀,也忙起身,端著酒杯敬著老丈人說:“鋤頭尖尖,鋤柄圓圓,不是我種田,哪有米過年。”老丈人也說聲:“好。”一飲而盡。
輪到屠戶女婿了,他也不慌不忙舉起了酒杯:“屠刀尖尖,屠柄圓圓,不是我宰豬,哪有肉過年。”老丈人同樣又幹了。這時三個女婿道:“該老丈人您啦!”
老丈人想了想,也道:“卵兜圓圓,卵表尖尖,不是我這條卵,哪有你們在這過年。”
正好這檔口,老太婆端菜來到了桌前,聽老頭這麽一說,立即接上話頭說:“不是老娘胯下有個包,那有你們幾個在這裏拉高。”(拉高,土話,吹牛皮的意思)。
大夥哄堂大笑。中年婦女笑完覺得不過癮,懇求道:“再講一個,這個不文明,不算,講個文明點的。”
“對,講個文明點的,大夥又附和著。”
楊坤龍望著中年婦女,記得她和他老公都是二婚剛結的婚,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講最後一個嗬,大嬸,講的不好,你不能怪我喲。”
“不會,不會,你快講吧!”
“有個老兵,離了婚,戰友幫忙給他找了二婚女,倆人都很滿意,不久就定好日子擺結婚酒宴。
請帖下到這夥戰友之中,大夥合計著送什麽禮物好呢?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老戰士身騎駿馬,”下聯是“女民兵重上戰場。”橫批:“戰至天亮。”
大夥一時都沒有做聲,等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了。看著中年婦女時,才哄堂大笑,中年婦女一時也沒理會過來,稍一會,她才明白過來了。羞紅著臉去追打楊坤龍,
楊坤龍早有準備:“大嬸,不能怪我,我說講不來講不來,你偏要我講,還說了你不會怪我,這下怎麽又怪起我來啦。”
愉悅輕鬆過後,緊張的活兒就開始了。
一塊塊帶著微熱的紅磚從他們手中傳遞著,窯內溫度雖然經過降溫,但仍然感到燙熱。
不一會兒,楊坤龍戴著手套的雙手開始感到發熱發燙,赤著膊子的上身,汗珠子直冒,再看其它人,都和他一樣,各個都像是從水裏撈出來似的。
這時孟師傅發話了:“隊長,太熱了,讓大夥出去息會兒,透透氣吧。”
“行,休息15分鍾”熊才發隊長發出了指令。
大夥忙退了出來,來到苦楝子樹下休息著。楊坤龍則快速地衝向附近一口池塘,他要趕忙下水,尋個透骨涼。
正要下水,突然被人一把從身後抱住:“你小子不要命啦?”
迴頭一看,是孟師傅。他有點驚訝,疑惑地問“怎麽啦?”
“你這熱身子下水,一時是痛快了,你知道帶來的後果嗎?”
楊坤龍茫然地搖了搖頭。
“輕者大病一場,重者危及生命。“
“有那麽嚴重?”
孟師傅把楊坤龍拉坐到樹蔭下,開始給他道出了一個難以忘懷的往事。
孟師傅有個師弟,十年前,就是因為壯著年輕,在大汗淋漓後,下水去痛快,這一下去,就再也沒得迴來。
前車之鑒。孟師傅是刻骨銘心的。所以他一發現楊坤龍這一舉動,立馬就追趕了上來給予了製止。
楊坤龍第一次感到了一股暖流溫遍全身。他上下打量著孟師傅,四十多歲年齡,大塊頭,四方臉,閩南口音,眉善目秀。他覺的這人很平易近人,不像滑頭之徒。
他開始留意身邊的所有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必須多個心眼,防止自己上當吃虧,更要防止身邊有小人給自己小鞋穿。
幹活的時候,他開始有意識地接近孟師傅,遞磚時他也在給他打下手。孟師傅似乎也很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夥。同他一起勞作時,話也多了起來。
“小楊,你在窯上幹活,感覺累嗎?”
“累喲,但還能挺得住,不過自到這以來,身上少了兩斤肉。”
“幹什麽活都是有竅門的,你不要那麽緊張,身體放鬆點,該用力氣地方,咱就用力,不該用力的地方,咱就悠著點。”
“人就像彈簧,你不能老強壓著,要鬆緊有度。這樣,彈簧才會長久耐用。”
“哦,我知道了,下次我多向你學,你不會不理我吧。”
“說那裏話,我覺得你這人很聰明,又很能吃苦,不像那種甜瓜嘴,刀子心的人。也不像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怎見得?”
“這麽多天的接觸,憑我的感覺喲。下次不管幹什麽活,你就跟著我,我會盡量關照的。”
“那太謝謝您了。”
打哪起,這一對仿佛如一對親叔侄,哪兒都身影相隨。
下午收工時,孟楊兩人一同下班迴家,並肩而行,有說有笑。言談舉止,非常融洽。時兒聽到楊坤龍發出朗朗的笑聲,時兒看到孟師傅歡快輕靈的腳步。
夕陽逐漸沉下,天空仿佛被點燃。落日晚霞如同一幅輝煌的畫卷,那橙紅色的霞光將天邊染得絢麗多彩,仿佛是天空對大地最後的眷戀。
孟楊兩人踏著最後的餘輝,戀戀不舍,最後分別在場進口的路上,迴到各自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