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悄然籠罩著劉府。劉修在前幾日與嬌妻們的歡娛後,此刻正於臥房之中沉沉睡去,全然不知危險已然臨近。
呂玲綺身負血海深仇,為了報父之仇,她已暗中謀劃良久。聽聞劉修近日沉溺女色,料想其防備必是鬆懈,便決意趁此良機動手。
她身著夜行衣,身姿矯健敏捷,如鬼魅般潛入劉府。憑借著此前對劉府布局的細致探查,她巧妙地避開了巡邏的家丁,一路向著劉修的臥房摸去。
此時,臥房內的劉修正酣然沉睡,毫無察覺。呂玲綺輕輕推開房門,借著那微弱的月色,瞧見床榻上的劉修,她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決絕,緊緊握住手中的利刃,緩緩朝劉修靠近。
就在她高高舉起利刃,準備狠狠刺下之時,一道身影如閃電般竄出。正是趙雲,他時刻肩負著護衛劉修的重任,即便在劉府之內,也未曾有過絲毫懈怠。隻見趙雲手中長槍一揮,便精準地將呂玲綺手中的利刃挑落,緊接著一個反手,便將呂玲綺牢牢製住。
“哼,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行刺主公,好大的膽子!”趙雲厲聲嗬斥道。
呂玲綺雖被擒住,卻毫無懼色,她雙眼通紅,怒視著劉修,大聲喊道:“劉修,你這無恥之徒,今日我便是拚了這條性命,也要為父報仇!”
劉修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猛地坐起,看到眼前的場景,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待看清是呂玲綺,他心中也是一陣唏噓。
“呂玲綺,你為何要行刺於我?”劉修皺眉問道。
呂玲綺冷笑一聲,眼中滿是悲憤:“為何?劉修,你可還記得我父親呂布?他一世英名,卻被你等所害,我呂家滿門的冤屈,在此日便要你血債血償!”
劉修輕歎一聲:“玲綺,你誤會了,我並未殺害你父親呂布啊。當年那一戰,你父親兵敗,我本是想勸其歸降,留他一條生路,日後聽聞其身故消息,我也十分茫然。”
呂玲綺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又被仇恨填滿:“你休要狡辯!我怎會信你這花言巧語。我父既已兵敗,你們又怎會放過他?這些年來,我為了報仇,委身侍賊曹複,你可知我過的是什麽日子?那曹複,他簡直就是惡魔,他將我視作玩物,日夜不停地折磨我。白日裏,我要像個奴仆般伺候他的起居,稍有不慎,便是一頓毒打,那皮鞭抽打在身上的滋味,至今想來都讓我渾身顫抖。夜晚更是可怕,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然後便對我肆意淩辱,我拚命反抗,換來的是更殘忍的對待,他扯著我的頭發,把我按在牆上撞,我的額頭不知磕破了多少次,鮮血直流,可他卻在一旁狂笑。我無數次想一死了之,可我一想到父親的冤屈未報,便又咬著牙忍了下來。我所受的這些委屈,皆是拜你們這些人所賜!”
說著,呂玲綺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那模樣當真是我見猶憐。她的身體也因為迴憶起那些痛苦的過往而微微顫抖著。
劉修心中也是一陣不忍,他緩緩下了床榻,走到呂玲綺跟前:“玲綺,我所言句句屬實。曹複那等小人的行徑,我也早有耳聞,實在是對你愧疚萬分。但你父親之死,真的與我無關呐。我劉修向來敬重你父親的武藝和威名,若能得他相助,本是一件幸事,又怎能加害於他呢?”
呂玲綺抽泣著:“你說的輕巧,我父親已死,我這些年的苦難又該找誰去訴說?我在曹複身邊,每一日都如置身地獄,我活著的唯一念想便是殺了你,為父報仇,也好讓我呂家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劉修看著呂玲綺,心中滿是複雜的情緒:“玲綺,我知道你受了太多的苦,可冤有頭債有主,不能將這一切都算在我頭上啊。如今你行刺於我未遂,若是就此放下仇恨,我可以保證,會為你安排一個好去處,讓你後半生衣食無憂,遠離這些紛爭。”
呂玲綺咬牙切齒道:“哼,你以為我會稀罕你的施舍?我隻要你死,隻有你死了,我才能對得起我死去的父親,對得起我這些年所受的屈辱!”
劉修無奈地搖搖頭:“玲綺,仇恨隻會讓人陷入無盡的痛苦,你還年輕,還有大好的人生,何必執著於此呢?你若不信我所言,大可以去打聽打聽當年的實情,莫要讓仇恨蒙蔽了雙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啊。”
呂玲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劉修的話,但很快她又抬起頭,眼中依舊透著堅定的仇恨:“劉修,無論你說什麽,我都不會改變主意。今日殺不了你,日後我還會再來,我呂玲綺與我不共戴天!”
趙雲在一旁聽著,忍不住開口道:“呂姑娘,主公所言句句屬實,你莫要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你這般年輕,何苦要在這複仇的路上越走越遠,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呢?”
呂玲綺看了趙雲一眼,冷冷道:“你莫要在此多嘴。我與劉修之間的仇怨,不是你能明白的。”
劉修見呂玲綺如此執迷不悟,心中暗歎一聲,對趙雲說道:“子龍,將她先關押起來吧,待明日再做處置。切不可虧待了她,畢竟她也是個苦命之人。”
趙雲領命,押著呂玲綺便往外走去。呂玲綺一邊掙紮著,一邊迴頭喊道:“劉修,你等著,我定會取你性命,為我父親報仇雪恨!”
劉修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讓他意識到,這世間的恩怨情仇,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而他,又該如何去化解這一切呢?
在處理完呂玲綺行刺之事後,劉修深知若想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大業,身邊必須有賢能之士輔佐。他雖身處古代,卻有著現代人的知識與見識,心中已然謀劃好了招攬人才的計劃。
劉修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他聽聞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才學過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若能得他相助,大業可成。於是,劉修便效仿當初劉備一般,踏上了尋訪諸葛亮出山之路。
第一次前往隆中,劉修帶著厚禮,滿心期待。一路上他看著這古代的山川景色,心中感慨萬千。待到了諸葛亮的草廬前,卻被告知先生外出雲遊,不知歸期。劉修雖有些失落,但並未氣餒,他深知賢才難遇,一次不成又何妨。
過了些時日,劉修再次備上禮物,二次前往隆中。此次天空飄著細雨,道路泥濘,但劉修的決心絲毫不減。可到了草廬,依舊未見到諸葛亮,隻見到了其弟諸葛均。諸葛均告知劉修,兄長外出訪友,還需些時日方能歸來。劉修無奈,隻得留下一封誠懇的書信,表達自己求賢若渴之心以及對天下大勢的見解,盼著諸葛亮歸來能夠看到。
又過了一段時日,劉修第三次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途。這一次,他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動。當他來到草廬前,看到一位氣宇軒昂的青年正站著,劉修心中一動,料想此人便是諸葛亮。他趕忙上前躬身行禮道:“久仰先生大名,劉某此番前來,真心誠意盼先生出山,助我成就一番大業,拯救這亂世蒼生。”
諸葛亮打量了一番劉修,見他眼神誠摯,又聽聞他此前兩次來訪,心中已有幾分動容。劉修趁機將自己心中對天下局勢的分析一一道來,他結合了現代人的知識,從經濟、軍事、民生等多方麵闡述了獨特的見解,聽得諸葛亮連連點頭。最終,諸葛亮被劉修的誠意與才識所打動,欣然答應出山相助。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劉修如虎添翼,但他並未滿足於此。他又想起徐庶也是一位賢能之士,劉修相信憑借自己的誠意與理念,定能將其招攬過來。
劉修親自前往徐庶所在之處,與他一番長談。劉修向徐庶講述了自己的抱負以及對待天下百姓的態度,還提及了許多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想法,這些新奇的觀點讓徐庶對劉修刮目相看。再加上劉修承諾會為徐庶的母親提供最好的照顧,徐庶最終決定投身到劉修麾下。
隨後,劉修又將日前光投向了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龐統此人,才高八鬥,但性格孤傲,許多人都難以入他法眼。劉修卻毫不畏懼,他帶著自己的誠意與獨特的見解找到了龐統。
初次見麵,龐統對劉修並不以為然,但劉修不慌不忙,開始與龐統探討起兵法謀略、治國理政等諸多方麵。劉修運用現代人的知識,提出了一些讓龐統都大為驚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經過一番深入交談,龐統也被劉修的魅力所折服,願意跟隨劉修,一同為這亂世謀求出路。
就這樣,劉修憑借著自己現代人的知識以及求賢若渴的誠意,成功招攬了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一眾賢能之士。在他們的輔佐下,劉修的勢力日益壯大,他離自己心中成就大業、拯救蒼生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而這亂世之中,也即將因為劉修的崛起而掀起新的波瀾。
然而,就在劉修這邊逐步發展之際,那曹操(曹複)已然憑借著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北方掀起了一場場兼並之戰。他先後蕩平了袁紹與袁術,將袁術的勢力徹底瓦解,使得原本紛爭不斷的北方大地逐漸歸於一統。
如今,曹操(曹複)已然坐擁兗州、青州、幽州、冀州、豫州,並且兼並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其勢力範圍之廣,幾乎占據了天下的兩分之一,劉備與曹操成為了當下這亂世之中最為強大的兩方勢力。
這般局勢,無疑給劉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天下大勢,風雲變幻,劉修與他的一眾賢能之士們,即將在這亂世的舞台上,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呂玲綺身負血海深仇,為了報父之仇,她已暗中謀劃良久。聽聞劉修近日沉溺女色,料想其防備必是鬆懈,便決意趁此良機動手。
她身著夜行衣,身姿矯健敏捷,如鬼魅般潛入劉府。憑借著此前對劉府布局的細致探查,她巧妙地避開了巡邏的家丁,一路向著劉修的臥房摸去。
此時,臥房內的劉修正酣然沉睡,毫無察覺。呂玲綺輕輕推開房門,借著那微弱的月色,瞧見床榻上的劉修,她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決絕,緊緊握住手中的利刃,緩緩朝劉修靠近。
就在她高高舉起利刃,準備狠狠刺下之時,一道身影如閃電般竄出。正是趙雲,他時刻肩負著護衛劉修的重任,即便在劉府之內,也未曾有過絲毫懈怠。隻見趙雲手中長槍一揮,便精準地將呂玲綺手中的利刃挑落,緊接著一個反手,便將呂玲綺牢牢製住。
“哼,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行刺主公,好大的膽子!”趙雲厲聲嗬斥道。
呂玲綺雖被擒住,卻毫無懼色,她雙眼通紅,怒視著劉修,大聲喊道:“劉修,你這無恥之徒,今日我便是拚了這條性命,也要為父報仇!”
劉修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猛地坐起,看到眼前的場景,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待看清是呂玲綺,他心中也是一陣唏噓。
“呂玲綺,你為何要行刺於我?”劉修皺眉問道。
呂玲綺冷笑一聲,眼中滿是悲憤:“為何?劉修,你可還記得我父親呂布?他一世英名,卻被你等所害,我呂家滿門的冤屈,在此日便要你血債血償!”
劉修輕歎一聲:“玲綺,你誤會了,我並未殺害你父親呂布啊。當年那一戰,你父親兵敗,我本是想勸其歸降,留他一條生路,日後聽聞其身故消息,我也十分茫然。”
呂玲綺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又被仇恨填滿:“你休要狡辯!我怎會信你這花言巧語。我父既已兵敗,你們又怎會放過他?這些年來,我為了報仇,委身侍賊曹複,你可知我過的是什麽日子?那曹複,他簡直就是惡魔,他將我視作玩物,日夜不停地折磨我。白日裏,我要像個奴仆般伺候他的起居,稍有不慎,便是一頓毒打,那皮鞭抽打在身上的滋味,至今想來都讓我渾身顫抖。夜晚更是可怕,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然後便對我肆意淩辱,我拚命反抗,換來的是更殘忍的對待,他扯著我的頭發,把我按在牆上撞,我的額頭不知磕破了多少次,鮮血直流,可他卻在一旁狂笑。我無數次想一死了之,可我一想到父親的冤屈未報,便又咬著牙忍了下來。我所受的這些委屈,皆是拜你們這些人所賜!”
說著,呂玲綺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那模樣當真是我見猶憐。她的身體也因為迴憶起那些痛苦的過往而微微顫抖著。
劉修心中也是一陣不忍,他緩緩下了床榻,走到呂玲綺跟前:“玲綺,我所言句句屬實。曹複那等小人的行徑,我也早有耳聞,實在是對你愧疚萬分。但你父親之死,真的與我無關呐。我劉修向來敬重你父親的武藝和威名,若能得他相助,本是一件幸事,又怎能加害於他呢?”
呂玲綺抽泣著:“你說的輕巧,我父親已死,我這些年的苦難又該找誰去訴說?我在曹複身邊,每一日都如置身地獄,我活著的唯一念想便是殺了你,為父報仇,也好讓我呂家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劉修看著呂玲綺,心中滿是複雜的情緒:“玲綺,我知道你受了太多的苦,可冤有頭債有主,不能將這一切都算在我頭上啊。如今你行刺於我未遂,若是就此放下仇恨,我可以保證,會為你安排一個好去處,讓你後半生衣食無憂,遠離這些紛爭。”
呂玲綺咬牙切齒道:“哼,你以為我會稀罕你的施舍?我隻要你死,隻有你死了,我才能對得起我死去的父親,對得起我這些年所受的屈辱!”
劉修無奈地搖搖頭:“玲綺,仇恨隻會讓人陷入無盡的痛苦,你還年輕,還有大好的人生,何必執著於此呢?你若不信我所言,大可以去打聽打聽當年的實情,莫要讓仇恨蒙蔽了雙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啊。”
呂玲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劉修的話,但很快她又抬起頭,眼中依舊透著堅定的仇恨:“劉修,無論你說什麽,我都不會改變主意。今日殺不了你,日後我還會再來,我呂玲綺與我不共戴天!”
趙雲在一旁聽著,忍不住開口道:“呂姑娘,主公所言句句屬實,你莫要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你這般年輕,何苦要在這複仇的路上越走越遠,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呢?”
呂玲綺看了趙雲一眼,冷冷道:“你莫要在此多嘴。我與劉修之間的仇怨,不是你能明白的。”
劉修見呂玲綺如此執迷不悟,心中暗歎一聲,對趙雲說道:“子龍,將她先關押起來吧,待明日再做處置。切不可虧待了她,畢竟她也是個苦命之人。”
趙雲領命,押著呂玲綺便往外走去。呂玲綺一邊掙紮著,一邊迴頭喊道:“劉修,你等著,我定會取你性命,為我父親報仇雪恨!”
劉修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讓他意識到,這世間的恩怨情仇,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而他,又該如何去化解這一切呢?
在處理完呂玲綺行刺之事後,劉修深知若想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大業,身邊必須有賢能之士輔佐。他雖身處古代,卻有著現代人的知識與見識,心中已然謀劃好了招攬人才的計劃。
劉修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他聽聞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才學過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若能得他相助,大業可成。於是,劉修便效仿當初劉備一般,踏上了尋訪諸葛亮出山之路。
第一次前往隆中,劉修帶著厚禮,滿心期待。一路上他看著這古代的山川景色,心中感慨萬千。待到了諸葛亮的草廬前,卻被告知先生外出雲遊,不知歸期。劉修雖有些失落,但並未氣餒,他深知賢才難遇,一次不成又何妨。
過了些時日,劉修再次備上禮物,二次前往隆中。此次天空飄著細雨,道路泥濘,但劉修的決心絲毫不減。可到了草廬,依舊未見到諸葛亮,隻見到了其弟諸葛均。諸葛均告知劉修,兄長外出訪友,還需些時日方能歸來。劉修無奈,隻得留下一封誠懇的書信,表達自己求賢若渴之心以及對天下大勢的見解,盼著諸葛亮歸來能夠看到。
又過了一段時日,劉修第三次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途。這一次,他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動。當他來到草廬前,看到一位氣宇軒昂的青年正站著,劉修心中一動,料想此人便是諸葛亮。他趕忙上前躬身行禮道:“久仰先生大名,劉某此番前來,真心誠意盼先生出山,助我成就一番大業,拯救這亂世蒼生。”
諸葛亮打量了一番劉修,見他眼神誠摯,又聽聞他此前兩次來訪,心中已有幾分動容。劉修趁機將自己心中對天下局勢的分析一一道來,他結合了現代人的知識,從經濟、軍事、民生等多方麵闡述了獨特的見解,聽得諸葛亮連連點頭。最終,諸葛亮被劉修的誠意與才識所打動,欣然答應出山相助。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劉修如虎添翼,但他並未滿足於此。他又想起徐庶也是一位賢能之士,劉修相信憑借自己的誠意與理念,定能將其招攬過來。
劉修親自前往徐庶所在之處,與他一番長談。劉修向徐庶講述了自己的抱負以及對待天下百姓的態度,還提及了許多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想法,這些新奇的觀點讓徐庶對劉修刮目相看。再加上劉修承諾會為徐庶的母親提供最好的照顧,徐庶最終決定投身到劉修麾下。
隨後,劉修又將日前光投向了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龐統此人,才高八鬥,但性格孤傲,許多人都難以入他法眼。劉修卻毫不畏懼,他帶著自己的誠意與獨特的見解找到了龐統。
初次見麵,龐統對劉修並不以為然,但劉修不慌不忙,開始與龐統探討起兵法謀略、治國理政等諸多方麵。劉修運用現代人的知識,提出了一些讓龐統都大為驚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經過一番深入交談,龐統也被劉修的魅力所折服,願意跟隨劉修,一同為這亂世謀求出路。
就這樣,劉修憑借著自己現代人的知識以及求賢若渴的誠意,成功招攬了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一眾賢能之士。在他們的輔佐下,劉修的勢力日益壯大,他離自己心中成就大業、拯救蒼生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而這亂世之中,也即將因為劉修的崛起而掀起新的波瀾。
然而,就在劉修這邊逐步發展之際,那曹操(曹複)已然憑借著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北方掀起了一場場兼並之戰。他先後蕩平了袁紹與袁術,將袁術的勢力徹底瓦解,使得原本紛爭不斷的北方大地逐漸歸於一統。
如今,曹操(曹複)已然坐擁兗州、青州、幽州、冀州、豫州,並且兼並了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其勢力範圍之廣,幾乎占據了天下的兩分之一,劉備與曹操成為了當下這亂世之中最為強大的兩方勢力。
這般局勢,無疑給劉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天下大勢,風雲變幻,劉修與他的一眾賢能之士們,即將在這亂世的舞台上,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