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過後,城中又逢一場詩會,各路文人雅士、名門閨秀皆匯聚於此,或吟詩作畫,或撫琴弄弦,氣氛甚是熱鬧。劉修聽聞此等盛會,心下好奇,便也決定前往湊個熱鬧,張華則因身體有些許不適,便留在府中歇息。劉修身著一襲青衫,手搖折扇,漫步於詩會之中,倒也有幾分風流倜儻之態。正行間,一陣悠揚的琴音傳入耳中,那琴音婉轉空靈,仿若能穿透人心,劉修不禁被吸引,順著琴音尋去。隻見一女子端坐於亭中,正專注撫琴。她身著淡雅素裙,麵容清麗脫俗,氣質高雅如蘭,正是蔡琰。蔡琰纖細的手指在琴弦上靈動跳躍,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帶著魔力,劉修一時竟看得有些癡了,不知不覺間走到了亭前。待一曲終了,蔡琰抬眸,見劉修站在跟前,微微一怔,隨即淺笑道:“這位公子,可是被小女子的琴音吸引而來?”劉修這才迴過神來,忙拱手行禮道:“姑娘琴音絕妙,劉某實在是聽得入了迷,故而唐突前來,還望姑娘莫怪。”蔡琰輕輕搖頭,微笑著說道:“公子謬讚了,小女子不過是閑暇之時以琴自娛罷了。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劉修便自報了家門,兩人遂於亭中聊了起來。蔡琰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問道:“劉公子此名倒是頗為常見,卻不知公子來自何方?又有何事來這詩會之中尋趣呀?”劉修微微一笑,迴道:“我本是此地之人,隻是前些時日外出遊曆,如今歸來,聽聞這詩會熱鬧非凡,便來湊個熱鬧,也好結識些有才情的雅士佳人。方才聽姑娘琴音,實是仿若仙樂,便忍不住尋來一探究竟。倒是姑娘,這琴藝如此高超,想必是自幼研習吧?”蔡琰輕輕點頭,眼中露出些許追憶之色,說道:“是啊,琰自幼便隨父親研習琴藝,這琴音相伴,倒也讓日子過得不那麽枯燥。隻可惜,如今這亂世,諸多變故,也不知日後還能否這般安心撫琴。”劉修聽出她話語中的惆悵,轉念一想:曆史中的蔡文姬被匈奴掠去,身世飄零,真可謂無盡的唏噓。


    心中一動,安慰道:“姑娘莫憂,這亂世雖亂,但才情如姑娘這般出眾之人,無論何時何地,琴音總會有知音欣賞。況且,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或許不久之後,這亂世也會迎來太平之日呢。”蔡琰微微驚訝地看著劉修,眼中多了幾分讚賞,說道:“劉公子這番話倒是豁達,隻是這太平之日,又何時能到來呢?琰隻盼著,在這亂世之中,百姓能安居樂業,我也好能安心沉醉於這琴藝之中。”劉修點頭應道:“姑娘心懷天下百姓,實是難得。劉某雖一介凡夫,卻也願為這太平盛世出一份力。隻是這天下局勢複雜,想要達成此願,怕也不是易事呀。”蔡琰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是啊,琰也知曉這其中艱難。隻是每每聽聞這世間百姓受苦,心中便忍不住難過。”劉修見她如此善良,心中對她愈發欣賞,又說道:“姑娘這等慈悲心腸,定是上天眷顧之人。不知姑娘除了琴藝,對詩詞歌賦可有涉獵?”蔡琰展顏一笑,說道:“詩詞歌賦,琰也略有研習,隻是自愧不如那些大家之作。劉公子呢,想必也是精通此道吧?”劉修笑著擺擺手,道:“精通談不上,隻是略知一二,平日裏也愛誦讀些詩詞,陶冶性情罷了。今日有幸得遇姑娘,倒是想與姑娘探討一二,不知姑娘可願賜教?”蔡琰眼中閃過一絲興致,說道:“賜教不敢當,相互切磋倒是樂事。劉公子但說無妨。”此時,蔡琰微微欠身,舉止優雅得體,盡顯大家閨秀的端莊,她輕聲說道:“隻是這詩詞之道,向來各有見解,還望公子莫要因琰之愚見而見笑才是。”於是,兩人便就著詩詞歌賦展開了一番討論,蔡琰談及詩詞時,言辭間透著深厚的學識底蘊,且每有觀點闡述,皆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仿佛那些詩詞典故早已融入她的血脈之中,舉手投足間盡顯名門閨秀的涵養。她說道:“《詩經》之美,在於其質樸純真,情真意切,如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寥寥數字,便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麵,實是令人讚歎。”劉修見解獨到,蔡琰才思敏捷,兩人你來我往,竟是十分投緣,不知不覺間,兩人相處的時間便長了起來。在討論過程中,劉修對詩詞的一些新穎見解讓蔡琰不禁眼前一亮。劉修能從不同尋常的角度去剖析詩詞背後的情感與時代背景,往往一語中的,讓蔡琰心中暗生欽佩。蔡琰微笑著誇讚道:“劉公子實乃大才之人,這等獨到的見解,真真是讓琰大開眼界。尋常人解讀詩詞,多拘泥於字麵之意,而公子卻能深挖其內裏,洞察其中的微妙情感,實是難得。”劉修聽聞誇讚,心想:你以為我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啊?轉頭謙遜地迴應道:“姑娘過獎了,劉某不過是平日裏多讀了些書,偶有感悟罷了,哪及姑娘自幼研習詩詞,學識淵博,見解深刻呀。”蔡琰輕輕搖頭,繼續說道:“公子莫要過謙,這才情一事,並非僅靠苦學便能得來,更需有一顆敏銳洞察之心與靈動的才思。公子兼具二者,實是令人讚賞不已。”直至天色漸晚,蔡琰才驚覺自己竟與劉修聊了這般久,趕忙起身告辭。劉修心中雖也有些不舍,但也知此時該分別了,便微笑著與蔡琰作別。劉修離開詩會後,一路上腦海裏皆是蔡琰的音容笑貌,心中不禁泛起陣陣漣漪。他想著,這世間竟有如此才情出眾又溫婉動人的女子,實是難得。行至半途,劉修又在街邊瞧見了那日所救的任紅昌。任紅昌今日穿著一身粉色的羅裙,更顯嬌豔欲滴,她正站在一家店鋪前挑選著什麽。劉修心中一動,走上前去打招唿道:“任姑娘,許久不見,今日在此處又遇見,可真是巧啊。”任紅昌聞聲轉頭,見是劉修,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笑道:“劉公子,真的是好巧呢,沒想到能在此處遇上公子。”兩人便又閑聊了起來,任紅昌告訴劉修,她今日是出來為家中購置些物件。劉修則關心地詢問她那日迴去後可還安好。正說著,一輛馬車緩緩駛來,在他們身旁停了下來。車簾掀開,王允從車內走了出來。王允瞧見劉修與任紅昌站在一起,微微一愣,隨即笑道:“原來是劉侯爺和小女在此,可真是熱鬧啊。”劉修趕忙行禮道:“王大人,劉某見過大人,今日在此遇見大人,實乃榮幸。”王允笑著擺了擺手道:“劉侯爺客氣了,方才聽你們言談,甚是融洽,想來是相談甚歡啊。”劉修點頭笑道:“任姑娘性情溫婉,劉某與她確實頗為投緣。”王允看了看劉修,又看了看任紅昌,心中若有所思。他本就對劉修頗為賞識,覺得此人有見識、有才能,今日見他與自己視若親女的任紅昌相處融洽,心中不禁起了一個念頭。王允遂邀請劉修與任紅昌一同上車,說是要送他們一程。劉修與任紅昌自是不好拒絕,便上了馬車。在馬車中,王允與劉修又聊了許多,談及天下局勢、治國之策等諸多方麵,劉修皆能應對自如,給出獨到的見解。王允愈發覺得劉修是個可造之材,心中對他的賞識又添了幾分。待馬車行至劉修府邸附近,劉修便與王允、任紅昌告辭下了車。迴到府中,劉修徑直走向內室,見張華正靠在榻上,神色略顯憔悴。劉修心中一緊,趕忙上前關切地問道:“娘子,你這是怎麽了?身體可好些了?”張華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還是有些不舒服,你今日出去這般久,可遇見什麽有趣的事了?”劉修猶豫了一下,還是將今日遇見蔡琰、任紅昌以及與王允同行之事一一告知了張華。張華聽後,臉色愈發難看,她咬了咬牙,說道:“哼,我就知道你出去沒安好心,又是蔡琰,又是任紅昌的,你是不是對她們都有意思啊?”劉修忙解釋道:“娘子,你誤會了,我與她們不過是偶然相遇,聊上幾句罷了,你可別多心呀。”張華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不再理會劉修。劉修見狀,知道張華是真的生氣了,他思索了片刻,坐到張華身邊,握住她的手說道:“娘子,其實我今日迴來,是有一事想與你商議。”張華冷冷地說道:“有什麽事?你說吧,我倒要聽聽你又有什麽花樣。”劉修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娘子,你也知道那任紅昌姑娘,我覺得她性情溫婉,又與我頗為投緣,我……我想向王允大人提親,納她為妾,你看如何?”張華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劉修,眼中滿是憤怒與傷心,她大聲說道:“劉修,你……你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們才成親多久,你就要納妾?你把我置於何地?”劉修忙安撫道:“娘子,你先別生氣,聽我把話說完。我知道這樣做對你不公平,可是在這亂世之中,多個人在身邊相互扶持也是好事。而且我對任紅昌確實有幾分好感,我保證,以後我會一樣的疼愛你,不會讓你受委屈的。”張華淚流滿麵,她哽咽著說道:“你說的好聽,可我心裏就是不舒服,我才是你的妻子,你怎麽能這麽輕易地就想著要別的女人?”劉修見張華如此傷心,心中也有些愧疚,他抱住張華,輕聲說道:“娘子,我知道是我不對,可我真的希望你能理解我。這亂世艱難,多個人照應也好呀。”張華在劉修懷裏哭泣了許久,漸漸平靜了下來。她知道,在這個時代,男子納妾並非罕見之事,自己即便再不願意,又能怎樣呢?況且劉修心意已決,自己若是一直反對,恐怕隻會讓兩人的關係愈發僵硬。張華緩緩抬起頭,看著劉修,眼中滿是無奈,她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罷了,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又能怎樣呢?你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劉修見張華答應了,心中大喜,他趕忙說道:“娘子,你放心,我以後定會加倍對你好的。”張華微微點了點頭,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我……我有喜了。”劉修一聽,頓時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張華,半晌才迴過神來,激動地說道:“娘子,這……這是真的?太好了,我要當父親了!”張華看著劉修那興奮的樣子,心中卻滿是苦澀,她輕聲說道:“是啊,我要當母親了,以後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胡來了,要多為孩子想想。”劉修連連點頭,說道:“娘子,你放心,我一定會的。我會好好照顧你和孩子,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然而,劉修不知道的是,他這納妾的決定,以及張華有喜的消息,在這暗流湧動的亂世中,又將引發怎樣的波瀾呢?而他與張華、任紅昌之間的感情糾葛,又將如何發展下去呢?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他們隻能在這未知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去麵對那即將到來的種種挑戰與變故。


    且說劉修聽聞王允稱任紅昌為女兒時,心中著實驚訝了一番。他雖知曉王允家大業大,子女眾多,但此前並未將任紅昌與王允的女兒身份聯係起來。在他看來,任紅昌不過是自己偶然結識且頗有好感的一位溫婉女子罷了,哪曾想到竟是王允府上的千金。不過他也隻是以為任紅昌是王允其中一個女兒,並未意識到這位女子的真正身份。


    劉修心想,這王允大人的女兒,身份自是不凡,若能將她納為妾室,倒也能為自己在這亂世之中增添幾分助力。況且任紅昌那般性情,與自己又是如此投緣,若能長相廝守,倒也是樁美事。隻是不知這提親之事,王允大人會作何反應,又該如何去籌備才好呢。待劉修迴到自己房中,靜下心來細細思量這日前所經曆之事。他迴味著與蔡琰相處時的那份才情相投之感,又念及任紅昌的溫婉可人,心中不禁暗暗盤算起來。在這亂世之中,若能得王允助力,將任紅昌順利納為妾室,自是能讓自己的路走得更加順暢。而等這邊安穩之後,再尋機會去與蔡琰父親進一步拉近關係,將她也納入自己身邊,到時候身邊有這幾位佳人相伴,在這亂世之中也能過得更加順遂如意。隻是這一切的謀劃,還需步步為營,不想了,越想越煩,見一步走一步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修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大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大白並收藏三國劉修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