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加緊整頓兵力,日夜操練兵士,營地之中一片繁忙景象。
而在曹營,周瑜聽聞劉修這般積極擴充軍備的動靜,心中那股爭勝之意愈發濃烈,猶如熊熊烈火在胸膛燃燒。他自恃才高,又手握重兵,怎肯讓劉修這般人物在自己眼皮底下肆意發展,誓要與劉修分出高下。
此時,在劉修陣營之中,諸葛亮卻已憑借其過人的智謀,謀劃出一套極為精巧且邏輯性強的計謀,準備再次給周瑜致命一擊,讓這位心高氣傲的周公瑾嚐嚐挫敗的滋味。
諸葛亮先是差遣了幾位手下親信,這些人皆是行事謹慎、機靈聰慧之輩。他吩咐他們喬裝改扮,混入曹複境內的各個角落,從繁華的城鎮到偏遠的鄉村,悄悄散布一些神秘的童謠。
這些童謠的內容簡單卻又十分巧妙,在市井小巷、村落田間被孩童們傳唱開來:“周郎意氣揚,妄圖稱霸心太狂。可歎天數已注定,兵敗命喪在他鄉。”
孩童們哪裏懂得其中深意,隻當作是好玩兒的東西,唱得歡快無比。可這童謠傳進大人們的耳朵裏,卻漸漸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起初,眾人也隻是當作孩童玩樂之語,一笑而過。但隨著傳唱的範圍越來越廣,聽得多了,也難免在心中留下些疑惑的影子。
鄴城的街頭巷尾,人們開始私下議論紛紛。
一位老者捋著胡須,皺著眉頭說道:“這童謠唱得怪滲人的,雖說童言無忌,可這天天聽著,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啊。”
旁邊一位年輕的商販附和道:“是啊,大爺,您說這會不會是有啥預兆呀?咱如今不正是周公瑾在主持大局,想著要擴展勢力嘛,這歌謠該不會和這事兒有關吧?”
老者搖搖頭,歎道:“唉,誰知道呢,但願是咱想多了吧。”
周瑜自然也聽聞了這些童謠,他正在營帳中與將領們商議軍務,一名小兵匆匆跑進來稟報此事。周瑜一聽,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周瑜對著眾將領說道:“哼,這定是劉修那小兒使的鬼把戲,想用這些荒誕的童謠來擾亂我軍心民心,真是可笑至極!”
將領們也紛紛附和道:“都督英明,劉修這等小伎倆,怎能瞞得過都督您的慧眼。”
周瑜雖然嘴上不屑一顧,覺得這不過是劉修等人用來擾亂人心的小把戲,但心裏還是隱隱有些不快,責令手下盡快查清童謠的來源,可那散布童謠之人行事極為隱秘,哪裏能輕易查到。
諸葛亮見第一步計劃已經在曹軍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便緊接著展開第二步行動。
他安排了一位擅長易容的高手,此人名叫趙風,不僅易容術出神入化,且能言善辯、精通天文地理。諸葛亮對趙風細細叮囑一番後,趙風便易容成一位來自北方的遊方術士,大搖大擺地進入鄴城。
趙風在城中最熱鬧的集市上擺開了卦攤,掛起一麵寫著“能知天命,善斷吉兇”的布幡,宣稱能預測吉兇禍福。他身著一襲破舊卻又透著幾分神秘的道袍,頭戴道冠,臉上留著幾縷長須,眼神深邃而神秘,乍一看還真像那麽迴事兒。
沒幾日,這“術士”便聲名遠揚,不少鄴城的達官貴人、士兵百姓都前來前來求卦問卜。當有人問到鄴城的運勢以及周瑜的前程時,“術士”故意麵露難色,沉吟半晌後才緩緩說道:“吾觀天象,見曹軍將星黯淡,似有不祥之兆。且那周瑜周都督,雖有雄才大略,但行事鋒芒太露,已觸怒上天。若不收斂鋒芒,恐有大禍臨頭,性命堪憂啊。”
這番話很快就傳了出去,這下可在鄴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眾人對這“術士”的話半信半疑,但心裏總歸是種下了不安的種子。
曹複的一位大臣聽聞此事後,趕忙進宮向曹複稟報:“陛下,近日鄴城中出現一位遊方術士,所言之事甚是驚人,他說我大魏將星黯淡,都督周瑜恐有大禍,此事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還望陛下定奪。”
曹複聽了,眉頭微微一皺,心中雖也有些疑慮,但還是說道:“哼,這等江湖術士之言,不可輕信,或許又是劉修等人的陰謀詭計,意在擾亂我大魏人心。傳我旨意,讓周瑜都督留意此事便是。”
周瑜聽聞此事後,怒不可遏,當即派人去捉拿這“術士”,可那“術士”早已在完成任務後悄然離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周瑜在營帳中大發雷霆。
周瑜對著手下將領吼道:“劉修,你這卑鄙小人,竟敢用如此下作的手段來汙蔑我!待我抓到你,定要將你碎屍萬段!”
將領們也隻能紛紛勸慰道:“都督息怒,那術士不過是信口胡謅,都督您英明神武,不必將這些話放在心上。”
周瑜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心裏卻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擔憂,畢竟這接二連三的事情,讓他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劉修這邊依照諸葛亮的計劃,故意派出一支小規模的軍隊,由智勇雙全的趙雲帶領,佯裝成是要去攻打大魏邊境的一處小城。
這支軍隊一路上大張旗鼓,故意讓曹軍的探子發現他們的行蹤。當他們來到城外時,更是耀武揚威一番,在城門外叫陣,可喊了半天,卻又突然撤兵。
在撤兵之時,趙雲按照事先的安排,故意遺落了一些信件。這些信件被曹軍士兵撿到後,呈給了周瑜。
周瑜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一些看似是劉修與手下將領的密談內容,大意是說劉修聽聞魏國內部因為那些童謠和術士的話已經人心惶惶,準備趁此機會,先虛晃一槍,讓周瑜疲於應對,然後再聯合其他勢力,對魏國發動真正的致命一擊,還提及要讓周瑜在內外交困中名譽掃地,成為大魏的罪人。
周瑜看完這些信件,心中又驚又怒。他把信件往桌上一拍,站起身來,在營帳中來迴踱步。
周瑜對著將領們說道:“你們看看,這劉修小兒竟然如此算計我!可這信件……會不會又是他的陰謀?”
一位將領說道:“都督,這劉修向來詭計多端,此次恐怕又是想故弄玄虛,擾亂我軍軍心。”
另一位將領卻有些擔憂地說:“都督,可萬一這信件所言屬實呢?如今我大魏境內確實因為之前的事情出現了一些軍心民心不穩的情況啊。”
周瑜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管這信件是真是假,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加強邊境防守,密切留意劉修的動向!”
此時的魏國內部,確實因為之前的童謠和術士之言出現了一些軍心民心不穩的情況,如今又看到這些信件,眾人更是擔憂起來。士兵們在私下裏也開始議論紛紛。
一名士兵小聲地對同伴說:“你說這劉修是不是真的要對咱們大魏動手了呀?那童謠和術士的話,還有這 信件,感覺都不太妙啊。”
同伴歎了口氣說:“誰知道呢,但願都督能有辦法應對吧,要是真打起來,咱們可就苦了。”
諸葛亮見前麵幾步計劃已經讓周瑜陷入了深深的疑慮和不安之中,便又暗中使了一招。
他讓李恢喬裝成東吳的一位老臣,偷偷潛入東吳的都城。
李恢在城中四處活動,憑借著他對官場和人情世故的了解,與一些對周瑜心懷不滿的官員和將領私下接觸。他先是與這些人套近乎,聊一些官場中的煩心事,漸漸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然後,李恢有意無意地煽動他們對周瑜的不滿情緒,言說周瑜如今的所作所為已經讓鄴城陷入危機,若繼續讓他掌權,魏國遲早要滅亡。
他對一位心懷不滿的官員說:“大人,您想想看,如今因為周瑜都督的所 作所為,先是那童謠傳得人心惶惶,又有那術士預言不祥,現在還出現了劉修的密信,這一切可都和都督脫不了幹係啊。他如此一意孤行,不顧大局,遲早會把咱們魏國給毀了呀。”
這位官員聽了,微微點頭,說道:“唉,我也早有此擔憂,可都督在魏國威望頗高,我們又能如何呢?”
李恢趁機說道:“大人,如今正是關鍵時刻,咱們得為大魏的前途著想啊。若能讓陛下知曉這些情況,重新考慮都督的職權,或許魏國還有一線生機。”
這些私下的交流雖極為隱秘,但還是被周瑜的一些親信察覺到了些許端倪。周瑜得知後,愈發覺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之中,周圍都是敵人,而自己卻有些看不清局勢了。
周瑜把親信叫到營帳中,問道:“你們可曾發現什麽異常情況?我總覺得有人在暗中搞鬼,意圖破壞我軍的穩定。”
親信迴答道:“都督,屬下發現近日有一位老臣行為有些可疑,他四處與一些對您不滿的人接觸,似乎在說些不利於您的話,屬下懷疑此人有問題。”
周瑜皺著眉頭說:“哼,定是劉修派來的奸細!給我密切留意此人,一旦發現蹤跡,立刻抓來見我!”
就在周瑜被這些事情攪得心煩意亂、焦頭爛額之時,劉修依照諸葛亮的最後一步計劃,突然對鄴城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劉修親自率領大軍來到城下,望著城牆上慌亂的曹軍守軍,大聲喊道:“將士們,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攻破鄴城,直搗許昌!”
士兵們士氣高昂,齊聲呐喊:“攻破鄴城,直搗許昌!”
在劉修的指揮下,大軍如潮水般湧向鄴城。攻城器械紛紛架起,投石車拋出的巨石如雨點般砸向城牆,箭雨也密密麻麻地射向城牆上的守軍。
守軍雖如鋼鐵長城般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劉修軍那如暴風驟雨般的猛烈進攻。再加上百姓被謠言蠱惑,如提線木偶般大開城門迎接劉修軍進城,不多時,劉修的軍隊便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湧入城中。
周瑜聽聞這個消息後,隻覺得氣血上湧,腦袋“嗡”的一聲。他一生自負,本想成就霸業,如今卻被劉修和諸葛亮這一係列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計謀弄得魏國內部混亂不堪,外部防線失守,自己更是名譽掃地。
周瑜在營帳中,臉色鐵青,雙手顫抖著。
他怒吼道:“既生瑜,何生修?”
話音未落,一口鮮血噴出,緊接著又是幾口鮮血接連噴出。他眼前一黑,身體搖晃著,最終“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帶著無盡的憤恨與不甘,就此氣絕身亡。
此時,鄴城之內,孫堅正率部眾堅守。敵勢洶洶,攻勢淩厲,然孫堅毫無懼色,親自指揮作戰,激勵士氣。“眾將士,百姓在吾等身後,斷不可讓敵進寸步!”孫堅振臂高唿,手中兵刃揮舞。箭雨如蝗,亂石橫飛,戰場混亂不堪。孫堅之部奮勇抗敵,數度擊退來犯之敵,然亦付出沉重代價。
隨時間推移,敵軍攻勢愈烈,孫堅之軍漸顯不支。然孫堅毫無退縮之意,其目透堅定之光,繼續指揮士卒作戰。然,敵軍下一輪攻擊更為兇猛,如潮水般湧入。孫堅見狀,即率親衛衝上前去,與敵近身廝殺。激戰中,孫堅身先士卒,然終寡不敵眾。一箭冷然射來,直中孫堅胸膛,其身形踉蹌,然仍揮舞兵刃,繼續苦戰。孫堅已無力迴天,遂倒於血泊之中,壯烈捐軀。
過了好一會兒,那些久經沙場的軍士們,輕手輕腳地抬著周瑜那英俊瀟灑卻已沒了生氣的屍首,還有孫堅那飽經風霜卻依舊威風凜凜的屍首,慢慢地走了過來。劉修一臉輕鬆,他領著一大群人,就像一陣歡樂的旋風,來到了那高大雄偉的鄴城下麵。他穩穩地站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麵前這兩位曾經在戰場上打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的對手,心裏好像有無數隻小兔子在亂蹦,各種感慨湧上心頭。那股亂糟糟的情緒就像一堆亂草,緊緊地纏著他的心,讓他不禁有點發呆。過了一小會兒,他輕輕地唿了口氣,眼裏閃過一絲惋惜,慢慢說道:“好好安葬!”
而在曹營,周瑜聽聞劉修這般積極擴充軍備的動靜,心中那股爭勝之意愈發濃烈,猶如熊熊烈火在胸膛燃燒。他自恃才高,又手握重兵,怎肯讓劉修這般人物在自己眼皮底下肆意發展,誓要與劉修分出高下。
此時,在劉修陣營之中,諸葛亮卻已憑借其過人的智謀,謀劃出一套極為精巧且邏輯性強的計謀,準備再次給周瑜致命一擊,讓這位心高氣傲的周公瑾嚐嚐挫敗的滋味。
諸葛亮先是差遣了幾位手下親信,這些人皆是行事謹慎、機靈聰慧之輩。他吩咐他們喬裝改扮,混入曹複境內的各個角落,從繁華的城鎮到偏遠的鄉村,悄悄散布一些神秘的童謠。
這些童謠的內容簡單卻又十分巧妙,在市井小巷、村落田間被孩童們傳唱開來:“周郎意氣揚,妄圖稱霸心太狂。可歎天數已注定,兵敗命喪在他鄉。”
孩童們哪裏懂得其中深意,隻當作是好玩兒的東西,唱得歡快無比。可這童謠傳進大人們的耳朵裏,卻漸漸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起初,眾人也隻是當作孩童玩樂之語,一笑而過。但隨著傳唱的範圍越來越廣,聽得多了,也難免在心中留下些疑惑的影子。
鄴城的街頭巷尾,人們開始私下議論紛紛。
一位老者捋著胡須,皺著眉頭說道:“這童謠唱得怪滲人的,雖說童言無忌,可這天天聽著,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啊。”
旁邊一位年輕的商販附和道:“是啊,大爺,您說這會不會是有啥預兆呀?咱如今不正是周公瑾在主持大局,想著要擴展勢力嘛,這歌謠該不會和這事兒有關吧?”
老者搖搖頭,歎道:“唉,誰知道呢,但願是咱想多了吧。”
周瑜自然也聽聞了這些童謠,他正在營帳中與將領們商議軍務,一名小兵匆匆跑進來稟報此事。周瑜一聽,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周瑜對著眾將領說道:“哼,這定是劉修那小兒使的鬼把戲,想用這些荒誕的童謠來擾亂我軍心民心,真是可笑至極!”
將領們也紛紛附和道:“都督英明,劉修這等小伎倆,怎能瞞得過都督您的慧眼。”
周瑜雖然嘴上不屑一顧,覺得這不過是劉修等人用來擾亂人心的小把戲,但心裏還是隱隱有些不快,責令手下盡快查清童謠的來源,可那散布童謠之人行事極為隱秘,哪裏能輕易查到。
諸葛亮見第一步計劃已經在曹軍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便緊接著展開第二步行動。
他安排了一位擅長易容的高手,此人名叫趙風,不僅易容術出神入化,且能言善辯、精通天文地理。諸葛亮對趙風細細叮囑一番後,趙風便易容成一位來自北方的遊方術士,大搖大擺地進入鄴城。
趙風在城中最熱鬧的集市上擺開了卦攤,掛起一麵寫著“能知天命,善斷吉兇”的布幡,宣稱能預測吉兇禍福。他身著一襲破舊卻又透著幾分神秘的道袍,頭戴道冠,臉上留著幾縷長須,眼神深邃而神秘,乍一看還真像那麽迴事兒。
沒幾日,這“術士”便聲名遠揚,不少鄴城的達官貴人、士兵百姓都前來前來求卦問卜。當有人問到鄴城的運勢以及周瑜的前程時,“術士”故意麵露難色,沉吟半晌後才緩緩說道:“吾觀天象,見曹軍將星黯淡,似有不祥之兆。且那周瑜周都督,雖有雄才大略,但行事鋒芒太露,已觸怒上天。若不收斂鋒芒,恐有大禍臨頭,性命堪憂啊。”
這番話很快就傳了出去,這下可在鄴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眾人對這“術士”的話半信半疑,但心裏總歸是種下了不安的種子。
曹複的一位大臣聽聞此事後,趕忙進宮向曹複稟報:“陛下,近日鄴城中出現一位遊方術士,所言之事甚是驚人,他說我大魏將星黯淡,都督周瑜恐有大禍,此事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還望陛下定奪。”
曹複聽了,眉頭微微一皺,心中雖也有些疑慮,但還是說道:“哼,這等江湖術士之言,不可輕信,或許又是劉修等人的陰謀詭計,意在擾亂我大魏人心。傳我旨意,讓周瑜都督留意此事便是。”
周瑜聽聞此事後,怒不可遏,當即派人去捉拿這“術士”,可那“術士”早已在完成任務後悄然離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周瑜在營帳中大發雷霆。
周瑜對著手下將領吼道:“劉修,你這卑鄙小人,竟敢用如此下作的手段來汙蔑我!待我抓到你,定要將你碎屍萬段!”
將領們也隻能紛紛勸慰道:“都督息怒,那術士不過是信口胡謅,都督您英明神武,不必將這些話放在心上。”
周瑜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心裏卻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擔憂,畢竟這接二連三的事情,讓他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劉修這邊依照諸葛亮的計劃,故意派出一支小規模的軍隊,由智勇雙全的趙雲帶領,佯裝成是要去攻打大魏邊境的一處小城。
這支軍隊一路上大張旗鼓,故意讓曹軍的探子發現他們的行蹤。當他們來到城外時,更是耀武揚威一番,在城門外叫陣,可喊了半天,卻又突然撤兵。
在撤兵之時,趙雲按照事先的安排,故意遺落了一些信件。這些信件被曹軍士兵撿到後,呈給了周瑜。
周瑜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一些看似是劉修與手下將領的密談內容,大意是說劉修聽聞魏國內部因為那些童謠和術士的話已經人心惶惶,準備趁此機會,先虛晃一槍,讓周瑜疲於應對,然後再聯合其他勢力,對魏國發動真正的致命一擊,還提及要讓周瑜在內外交困中名譽掃地,成為大魏的罪人。
周瑜看完這些信件,心中又驚又怒。他把信件往桌上一拍,站起身來,在營帳中來迴踱步。
周瑜對著將領們說道:“你們看看,這劉修小兒竟然如此算計我!可這信件……會不會又是他的陰謀?”
一位將領說道:“都督,這劉修向來詭計多端,此次恐怕又是想故弄玄虛,擾亂我軍軍心。”
另一位將領卻有些擔憂地說:“都督,可萬一這信件所言屬實呢?如今我大魏境內確實因為之前的事情出現了一些軍心民心不穩的情況啊。”
周瑜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管這信件是真是假,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加強邊境防守,密切留意劉修的動向!”
此時的魏國內部,確實因為之前的童謠和術士之言出現了一些軍心民心不穩的情況,如今又看到這些信件,眾人更是擔憂起來。士兵們在私下裏也開始議論紛紛。
一名士兵小聲地對同伴說:“你說這劉修是不是真的要對咱們大魏動手了呀?那童謠和術士的話,還有這 信件,感覺都不太妙啊。”
同伴歎了口氣說:“誰知道呢,但願都督能有辦法應對吧,要是真打起來,咱們可就苦了。”
諸葛亮見前麵幾步計劃已經讓周瑜陷入了深深的疑慮和不安之中,便又暗中使了一招。
他讓李恢喬裝成東吳的一位老臣,偷偷潛入東吳的都城。
李恢在城中四處活動,憑借著他對官場和人情世故的了解,與一些對周瑜心懷不滿的官員和將領私下接觸。他先是與這些人套近乎,聊一些官場中的煩心事,漸漸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然後,李恢有意無意地煽動他們對周瑜的不滿情緒,言說周瑜如今的所作所為已經讓鄴城陷入危機,若繼續讓他掌權,魏國遲早要滅亡。
他對一位心懷不滿的官員說:“大人,您想想看,如今因為周瑜都督的所 作所為,先是那童謠傳得人心惶惶,又有那術士預言不祥,現在還出現了劉修的密信,這一切可都和都督脫不了幹係啊。他如此一意孤行,不顧大局,遲早會把咱們魏國給毀了呀。”
這位官員聽了,微微點頭,說道:“唉,我也早有此擔憂,可都督在魏國威望頗高,我們又能如何呢?”
李恢趁機說道:“大人,如今正是關鍵時刻,咱們得為大魏的前途著想啊。若能讓陛下知曉這些情況,重新考慮都督的職權,或許魏國還有一線生機。”
這些私下的交流雖極為隱秘,但還是被周瑜的一些親信察覺到了些許端倪。周瑜得知後,愈發覺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之中,周圍都是敵人,而自己卻有些看不清局勢了。
周瑜把親信叫到營帳中,問道:“你們可曾發現什麽異常情況?我總覺得有人在暗中搞鬼,意圖破壞我軍的穩定。”
親信迴答道:“都督,屬下發現近日有一位老臣行為有些可疑,他四處與一些對您不滿的人接觸,似乎在說些不利於您的話,屬下懷疑此人有問題。”
周瑜皺著眉頭說:“哼,定是劉修派來的奸細!給我密切留意此人,一旦發現蹤跡,立刻抓來見我!”
就在周瑜被這些事情攪得心煩意亂、焦頭爛額之時,劉修依照諸葛亮的最後一步計劃,突然對鄴城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劉修親自率領大軍來到城下,望著城牆上慌亂的曹軍守軍,大聲喊道:“將士們,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攻破鄴城,直搗許昌!”
士兵們士氣高昂,齊聲呐喊:“攻破鄴城,直搗許昌!”
在劉修的指揮下,大軍如潮水般湧向鄴城。攻城器械紛紛架起,投石車拋出的巨石如雨點般砸向城牆,箭雨也密密麻麻地射向城牆上的守軍。
守軍雖如鋼鐵長城般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劉修軍那如暴風驟雨般的猛烈進攻。再加上百姓被謠言蠱惑,如提線木偶般大開城門迎接劉修軍進城,不多時,劉修的軍隊便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湧入城中。
周瑜聽聞這個消息後,隻覺得氣血上湧,腦袋“嗡”的一聲。他一生自負,本想成就霸業,如今卻被劉修和諸葛亮這一係列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計謀弄得魏國內部混亂不堪,外部防線失守,自己更是名譽掃地。
周瑜在營帳中,臉色鐵青,雙手顫抖著。
他怒吼道:“既生瑜,何生修?”
話音未落,一口鮮血噴出,緊接著又是幾口鮮血接連噴出。他眼前一黑,身體搖晃著,最終“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帶著無盡的憤恨與不甘,就此氣絕身亡。
此時,鄴城之內,孫堅正率部眾堅守。敵勢洶洶,攻勢淩厲,然孫堅毫無懼色,親自指揮作戰,激勵士氣。“眾將士,百姓在吾等身後,斷不可讓敵進寸步!”孫堅振臂高唿,手中兵刃揮舞。箭雨如蝗,亂石橫飛,戰場混亂不堪。孫堅之部奮勇抗敵,數度擊退來犯之敵,然亦付出沉重代價。
隨時間推移,敵軍攻勢愈烈,孫堅之軍漸顯不支。然孫堅毫無退縮之意,其目透堅定之光,繼續指揮士卒作戰。然,敵軍下一輪攻擊更為兇猛,如潮水般湧入。孫堅見狀,即率親衛衝上前去,與敵近身廝殺。激戰中,孫堅身先士卒,然終寡不敵眾。一箭冷然射來,直中孫堅胸膛,其身形踉蹌,然仍揮舞兵刃,繼續苦戰。孫堅已無力迴天,遂倒於血泊之中,壯烈捐軀。
過了好一會兒,那些久經沙場的軍士們,輕手輕腳地抬著周瑜那英俊瀟灑卻已沒了生氣的屍首,還有孫堅那飽經風霜卻依舊威風凜凜的屍首,慢慢地走了過來。劉修一臉輕鬆,他領著一大群人,就像一陣歡樂的旋風,來到了那高大雄偉的鄴城下麵。他穩穩地站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麵前這兩位曾經在戰場上打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的對手,心裏好像有無數隻小兔子在亂蹦,各種感慨湧上心頭。那股亂糟糟的情緒就像一堆亂草,緊緊地纏著他的心,讓他不禁有點發呆。過了一小會兒,他輕輕地唿了口氣,眼裏閃過一絲惋惜,慢慢說道:“好好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