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城破,投降的孔有德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實話,麵對官軍們如此猛烈的攻城手段,守城的叛軍士兵們心裏都有了投降的心思。
就官軍這種攻城強度,這還隻是填個護城河呢,就已經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了,這要是真到了攻城的那一刻,官軍那邊還會有什麽更加恐怖的攻城手段?
之前那幫子被俘虜的弟兄們,整天在城外喊投降不殺,投降免罪,投降有肉吃,也不知道這會兒還算不算話了?
窩在城垛邊的叛軍士兵們,這會兒心裏全都是要不要幹脆直接投降算了的小九九,根本沒人露頭去阻止官軍填河。
就這樣,在城頭士兵們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下,填河工程很是順利的向前推進著。
一個多時辰後,隨著填河工程的順利完成,8000餘叛軍俘虜們開始撤下來休整。
半個小時後,重新著甲並且發放武器後,8000叛軍俘虜抬著雲梯開始了衝鋒攻城。
隨著叛軍俘虜的衝鋒,衝車,盾車,攻城塔,也跟著一起向前移動。
之前稍微稀疏的炮火也是陡然變的猛烈了起來。
110門火炮打出的炮彈精準且密集的覆蓋了登州城牆一段200米左右的區域。
大量的開花彈被射進這片城頭區域,窩在這片城頭區域的叛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火打得鬼哭狼嚎,紛紛擁擠著退出這片區域。
跑的快的,逃了出去,跑的慢的,被開花彈後續的爆炸直接就給炸成了篩子。
兩輪快速齊射之後,登州城頭這一段200米區域內,直接就被清空。
原本就士氣低落的叛軍士兵們,看到被炮火犁出來的那片血肉區域,直接就被嚇傻了,叛軍們最後一丁點抵抗的勇氣被徹底抽走,眾人紛紛哭嚎著往城下衝去。
城下有孔有德的親衛軍在督戰,督戰隊見狀,立馬抽出腰刀拚命的砍殺恫嚇,才稍稍抵擋住了這些已經被嚇破膽的潰軍。
官軍攻城的隊伍還沒衝到城下呢,登州城頭就已經被兩輪密集的炮火洗地,給嚇的亂作一團。
一直都在用無人機觀察著城頭的炮兵營,自然是觀察到了城內的情況,第三波炮火洗地的目標,立即延伸到了城下孔有德親衛督戰隊跟潰軍們對峙之處。
無數開花彈密密麻麻砸進了孔有德親衛督戰隊附近,一些機靈的立馬開始逃跑躲避。
心裏還在猶豫著要不要給孔有德效忠的傻缺們,就這麽一猶豫的功夫,瞬間被炸得人仰馬翻,殘肢斷臂四處橫飛。
那些原本還在被督戰隊阻攔的潰軍,此時更是不顧一切地四散奔逃,將城內攪得一片混亂。
而此時,衝鋒在前的 8000 叛軍俘虜已順利抵達了被清空的那一段城牆下,他們迅速豎起雲梯,開始攀爬。
攻城的叛軍俘虜們根本就沒有受到一絲的抵抗,很快就攀上了城頭。
見官軍的大量士兵都已經衝上了城頭,登州城內的叛軍立馬失去了抵抗的意誌,紛紛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
而衝鋒到了城頭的叛軍俘虜們,見城頭上夕日的同袍們紛紛投降,更是士氣大振,一邊大喊著投降不殺,投降免罪,一邊開始不斷占領城牆,擴大戰果。
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整個登州城南麵城牆很快就被8000叛軍占領,城門被打開,護商隊士兵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對城內剩餘的抵抗力量展開最後的圍剿。
孔有德見此情形,長歎一聲,知道自己的叛亂之路已走到盡頭,之前唯一想到的出海逃跑一條路更是已經被海麵上嚴陣以待的無數朝廷船隻給堵住。
至於說從陸路逃跑,孔有德根本就沒有了那個心思。
每個城門附近,都有一隊一人雙馬的騎兵在以逸待勞,他根本逃不出去。
於是孔有德果斷的放棄了最後一絲抵抗,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向官軍投降,期望能求得一條生路。
孔有德心裏自我安慰著,自己這應該也算是主動投降吧?說好的投降不殺,投降免罪,自己應該也能活命的吧?
有著孔有德下達的投降命令,登州城之戰迅速結束。
陳平安迅速接管了登州城,將投降的叛軍集中關押,清點人數與物資。
巡撫衙門裏,陳平安見到了被繩索渾身綁著帶進來的孔有德。
對於能夠迅速攻下登州城的將領,竟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年輕人,孔有德一臉的不可思議。
他上下打量著陳平安,嘴唇微顫,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一時語塞。
孔有德在看陳平安的時候,陳平安也在仔細打量著孔有德。
這還是陳平安第一次見到孔有德,此刻的孔有德身形雖高大,卻略顯佝僂,麵容雖有幾分英氣卻難掩疲憊與頹唐之色。
老孔在曆史上可是一個傳奇人物,跨海投降皇太極的孔有德,可是受到了後金的極高禮遇。
皇太極不僅派濟爾哈朗、阿濟格率兵到鴨綠江接應,還親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裏迎接,以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
孔有德投降時帶去了先進的火炮和工匠,使清軍戰鬥力大增,因此深得器重。崇禎九年被封為恭順王,順治六年又改封為定南王。
孔有德自成一軍,所率部隊被稱為“天佑兵”,後率軍2萬駐守廣西,在攻打南明等戰役中屢立戰功,為清朝平定南方諸多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盡管其投降行為被後人所不齒,但其因降清而獲得的地位和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給家族帶來了榮華富貴。
當然,這些事情以後已經不可能發生了,因為這會兒孔有德已經成了階下囚。
兩人對視良久,孔有德才緩緩開口:“不知將軍高姓大名,可否告知孔某?”
“陳平安。”
孔有德:“原來是陳將軍,孔某聽說過陳將軍大名。”
孔有德不僅聽說過陳平安,還吐槽過陳平安。
在吳橋兵變前,孔有德的官職是登州參將,然而陳平安據說年紀輕輕,就因為入山西討賊有功,成了總兵,還加了龍虎將軍銜。
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官職卻比自己高,孔有德心裏自然是不服氣的。
.............
就官軍這種攻城強度,這還隻是填個護城河呢,就已經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了,這要是真到了攻城的那一刻,官軍那邊還會有什麽更加恐怖的攻城手段?
之前那幫子被俘虜的弟兄們,整天在城外喊投降不殺,投降免罪,投降有肉吃,也不知道這會兒還算不算話了?
窩在城垛邊的叛軍士兵們,這會兒心裏全都是要不要幹脆直接投降算了的小九九,根本沒人露頭去阻止官軍填河。
就這樣,在城頭士兵們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下,填河工程很是順利的向前推進著。
一個多時辰後,隨著填河工程的順利完成,8000餘叛軍俘虜們開始撤下來休整。
半個小時後,重新著甲並且發放武器後,8000叛軍俘虜抬著雲梯開始了衝鋒攻城。
隨著叛軍俘虜的衝鋒,衝車,盾車,攻城塔,也跟著一起向前移動。
之前稍微稀疏的炮火也是陡然變的猛烈了起來。
110門火炮打出的炮彈精準且密集的覆蓋了登州城牆一段200米左右的區域。
大量的開花彈被射進這片城頭區域,窩在這片城頭區域的叛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火打得鬼哭狼嚎,紛紛擁擠著退出這片區域。
跑的快的,逃了出去,跑的慢的,被開花彈後續的爆炸直接就給炸成了篩子。
兩輪快速齊射之後,登州城頭這一段200米區域內,直接就被清空。
原本就士氣低落的叛軍士兵們,看到被炮火犁出來的那片血肉區域,直接就被嚇傻了,叛軍們最後一丁點抵抗的勇氣被徹底抽走,眾人紛紛哭嚎著往城下衝去。
城下有孔有德的親衛軍在督戰,督戰隊見狀,立馬抽出腰刀拚命的砍殺恫嚇,才稍稍抵擋住了這些已經被嚇破膽的潰軍。
官軍攻城的隊伍還沒衝到城下呢,登州城頭就已經被兩輪密集的炮火洗地,給嚇的亂作一團。
一直都在用無人機觀察著城頭的炮兵營,自然是觀察到了城內的情況,第三波炮火洗地的目標,立即延伸到了城下孔有德親衛督戰隊跟潰軍們對峙之處。
無數開花彈密密麻麻砸進了孔有德親衛督戰隊附近,一些機靈的立馬開始逃跑躲避。
心裏還在猶豫著要不要給孔有德效忠的傻缺們,就這麽一猶豫的功夫,瞬間被炸得人仰馬翻,殘肢斷臂四處橫飛。
那些原本還在被督戰隊阻攔的潰軍,此時更是不顧一切地四散奔逃,將城內攪得一片混亂。
而此時,衝鋒在前的 8000 叛軍俘虜已順利抵達了被清空的那一段城牆下,他們迅速豎起雲梯,開始攀爬。
攻城的叛軍俘虜們根本就沒有受到一絲的抵抗,很快就攀上了城頭。
見官軍的大量士兵都已經衝上了城頭,登州城內的叛軍立馬失去了抵抗的意誌,紛紛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
而衝鋒到了城頭的叛軍俘虜們,見城頭上夕日的同袍們紛紛投降,更是士氣大振,一邊大喊著投降不殺,投降免罪,一邊開始不斷占領城牆,擴大戰果。
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整個登州城南麵城牆很快就被8000叛軍占領,城門被打開,護商隊士兵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對城內剩餘的抵抗力量展開最後的圍剿。
孔有德見此情形,長歎一聲,知道自己的叛亂之路已走到盡頭,之前唯一想到的出海逃跑一條路更是已經被海麵上嚴陣以待的無數朝廷船隻給堵住。
至於說從陸路逃跑,孔有德根本就沒有了那個心思。
每個城門附近,都有一隊一人雙馬的騎兵在以逸待勞,他根本逃不出去。
於是孔有德果斷的放棄了最後一絲抵抗,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向官軍投降,期望能求得一條生路。
孔有德心裏自我安慰著,自己這應該也算是主動投降吧?說好的投降不殺,投降免罪,自己應該也能活命的吧?
有著孔有德下達的投降命令,登州城之戰迅速結束。
陳平安迅速接管了登州城,將投降的叛軍集中關押,清點人數與物資。
巡撫衙門裏,陳平安見到了被繩索渾身綁著帶進來的孔有德。
對於能夠迅速攻下登州城的將領,竟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年輕人,孔有德一臉的不可思議。
他上下打量著陳平安,嘴唇微顫,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一時語塞。
孔有德在看陳平安的時候,陳平安也在仔細打量著孔有德。
這還是陳平安第一次見到孔有德,此刻的孔有德身形雖高大,卻略顯佝僂,麵容雖有幾分英氣卻難掩疲憊與頹唐之色。
老孔在曆史上可是一個傳奇人物,跨海投降皇太極的孔有德,可是受到了後金的極高禮遇。
皇太極不僅派濟爾哈朗、阿濟格率兵到鴨綠江接應,還親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裏迎接,以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
孔有德投降時帶去了先進的火炮和工匠,使清軍戰鬥力大增,因此深得器重。崇禎九年被封為恭順王,順治六年又改封為定南王。
孔有德自成一軍,所率部隊被稱為“天佑兵”,後率軍2萬駐守廣西,在攻打南明等戰役中屢立戰功,為清朝平定南方諸多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盡管其投降行為被後人所不齒,但其因降清而獲得的地位和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給家族帶來了榮華富貴。
當然,這些事情以後已經不可能發生了,因為這會兒孔有德已經成了階下囚。
兩人對視良久,孔有德才緩緩開口:“不知將軍高姓大名,可否告知孔某?”
“陳平安。”
孔有德:“原來是陳將軍,孔某聽說過陳將軍大名。”
孔有德不僅聽說過陳平安,還吐槽過陳平安。
在吳橋兵變前,孔有德的官職是登州參將,然而陳平安據說年紀輕輕,就因為入山西討賊有功,成了總兵,還加了龍虎將軍銜。
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官職卻比自己高,孔有德心裏自然是不服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