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自鄴城受辱歸來,心中那股複仇的怒火日夜燃燒,幾近燎原之勢。他深知劉修為人狡黠且對自己早有防備,要想成功算計此人,非得使出絕妙且環環相扣的計謀不可。思來想去,周瑜決定以一出苦肉計來安排詐降之事,讓劉修在自以為識破的得意中,踏入自己設下的更深圈套。
曹軍城內,周瑜精心挑選徐盛為詐降之人。徐盛此人不僅武藝高強,對周瑜更是忠心不二,願為其肝腦塗地。當周瑜將那極為兇險的詐降計劃告知徐盛時,徐盛沒有絲毫猶豫,眼神中透著堅定,決然應下了這艱巨的任務,誓言定要助周瑜一臂之力,讓劉修為其惡行付出代價。
為了讓詐降之舉顯得天衣無縫,周瑜與徐盛精心籌備了一場足以瞞天過海的苦肉戲。
那是一個看似尋常的軍中議事之日,營帳內氣氛原本還算融洽,眾將圍繞著一些軍務事宜各抒己見。突然,徐盛就一件行軍路線的小事,與周瑜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徐盛言辭犀利,情緒激動,句句直指周瑜的決策,仿佛對其決策有著極大的不滿。
周瑜先是一愣,繼而佯裝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幾,震得桌上的文書都散落開來。他雙目圓睜,厲聲嗬斥道:“徐盛,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這軍中議事之時公然頂撞本都督,莫非是不把我放在眼裏了?”
徐盛也毫不示弱,梗著脖子,高聲迴道:“都督,我所言句句皆是為了大軍著想,您這決策著實不妥,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可能的失誤而不發聲?”
周瑜怒不可遏,霍然起身,指著徐盛喝道:“放肆!本都督的決策豈容你在此妄加評判,來人啊,給我把徐盛拖下去,重打五十軍棍,讓他好好清醒清醒!”
左右將士雖心中驚愕,但軍令如山,隻得一擁而上,將徐盛架了起來,往營帳外拖去。徐盛一邊掙紮,一邊還在高喊著自己的看法,那模樣仿佛真的是因為理念不合而觸怒了周瑜。
行刑之處,早已準備好了刑具。徐盛被按倒在長條凳上,雙手雙腳皆被緊緊縛住,動彈不得。負責行刑的士兵手持粗重的軍棍,麵露難色地看了看一旁監刑的將領,得到示意後,隻得高高舉起軍棍,狠狠落下。
“啪!”第一棍落下,徐盛的身體猛地一顫,口中悶哼一聲,但他緊咬牙關,硬是沒有喊出聲來。
“啪!啪!”一棍接著一棍,軍棍抽打在皮肉上發出的沉悶聲響在營帳外迴蕩。徐盛的後背很快便皮開肉綻,鮮血滲透了衣衫,順著身體兩側流淌下來,在地上匯聚成一小灘血泊。
打到二十來棍的時候,徐盛已是麵色慘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身體也因劇痛而微微抽搐,但他依舊強忍著,隻是偶爾從喉嚨裏擠出幾聲低沉的呻吟。
周圍觀看行刑的將士們都麵露不忍之色,心中暗自揣測這徐盛到底是犯了什麽大錯,竟惹得都督如此動怒。
五十軍棍打完,徐盛早已昏死過去,後背一片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士兵們將他抬迴營帳救治,軍中上下都在紛紛議論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待徐盛傷勢稍有好轉,能夠勉強起身行走之時,他趁著夜色,帶著幾名親信,偷偷從曹營的一處偏僻角落溜了出去。他們一路小心翼翼,避開巡邏的士兵,朝著劉修的營地疾奔而去。
劉修的探子很快便發現了徐盛等人的行蹤,將情況匯報給了劉修。劉修聽聞後,心中一動,想起周瑜善用計謀,赤壁之戰時便是靠黃蓋詐降大破曹軍,如今這徐盛前來,莫不是周瑜想用計詐我,幸虧我熟讀三國典故?但他又尋思著,若能借此機會探知敵方軍情,甚至將計就計反製周瑜,倒也是個難得的良機。
徐盛被帶到劉修麵前,他滿臉悲憤,撲通一聲跪下,哭訴道:“劉將軍,我徐盛在曹軍中本一心報國,奈何周瑜那廝心胸狹隘,剛愎自用,因一點小事便對我施以重刑,我實在是忍無可忍,這才冒死逃出,願投靠將軍,懇請將軍收留,我定當效犬馬之勞,還望將軍為我報仇雪恨啊!”說著,他還特意展示了身上未愈的傷痕,那一道道還滲著血水的傷口,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猙獰,以證所言非虛。
劉修仔細打量著徐盛,見他神情痛苦,言辭懇切,心中雖仍存疑慮,但也有了幾分相信。他趕忙扶起徐盛,安慰道:“徐將軍受苦了,你且放心,若你真心投靠於我,我定不會虧待你。隻是不知你此次前來,可帶有什麽誠意之舉?”
徐盛擦了擦眼淚,說道:“將軍明鑒,我此次前來,不僅是為了自身前途,更是想助將軍一臂之力。我知曉曹軍一處糧草囤放之地,且熟悉其防守部署。另外,我還帶來了一隊親信士兵,願與我一同為將軍效力。我等願在來降之日,帶上那處糧草以及這隊士兵,一並獻給將軍,以表我等忠心。”
劉修聞此,心中暗喜,心想周瑜這是想複製赤壁之戰的詐降計,卻不知自己早已看穿。他當下便答應了徐盛的投靠,並安排他們在營地中住下,不過暗中依舊派人密切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約定的來降之期已至。劉修未雨綢繆,提前將己方戰船悄然隱匿他處。待到徐盛來降之際,他欲縱火焚船,而後迅速上岸,坐視徐盛自焚。
徐盛這邊,按照計劃,帶著那隊親信士兵,押著幾車看似裝滿糧草的車輛,朝著劉修營地緩緩行來。行至營門不遠處,徐盛高聲喊道:“劉將軍,我徐盛如約而來,帶來了糧草和兒子,特來投靠將軍!”
劉修見狀,一聲令下,伏兵正欲出動,卻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喊殺聲。原來,周瑜早就料到劉修會識破徐盛的詐降之計,這一切不過是他設下的計中計。他故意讓徐盛用苦肉計前來詐降,又安排了看似天衣無縫的糧草與士兵投降之事來迷惑劉修,實則在劉修將注意力都放在接收徐盛之時,派太史慈率領一支精銳之師,繞道悄悄逼近劉修的營寨。
此刻,太史慈已率人突襲進了劉修的營寨,見人就殺,逢帳就燒,一時間劉修的營寨陷入一片混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唿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劉修大驚失色,這才明白自己中了周瑜的圈套,當下顧不得再理會徐盛,急忙率軍迴援營寨。可周瑜哪會輕易放過他,率領著大軍在後麵緊緊追擊,口中高唿:“劉修,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讓你也嚐嚐被算計的滋味!”
小喬在營中聽聞外麵的動靜,得知劉修被周瑜算計,營寨遭襲,心中也是大驚。她雖怨恨周瑜,但此刻見局勢混亂至此,也不禁為劉修的安危擔憂起來。
劉修在周瑜大軍的追擊下,奮力突圍,可他的軍隊早已被衝得七零八落,身邊的親信也漸漸失散。眼見著大勢已去,劉修心中雖有不甘,但也隻能咬著牙,獨自尋找逃生之路。
他騎著馬在混亂的戰場上左衝右突,憑借著精湛的騎術和對周邊地形的熟悉,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曹軍士兵的直接追擊。可此時他的馬也已疲憊不堪,劉修自己亦是傷痕累累,身心俱疲。
一路狂奔之後,劉修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山林。他下馬牽著韁繩,緩緩前行,試圖在這山林中尋得一處藏身之所。就在他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前行時,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
劉修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佩劍,警惕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一個身姿婀娜、氣質出眾的女子,身著一襲華麗且不失英氣的戰甲,領著一群同樣身披鎧甲、眼神堅定的女子兵,她們步伐整齊地在這片區域來迴搜尋著,仿佛正在尋找一件極為珍貴的寶貝一般,那專注而又略帶焦急的神情盡顯其心中的急切。那女子看到劉修後,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快步走上前來,揚起下巴,開口便帶著幾分俏皮地問道:“嘿,你是誰呀?怎麽會出現在這偏僻的地方呢?有沒有碰巧看到一個倉皇逃跑的將軍呀?他可是逃得無影無蹤了,我們可得把他找迴來,不能讓他壞了咱們的大事!”說著,她微微皺起眉頭,眼中閃爍著不容錯過任何線索的光芒。那群女子兵也紛紛圍攏過來,側耳傾聽,臉上露出期待的表情,似乎都在等待著劉修能給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曹軍城內,周瑜精心挑選徐盛為詐降之人。徐盛此人不僅武藝高強,對周瑜更是忠心不二,願為其肝腦塗地。當周瑜將那極為兇險的詐降計劃告知徐盛時,徐盛沒有絲毫猶豫,眼神中透著堅定,決然應下了這艱巨的任務,誓言定要助周瑜一臂之力,讓劉修為其惡行付出代價。
為了讓詐降之舉顯得天衣無縫,周瑜與徐盛精心籌備了一場足以瞞天過海的苦肉戲。
那是一個看似尋常的軍中議事之日,營帳內氣氛原本還算融洽,眾將圍繞著一些軍務事宜各抒己見。突然,徐盛就一件行軍路線的小事,與周瑜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徐盛言辭犀利,情緒激動,句句直指周瑜的決策,仿佛對其決策有著極大的不滿。
周瑜先是一愣,繼而佯裝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幾,震得桌上的文書都散落開來。他雙目圓睜,厲聲嗬斥道:“徐盛,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這軍中議事之時公然頂撞本都督,莫非是不把我放在眼裏了?”
徐盛也毫不示弱,梗著脖子,高聲迴道:“都督,我所言句句皆是為了大軍著想,您這決策著實不妥,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可能的失誤而不發聲?”
周瑜怒不可遏,霍然起身,指著徐盛喝道:“放肆!本都督的決策豈容你在此妄加評判,來人啊,給我把徐盛拖下去,重打五十軍棍,讓他好好清醒清醒!”
左右將士雖心中驚愕,但軍令如山,隻得一擁而上,將徐盛架了起來,往營帳外拖去。徐盛一邊掙紮,一邊還在高喊著自己的看法,那模樣仿佛真的是因為理念不合而觸怒了周瑜。
行刑之處,早已準備好了刑具。徐盛被按倒在長條凳上,雙手雙腳皆被緊緊縛住,動彈不得。負責行刑的士兵手持粗重的軍棍,麵露難色地看了看一旁監刑的將領,得到示意後,隻得高高舉起軍棍,狠狠落下。
“啪!”第一棍落下,徐盛的身體猛地一顫,口中悶哼一聲,但他緊咬牙關,硬是沒有喊出聲來。
“啪!啪!”一棍接著一棍,軍棍抽打在皮肉上發出的沉悶聲響在營帳外迴蕩。徐盛的後背很快便皮開肉綻,鮮血滲透了衣衫,順著身體兩側流淌下來,在地上匯聚成一小灘血泊。
打到二十來棍的時候,徐盛已是麵色慘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身體也因劇痛而微微抽搐,但他依舊強忍著,隻是偶爾從喉嚨裏擠出幾聲低沉的呻吟。
周圍觀看行刑的將士們都麵露不忍之色,心中暗自揣測這徐盛到底是犯了什麽大錯,竟惹得都督如此動怒。
五十軍棍打完,徐盛早已昏死過去,後背一片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士兵們將他抬迴營帳救治,軍中上下都在紛紛議論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待徐盛傷勢稍有好轉,能夠勉強起身行走之時,他趁著夜色,帶著幾名親信,偷偷從曹營的一處偏僻角落溜了出去。他們一路小心翼翼,避開巡邏的士兵,朝著劉修的營地疾奔而去。
劉修的探子很快便發現了徐盛等人的行蹤,將情況匯報給了劉修。劉修聽聞後,心中一動,想起周瑜善用計謀,赤壁之戰時便是靠黃蓋詐降大破曹軍,如今這徐盛前來,莫不是周瑜想用計詐我,幸虧我熟讀三國典故?但他又尋思著,若能借此機會探知敵方軍情,甚至將計就計反製周瑜,倒也是個難得的良機。
徐盛被帶到劉修麵前,他滿臉悲憤,撲通一聲跪下,哭訴道:“劉將軍,我徐盛在曹軍中本一心報國,奈何周瑜那廝心胸狹隘,剛愎自用,因一點小事便對我施以重刑,我實在是忍無可忍,這才冒死逃出,願投靠將軍,懇請將軍收留,我定當效犬馬之勞,還望將軍為我報仇雪恨啊!”說著,他還特意展示了身上未愈的傷痕,那一道道還滲著血水的傷口,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猙獰,以證所言非虛。
劉修仔細打量著徐盛,見他神情痛苦,言辭懇切,心中雖仍存疑慮,但也有了幾分相信。他趕忙扶起徐盛,安慰道:“徐將軍受苦了,你且放心,若你真心投靠於我,我定不會虧待你。隻是不知你此次前來,可帶有什麽誠意之舉?”
徐盛擦了擦眼淚,說道:“將軍明鑒,我此次前來,不僅是為了自身前途,更是想助將軍一臂之力。我知曉曹軍一處糧草囤放之地,且熟悉其防守部署。另外,我還帶來了一隊親信士兵,願與我一同為將軍效力。我等願在來降之日,帶上那處糧草以及這隊士兵,一並獻給將軍,以表我等忠心。”
劉修聞此,心中暗喜,心想周瑜這是想複製赤壁之戰的詐降計,卻不知自己早已看穿。他當下便答應了徐盛的投靠,並安排他們在營地中住下,不過暗中依舊派人密切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約定的來降之期已至。劉修未雨綢繆,提前將己方戰船悄然隱匿他處。待到徐盛來降之際,他欲縱火焚船,而後迅速上岸,坐視徐盛自焚。
徐盛這邊,按照計劃,帶著那隊親信士兵,押著幾車看似裝滿糧草的車輛,朝著劉修營地緩緩行來。行至營門不遠處,徐盛高聲喊道:“劉將軍,我徐盛如約而來,帶來了糧草和兒子,特來投靠將軍!”
劉修見狀,一聲令下,伏兵正欲出動,卻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喊殺聲。原來,周瑜早就料到劉修會識破徐盛的詐降之計,這一切不過是他設下的計中計。他故意讓徐盛用苦肉計前來詐降,又安排了看似天衣無縫的糧草與士兵投降之事來迷惑劉修,實則在劉修將注意力都放在接收徐盛之時,派太史慈率領一支精銳之師,繞道悄悄逼近劉修的營寨。
此刻,太史慈已率人突襲進了劉修的營寨,見人就殺,逢帳就燒,一時間劉修的營寨陷入一片混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唿喊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劉修大驚失色,這才明白自己中了周瑜的圈套,當下顧不得再理會徐盛,急忙率軍迴援營寨。可周瑜哪會輕易放過他,率領著大軍在後麵緊緊追擊,口中高唿:“劉修,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讓你也嚐嚐被算計的滋味!”
小喬在營中聽聞外麵的動靜,得知劉修被周瑜算計,營寨遭襲,心中也是大驚。她雖怨恨周瑜,但此刻見局勢混亂至此,也不禁為劉修的安危擔憂起來。
劉修在周瑜大軍的追擊下,奮力突圍,可他的軍隊早已被衝得七零八落,身邊的親信也漸漸失散。眼見著大勢已去,劉修心中雖有不甘,但也隻能咬著牙,獨自尋找逃生之路。
他騎著馬在混亂的戰場上左衝右突,憑借著精湛的騎術和對周邊地形的熟悉,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曹軍士兵的直接追擊。可此時他的馬也已疲憊不堪,劉修自己亦是傷痕累累,身心俱疲。
一路狂奔之後,劉修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山林。他下馬牽著韁繩,緩緩前行,試圖在這山林中尋得一處藏身之所。就在他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前行時,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
劉修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佩劍,警惕地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一個身姿婀娜、氣質出眾的女子,身著一襲華麗且不失英氣的戰甲,領著一群同樣身披鎧甲、眼神堅定的女子兵,她們步伐整齊地在這片區域來迴搜尋著,仿佛正在尋找一件極為珍貴的寶貝一般,那專注而又略帶焦急的神情盡顯其心中的急切。那女子看到劉修後,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快步走上前來,揚起下巴,開口便帶著幾分俏皮地問道:“嘿,你是誰呀?怎麽會出現在這偏僻的地方呢?有沒有碰巧看到一個倉皇逃跑的將軍呀?他可是逃得無影無蹤了,我們可得把他找迴來,不能讓他壞了咱們的大事!”說著,她微微皺起眉頭,眼中閃爍著不容錯過任何線索的光芒。那群女子兵也紛紛圍攏過來,側耳傾聽,臉上露出期待的表情,似乎都在等待著劉修能給出一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