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過萬,則已經無邊無際。
匈奴號稱有百萬大軍,其中騎軍大概就有著四十萬之多,如果刨去那些充數的州軍騎軍,那麽剩下的將近二十五萬騎軍那都是匈奴精銳中的精銳,他們被分成三類,鐵甲、銀甲、金甲。
鐵甲騎軍是匈奴騎軍的最核心戰力,鐵甲騎軍以輕騎為主,重騎為輔,大概是七三之數,他們也是匈奴騎軍中數量最多的一部分,大概有將近二十萬人之多,一人兩騎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其中的重騎軍才有的配置,其餘的鐵甲輕騎一般都是一人一騎一弓一槍,這便是標配。
別看他們裝備就這樣簡單,當年匈奴三十萬鐵騎南下,鐵甲輕騎造下的罪孽無數,但是他們的剽悍也給大漢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
一日一夜,兼行八百裏,鐵甲騎軍不隻是快速,也有著無與倫比的破壞力,說匈奴人騎戰第一,這並不是恭維,哪怕大漢有霍牧的白馬義從。
在當年北防線崩潰之後,匈奴人的鐵騎越過長城,直入大漢腹地,隻用了兩日就攻陷了大小百座城池,直逼洛陽東都,這其中擊潰了無數大漢守軍的軍隊就是匈奴的鐵甲騎軍,尤其是他們那靈活多變、殺傷力巨大的輕騎軍。
如今鎮北軍受到了霍牧的統禦,其中騎軍最甚,霍牧改良騎軍的功績無法評說,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朝代所能夠獎賞得了,霍牧將來必定在兵家史書上占據著龐大的一地,就因為他將大漢的騎軍提高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平,或者說——鐵甲輕騎的水平。
匈奴人再看不起大漢的騎軍,當鎮北鐵騎一次又一次的擊潰他們引以為傲的軍隊的時候,那種最深的信仰也是會被動搖的。
這種動搖,在當年霍牧白馬義從奔襲千裏擊潰以堅守著稱的匈奴慕容大帥的時候徹底變成了地震。
人們當時意識到到:哦,原來我們的騎軍早已經不是一家獨大了,大漢的騎軍也有著這樣的實力。
這樣的時候,戰爭就很難開展了,因為雙方心中的顧慮奇多,若是一方強勢,一方弱勢這場戰鬥無論如何都會迅速的結束,因為肉眼可見的優勢不去利用,這樣的將帥絕對是不合格的。
但是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麽多的摩擦了,甚至雙方還會開始議和,隻不過大漢的主戰派一直堅守自己的立場,匈奴和大漢之間的盟約才沒有真正訂立,不管人民之間的仇恨有多深,隻要是對於統治有利,高層的上位者們就可以放下一切的過往,放下一切的仇恨去與對方笑臉相談。
霍牧是鎮北軍的魂,是大漢對抗匈奴的魂,人們不敢想象當霍牧戰敗,甚至被殺死之後,大漢的江山該怎樣去延續,隻能夠把這樣的臆想藏在最心底,努力的祈禱,為霍牧,也為鎮北軍。首發 https:// https://
霍牧卻知道他的鎮北軍根本就不是那樣的強大,若是匈奴傾巢而出……三天,這是他能夠堅守的數字,匈奴人的騎軍傾巢而出,大漢唯一獲勝的方法就是拉鋸,將對方拖死在南北萬裏的大漢半途之上,而不是依靠他們這軍餉都少得可憐,還要擔心背後被人捅刀的孤軍上。
春城、霍牧、尉遲達,東中西三位鎮北軍中大將為何那樣的團結,不就是因為文官驅趕?
……
倒黴的事情如今還沒有輪到鎮北軍來抗,隻不過也快了,為了自己的兄弟們,霍牧覺得自己走這麽一遭也是值得的。
隻不過,講道理,尉遲達雖然長相粗獷,看起來就像是一頭大白熊一樣,和熊望關一黑熊一白熊相映襯,但是尉遲達絕對不是一個粗心大意的人,西部戰事要比東中兩線要複雜的多,一來是民族眾多,太難防備,第二就是因為邊境線的問題,西域、大漢、匈奴交接之地,就在涼城外不足百裏處,那裏是大漢的盲區,而那隻五千人的匈奴鐵騎就是從那無人區裏一路迂迴甚至從涼城外繞了一個百十裏的大圈,最終劫到了已經死去的薑猛運送物資的輜重隊伍。
想起來薑猛那平日裏拍馬屁的樣子,寥寥幾麵也沒有能夠讓霍牧忘了他那沒正形的鬼臉子,罵聲到嘴邊,卻成了嗬斥戰馬的怒吼:“駕!”
霍牧與庫格羅素脫險了,沙葬巧妙地減小了自己的怒火,似乎就是為霍牧兩人開道,兩人在馳道上飛快的前行,根本不去理會身後之事。
其實庫格羅素想要理會的,隻不過他知道現在不適合。
……
銀甲重騎不應該出現在大漠,事實上他就已經改出現在鐵甲騎軍的後方,鐵甲騎軍第一輪衝鋒過後,重甲騎軍的衝鋒接踵而至,鐵甲騎軍便可作雁行,輔佐於旁,掩殺而去。
匈奴靠著這套戰術無往不利,甚至在霍牧那裏都能夠占到便宜……
為什麽霍牧不敢說大話,就因為他們甚至都沒有正麵與匈奴的銀甲重騎抗衡過,說出來可能不信,把白馬義從作為重騎使用實在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場雲海大捷,其實到最後,因為白馬義從已經到了疲憊的極限,若不是霍牧衝鋒陷陣、直挑敵方主帥的行為徹底激發了將士們心中的血氣,不然最後,敗北的一定是霍牧一方。
戰爭有時候就是一個小小的因素就能夠決定戰爭的走向,險些被釘上恥辱柱的一戰,就這樣被霍牧扭轉乾坤,這其實根本無法說明大漢的重騎究竟有多少的實力。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托霍牧的福,重甲騎軍在鎮北軍中已經開始不斷地配備,但是具體有多少,而又能否與匈奴的銀甲騎軍對敵,這些都是未知,按照霍牧來想,他們是沒有勝算的。
所以為了戰爭,他要做一切能夠增加勝算的事情。
三十萬鎮北軍遠遠不夠,年年征兵,不就是為了未雨綢繆?
如今鎮北軍有望在年末達到五十萬,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數字了,但在霍牧眼裏,這與與敵人同歸於盡沒有什麽區別。
如今,庫格羅素以為他們遭受的一場無妄之災,在霍牧眼裏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大轉機。
聽聞慕容觀海當年自斷四肢告老還鄉之後,他的徒弟,一個姓馬的年輕人就要順著他的老路一路坐到匈奴大帥的位置。
匈奴的三大帥誰都知道他們是這個國家的頂梁柱,獨孤哚就算再有雄心壯誌,沒有那份能力,更沒有那份膽量的話,他是永遠逃不出自己的大伯和丞相的掌控了……到頭來匈奴人盼了許久的明主,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庸君。
這個國家,不論是大漢還是匈奴,終究都應該屬於年輕人,現在是,將來也是,馬良的橫空出世對於匈奴那軍隊的渾水來說無異於一條鮮活的大魚闖進了死水,攪動了泥塘還將許多紮根深處的蓮藕撞斷。
馬良如今人南部軍丞,說起來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隻是到了真正的前線,他這樣的官職是對於任何將軍都沒有壓迫力的,十四位封號將軍各有各的想法,就算是要求他們來到前線,他們也不一定會通力配合,這時候徐章晗這個南部大人的能力就算是有地方也使不出。
好消息是徐章晗要死了,徐章晗不是被什麽毒死或者是害死,他是真的身體不好,身為漢人的他,轉投匈奴之後多年未得啟用,小心翼翼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匈奴的寒冬對於他這樣的一個漢人來說還是太過嚴苛了。
徐章晗在秋日染了惡疾,短短不到兩月的時間,他已經消瘦的不成人形了。
隻不過他的工作的確做得很棒,身為漢人,當叛徒就要當的徹底,當的有價值,不然實在是侮辱了叛徒這個名詞。
他對於大漢的北軍布陣了如指掌,如今他享受被那些當年瞧不起他的武人唾罵的感覺,他越是被罵,他就越是能夠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某家這輩子值了。”
徐章晗對馬良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讓馬良接任了自己的工作,不過徐章晗還沒有死,名義上他還是南部大人,不過馬良升任,這也隻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馬良看起來也很像一個子弟兵,白皙的皮膚,看起來就像是被女人豢養的小生一般,細皮嫩肉的,若是能夠一身幹淨的公子服,那絕對會引得匈奴那些剽悍的婦人們連連驚叫。
但是他從一開始出現在眾將軍的眼中,他就成為了不管什麽將軍的大敵……
慕容觀海是一株常青樹,有他在,基本上匈奴是不會有什麽戰事的,但是沒有戰事,那就基本上堵死了人們上升的空間。
匈奴很少人不是主戰派,就算是心底懦弱的獨孤哚,在耳濡目染之下,他也相當渴望能夠站在長城之上俯瞰那片富饒的土地。
慕容觀海的存在成為了很多人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山,有軍功,可以,隻要能夠上陣殺敵,沒有人會被王帳落下,有功便會升職,但是誰都知道,隻要慕容觀海在,慕容軍就永遠不會主動出擊,後來慕容觀海帶軍南巡,最終被霍牧擊敗,這其實已經是出乎了慕容觀海自己的意料了,他也沒有想到,真就有如此銳利的大漢青年才俊會突襲他的大軍。
隻能說那群人,最終他們上諫要求慕容觀海出軍南疆,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決定,至少對於那些仕途受阻的人來說是。
慕容觀海戰敗,這是他們也沒有想到的事情,不過既然已成,他們也樂見其果,慕容觀海告老,這是最好的結果。
如今匈奴屯兵,欲意第三次南征,這一次已經是所有人翹首以盼的一次戰爭了,有無數的機會在裏麵,有無數的財富以及軍功等待著他們去獲得,慕容觀海沒了,大快人心。
但是你這時候突然告訴他們,慕容觀海的徒弟出現了,並且強勢的入駐了南征軍的核心處,然後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徐章晗就要死了?
然後這個年輕人就要被卜算子卜相給名為新任的南部大人,再次統領未來將會迫近六十萬的軍隊,此戰最大的好處已經被人分完了,他們這些要上陣殺敵的才是真正的傻子,這讓人如何去相互信任?
軍部的大佬們沒有看錯,他們從那個年輕人的眼中就已經看出來他異於常人的地方,人終究不可貌相,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最缺的就是服眾的能力,如今這一環在年前的時候,也被他補齊了。
他隻領五千兵馬,迂迴兩月,最終截殺了大漢如今備戰階段最重要的一隻輜重軍隊,這已經基本上確立了戰爭的基調了。
軍中之人有的是大老粗,u看書.uukanshu 但是也不乏聰明人,他們當然明白這樣的一場截殺究竟對於南征有著多大的幫助……或者可以這麽說,隻要漢人找不到填補空缺的方法,這場局部的僅有萬人參與的戰鬥,可能直接奠定了匈奴人的勝勢。
自從捷報傳迴,再也沒有人懷疑馬良的能力,聽說當時徐章晗在病榻之上接到了這個軍情,興奮的連笑三聲之後瘋狂的嘔血不止,如今已經是風中殘燭了。
匈奴軍中眾人,麵色各異,卻都沒有再說什麽……
……
“大人,恕屬下來遲,沒能截殺賊將!”為首一個頭戴高翎銀盔的魁梧騎將在距離馬良的後背還有百步的時候就翻身下馬,然後跨步向前,最終跪地請罪。
馬良沒有作聲,他的麵色很難看,但是他沒有發怒,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多少有他的私心在其中作祟。
“起來吧,此事我一人擔責,統領不必多說。”馬良揮了揮手,他的斬馬刀如今插在地上,而他的雙手——鮮血淋漓的,麵前的地上都是他雙手的鮮血。
霍牧輕易地破解了他的刀法,他就算已經是大宗師了,也遠遠不夠看。
慕容大帥親自教導他的武藝,甚至最後將一身的血氣之力都留給了他,就為了能夠讓他有一個坦途,他現在覺得自己很沒有用。
捧著一雙淒慘的手,他歎了口氣。
()
匈奴號稱有百萬大軍,其中騎軍大概就有著四十萬之多,如果刨去那些充數的州軍騎軍,那麽剩下的將近二十五萬騎軍那都是匈奴精銳中的精銳,他們被分成三類,鐵甲、銀甲、金甲。
鐵甲騎軍是匈奴騎軍的最核心戰力,鐵甲騎軍以輕騎為主,重騎為輔,大概是七三之數,他們也是匈奴騎軍中數量最多的一部分,大概有將近二十萬人之多,一人兩騎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其中的重騎軍才有的配置,其餘的鐵甲輕騎一般都是一人一騎一弓一槍,這便是標配。
別看他們裝備就這樣簡單,當年匈奴三十萬鐵騎南下,鐵甲輕騎造下的罪孽無數,但是他們的剽悍也給大漢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
一日一夜,兼行八百裏,鐵甲騎軍不隻是快速,也有著無與倫比的破壞力,說匈奴人騎戰第一,這並不是恭維,哪怕大漢有霍牧的白馬義從。
在當年北防線崩潰之後,匈奴人的鐵騎越過長城,直入大漢腹地,隻用了兩日就攻陷了大小百座城池,直逼洛陽東都,這其中擊潰了無數大漢守軍的軍隊就是匈奴的鐵甲騎軍,尤其是他們那靈活多變、殺傷力巨大的輕騎軍。
如今鎮北軍受到了霍牧的統禦,其中騎軍最甚,霍牧改良騎軍的功績無法評說,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朝代所能夠獎賞得了,霍牧將來必定在兵家史書上占據著龐大的一地,就因為他將大漢的騎軍提高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平,或者說——鐵甲輕騎的水平。
匈奴人再看不起大漢的騎軍,當鎮北鐵騎一次又一次的擊潰他們引以為傲的軍隊的時候,那種最深的信仰也是會被動搖的。
這種動搖,在當年霍牧白馬義從奔襲千裏擊潰以堅守著稱的匈奴慕容大帥的時候徹底變成了地震。
人們當時意識到到:哦,原來我們的騎軍早已經不是一家獨大了,大漢的騎軍也有著這樣的實力。
這樣的時候,戰爭就很難開展了,因為雙方心中的顧慮奇多,若是一方強勢,一方弱勢這場戰鬥無論如何都會迅速的結束,因為肉眼可見的優勢不去利用,這樣的將帥絕對是不合格的。
但是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麽多的摩擦了,甚至雙方還會開始議和,隻不過大漢的主戰派一直堅守自己的立場,匈奴和大漢之間的盟約才沒有真正訂立,不管人民之間的仇恨有多深,隻要是對於統治有利,高層的上位者們就可以放下一切的過往,放下一切的仇恨去與對方笑臉相談。
霍牧是鎮北軍的魂,是大漢對抗匈奴的魂,人們不敢想象當霍牧戰敗,甚至被殺死之後,大漢的江山該怎樣去延續,隻能夠把這樣的臆想藏在最心底,努力的祈禱,為霍牧,也為鎮北軍。首發 https:// https://
霍牧卻知道他的鎮北軍根本就不是那樣的強大,若是匈奴傾巢而出……三天,這是他能夠堅守的數字,匈奴人的騎軍傾巢而出,大漢唯一獲勝的方法就是拉鋸,將對方拖死在南北萬裏的大漢半途之上,而不是依靠他們這軍餉都少得可憐,還要擔心背後被人捅刀的孤軍上。
春城、霍牧、尉遲達,東中西三位鎮北軍中大將為何那樣的團結,不就是因為文官驅趕?
……
倒黴的事情如今還沒有輪到鎮北軍來抗,隻不過也快了,為了自己的兄弟們,霍牧覺得自己走這麽一遭也是值得的。
隻不過,講道理,尉遲達雖然長相粗獷,看起來就像是一頭大白熊一樣,和熊望關一黑熊一白熊相映襯,但是尉遲達絕對不是一個粗心大意的人,西部戰事要比東中兩線要複雜的多,一來是民族眾多,太難防備,第二就是因為邊境線的問題,西域、大漢、匈奴交接之地,就在涼城外不足百裏處,那裏是大漢的盲區,而那隻五千人的匈奴鐵騎就是從那無人區裏一路迂迴甚至從涼城外繞了一個百十裏的大圈,最終劫到了已經死去的薑猛運送物資的輜重隊伍。
想起來薑猛那平日裏拍馬屁的樣子,寥寥幾麵也沒有能夠讓霍牧忘了他那沒正形的鬼臉子,罵聲到嘴邊,卻成了嗬斥戰馬的怒吼:“駕!”
霍牧與庫格羅素脫險了,沙葬巧妙地減小了自己的怒火,似乎就是為霍牧兩人開道,兩人在馳道上飛快的前行,根本不去理會身後之事。
其實庫格羅素想要理會的,隻不過他知道現在不適合。
……
銀甲重騎不應該出現在大漠,事實上他就已經改出現在鐵甲騎軍的後方,鐵甲騎軍第一輪衝鋒過後,重甲騎軍的衝鋒接踵而至,鐵甲騎軍便可作雁行,輔佐於旁,掩殺而去。
匈奴靠著這套戰術無往不利,甚至在霍牧那裏都能夠占到便宜……
為什麽霍牧不敢說大話,就因為他們甚至都沒有正麵與匈奴的銀甲重騎抗衡過,說出來可能不信,把白馬義從作為重騎使用實在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場雲海大捷,其實到最後,因為白馬義從已經到了疲憊的極限,若不是霍牧衝鋒陷陣、直挑敵方主帥的行為徹底激發了將士們心中的血氣,不然最後,敗北的一定是霍牧一方。
戰爭有時候就是一個小小的因素就能夠決定戰爭的走向,險些被釘上恥辱柱的一戰,就這樣被霍牧扭轉乾坤,這其實根本無法說明大漢的重騎究竟有多少的實力。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托霍牧的福,重甲騎軍在鎮北軍中已經開始不斷地配備,但是具體有多少,而又能否與匈奴的銀甲騎軍對敵,這些都是未知,按照霍牧來想,他們是沒有勝算的。
所以為了戰爭,他要做一切能夠增加勝算的事情。
三十萬鎮北軍遠遠不夠,年年征兵,不就是為了未雨綢繆?
如今鎮北軍有望在年末達到五十萬,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數字了,但在霍牧眼裏,這與與敵人同歸於盡沒有什麽區別。
如今,庫格羅素以為他們遭受的一場無妄之災,在霍牧眼裏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大轉機。
聽聞慕容觀海當年自斷四肢告老還鄉之後,他的徒弟,一個姓馬的年輕人就要順著他的老路一路坐到匈奴大帥的位置。
匈奴的三大帥誰都知道他們是這個國家的頂梁柱,獨孤哚就算再有雄心壯誌,沒有那份能力,更沒有那份膽量的話,他是永遠逃不出自己的大伯和丞相的掌控了……到頭來匈奴人盼了許久的明主,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庸君。
這個國家,不論是大漢還是匈奴,終究都應該屬於年輕人,現在是,將來也是,馬良的橫空出世對於匈奴那軍隊的渾水來說無異於一條鮮活的大魚闖進了死水,攪動了泥塘還將許多紮根深處的蓮藕撞斷。
馬良如今人南部軍丞,說起來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隻是到了真正的前線,他這樣的官職是對於任何將軍都沒有壓迫力的,十四位封號將軍各有各的想法,就算是要求他們來到前線,他們也不一定會通力配合,這時候徐章晗這個南部大人的能力就算是有地方也使不出。
好消息是徐章晗要死了,徐章晗不是被什麽毒死或者是害死,他是真的身體不好,身為漢人的他,轉投匈奴之後多年未得啟用,小心翼翼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匈奴的寒冬對於他這樣的一個漢人來說還是太過嚴苛了。
徐章晗在秋日染了惡疾,短短不到兩月的時間,他已經消瘦的不成人形了。
隻不過他的工作的確做得很棒,身為漢人,當叛徒就要當的徹底,當的有價值,不然實在是侮辱了叛徒這個名詞。
他對於大漢的北軍布陣了如指掌,如今他享受被那些當年瞧不起他的武人唾罵的感覺,他越是被罵,他就越是能夠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某家這輩子值了。”
徐章晗對馬良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讓馬良接任了自己的工作,不過徐章晗還沒有死,名義上他還是南部大人,不過馬良升任,這也隻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馬良看起來也很像一個子弟兵,白皙的皮膚,看起來就像是被女人豢養的小生一般,細皮嫩肉的,若是能夠一身幹淨的公子服,那絕對會引得匈奴那些剽悍的婦人們連連驚叫。
但是他從一開始出現在眾將軍的眼中,他就成為了不管什麽將軍的大敵……
慕容觀海是一株常青樹,有他在,基本上匈奴是不會有什麽戰事的,但是沒有戰事,那就基本上堵死了人們上升的空間。
匈奴很少人不是主戰派,就算是心底懦弱的獨孤哚,在耳濡目染之下,他也相當渴望能夠站在長城之上俯瞰那片富饒的土地。
慕容觀海的存在成為了很多人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山,有軍功,可以,隻要能夠上陣殺敵,沒有人會被王帳落下,有功便會升職,但是誰都知道,隻要慕容觀海在,慕容軍就永遠不會主動出擊,後來慕容觀海帶軍南巡,最終被霍牧擊敗,這其實已經是出乎了慕容觀海自己的意料了,他也沒有想到,真就有如此銳利的大漢青年才俊會突襲他的大軍。
隻能說那群人,最終他們上諫要求慕容觀海出軍南疆,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決定,至少對於那些仕途受阻的人來說是。
慕容觀海戰敗,這是他們也沒有想到的事情,不過既然已成,他們也樂見其果,慕容觀海告老,這是最好的結果。
如今匈奴屯兵,欲意第三次南征,這一次已經是所有人翹首以盼的一次戰爭了,有無數的機會在裏麵,有無數的財富以及軍功等待著他們去獲得,慕容觀海沒了,大快人心。
但是你這時候突然告訴他們,慕容觀海的徒弟出現了,並且強勢的入駐了南征軍的核心處,然後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徐章晗就要死了?
然後這個年輕人就要被卜算子卜相給名為新任的南部大人,再次統領未來將會迫近六十萬的軍隊,此戰最大的好處已經被人分完了,他們這些要上陣殺敵的才是真正的傻子,這讓人如何去相互信任?
軍部的大佬們沒有看錯,他們從那個年輕人的眼中就已經看出來他異於常人的地方,人終究不可貌相,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最缺的就是服眾的能力,如今這一環在年前的時候,也被他補齊了。
他隻領五千兵馬,迂迴兩月,最終截殺了大漢如今備戰階段最重要的一隻輜重軍隊,這已經基本上確立了戰爭的基調了。
軍中之人有的是大老粗,u看書.uukanshu 但是也不乏聰明人,他們當然明白這樣的一場截殺究竟對於南征有著多大的幫助……或者可以這麽說,隻要漢人找不到填補空缺的方法,這場局部的僅有萬人參與的戰鬥,可能直接奠定了匈奴人的勝勢。
自從捷報傳迴,再也沒有人懷疑馬良的能力,聽說當時徐章晗在病榻之上接到了這個軍情,興奮的連笑三聲之後瘋狂的嘔血不止,如今已經是風中殘燭了。
匈奴軍中眾人,麵色各異,卻都沒有再說什麽……
……
“大人,恕屬下來遲,沒能截殺賊將!”為首一個頭戴高翎銀盔的魁梧騎將在距離馬良的後背還有百步的時候就翻身下馬,然後跨步向前,最終跪地請罪。
馬良沒有作聲,他的麵色很難看,但是他沒有發怒,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多少有他的私心在其中作祟。
“起來吧,此事我一人擔責,統領不必多說。”馬良揮了揮手,他的斬馬刀如今插在地上,而他的雙手——鮮血淋漓的,麵前的地上都是他雙手的鮮血。
霍牧輕易地破解了他的刀法,他就算已經是大宗師了,也遠遠不夠看。
慕容大帥親自教導他的武藝,甚至最後將一身的血氣之力都留給了他,就為了能夠讓他有一個坦途,他現在覺得自己很沒有用。
捧著一雙淒慘的手,他歎了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