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洪:“大人,船塢的建造周期更長,最少也都得需要一兩年時間的。”


    陳平安:“.......”


    好吧,原來限製船隻製造的,不僅僅隻有木材、工匠,還他喵的有船塢。


    一番仔細詢問之後,陳平安才明白,很多個船塢合作一起其實就是造船廠。


    陳平安要想新建船塢,其實就是要重新選址建一個造船廠。


    據王景洪描述,當年鄭和奉旨出使西洋時,寶船廠剛開始籌建,包括招工、挖作塘、蓋房屋、建廠房、修船閘、籌備原料等工作,再加上考慮到要為後續的大規模造船做準備,其船塢的初步建設就花了兩三年時間。


    後續完善和擴建持續的時間更久。


    陳平安思考再三,最終決定在靈山衛那邊,也就是後世的青島那邊,開工建設一個大型造船廠。


    陳平安收編完靈山衛後,已經安排手下在靈山這邊勘探地形,準備新建一座大型港口。


    既然要建港口,那就把造船廠一起建了吧。


    反正後續靈山衛那邊的遠洋發展潛力,絕對要超過登州,萊州這邊。


    跟王景洪商討了一番,把船隻和船廠建設一起進行的計劃確定好之後,王景洪馬不停蹄的就去忙活去了。


    海上勢力在穩步發展,山東各縣的軍營建設也沒落下。


    各縣的軍營選好址後,陳平安立馬就在當地發布了征兵告示,招收了1000家丁。


    這一千家丁陳平安先沒讓他們訓練,而是先讓他們協助泥瓦匠們把軍營給修建起來。


    有1000壯勞力打下手,山東各縣軍營的建設速度提高了一大截。


    搞建設這種具體的事情,自然是不需要陳平安親自去操心的,陳平安隻需要出錢就好了。


    當然,陳平安也沒有閑著,陳平安天天泡在海裏,跟自己的海軍大隊一起訓練。


    崇禎五年十一月六日,水師又訓練了近兩個月後,陳平安帶領著最初建造的6艘蒸汽戰船出海了。


    這6艘蒸汽戰船都被改造成了裝載32門神威12型野戰炮的標準炮艦。


    船隻成本2600兩白銀,一門神威12型野戰炮成本500兩,就這一艘蒸汽戰船造價就得兩白銀。


    蒸汽戰船的標準戰鬥人員配置是304人。


    包括64名炮手,兩個人負責一門神威炮。


    兩個連216人的火器隊,火器隊的戰鬥人員使用的火器主要是帶膛線的二代燧發神機銃,當然,還有火磚、手雷等投擲武器。


    如今研究所那邊已經研究出來了填充黑火藥的木柄手雷。


    木柄手雷可以造成爆炸傷害,火磚則是可以很好的造成燃燒效果。


    這兩種投擲武器配合之下,敵方船隻要是靠近,完全可以造成不俗的傷害。


    除了這些戰鬥人員,蒸汽戰船上還配備了兩個班24名操船水手。


    當然,304人並不是一艘船的極限,往滿裏擠滿裏裝的話,一艘船其實可以裝下上千多人。


    好吧,這會兒陳平安帶著的六艘船上,除了基本的船隻戰鬥人員,每艘船還都額外運輸了8個連864名士兵。


    陳平安這次出海的目標,是想到台灣島尋找一處合適的位置,建造一處軍事落腳點。


    陳平安手裏的蒸汽戰船雖然還不夠多,但陳平安手裏的軍隊夠多啊。


    雖然陳平安現在還沒有辦法跟鄭芝龍的艦隊在海上一較高下,但陳平安完全有實力先在台灣建造一處軍事基地。


    這一次,陳平安的6艘蒸汽戰船上,其中5艘船額外帶了40個連4320名戰士,另一艘則是專門攜帶了800多名泥瓦匠。


    當然,除了帶人,船上還帶了大量的建設物資和生活物資。


    陳平安親自掛帥,六艘戰船以最大馬力,朝著之前已經在台灣島上探測好的落腳點而去。


    陳平安率隊出發之前,已經派過兩艘蒸汽戰船作為先遣隊,專門去台灣尋找過落腳點。


    如今台灣島上主要分布著三大勢力。


    西班牙人占據了台北地區的基隆和淡水區域。


    荷蘭人占據了台灣的西南的大員地區,主要包括一鯤鯓(今台南安平一帶),荷蘭人在一鯤鯓大興土木,修建了“熱蘭遮城”,並將其作為在台灣的統治中心。


    台灣的西部平原地區則是有鄭芝龍的勢力,各種海盜勢力以及台灣土著居民勢力。


    陳平安選擇的落腳點兒是台灣西北部的竹塹地區,也就是如今的新竹平原地區。


    新竹平原位於台灣西北部,新竹縣市境內,為頭前溪、客雅溪與鳳山溪三條河川衝積形成的衝積平原。


    這會兒在台灣新竹地區生活的主要是台灣原住民。


    新竹平原以東的丘陵及山嶽地帶,是原住民泰雅人、賽夏人的生活範圍。此外,道卡斯族也分布在新竹沿海岸平原區。


    1626年荷蘭占據台灣後,曾有荷蘭人到竹塹(新竹原名)傳教。


    陳平安派人踩好的點就在新竹平原沿海的一處海灣地區。


    這片區域方圓5公裏之內很少有人活動,正好適合陳平安快速建城。


    陳平安率領的船隊,以15節的航速從登州到台灣新竹,僅僅用了兩天稍多一點的時間。


    一路上,陳平安的船隊並沒有打著大明水軍的旗號。


    這次在台灣落腳,甚至是以後征服整個台灣,陳平安都不打算以大明的名義,而是以海盜的名義。


    飄揚的風帆頂端,一杆隨風飄揚的旗子上,繡著一個陳字,陳字的下方,則是一個標準的海盜骷髏旗圖案。


    陳氏海盜集團的大旗,從這一天開始,正式在大海上飄揚。


    由斥候團隊帶路,整個陳氏海盜集團的艦隊在到達台灣後,直接駛入早已經探查好的一處海灣。


    艦隊停好,人員立馬下船,開始忙碌著從船上快速卸貨。


    陳平安則是在先遣隊隊長趙勇的帶領下,來到距離海灣五六裏地外的一處平原地帶。


    這片平原區域便是先遣隊之前探查過後確定的適合建城的地方。


    ..........


    感謝愛吃牛肉雞蛋湯的妲己的完結666、爆更撒花、秀兒,被大老板包養的一天。


    感謝送花和用愛發電的所有老板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