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的賽舟,你們像是一早知道了它會沉沒?”郗靈州問。
崔柯的手指,指向呂三。“他看出來了。”
郗靈州的視線隨著崔柯的手指方向,轉移到了呂三身上。
“郗小姐,那條賽舟的船頭太重了。它剛一下水,就頭重腳輕了。如果不是那個手捧香爐的男人,登時看出了問題,站定在了船尾。那賽舟說不定都完成不了下水儀式。”
“是嗎?”郗靈州自問自答,“在場這麽多人,怎麽隻你一人看出問題了,真是奇怪。”她不想繼續說下去了。
調轉了話題,“我向孟氏拿了一小塊地,那塊地上有一座小廟,我準備修繕它。所以我這個迴答,應該是已經完成了你提出的兩個條件?”
崔柯咀嚼著郗靈州的迴答。郗靈州真是厲害,一下便了然了崔柯最想要知道的事情是第二個條件,為什麽十個家族裏,獨獨郗氏從未造神建廟。
“崔柯,我沒你想的那麽狼貪虎視。我在做的事情很簡單,一是傳承南城的賽舟文化,我想你應該了解,南城的賽舟事業正在走下坡路;二是用我自身的經曆,消除南城的痼弊。”
崔柯不曾預料到郗靈州會向她敞開心懷。她有些驚訝,但也抓住了機會俯身向前。昏黃的燈光打在了崔柯的眉眼,映照出幾分脈脈柔情。
她在鼓勵郗靈州繼續說下去。
“這麽多天,你也該知道南城的風氣了吧。南城與宗族血肉相連,用更直白的說法,南城是十個家族的南城。我們像一個龐大的怪物,滋養南城,同時攝取南城的所有營養。
在南城,普通人沒有出路,女人也沒有出路。郗氏的賽舟工坊裏,不允許有女性參與生產製作。這件事,是我在13歲那年才意識到的。我從小跟隨我爸,在賽舟工坊進出。”
郗靈州抬手將耳邊的紅色碎發挽到耳後。
“那是端午前兩周的周末。賽舟工坊那陣子出產了很多賽舟,師傅們在日夜趕工,但還是人手不夠。我看他們在車間忙忙碌碌,汗如雨下。我興致勃勃地提出要幫忙,做些簡單的活。
師傅們麵帶難色地拒絕了我,原因是我太小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蹲在角落裏給他爸幫忙,滿臉的不情願。我說為什麽他可以,師傅們沒迴答我。
我是一時興起,被拒絕了那就算了。當那個姐姐被人群推搡,揪出來的時候,我忘了我為什麽在那片樹蔭下了。我記得那個姐姐是一位大師傅的女兒。
她梗著脖子不肯認錯,‘……憑什麽,我不可以!以前你叫阿弟畫的圖,幹的活,其實都是我做的。你不是誇他做得好麽?’得知真相的大師傅,人一下站不住了。
他顫巍巍地問,‘那,那前些天……’他不敢問下去,卻有旁人幫著問,‘前些天送出去的鳳凰頭,是你畫的眼睛?’女孩用力地點了頭。
她的臉透著一股激動的光,‘爸,你看見那對眼睛時,你說多少年了,你再沒見過比阿弟畫得好的眼睛。這是你說給我聽的,你怕阿弟驕傲,不想當麵誇他,那是不是……’
我不知道,她原本想說什麽。場麵在瞬間失控了,姐姐被大師傅抓住了馬尾,大師傅五六個兇狠的巴掌落在了她臉上。她被打出了血,嘴唇被牙齒磕破了……現場特別混亂。”
郗靈州挽在耳後的紅發,再次掉落在她的唇畔,像是多年前那個女孩口中溢出的鮮血。
“我記得那個姐姐的眼睛,不大但裏麵亮堂堂的,隨著幾個巴掌落地,那光亮熄滅了。她被人帶走了,因為大師傅,她的爸爸像是要當場打死她。
那艘鳳凰頭的賽舟被送迴了賽舟工坊。那個姐姐得知了這件事後的第二天跳河自殺了,她的弟弟離開了南城。聽人說她的弟弟在家跟大師傅大吵了一場。
他不喜歡賽舟,他痛恨賽舟。大師傅再也沒來過賽舟工坊。那艘鳳凰頭的賽舟被拆除……就在他們要把鳳凰頭扔進廢料堆裏時,我要走了。
我日夜對著那華麗、驕傲的鳳凰頭。它那麽美,製作得如此精妙,尤其是那一雙俯瞰眾生的眼睛。我想我是在那時,愛上了賽舟。也是在那時,明白了我是女孩。”
崔柯聽到那個女孩的結局時,難以相信這是十幾年前發生的事。
“不過是一對眼睛,就要……”崔柯不知該說什麽,她有些混亂,組織不了詞句。
郗靈州的聲音輕柔克製,且疲憊異常:“那不僅僅是一對眼睛。崔柯,我不知道你從多少人口中,聽聞了我的所作所為。但我,問心無愧。”
當崔柯和呂三正站在郗氏老宅大門前,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黃斌斌抱怨的話打破了古怪的氛圍。
“這裏好熱。這樣老的宅子會裝有空調吧。”
崔柯聽見這清脆的童聲,不由地放鬆了雙肩。“當然會有,這次我們住在靠近河岸的那幢房子裏,估計不會很熱。”
行李箱的輪子滾動在甬道的青石板塊上,產生軲轆聲。這座宅子安靜得可怕,他們甚至能聽見彼此的唿吸。經過主幢的大門時,崔柯忍不住透過半開的大門,看向門背後的更深處。
屋簷下晃動的擺件,搖擺的樹影,嬌豔欲滴的紅色花朵,幹涸的水池,濕潤的磚麵……房子裏毫無人跡。
崔柯收迴視線。倏然間,她感覺到自己在被窺視,她扭頭再次看向大門。
一縷濕發,掩映在老舊的深褐色大門後,順著頭發往下看。崔柯看見了一雙眼睛,腫脹發白的眼皮,放大的瞳孔,冷漠又憤怒的眼神……
兩人目光相撞後,郗商秀的眼睛消失在了陰影中。崔柯知道他沒有離開,他就躲在那道大門之後。
呂三拉著崔柯的手臂,裝作什麽事都沒發生的樣子,繼續往前走。軲轆轆的車輪聲,迴響在寂靜的甬道。
轉過彎,甬道盡頭吹來淡淡水腥味的河風。
悶在呂三衣兜裏的黃斌斌說話了。
“水池裏的錦鯉不見了,郗商秀身上的魚腥味可真重啊。”
崔柯的手指,指向呂三。“他看出來了。”
郗靈州的視線隨著崔柯的手指方向,轉移到了呂三身上。
“郗小姐,那條賽舟的船頭太重了。它剛一下水,就頭重腳輕了。如果不是那個手捧香爐的男人,登時看出了問題,站定在了船尾。那賽舟說不定都完成不了下水儀式。”
“是嗎?”郗靈州自問自答,“在場這麽多人,怎麽隻你一人看出問題了,真是奇怪。”她不想繼續說下去了。
調轉了話題,“我向孟氏拿了一小塊地,那塊地上有一座小廟,我準備修繕它。所以我這個迴答,應該是已經完成了你提出的兩個條件?”
崔柯咀嚼著郗靈州的迴答。郗靈州真是厲害,一下便了然了崔柯最想要知道的事情是第二個條件,為什麽十個家族裏,獨獨郗氏從未造神建廟。
“崔柯,我沒你想的那麽狼貪虎視。我在做的事情很簡單,一是傳承南城的賽舟文化,我想你應該了解,南城的賽舟事業正在走下坡路;二是用我自身的經曆,消除南城的痼弊。”
崔柯不曾預料到郗靈州會向她敞開心懷。她有些驚訝,但也抓住了機會俯身向前。昏黃的燈光打在了崔柯的眉眼,映照出幾分脈脈柔情。
她在鼓勵郗靈州繼續說下去。
“這麽多天,你也該知道南城的風氣了吧。南城與宗族血肉相連,用更直白的說法,南城是十個家族的南城。我們像一個龐大的怪物,滋養南城,同時攝取南城的所有營養。
在南城,普通人沒有出路,女人也沒有出路。郗氏的賽舟工坊裏,不允許有女性參與生產製作。這件事,是我在13歲那年才意識到的。我從小跟隨我爸,在賽舟工坊進出。”
郗靈州抬手將耳邊的紅色碎發挽到耳後。
“那是端午前兩周的周末。賽舟工坊那陣子出產了很多賽舟,師傅們在日夜趕工,但還是人手不夠。我看他們在車間忙忙碌碌,汗如雨下。我興致勃勃地提出要幫忙,做些簡單的活。
師傅們麵帶難色地拒絕了我,原因是我太小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蹲在角落裏給他爸幫忙,滿臉的不情願。我說為什麽他可以,師傅們沒迴答我。
我是一時興起,被拒絕了那就算了。當那個姐姐被人群推搡,揪出來的時候,我忘了我為什麽在那片樹蔭下了。我記得那個姐姐是一位大師傅的女兒。
她梗著脖子不肯認錯,‘……憑什麽,我不可以!以前你叫阿弟畫的圖,幹的活,其實都是我做的。你不是誇他做得好麽?’得知真相的大師傅,人一下站不住了。
他顫巍巍地問,‘那,那前些天……’他不敢問下去,卻有旁人幫著問,‘前些天送出去的鳳凰頭,是你畫的眼睛?’女孩用力地點了頭。
她的臉透著一股激動的光,‘爸,你看見那對眼睛時,你說多少年了,你再沒見過比阿弟畫得好的眼睛。這是你說給我聽的,你怕阿弟驕傲,不想當麵誇他,那是不是……’
我不知道,她原本想說什麽。場麵在瞬間失控了,姐姐被大師傅抓住了馬尾,大師傅五六個兇狠的巴掌落在了她臉上。她被打出了血,嘴唇被牙齒磕破了……現場特別混亂。”
郗靈州挽在耳後的紅發,再次掉落在她的唇畔,像是多年前那個女孩口中溢出的鮮血。
“我記得那個姐姐的眼睛,不大但裏麵亮堂堂的,隨著幾個巴掌落地,那光亮熄滅了。她被人帶走了,因為大師傅,她的爸爸像是要當場打死她。
那艘鳳凰頭的賽舟被送迴了賽舟工坊。那個姐姐得知了這件事後的第二天跳河自殺了,她的弟弟離開了南城。聽人說她的弟弟在家跟大師傅大吵了一場。
他不喜歡賽舟,他痛恨賽舟。大師傅再也沒來過賽舟工坊。那艘鳳凰頭的賽舟被拆除……就在他們要把鳳凰頭扔進廢料堆裏時,我要走了。
我日夜對著那華麗、驕傲的鳳凰頭。它那麽美,製作得如此精妙,尤其是那一雙俯瞰眾生的眼睛。我想我是在那時,愛上了賽舟。也是在那時,明白了我是女孩。”
崔柯聽到那個女孩的結局時,難以相信這是十幾年前發生的事。
“不過是一對眼睛,就要……”崔柯不知該說什麽,她有些混亂,組織不了詞句。
郗靈州的聲音輕柔克製,且疲憊異常:“那不僅僅是一對眼睛。崔柯,我不知道你從多少人口中,聽聞了我的所作所為。但我,問心無愧。”
當崔柯和呂三正站在郗氏老宅大門前,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黃斌斌抱怨的話打破了古怪的氛圍。
“這裏好熱。這樣老的宅子會裝有空調吧。”
崔柯聽見這清脆的童聲,不由地放鬆了雙肩。“當然會有,這次我們住在靠近河岸的那幢房子裏,估計不會很熱。”
行李箱的輪子滾動在甬道的青石板塊上,產生軲轆聲。這座宅子安靜得可怕,他們甚至能聽見彼此的唿吸。經過主幢的大門時,崔柯忍不住透過半開的大門,看向門背後的更深處。
屋簷下晃動的擺件,搖擺的樹影,嬌豔欲滴的紅色花朵,幹涸的水池,濕潤的磚麵……房子裏毫無人跡。
崔柯收迴視線。倏然間,她感覺到自己在被窺視,她扭頭再次看向大門。
一縷濕發,掩映在老舊的深褐色大門後,順著頭發往下看。崔柯看見了一雙眼睛,腫脹發白的眼皮,放大的瞳孔,冷漠又憤怒的眼神……
兩人目光相撞後,郗商秀的眼睛消失在了陰影中。崔柯知道他沒有離開,他就躲在那道大門之後。
呂三拉著崔柯的手臂,裝作什麽事都沒發生的樣子,繼續往前走。軲轆轆的車輪聲,迴響在寂靜的甬道。
轉過彎,甬道盡頭吹來淡淡水腥味的河風。
悶在呂三衣兜裏的黃斌斌說話了。
“水池裏的錦鯉不見了,郗商秀身上的魚腥味可真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