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初聞封神
衛寧在寶蓮燈前傳搞事業 作者:瀟瀟戰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寧匆匆趕到了瑤池,幾乎沒有等就被傳召了進去。
殿中玉帝王母對坐著,都是滿麵笑容。
真是難得,求見了這麽多次,倒是少見玉帝。
衛寧沒有多想,趨前見了禮,很快就被玉帝免了。
他喜滋滋的道:“哎呀衛寧啊,忙壞了吧,聽說這十來天你幾乎是住在軍營了,太辛苦了。快來坐下歇歇,給仙子奉上瓊漿玉露,潤潤嗓子。”
王母也連連附和,“是啊是啊,真是辛苦阿寧了,人都累瘦了。”
衛寧笑著道了謝,順著他的意思坐了。
王母問了幾句整軍的事,她撿能說的說了,當然是一派風和日麗,萬事順遂。
兩人聽的喜笑顏開,把她誇了又誇。
衛寧隻得耐著性子,謙虛兼稱是陛下娘娘的英明才能這樣順遂。
你來我往的又說了一會兒閑話,衛寧正要開口,卻聽王母問道:“托塔天王和哪吒這一向都沒見著,居然忙成這樣嗎?”
衛寧不知道她的意思,實話實說道:“陛下娘娘目光深遠,李天王父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三太子為一營主將,新官上任,忙的熱火朝天。李天王老成持重,全賴他為我兜底,盯著軍中各處,我才能有暇來見陛下和娘娘。”
“哦……”王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玉帝眯著眼笑道:“那些都是小事,天庭為重。李靖他們父子眼下正忙著,就不必非要他們去了。闡教弟子無數,娘娘還怕沒人助陣嗎?”
王母賠笑道:“陛下說的有理,是臣妾短視了。”
她一邊說一邊看了衛寧一眼,其中的深意看的她心頭一跳。
衛寧笑著問道:“臣最近都忙暈頭了,不知道陛下娘娘在打什麽啞謎呢,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怎麽了?”
王母娘娘笑著道:“是這樣,阿寧忙著整軍,幾乎廢寢忘食。才有了如今天庭一派萬象更新之態,陛下與我多有感歎,幸好有阿寧接了這重擔。否則天庭軍中生出隱患,又缺官少將的,各處監管不力,長此以往必生禍端。又怎麽能統領好三界,為眾生造福呢。”
衛寧但笑不語,靜等下文。
王母偏頭看著玉帝,接著道:“陛下英明,想到了天庭各處缺員甚多,不少職位久無人輪值,實在大大影響了天庭的權職運轉,才會生出這麽多波折來。要是不加以改變,補充人手,因此誤了三界的事就不妙了。隻是朝中不比軍中,缺了將官還能從數十萬軍士中擇選教導,總不會誤了大事。朝堂上的官員神職,無不責任重大,擔負著職權運轉的任務。對任職者的身份來曆、能力本領要求不低,急切之下也是無從補缺。於是陛下傳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令他們選了合適的門人來天庭任職。既能讓他們施展本領,又解了天庭缺人的窘迫,正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玉帝麵現得意,哈哈大笑道:“可不是,闡教門下弟子不少,未必都能有機緣得道成聖。他們學了一身的本領,空耗歲月虛度時光也是可惜。不如來天庭任職,封官任職既能一展所學,又能造福三界,豈不美哉。”
王母連忙捧場,“陛下思慮周全,實在英明無雙。”
衛寧心中思緒萬千,麵上卻不顯。
殿中氣氛正好,她自然也不好太木訥,於是笑著恭維道:“還是陛下高瞻遠矚,走一步看十步,不是臣等可以比擬的。臣出任司法天神,無甚經驗資曆,全憑陛下信重抬舉。臣隻得兢兢業業,全心報效。誰想到才上任就碰上了軍中的紛亂,忙的焦頭爛額才算勉強穩住了局麵,哪裏還能想到其他地方。險些誤了大事,臣實在慚愧。”
玉帝聽的笑容滿麵,得意之色幾乎溢出,“阿寧已經做的很好了,要不是你幫朕分擔了許多,朕哪裏能像現在這樣清閑,修養身心。不過阿寧你雖然能幹,但還是要多聽聽娘娘的意見。你畢竟年輕識淺,不如娘娘協助朕理政多年,經驗豐足。就像這次,朕是聽了娘娘說的你在軍中的行事,這才聯想到朝中缺人又難補的事。想了幾個方法都不妥當,還是娘娘建議讓闡教薦人,朕這才想到他們,下了旨。”
衛寧微垂著眸做洗耳恭聽狀,心中百轉千迴。
不愧是王母娘娘,果然心機深沉。
一邊等著她整治軍備提升戰力,一邊趁她無暇他顧準備在朝堂上摻沙子。
真真是深謀遠慮,可惜王母從一開始就想錯了。
不說她沒有那麽多可信能為的屬下,助她掌控軍政。
就算她真的有成百上千的七星將一般忠心的屬下,她也不可能這樣明目張膽的去找死。
天庭不是凡間的朝堂,權臣費盡心機收攏權柄就能指望改朝換代了。
更何況爭權奪利從來不是她的目的,又怎麽可能想著在朝堂上安插人手。
她有身份有大義,朝堂的官員,隻要一心為公盡職盡責的,那就是她的屬下。
衛寧一心二用,一邊思慮闡教門人入職的利弊和安排一邊聽玉帝絮叨。
“阿寧你忠勇有為,娘娘智謀深遠,思慮周全,有你們在,朕才能放心休養啊。”一句話,他的意思表露無疑。
衛寧和王母對視一眼,一個無奈又躊躇滿誌,一個古井不波。
“陛下看重信任,臣必定盡忠職守,拱衛天庭。”衛寧表著忠心。
王母跟上,“陛下放心,臣妾會幫著衛寧,為陛下守護好天庭和三界。”
玉帝非常滿意,連道了三聲好。
又和她們絮叨了半天,這才打著哈欠說要去聽聽仙曲,好解煩忘憂。
王母和衛寧都恭敬相送,沒人說什麽掃興的話。
等他走了,兩人分賓主坐好。
衛寧才繼續之前的問題,“李天王父子出身闡教,已經在天庭供職,想來這次闡教選人的事與他們無關吧。”
王母搖搖頭,“阿寧有所不知,前日元始天尊迴信。經他們二位閉關問道,得天道指示,將由闡教、截教合力簽押封神榜。順應天意,助陣凡間滅商之戰,凡上封神榜者,即可正位為神,入天庭任職。這樣既順應了天道,驅了凡間無道商王,又解了天庭之急,實在兩全其美。隻是他們會下令,召集闡教所有三代弟子盡數加入封神之戰,李靖父子也在其中。”
殿中玉帝王母對坐著,都是滿麵笑容。
真是難得,求見了這麽多次,倒是少見玉帝。
衛寧沒有多想,趨前見了禮,很快就被玉帝免了。
他喜滋滋的道:“哎呀衛寧啊,忙壞了吧,聽說這十來天你幾乎是住在軍營了,太辛苦了。快來坐下歇歇,給仙子奉上瓊漿玉露,潤潤嗓子。”
王母也連連附和,“是啊是啊,真是辛苦阿寧了,人都累瘦了。”
衛寧笑著道了謝,順著他的意思坐了。
王母問了幾句整軍的事,她撿能說的說了,當然是一派風和日麗,萬事順遂。
兩人聽的喜笑顏開,把她誇了又誇。
衛寧隻得耐著性子,謙虛兼稱是陛下娘娘的英明才能這樣順遂。
你來我往的又說了一會兒閑話,衛寧正要開口,卻聽王母問道:“托塔天王和哪吒這一向都沒見著,居然忙成這樣嗎?”
衛寧不知道她的意思,實話實說道:“陛下娘娘目光深遠,李天王父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三太子為一營主將,新官上任,忙的熱火朝天。李天王老成持重,全賴他為我兜底,盯著軍中各處,我才能有暇來見陛下和娘娘。”
“哦……”王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玉帝眯著眼笑道:“那些都是小事,天庭為重。李靖他們父子眼下正忙著,就不必非要他們去了。闡教弟子無數,娘娘還怕沒人助陣嗎?”
王母賠笑道:“陛下說的有理,是臣妾短視了。”
她一邊說一邊看了衛寧一眼,其中的深意看的她心頭一跳。
衛寧笑著問道:“臣最近都忙暈頭了,不知道陛下娘娘在打什麽啞謎呢,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怎麽了?”
王母娘娘笑著道:“是這樣,阿寧忙著整軍,幾乎廢寢忘食。才有了如今天庭一派萬象更新之態,陛下與我多有感歎,幸好有阿寧接了這重擔。否則天庭軍中生出隱患,又缺官少將的,各處監管不力,長此以往必生禍端。又怎麽能統領好三界,為眾生造福呢。”
衛寧但笑不語,靜等下文。
王母偏頭看著玉帝,接著道:“陛下英明,想到了天庭各處缺員甚多,不少職位久無人輪值,實在大大影響了天庭的權職運轉,才會生出這麽多波折來。要是不加以改變,補充人手,因此誤了三界的事就不妙了。隻是朝中不比軍中,缺了將官還能從數十萬軍士中擇選教導,總不會誤了大事。朝堂上的官員神職,無不責任重大,擔負著職權運轉的任務。對任職者的身份來曆、能力本領要求不低,急切之下也是無從補缺。於是陛下傳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令他們選了合適的門人來天庭任職。既能讓他們施展本領,又解了天庭缺人的窘迫,正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玉帝麵現得意,哈哈大笑道:“可不是,闡教門下弟子不少,未必都能有機緣得道成聖。他們學了一身的本領,空耗歲月虛度時光也是可惜。不如來天庭任職,封官任職既能一展所學,又能造福三界,豈不美哉。”
王母連忙捧場,“陛下思慮周全,實在英明無雙。”
衛寧心中思緒萬千,麵上卻不顯。
殿中氣氛正好,她自然也不好太木訥,於是笑著恭維道:“還是陛下高瞻遠矚,走一步看十步,不是臣等可以比擬的。臣出任司法天神,無甚經驗資曆,全憑陛下信重抬舉。臣隻得兢兢業業,全心報效。誰想到才上任就碰上了軍中的紛亂,忙的焦頭爛額才算勉強穩住了局麵,哪裏還能想到其他地方。險些誤了大事,臣實在慚愧。”
玉帝聽的笑容滿麵,得意之色幾乎溢出,“阿寧已經做的很好了,要不是你幫朕分擔了許多,朕哪裏能像現在這樣清閑,修養身心。不過阿寧你雖然能幹,但還是要多聽聽娘娘的意見。你畢竟年輕識淺,不如娘娘協助朕理政多年,經驗豐足。就像這次,朕是聽了娘娘說的你在軍中的行事,這才聯想到朝中缺人又難補的事。想了幾個方法都不妥當,還是娘娘建議讓闡教薦人,朕這才想到他們,下了旨。”
衛寧微垂著眸做洗耳恭聽狀,心中百轉千迴。
不愧是王母娘娘,果然心機深沉。
一邊等著她整治軍備提升戰力,一邊趁她無暇他顧準備在朝堂上摻沙子。
真真是深謀遠慮,可惜王母從一開始就想錯了。
不說她沒有那麽多可信能為的屬下,助她掌控軍政。
就算她真的有成百上千的七星將一般忠心的屬下,她也不可能這樣明目張膽的去找死。
天庭不是凡間的朝堂,權臣費盡心機收攏權柄就能指望改朝換代了。
更何況爭權奪利從來不是她的目的,又怎麽可能想著在朝堂上安插人手。
她有身份有大義,朝堂的官員,隻要一心為公盡職盡責的,那就是她的屬下。
衛寧一心二用,一邊思慮闡教門人入職的利弊和安排一邊聽玉帝絮叨。
“阿寧你忠勇有為,娘娘智謀深遠,思慮周全,有你們在,朕才能放心休養啊。”一句話,他的意思表露無疑。
衛寧和王母對視一眼,一個無奈又躊躇滿誌,一個古井不波。
“陛下看重信任,臣必定盡忠職守,拱衛天庭。”衛寧表著忠心。
王母跟上,“陛下放心,臣妾會幫著衛寧,為陛下守護好天庭和三界。”
玉帝非常滿意,連道了三聲好。
又和她們絮叨了半天,這才打著哈欠說要去聽聽仙曲,好解煩忘憂。
王母和衛寧都恭敬相送,沒人說什麽掃興的話。
等他走了,兩人分賓主坐好。
衛寧才繼續之前的問題,“李天王父子出身闡教,已經在天庭供職,想來這次闡教選人的事與他們無關吧。”
王母搖搖頭,“阿寧有所不知,前日元始天尊迴信。經他們二位閉關問道,得天道指示,將由闡教、截教合力簽押封神榜。順應天意,助陣凡間滅商之戰,凡上封神榜者,即可正位為神,入天庭任職。這樣既順應了天道,驅了凡間無道商王,又解了天庭之急,實在兩全其美。隻是他們會下令,召集闡教所有三代弟子盡數加入封神之戰,李靖父子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