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有武當或者峨眉的,仙人,當年修為化境,直接就要一步登天,而他平日裏養的那些雞鴨鵝狗,在同一日,也紛紛與他一道飛升成仙。


    究竟仙界有沒有所謂的仙狗,仙雞暫且不說,但是江湖之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例子倒也真的不少,就譬如寶器宗的例子,寶器宗當年最初的班子實在是讓人看不過去,一群所謂的江湖人,實際上就是一群遊手好閑的懶人,碰上了黃金眼那樣一位碌碌無為的商人,大家也是想著能夠混一口飯,那便混一口飯。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班子,在黃金眼,漸漸地靠著機遇與決斷,在靈器倒賣的這一行當上,漸漸嶄露頭角,他的那個本來一事無成的班子,似乎也有了一些作用,在為他東奔西走的過程中,班子不斷地擴大,最終是形成了現在這寶器宗十二位舵主和十二個分支的雛形。


    當初最早的那群人,盡管有些人真的就是相當普通的人,但是靠著當初的關係,也在寶器宗落了一個極好的下場,很多人根本就是從來沒有幫上什麽忙,但就靠著一路的追隨,得到了黃金眼的迴報。


    這可以堪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範了。


    江湖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就是反映了這樣一個情況,盡管曆史是由大眾創造,又百姓,由農人們,又商人工匠們,一點一滴的推動著,但是在江湖這個範圍之中,真正掌握大勢的還是那些真正擁有實力的強者們。


    這也是可以解釋為何強者身邊的簇擁會如此之多,強如林清玄,盡管是一人一劍,闖蕩江湖,也架不住願意在他遭遇困難時伸出援手的人那樣的多。


    所以這就有了一個相當現實的選擇問題,那就是在遇到強者的時候,你究竟要不要去配上笑臉,亦或者是僅僅發散出你的善意,讓強者可以感受到,然後給你一個盡管微小,但是極有可能變強的可能。


    ……


    “小兄弟!你……你是不是說過,你是師從守心道人的?”那個男人滿臉的震驚,似乎難以相信這樣的事實,一把裹住了關山那稍顯瘦弱的身子。


    其實不是關山身形瘦弱,而是因為此人實在是健壯無比,在成年人之中也可以算作是魁梧了。


    要不是他那比較普通,顯得比較平常的麵龐,你真的看不出他那寬鬆的衣服之下究竟是怎樣一副結實的身軀。


    人稱孔老六,就是他了,他之前相當突然的從茶館一角衝出,一把拉住了關山,就一路狂奔至此,似乎根本沒有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關山也是奇人一個,被這樣一個來曆不明的強壯陌生男子從街的一頭拉到另一頭,竟然是能夠跟得上腳步,還一聲沒坑,要換做其他人,沒掙紮就不錯了,還攔不住別人大喊大叫。


    迴過神來的孔老六其實也是有些尷尬,他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究竟做了些什麽,想要道歉,又不知道怎麽開口,就整個人語無倫次的杵在那裏,到頭來就憋出來了那樣一句。


    因為他的確是相當的激動……武當山,守心道人……父親……傳說,無數記憶的碎片轟擊著他的腦海,讓他這個本就不怎麽善言辭的漢子,現在窘迫的像一個嬌羞的女人一樣。


    看著他漲紅的臉,關山隻是歪著頭,好奇的問道:“這位大哥,您是認識我師父嗎?”


    關山先前扯出自己師傅的道號,其實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身份的,但是他的確不知道師父在江湖上被人稱作什麽,師父這樣強的存在,大家應該對這樣一個道號熟悉的很吧,這是他的想法。


    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


    可能張承運當年也想要將自己的道號宣揚出去,畢竟他是道門之中的人物,用道號來闖蕩江湖也是相當的合理,但是誰又想過,他那時會恰巧被朝廷招徠,因為他師父的病逝,他不得不出麵,代表武當山,成為大漢的第一任國師。


    國師之名就完全的代替了他本該揚名的道號。


    茶館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守心道人的名號其實不怎麽奇怪,因為這樣一個名字,隻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之內,由張承運使用過,除此之外,別無他人。


    就算是到了江湖上其他地方,事情也是大差不離。


    就算是張承運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都會比這個守心道人的名號多。


    但是為何此時,麵前的這個男子,會這樣的反應強烈呢?


    關山想到了好多種可能,但是他偏偏就挑中了最不可能的一種情況問道……他沒有靈氣,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所麵對的究竟是不是修行者,看到對方這樣的身形,他能夠感受得到,對方那翻湧的氣血……


    “難道……難道大哥,您是家師的友人不成?”


    “不……不是大哥,是前輩!”關山慌慌張張,一會自言自語的迴答著,說著說著就變得離譜了起來,搞得孔老六一時間真的有些懷疑,對麵的這個年輕男子究竟是不是武當山的道士。


    但是他又的確說出了守心道人的名號……


    “不不……我隻是個普通的拾寶人,我們先前一茶館的漢子,我們都是天山腳下的拾寶人,主要是幫助登山者登山,還有靠著登山者遺留下來的寶物生存的一群人……”


    “果然……果然,小兄弟是守心道長的弟子嗎?”他又不確定的問了一句。


    此時路上人來人往的,大中午頭,烈日當頭,人心浮躁起來,但是兩人之間的對話確實那樣的小心翼翼,盡管……隻是孔老六一人覺得此時他應該小心再小心。


    他現在覺得,自己可能已經接近了一個幾十年秘密,一個父親死前念叨了大半輩子的夙願,所以他有些不敢,不敢去麵對接下來的事實。


    ……


    孔老六的父親,在城中其實算是這天山腳下的第一代拾寶人,百年前雖說也有那種靠著登山者遺落的物品為生的拾寶人雛形存在,但是登山者的基數比較小,再加之,這樣零零散散的行動,並沒有什麽組織可言。


    直到幾十年前,大約是在六七十年前,那個傳說出現的時間,也就是張承運成為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登上了天山的人,並且徹頭徹尾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了江湖中屈指可數的頂尖高手之後。


    拾寶人才真正的開始變得多了起來,而登山者也是在這個時候變得多了起來,拾寶人的組織出現,第一批有了組織規定的拾寶人,誕生於石頭城之中。


    而孔老六的父親,當年便稱作是孔老漢吧,一度做到了組織頭目的位置,組織的一把手交椅從來不會在某人手中停留過長的世間,這大概也是因為拾寶人這一職業實際上屬於暴利的職業,不能讓人掌握了太多的資源,否則極有可能產生如同官員腐敗一樣的情況。


    孔老漢當然是人盡皆知的人物,連帶著年輕的孔老六也跟隨著父親迷上了這樣的一個相當奇特的職業。


    但是那件事情卻是發生在這些後來的事情之前,那件被父親念叨了一生的事情。


    那是聽說父親年輕之時,他見到了所謂的天地奇觀,都傳說天山之上有一座天涯道觀,他就在天山的頂峰之上,矗立千年不倒。


    隻有特定的時間,才能夠看到那座道觀的虛影。


    而在那次真正的整個秦地都能看到的虛影出現之前,孔老六就不隻一次的聽說過父親說起,那山上有那樣一座道觀。


    觀中聽說隻有一位仙兒,仙人養了一頭七彩的鹿……


    一開始孔老六當然是不相信的,知道後來那天,整片天地似乎都能見到那玩笑一般的虛影,偌大的道觀,就像是一張畫布一樣,覆蓋在天山的上空,一直延伸到天邊不見蹤跡。


    孔老六終於意識到,父親可能知道一些關於天山的事情了。


    那時候他的父親其實已經算是退休的狀態了,他總以為父親是一個頭腦不清楚的老人了,但是在那日之後,父親的那種幻想症變得越來越嚴重,終於是讓孔老六覺得事出必有因,所以就漸漸的詢問著過去的事情。


    終於是讓他知道了一段江湖中都不會有記載過的神奇過往。


    他的父親其實是第一代的拾寶人,但是在組織出現之前,他的父親就已經經常性的往天山腳下跑動了,這時候,做這種拾寶的事情,其實是不被石頭城的人們所認可的。


    總想著一夜能夠暴富,其實與年輕人變成了賭徒沒有什麽區別。


    孔老漢的確沒有得到什麽價值連城的寶物,但卻也鍛煉了他的身心,加上他跑的次數比較多,讓他熟悉了天山的各種環境,也是為了他後來成為首屈一指的拾寶人,打下了極好的基礎。


    但是這都不是關鍵。


    那日也就是在張承運登上天山的那天,整個秦地似乎都能夠感受得到那種天地的震顫,以為是天地異象,卻聽到了那些在天山腳下的平日裏拾寶的人們傳來了這樣的消息。


    那就是有人登上天山了。


    後來的事情人們並不清楚,真正知情的人其實並不多,大多數的石頭城的居民隻是聽說了這樣一個事情,也是後來來到石頭城為了登山的人變得越來越多,才讓他們徹底相信了當日的事實。


    而孔老漢,那天,似乎就在山下。


    究竟發生了什麽大家似乎都不清楚,那日之後,城中也出現了要組織起拾寶人的團體的聲音,很快的,拾寶人的組織就成立了,而孔老漢作為已經很是臉熟的麵孔,在拾寶人的組織中顯得異常的活躍。


    每次出尋都能得到相當不錯的收成,讓孔老漢的名號變得越來越響亮。


    但是孔老漢始終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實際上是相當可靠地,在擔任一把手的那些年歲裏,孔老漢做了許多現在拾寶人組織中那些相當成文的規定,算是規範這些拾寶人的行為的一個推動者吧。


    隻不過每次孔老漢出去都要花一般人多出一兩倍的時間,大家也不知道他似乎是在找什麽東西,找什麽東西並不清楚,但是也沒有什麽人去問,想著大概這就是別人為什麽每次都能滿載而歸的道理吧。


    ……


    “我看到了……”孔老漢最後似乎是這樣說的。


    “看到了什麽,老爹,您說就行,孩子保證給您帶來。”孔老六最後是這樣握著老爹的手,在床前看著自己的父親離世的。


    孔老漢一生有六個孩子,人們口中的孔老六是孔老漢最小的兒子,他為他起名為孔劉,大概也是一個諧音,並沒有什麽講究,因為五個兒子,有三個都因為拾寶而丟了命,剩下兩個則是出門闖蕩,很少迴到家中。


    孔劉就成為了父親身邊最聽話的孩子。


    孔老漢也的確最疼愛這個小兒子,在孔劉年輕的時候就一直阻礙他從事拾寶相關的事情,但是耐不住年老體衰,而孔劉確實也對這種事情十分感興趣,便沒有在阻止。


    孔劉在孔老漢最後幾年的日子裏似乎一直在尋求著父親的秘密。uu看書.uukansu.co


    他不知一次的聽到父親念叨著那些老掉牙的故事,知道後來那次虛影的事件,他才真正的開始重視了起來。


    無意間的引導,讓父親似乎也記起了當年的事情,記起了縈繞在他心間幾十年的往事。


    “我看到了,守心道長……守心道長受到了仙人的指點啊……”


    “後悔啊……後悔沒有跟著守心道長上山……”老爹似乎耗盡了最後的一絲感情,有些難過。


    “爹,您說的守心道長究竟是誰?”孔劉似乎聽到了一個相當陌生的名字,他知道父親已經命不久矣,這已經是他在父親身邊陪伴的第多少個年頭了。


    父親因為癡呆,一直在說著重複性相當高的故事……說什麽他當年與一位高人同行,到了山腰之上的位置,看到了一處從來沒有見過的山路,最終是他退卻了,而高人卻沿著山路而去。那可是名俠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可是名俠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絲留他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絲留他方並收藏那可是名俠客最新章節