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 年的時候,荷蘭人第二次占據澎湖,想在東南沿海創造一個貿易根據地,但又被明朝逼退。


    所以那個時候荷蘭人是打不過明朝的,不過史書上後來事實就是荷蘭沒有占澎湖卻去占了小琉球南部,也就是今台灣南部。


    荷蘭人到了台南,鄭芝龍也就跟著到了台灣。也就是這個時候鄭芝龍跟台灣結下了很深關係。


    據一些記載說,鄭芝龍是被李旦派去荷蘭人陣營的臥底。


    因為這個時候的荷蘭人已經開始影響到李旦的商業利益了,所以李旦派鄭芝龍去荷蘭那裏當翻譯,是希望能夠在那裏安插自己的眼線。


    也就是這樣,鄭芝龍開始把自己的重心從經營日本改成經營台灣,到底鄭芝龍是在台灣經營什麽事業呢,其實就是當海盜了。


    當時荷蘭給鄭芝龍的主要任務,是在台灣海峽截取要前往馬尼拉跟西班牙人通商的所有船隻。


    因為當時西班牙人手裏,有所有中國商人都眼紅的白銀,這些都來自西班牙所屬的美洲大陸。


    西班牙人隻要在馬尼拉等著,就會有大批中國商人按時間去馬尼拉跟他做生意,而西班牙人根本就不用出門。


    鄭芝龍其實隻要攔住那些中國商人就行了,並不需要擔心西班牙人的戰艦。


    根據荷蘭第二任總督傑拉德韋特的說法,鄭芝龍通常都率領大概 30 艘左右中式帆船去進行搶劫的業務。


    在當時海上,做無本買賣這種事情,錢肯定是好賺了。


    而就在鄭芝龍努力搶劫的時候, 1624 年的8月 27 號,在日本平戶島東岸有一處地方叫作千裏濱。在海灘上,田川氏生下那個未來會撼動名震天下的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孩子,鄭芝龍就決定自己單幹脫離荷蘭人私立門戶。


    在1625 年4月到5月之間,鄭芝龍決心擺脫荷蘭人,開啟他成為海上梟雄的旅程,而三個月之後,李旦就過世了。


    李旦在台灣的基業基本都被鄭芝龍繼承。所以鄭芝龍自立門戶,就有一個很牢靠的基礎。


    他這時候就開始真正叫鄭芝龍了,不再叫鄭一官,也不叫尼古拉了。


    1626 年到 1628 年,鄭芝龍以魍港為基地開啟了他劫掠海上的事業。


    魍港位於今台灣省雲林縣西南北港溪下遊北港鎮一帶。


    鄭芝龍首先招攬漢人,做一些開墾工作,建設基地。


    有了基地之後,鄭芝龍就出海去搶福建跟廣東的商人。


    這個時候明朝官兵發現海盜就要去剿。但是鄭芝龍的在海上實力非常強,明朝官兵根本奈何不了他。


    由於他的實力太強了,明朝也剿不下來,所以最後就隻能是招安了,因為鄭芝龍本來也是明朝出去的,隻是招安條件一直談不攏。


    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裏,鄭芝龍在台海兩岸搶的一直是如魚得水順風順水。


    到了1627 年的時候,鄭芝龍就有 700 艘船了,嚴重的威脅到競爭對手許心素的業務。


    鄭芝龍是繼承了李旦在台灣的事業,而許心素是繼承了李誕在廈門和澳門的基業。


    許心素看到鄭芝龍在台灣幹得風生水起,也就心生歹意,就想要除掉他,其實都是為了利益,那個搶劫利潤實在是太高,但是前麵也說了鄭芝龍當時實力強大,許心素單個去硬碰硬也是拿不下的,所以許心素就找上荷蘭東印度公司想要聯合起來打擊鄭芝龍,但許心素的信用不太好,所以荷蘭沒有答應跟他合作。


    鄭芝龍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就打算除掉許心素。經過一段時間的廝殺,許心素本身實力就不是鄭芝龍的對手,就這樣被除掉了,就這樣鄭芝龍經過整合就成了台海第一大海盜王。


    1628 年年底,福建來了一個巡撫熊文燦,具體是什麽原因不知道,反正福建巡撫熊文燦就這麽華麗麗的招撫鄭芝龍成功了。


    通過熊文燦,鄭芝龍開始當明朝的官,其實不算大官隻是一個海防遊擊。


    大概什麽等級?如果按照編製,鄭芝龍下麵大概就兩三千人這樣子,雖然官不大,但鄭芝龍也是從匪變成了官了。


    當然鄭芝龍這個官也是個掛名的而已,因為那個時候都是明末了,明朝根本不能實際管得住鄭芝龍,他投降那一年部下有三萬多人,船隻上千隻。


    也就是招安後鄭芝龍就迴到自己的老家,也就從這個時候起,當時是明末時候,他也暗裏打破了官方的海禁,他和明朝官員有個默契的,隻要他不要搞得太大,基本上官方就不管。


    他一方麵通過海上賺錢,一方麵也幫明朝防衛海邊。然後就這樣海市繁榮,吸引了各國商人,錢也越賺越多,畢竟和壟斷差不多。


    他的賺錢方式是什麽?就是海盜和海商同時做,當時鄭家的船隊旗幟鮮明,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船隊定期會航行在中國沿海,東到台灣,北邊到日本,南邊到澳門,甚至到菲律賓,它壟斷了這一個範圍之內中國跟海外商人的所有貿易。


    而這件事情使得荷蘭非常難受,大錢都給鄭芝龍賺去了。


    當時荷蘭是在台灣的,於是 1633 年的時候,新任荷蘭台灣長官普特曼就跟鄭芝龍打了一場有名的廈門之戰。


    這一場海戰,荷蘭其實挺謹慎的,荷蘭人聯合其他大大小小能聯合的海盜,一起對鄭芝龍方的明朝海軍發起攻擊,但是最後卻得了個大敗。


    也在戰後雙方達成和解。荷蘭東印度公司承諾再也不到中國沿海貿易了。


    從此在東南亞海麵上,鄭芝龍也成為真正上說話算話的人,也就放棄了一些海盜生意,開始掌控海關進出口的商品。


    鄭芝龍設立了五商,這五商其實分成山五商跟海五商。


    山五商總部在中國的杭州,主要收購當地盛產的絲綢、瓷器,各種珍貴的物品,再把這些轉運到廈門。


    海武商就設在廈門,分成仁、義、理、智、信五個分舵,負責以商船隊的形式把貨物轉運到東北亞到東南亞。


    在 1633 年擊敗荷蘭人之後,在1635年,鄭芝龍剿滅劉香集團,消除了來自海麵的最大威脅,此後眾海盜集團紛紛臣服,鄭氏集團成為東南海麵的霸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